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如……何:拿……怎么办。孔子说:“对于不仁的人,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孔子这句话是从反面说,假如没有了“仁”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一位老师和他的一群学生十年间游历了很多国家,拜访了无数的学者,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进城之前,老师在郊外的一片草地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
学生们围着老师坐了下来,老师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学生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老师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学生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老师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十分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老师,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学生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撒上石灰就可以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学生,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学生都讲完了,老师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学生们都来了,他们按照各自的方法没能除去杂草。原来相聚的地方却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们围着谷子地坐下,等待老师的到来。
然而,老师没有出现。
几年后,老师去世了,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约:贫困。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实行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道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道的。”
孔子的道、德、仁、义、礼五大中心思想,在论语中说的次数最多的,便是仁。但是孔子并不看重字义的界定,专在仁的意义上面做文章。他所重视的,是在道德实践上,勉励大家透过实践仁的工夫,来亲自领悟仁在具体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效果。
不仁的人,刚开始过穷困的生活,还能够勉强忍耐。日子久了,便怨天尤人。由于缺乏道德修养,便为非作歹,甚至扰乱治安,造成社会的不安宁。就算过安乐的日子,刚开始可能比较安分,不敢标新立异,顶多暴露一些暴发户的心态。久了以后,各种奢侈、放荡的花样,层出不穷,同样危害人群,扰乱社会秩序。
道德修养良好的,至少把道德看成正当的生活规范,使自己过着安宁的日子。那些天生有道德的仁人,以平常心看待道德,认为本来就应该这样,在生活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仁者安仁”讲仁的体,“知者利仁”讲仁的用,即说一个智慧、修养都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因为“久处约,长处乐”相当于“安贫乐道”“富贵不淫”,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有的人可以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而一旦得志便忘形,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有的人可以做到乐善好施,富而好礼,而一旦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所谓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
孔子说:喜欢善良的,讨厌邪恶的,这是天下人共有的情感。但是普通人心中都有私欲,因此好恶往往不合于理。唯有仁者,心中只有天下而无私欲,因此如果他喜欢的,一定是真正的贤德。喜爱之情,完全出于天理而不是私心,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喜欢一个人。仁者如果讨厌的,一定是真正的不肖。厌恶之情,完全出于天理而不是私心,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地讨厌一个人。因此,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无偏,可见做人应当以仁为做事的基本点,去除自己的私欲。张公教育小万历说:作为国君,对于人事的进退取舍事关重大,不能不先修心,做到纯粹的仁德,才能正确处理。
这话毛病大了,怎么普通人还不能有自己的喜恶?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普通人的好、恶皆从小我、私利出发,仁者则不同,好恶由“平等性智”出发,以利益别人为原则。仁者通达而知利弊,“好”是利己利人,“恶”也是利己利人。
有人误以为仁者是那种你打他右脸,他还把左脸伸过来的笨蛋。其实错了,圣人也是会骂人的。你若魔性大发,圣人说不定会宰了你。
有个故事说一个仁者坐船,晚上听到一伙盗贼商量如何杀人劫财。他看形势无法劝阻,又无法让其他乘客离船,于是晚上趁盗贼睡着时,将那伙盗贼杀了。其杀亦仁。
《孟子·梁惠王》中“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亦即此意。
喜欢和讨厌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孔子说,喜欢和讨厌也有对有错。满足自己的私欲,取悦自己的私心,就喜欢,反之就讨厌,这是小人的情绪,不仅于国于民没有好处,而且也徒增自己的烦恼。仁者喜欢顺乎天理、顺乎自然的事物,讨厌逆天而行的事物,胸怀天下而不是只装着自己,其坦荡和豁达不是小人可比的。孔子讲好恶,也是在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私欲永远也不可能满足,越追求烦恼就越多,慢慢沦为物质的奴隶,只有克服私欲的控制,才能体会真正自由的世界和无比宽广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