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64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佾: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季氏是鲁国的大臣,可他在家里组织大家看只有周天子才能看的八排八列的舞蹈。孔子认为这是严重的越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许我们认为孔子有些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八排八列的舞蹈转换成今天的语言,那就是县委书记搞阅兵式,当然是不可容忍的。
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有一首七言绝句《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表面看写花卿欣赏了美妙无比的仙乐,实际上是语含讽刺,讽刺花卿的越礼。
花卿名敬定,原为西川牙将,曾平定梓州段子璋之乱,其部下乘势大掠东川,本人亦居功自傲。杨慎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可见此诗用以讽喻花卿居功自傲之举。
“锦城丝管日纷纷”意思是花卿在成都无日不宴饮歌舞。“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别名。“纷纷”二字给人以急管繁弦之感。“半入江风半入云”即乐声随风荡漾于锦江上空,隐约可以听见,而更多的飘入云空,难以追摄。这句不但写出那音乐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而且表现出了它的缥缈。“半入云”三字又引出下文对乐声的赞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里将乐曲比为天上仙乐,看来是对乐曲的极度赞美了。晚唐李群玉就化用这两句诗来赞美歌妓:“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唐时,人们常把宫廷乐曲称为“天乐”。
自天宝后,梨园弟子多流落人间。随着玄宗入蜀,宫廷艺人亦流离其间。因此宫中音乐颇多外传。
然而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就暗示了花卿的享受几乎等同帝王。联系花敬定其人的恃功骄奢,与结语“即赞为贬”的《戏赠花卿歌》,这里显然是有所讽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