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记载离昭君出塞发生的时间较短,因此较为可信,从以上记载看得出,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幸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这其中与画工没有任何关系。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诗词、传奇、戏曲中的杜撰。
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后,生了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风俗,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大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并生了两个女儿。王昭君的一生为联结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出塞下嫁使汉朝与匈奴归于和好,消弭了边塞战争达 50年之久。
记住,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造纸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纸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做“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十分便捷,可是“连篇累牍”,十分笨重。当时,也有用绢帛作书写材料的,但绢帛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根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谐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由于《后汉书》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后汉书》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他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但是有学者却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早在西汉初期,纸在我国就已经出现。从历史记载来看,《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武帝。汉武帝大怒。此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帝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 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 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从考古发现来看,首先是 1933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上发现了一片古纸,这是一片麻纸,长约 40厘米,宽约 100厘米,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有汉元帝元年(前 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的公元 105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其后是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约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的古纸,而且有数十张之多,经研究和化验分析,确认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在这之后,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也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再后是 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前 179~前 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与以往考古发现不同的是,这次出土的古纸质量较好,纸面平整光滑,质地薄而软,上面还有用细墨线绘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1990年,在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了多张麻纸,其中3张纸上还书写有文字。2002年,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了 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都有。
古纸的颜色和质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黄色厚等 8种。从残留在纸面上的残渣看,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此次敦煌出土古纸的数量之大、品种之繁多、时代跨度之久,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这些古纸的发现有力地印证了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从史籍记载来看:《后汉书》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
《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王隐在《晋书》中记载“蔡伦以故布捣作纸”;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蔡伦煮树皮以造纸”;东汉人桑钦在《水经》中称蔡伦“捣故渔网为纸”;《后汉书集解》引用了《晋书》版本之一称“蔡
伦捣故布、渔网抄作纸”。
而且根据东汉麻纸的质量所做的模拟实验表明,造出这样的纸来至少要经过浸湿、切碎、浸灰水、蒸煮、洗涤、舂捣、再洗涤、打槽、抄纸、晒纸、揭纸等十多道工艺流程,如果用渔网等做原料,还必须有碱液蒸煮这样加强对纤维的腐蚀度和净化度的工序,这正是后世的化学制浆技术的滥觞。蔡伦之前的纸张并没有经过这些制纸的严格过程,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纸的雏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而且也没有大规模应用。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价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其实,不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还是造纸术的改良者,他对历史的贡献都是不容置疑的,蔡伦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用这种方式造出来的纸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精绝国缘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 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西方学者大为震惊。经过考证,斯坦因所发现的就是被称为东方
“庞贝城”的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存在着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
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 36个王国,其中在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家。《汉书·西域传》曾这样记载:这里离长安有 8820里,住着 480户人家,养着士兵 500人,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遥远的精绝国,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是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 4世纪左右这个国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西方世界人们为什么会把它称之为是东方的庞贝呢?
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来看,“精绝国”只是一个人口仅与村落般多的国家。可是在 2000多年以前,西域的许多小国家大多如此。“精绝国”这小小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商旅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所。那精美的丝绸、犍陀罗艺术和卢文木牍,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都表明“精绝国”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准,学者们称之为“尼雅文明”。
从《汉书》首次记载了精尼雅遗址
巍巍秦汉——大一统时代帝国风云
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
虽然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和依据,但是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发现,不少住宅周围都有巨树环绕,果园中林木整齐。住处附近从堆积的淤泥看,还有水塘的痕迹。在这样好的生存环境中,很难说尼雅河会突然断流,导致精绝王国覆灭。而且,在尼雅遗迹中,没有断戟残剑沉埋沙中,所有出土的古尸,都是平静而又安详的。所有的房屋遗址,都是完整的。如果说精绝是毁于战争,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脖子上拴着绳子的狗的遗骸。显然,狗的饿死是因为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精绝国的人们在离去时连爱犬的绳子都忘了解?他又为何一去不返?如果说精绝的居民真的集体迁徙了,他们究竟迁到了哪里?由于资料的缺乏,这仍是一个难解的科学之谜,目前尚无法做出确切的说明。
谁把楼兰古国变成沙漠废墟?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一支庞大的驼队来中国的罗布泊地区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古国遗址,并在遗址上获取了大批汉魏古钱、一枚罗马钱币、一枚于阗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颇具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雕花建筑构件等文物。其中一件带有木雕小佛像的佛殿建筑饰件,十分精美,迄今仍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佛像艺术品。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那些魏晋木简残纸。魏晋书法真迹留传至今者寥寥无几,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而赫定在遗迹里一次发掘所获就达 150余件。根据赫定带回的卢文和简牍上的“Krorain”一词,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认:这片废墟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后又销声匿迹的楼兰!
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到白龙堆,通敦煌,是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根据《史记》的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 3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 177年至公元前 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 14000多人,士兵将近 3000人。
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国家,在汉朝以前,是不为中原人所知的。直到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时,楼兰才第一次进入了中原人的视线。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楼兰古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繁荣的商业为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使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着丝绸之路传入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楼兰在当时已经成了西域的乐土,沙漠里的天堂。
西汉王朝衰落之后,无暇顾及西域,楼兰也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公元 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 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内力的损耗还是不可抵御的外力的侵袭?楼兰的子民去向了何方?
有人认为是交通路线以及水系的变化导致了楼兰的衰亡。西汉时丝路出玉门关,北道一路经过车师,另一路经过楼兰。经楼兰之路最为便捷,但是沿途缺水草,多风沙,然而车师靠近匈奴,受匈奴侵扰,动荡不稳。因此,楼兰成为西域交通重要枢纽,担负着“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重任。交通地位的确立带来了楼兰的繁荣。但是随着高昌局势的稳定,中央政府在高昌建立了稳定的统治,使高昌成为西域的门户。经过高昌的天山南麓道路逐渐代替了经过楼兰的道路。道路的变化,使楼兰渐渐丧失了中西交通中枢站的地位。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大,河水资源日见短缺。在位于楼兰上游的尼雅遗址出土的文书中发现官府对河水灌溉管理得很严格,这就是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反映。上游用水量增多,下游河水就减少了。《辛卯侍行记》记载:“塔里木河罗布庄各屯,当播种时,上游库车迤西,城邑遏流入渠,河水浅涸,难于灌溉……”塔里木河是新疆第一大河,水量最丰,上游拦水灌溉,竟会导致下游“浅涸”,是以说明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楼兰古城地处孔雀河下游,必然最先受到影响。在沙漠地带,水就是生命线,一旦失去了水资源,绿洲就必然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