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抓住之后,仍有危机存在。所以你应该时时刻刻谨慎小心,从游到河中央的一刻开始随时准备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危境,并一一加以克服。此时,你若能从经验中学习控制身体的技巧,便能避开一些障碍。习惯了激流的冲击与推送之后,慢慢的,你便能睁开眼睛注意掌握身旁其他有利的机会,正确确定自己行进的方向。害怕失败或仅经历一次失败便畏缩不前的人,都看不见隐于失败背后的光明面而为其晦暗的一面所惑,再无法振作起来。若你也有这种倾向,即应努力从失败中学习,训练自己判断及做决定的能力。
总之,不敢置身危险中的人,绝无获得成功的可能,这是自古以来的铁的法则。既然成功与失败的几率皆相同,失败后又可以再来一次,你何不搏上一搏?
绝不要轻言放弃
麻将历经千年而久盛不衰,令诸多艺术性消遣方式“嫉妒”。当下的消遣方式不是冗时就是费事,不是太寂寞就是太暄哗。而麻将既简单又刺激,每个人手中拥有13张牌,4人共有52张,占全部牌的38%,而另外的62%只是未知,它们对于每个操作者来说都是祸福不定的因素。即使有人和牌,在那堆未公开的牌中仍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每次和牌,总有人急切翻阅这些秘密,或叹息、或悔恨、或沮丧、或释然……只要和牌只有绝张时,他也穷追不舍,企图自摸或他人打出,而决不放弃和牌机会。这是一个人锲而不舍的追求。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望已登峰造极的伟大的丘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届人士引颈等待,翘首以盼。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丘吉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功秘诀。
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
“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不放弃就不会失败。正如乔治·马萨森所说:“我们获胜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努力。”
美国纺织品零售商协会做过一项研究:
48%的推销员找过一个人之后不干了;25%的推销员找过二个人之后不干了;
12%的推销员找过三个人之后继续干下去,80%的生意是这些推销员做成的。
林肯曾说过:“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要维持奋斗的热情,除了要有远大的抱负,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外,用他人的事例激励自己也是一个好方法。
14世纪,蒙古皇帝莫沃尔在一次与强大敌军交战中被打败,溃不成军,皇帝本人躺在一个废弃的马厩里。
他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这时,他看见一只蚂蚁正努力扛着一粒玉米,爬上一堵笔直的墙。这粒玉米比蚂蚁的身体大许多倍,蚂蚁尝试了69次,每次都掉下来。当它尝试第70次时,终于把那粒玉米推过了墙头。
莫沃尔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我也能获得最后胜利!”他重整军队,终于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有了坚韧的毅力,饱满的热情,还要有清醒的认识。
“永不放弃”不是目的,成功才是最终目的,每次错误都必须检讨、总结、改正、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障碍成为前进的阶梯。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障碍不是来阻挡我们的,而是来帮助我们的;障碍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快成功。
你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烦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基本原则一永远不放弃。
放弃必然导致彻底的失败。而且不只是手头的问题没解决,还会导致人格的最后失败,因为放弃会使人产生一种失败的心理。
如果你使用的方法不能奏效,那就改用另一种方法。如果新的方法仍然行不通,那么再换另外一种方法,直到你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钥匙为止。任何问题总有一个解决的钥匙,只要继续不断地去寻找,你终会找到这把钥匙。
很多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他们工作,奋斗,他们用心去想,去祈祷,但是由于过程太艰难,他们愈来愈倦怠、泄气,终于半途而废。到后来他们会发现,如果能再坚持久一点,如果他们能更向前瞻望一下,就会得到结果。
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不放弃、打不败的态度?办法之一是永远不要说失败,因为如果你一再说失败,你很可能会说服自己去接受失败。
—篇文章讨论了使用消极否定的话的危险。例如举“不”字为例,“不”表示关上了大门,“不”这个字指制作、垮台、延误。但是把英文“不”(no)倒过来拼,就有了新希望,因为倒过来拼就成了“继续”(on),就有了活力和行动。不松懈地“继续”追求你的目标,直到你的问题解决。
我们注意teem(充满)这个英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充满”困难,充满了遗憾,充满了无力感。如果我们扭这个字倒过来,拼成meet(迎头处理),含义就截然不同了。每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迎头加以处理,你就不会再充满失败和失望了。每一项挑战升起来的时候,若奋起迎头接受挑战,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成果,你必会有所创造。
你听过美国海耶士·钟士的事迹吗·他是1960年高栏比赛的风云人物,他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打破了许多纪录,真是轰动一时,他顺理成章地被选为参加当年在罗马举行的奥运会的选手。他参加110米栏赛;全世界都认为他能赢得金牌。
但是,出乎意料,他并没有得到金牌,只跑了个第三名。这当然是个极大挫折。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办昵?我或许该放弃比赛。”要再过4年才会有奥运会,而且他已经赢得所有其他比赛的高栏冠军,何必再受4年更艰苦的训练?看来惟一合理的是退出比赛,开始在其他事业上寻求发展。
这当然非常合乎逻辑,但是海耶士·钟士却不能安于这种想法。“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他说/‘你不能够事事讲求逻辑。”因此他又开始了训练,1天3小时,1个星期7天。在尔后几年里,他又在60码和70码高栏项目创造了新纪录。
1964年2月22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钟士参加60码高栏赛。赛前他曾经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室内比赛。大家的情绪都很紧张,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他。他赢了,创下了自己以前的最高纪录。钟士跑完后,走回跑道上,低头站了一会儿,答谢观众的欢呼。然后17000名观众都起立致敬,钟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很多观众也流下眼泪来。一个曾经失败的人仍然继续坚持下去。他不放弃,而爱他的人们就爱他这一点。
他参加1964年东京奥运会,在110米栏赛中跑出13.6秒的成绩,得了第一名——他终于赢得了金牌。
海耶士·钟士的故事使我们想起了歌德的话:“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敢于挑战“不可能”
对西点学员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断挑战极限是每个学员的乐趣,只有超乎常人的困境才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
巴顿将军在校期间一直注意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量,有时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
在一次轻武器射击训练中,他的鲁莽行为使在场的教官和同学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同学们轮换射击和报靶。在其他同学射击时,报靶者要趴在壕沟里,举起靶子:射击停止时,将靶子放下报环数。轮到巴顿报靶时,他突然萌生出一个怪念头:看看自己能否勇敢地面对子弹而毫不畏缩。当时同学们正在射击,巴顿本应该趴在壕沟里,但他却一跃而起,子弹从他身边嗤嗤地飞过。真是万幸,他居然安然无恙。
另一次是他用自己的身体作电击的试验。在一次物理课上,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一个直径为12英寸长、放射火花的感应圈。有人提问:电击是否会致人死命。教授就请提问者进行试验,但这个学生胆怯了,拒绝进行试验。课后,巴顿请求教授允许他进行试验。他知道教授对这种危险的电击毫无把握,但认为这怡是考验自己胆量的良机。教授稍微迟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带着火花的感应圈在巴顿的胳膊上绕了几圈,他挺住了。当时他并不觉得怎么疼痛,只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但此后几天,他的胳膊一直是硬绑绑的。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胆量。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胆小鬼,”他写信对父亲讲,“但现在我开始改变了这一看法。”
西点军人勇于向“不可能完成”挑战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公司中,很多员工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上司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一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他们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熟悉的一切,对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些好,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
巴顿将军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与此同时,无知的认识会使你的天赋减弱,因为你的懦夫一样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在你和上司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不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昏庸上司,最大的障碍是你自己!是你面对“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工作,是你推诿求安的消极心态。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一位上司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员工。”
当你万分羡慕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同事,羡慕他们深得上司器重并被委以重任时,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
如同禾苗的茁壮成长必须有种子的发芽一样,西点军人之所以成功,得到大家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勇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是秉持这一原则,西点学员磨砺生存的利器,不断力争上游,才能脱颖而出。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当然你也不例外,那么当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难工作摆在你面前时,不要抱着“避之惟恐不及”的态度,更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不断重复“根本不能完成”的念头——这等于在预演失败。就像一个高尔夫球员,不停地嘱咐自己“不要把球击入水中”时,他脑子里将出现球掉进水中的映像。试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打击出的球会往哪里飞昵?
要像西点军人那样从根本上克服这种无知的障碍,走出“不可能”这一自我否定的阴影,跻身上司认可之列,你必须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正是信心给予西点学员百倍于平常的能力和智慧。那些十分自信的西点学员总能把任务完成得很好,而在一般人眼中,这些任务常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到了西点学员那里,一切都迎刃而解,也因此,他们越来越受社会器重。
当然,在灌注信心的同时,你必须了解这些工作为什么被誉为“不可能完成”,针对工作中的种种“不可能”,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做足做硬。须知道,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常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而你的挑战力往往使两者只有一线之差,不可不慎。
换言之,如果你对自己的挑战力判断有误,挑战之后让“不可能完成”变成现实,千万不要沮丧失望。聪明、成熟的上司,一定不会只看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他决定你是否应该受到器重,还会观察你的敢于挑战的工作态度和头脑的运用。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没有一种挑战会有马到成功的必然性。所以,你依然是上司喜爱的“职场勇士”。同时,你所经历的、所得到的,都是胆怯观望者们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