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就是以讲“仁”为主。不算标题计标点,《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还有人统计说105次,这里统计是106次。总之,是100次多些吧。
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在他老人家那里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有“仁”,乃至居住也讲“里仁为美”。
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正因如此,“仁”在中国传统文化并至今的社会观念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其中,“不仁不义”绝对是为人类所不耻、为社会所唾弃的。
仁爱是什么?有时候,仁爱是一种身体力行,一种点点滴滴身边的行为。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了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志士仁人呢?孔子有些解释很平实,他可以直截了当告诉你,怎样做到仁爱。
修养仁爱之心是最根本的心灵之道。
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爱呢?
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的道理。民间有个说法,别看仁这个字只有四画,单立人一个二,叫二人成“仁”。就是说,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在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时,才能看出是否仁爱。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苟:如果。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
按南怀瑾先生的意思,这两句话应该连起来读。看看也的确如此,如果断开了,实在有自相矛盾之嫌,连起来,意思出现了一个转折,但还是容易理解的。
一个人真正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讨厌另一个人,即使他的行为很坏,也只是讨厌他的行为而已,还是相信他能够改过向善。很多宗教是提倡这一点的,对于好人要褒奖,对于坏人要怜惜,要感化,要引导他向善。
倘若是一个政治家,他对于一个人的举用与贬黜,还会综合考虑到一个人的德与才。比如曹操与诸葛亮的用人。前者曾三次发出《求贤令》,说明天下动荡之际,国家需要人才,因此,不问出身,不问德性,只要有才干,都要量才使用,以服务于国家统一的事业。曹操对于越难收服的人才,越表现出竭诚相待的热忱,在做出几个月的努力沟通后,原来对曹操颇有成见的人也改变了。因此曹操掌权时期,征召到许多俊杰,为后来中国的统一奠定了人才的基础。
而后者相反,因为个人的成见,使名将魏延死于无谓的内部纷争,此后号称天府之国的川中大地竟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可以说蜀国的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诸葛亮求人太苛导致的人才缺乏。从选拔人才以利益天下国家的角度上说,曹操有资格称为一个“仁者”,而诸葛亮显然稍逊一筹了。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孔子说:“刚强,果决,朴质,言语不轻易出口,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德。”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仁爱离我很遥远吗?我要追求仁爱,仁爱就到了。他认为实现仁的理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只要我们去做,很快就可以实现。我们现在唱着“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不也是在做“仁”的事业吗?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舍长,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在《论语》中,孔子一再勉人努力实践仁道,实在是“仁”为人类内心深处最真诚无私、最纯洁无瑕的一份关爱,只要有适当的机缘,便应让它发芽而萌生仁爱的行为。
讲几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一下“爱人”的内涵。
(1)为何国王把王位传给第三个儿子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支撑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
(2)小女孩为何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正在做一次如何感恩父母的调查。一个同学马上说:“等我长大的时候,我要送一套很大很大的别墅给他们。”其他的同学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目光。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要请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南极的冰川和北极的极光就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其他的同学传出不小的赞叹声。只有一个女孩怯怯地说:“我要给妈妈洗头,让……让她的长发飘逸起来……”空气在这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心跳声。“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在一次车祸中,妈妈的双手致残了,只有我给她洗头……对妈妈来说,洗头是种幸福!”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十年动乱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一个最普通的老师,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呵护了一个贫困中受侮辱的小学生,虽然是一件普通不过的小事,但是改变了这个孩子一生的道路。
孔子的学生曾参发展了他的仁爱思想。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士在这里有两个义项,一是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二是指读书人。
曾子说:“士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也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也是很遥远吗?”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面对仁道,应当勇于承当,率先向前,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在孔子的心中,仁是有着超越一切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