与此针锋相对的一种说法是,楼兰毁于洪水。在楼兰有一种墓葬形制被称为“太阳墓”。“太阳墓”外表奇特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的由细到粗的圆木。木柱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而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太阳墓的盛行,大量树木被砍伐,使楼兰人在不知不觉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园。已发现的一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一万根之多,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同时,战争和人口的增加、手工作坊、民用炊火都要砍伐大量的林木。过度的采伐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湖泊,河床抬高、湖深淤浅。而楼兰古城建在高地平台上部,城外被水环绕。楼兰城的毁灭可能是当时某一段时期里罗布泊抬升湖水,导致水位上涨,向西蔓延楼兰城,同时楼兰城及周边地壳下沉,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注入到楼兰城致使楼兰古城毁灭。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楼兰古城成为沙漠中的废墟,楼兰文化都永远地存在我们的追忆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也许这是楼兰消亡留给我们的启示吧!
夜郎国为什么出现若干个首都?
在我国,夜郎自大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夜郎这一国名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前 298年~前 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沅水,出且兰(今贵州福并县),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 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 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
虽然汉族文献中对夜郎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是,在另一民族彝族的文献记载中,竟然有非常详细的关于夜郎国的记述。根据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 4个朝代,于后汉时王朝终结,历时大概有 2000余年。夜郎的最高统治集团由君、臣、师和匠组成。师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负责讲解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则按照规矩发号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领兵征战,匠则专门管理经济事务,领导生产、建设。由此可见,夜郎有一整套严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制度。
那么,这个并不是弹丸之地的夜郎国国都何在呢?
第一种说法是贵州毕节赫章可乐,在浩如烟海的彝族文献中,有大量描述夜郎的诞生、发展和迁移的资料,其中以《西南彝志》、《彝族流源》、《夜郎史传》和《益那悲歌》为代表,《益那悲歌》和《夜郎史传》不但记载了夜郎古国在可乐的生产、生活、城池和统治状况,而且还记载了夜郎王在可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琐事等情形,因此有人认为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古都就在可乐。另外,彝族文献《夜郎创基业》记载:“武夜郎先攻占周围一些小部族的土地,接着起兵向日出之方,攻占东濮的古诺(古时称贵阳为古诺),继而挥师西向,夺下西濮的可乐,后又进攻漏卧不胜,撤兵回来建设可乐。 ”“在可乐建八方殿、九层宫,外设九营十八卡。”这是目前各种文献资料明确记载可乐夜郎皇宫模式的唯一文字资料,并与《史记》、《华阳国志》记载,基本吻合。在可乐发现的大量夜郎时期的古建筑遗迹也将夜郎古都指向可乐。
也有人认为是贵州长顺县广顺镇。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夜郎在西汉后期逐渐建立政权,而“竹崇拜”则成为夜郎的一种标志。贵州长顺县广顺镇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说法就是建立夜郎铜孔雀。
“三请诸葛亮”难道是编造?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在书中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汉末,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曹操把持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在谋士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下,和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第一次去时,恰巧诸葛亮外出,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难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于是提出了对刘备的发展有战略意义的《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把
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佳话,历来为人传颂。但也有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提出怀疑,他们认为真实的历史是诸葛亮自己去见刘备。
据考证,《三国志》之外的史料再没有“三顾茅庐”的记载,而且,纵览整个三国史料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竟无一人提到刘备三顾于诸葛亮,这个被后世尊之为礼贤下士的典范之事迹在三国时代竟无人提起,真是无法想象,与之相对“三顾茅庐”。后来,陈寿在他的《上〈诸葛亮集〉表》中,也做了很清楚的描述。
陈寿说:“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接纳。”这就把前因后果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还有人认为《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并不冲突,这部分学者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如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
于是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才意识到诸葛亮的价值,只好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正因为有前面的那个曲折,这才需要亲自出马,也才需要“三顾”而不是“一顾”。
不管是诸葛亮自荐于刘备,还是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或是诸葛亮先自荐于刘备,刘备再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终因为刘备的礼贤下士而出山辅佐刘备,为刘备出谋划策,整肃军队,在蜀汉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是假?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的夷、汉民众所敬服,便设法把他捉获。诸葛亮领他观看蜀军的营阵,问他:“此军如何?”孟获不服,说:“以前我不知道蜀军的虚实,所以败。今天你让我观看了营阵,再打我肯定能赢!”诸葛亮便把他放掉,让他回去组织人马再战。就这样一连七擒七纵,当诸葛亮最后一次释放孟获时,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反叛了!”诸葛亮以这种攻心的战略,成功地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南方,使他可以专注于北伐而无后顾之忧。
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史家裴松之、司马光等人对此极尽赞美之辞;文人如赵藩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七擒依算方面又要克服险峻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那么多的事,这在当时科技交通都不发达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办到的。《通鉴辑览》也说,“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国时期的南中,指现在的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和四川东南部,当时是蜀国的一部分,古称为“夷越之地”。诸葛亮是建兴三年三月从成都出发,四月平越隽(今四川西昌东南),五月渡泸(金沙江),至秋,四郡(越隽、建宁、牂牁、永昌)俱平,取道滇东北,冬至汉阳(今四川庆符),十二月回到成都的。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诸葛亮安定南中时显然没有到过滇西。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滇西却留下了许多有关诸葛亮南征的“遗迹”和民间传说。如《滇云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大理白族自治州。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几乎全都在今天云南西部大理、保山一带地区。诸葛亮怎么会在一个自己没到过的地方“七擒孟获”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民间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因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拜,难免会将一些其他人物的事迹,都牵强附会到诸葛亮身上,甚至有些好事者编出一些故事附加到诸葛亮身上,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讹传讹,使得史志家也不得不信了。
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
我们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但是据史籍记载,在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类似于永动机的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假若存在,木牛流马是怎样的呢?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做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做了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颈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颈,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做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做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 200年后,据说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作为正史的《三国志》和《南齐书》都记载存在木牛流马,我们不禁想问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械?
有人认为木牛、流马都是经诸葛亮改进的独轮车。《宋史》和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卷七七五所引的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是最早记载“鹿车”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