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终食之间,就是吃一顿饭之间。违仁:去仁。乌乎:怎么。造次:匆忙。
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取利益,就不去享受富贵;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就不去摆脱贫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又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的,就是在急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去办事的。”
见富贵不动心的,至少我没见过,但取之有道是可以做到的。过去中国人对爱钱的人往往嗤之以鼻,觉得有钱就必定是庸俗、没有格调之人。可扪心自问,谁不爱钱?那些视钱财如粪土的人确属不易,但也不可说他们的品德就如何高尚。真正品德高尚的人,钱财只要取之有道,可救人济世,何必视它为粪土而包装自己的清高呢?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说明君子要时刻不离仁。离仁而谈富贵贫困,就好比离仁而说好、恶一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颠倒妄想。
孔子进一步说:不但处富贵贫贱不能失仁,从自己一个人独处到待人接物,从眼前一时到一辈子,都要心中常有仁心,不敢有一顿饭的工夫背离仁义本心。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仓促应对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心中的信条,君子的心也一样只在仁上。即使颠沛流离的时候,遭遇艰辛困苦,也不能放弃心中的主义,君子的心也一样只在仁上。危急情况,流离之中,是人最痛苦的时刻,如果此时也能坚持为仁,那就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仁中了。
仁这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似乎也有模有样,但是一时一事的仁不是真正的仁。要让仁的思想真正充满内心,而没有其他的夹杂,这样才叫做纯仁。做到纯仁,一切行为就都是内心仁义的流露,即使遇到风霜雨雪,刀兵水火,也不会有丝毫不仁的念头和行为。我们凡人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就应该从前一句所说的克制自己的私欲开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观照自己的内心,在惊慌错乱中检验自己的修持,让仁心日益坚固,让不善的夹杂日益减少,这才是修身应该做的。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好:喜欢,爱好;恶:厌恶;无以:没有、不会有……的做法。尚:超过;加:影响。其身:自身。盖:大概、可能。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爱好仁道修养的人,没有看到厌恶不仁品行的人。真正爱好仁道修养的人,那是再好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品行的人,他所谓的‘仁德’,也只是不让不符合所谓‘仁德’的行为影响到自己。有谁能用一天的时间来致力于实践仁道精神?我没见到能力不足以实践仁的精神的人。可能是有这种人的,但我没见过。”
今天嘴上讲奉献,台上讲反腐败、讲廉政建设,不到数月居然被“双规”,以贪污、受贿、渎职罪而获刑的官员们,可以说明这一点。是纯属假仁假义,道貌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