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这句话从字面翻译就是,古代的求学者是为了自己,今天的求学者是为了别人。这并非是孔子的原意,而且如果这样理解也就失之浅薄、谬误了。
应该理解为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
孔子在上面指出了“达”这样的本领,君子上之,小人下之。学生们兴趣大增,甚至连子张都专门请教怎么做到达。孔子在此就告诫学生们:你们要像古代的求学者一样,为了自己而求学。而不能像如今的那些求学者一样,为了他人而读书!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三·勉学》中说: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进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对别人炫耀并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广利大众,积极推行自己的主张来造福社会;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利益,修身养性以求得一官半职。求学就如种树,春天可以玩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得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恰似玩赏春花,修身利行,就好像摘取果实。
“今之学者为人”是讲今天的学者纯粹是为了别人而求学,包括求学的目的——为了自个儿安逸的生活,哪管什么理想和道义,现实和享受主义至上。求学的用途——谁给钱,就为谁干。总而言之,一切向钱看。学了本事,就想找个安逸的工作,用尽一切办法,削尖脑袋往里钻,哪管什么有道无道的,有了铁饭碗才是硬道理!如此忙忙碌碌地干了一辈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而活,什么时候是为了自己而活呢,什么时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拼搏呢?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您读了下面的故事,也许生发出跟孔老夫子一样的感慨。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与态度,而是一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他出生在贫困山村,一生经历劫难无数,却始终坚守读书的理想。他59岁参加高考,荣膺“花甲状元”;他5次考研均遭失利,但依然坚持学完了研究生课程;他年近古稀,却激情四射;他相貌平平,实则深不可测……他就是李文超。10年前,国家取消了高考的年龄限制,一生怀抱着大学梦的李文超毅然报考,最终以286分的成绩在全国大龄考生中名列第一。在经历了5次考研的失利后,他又在今冬以68岁高龄离家北上,前往北京旁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博士课程。
这位老人为何如此痴迷于读书求学,知识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在一个晴朗的冬日下午,李文超在租住的地下室里接受了我的采访,讲述了他的求学路。
父母让我懂得知识可贵。
“我刚刚从清华大学听了哲学课程回来,现在觉得非常快乐。”“快乐学习”是李文超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他身穿一件普通的蓝色夹克和一条黑色裤子,头发稀疏且已花白,但是精神矍铄,眼神中充满活力。
“我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本身,这是我的生活方式。”老人说。
1942年,李文超出生在距重庆市丰都县25千米外的一个山村。他居住的地方,山既高又陡峭,石头掉下去会摔得粉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李文超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要读书,要有知识。”李文超说,父母都是文盲,但十分重视对自己的教育。“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父母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这或许与民族、家族传统有关,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我将来用知识改变命运。”3岁那年,李文超出了天花,在高烧的状态下读到了人生的第一本书一本皇历,他至今仍能熟练地背诵上面的歌谣。
后来,李文超到了长江南岸,在条件稍好的外婆家居住,他上了小学。回顾自己的小学经历,李文超的神情变得复杂。“学校离家很远,每天一大早去打猪草,再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晚上回来天都黑了,又没有灯看书。”作为家中的长子,李文超承担了家里一部分体力活儿,但是父母仍然坚持要他读书。在那时,李文超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我学习成绩很好,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班里都只有我一个人升学。”
……
2001年,在即将步入花甲之年时,他再一次走进高考的考场。谈到高考,他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并没有专门为高考做过准备,而是几十年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使他在考场上发挥自如。他考了286分,在当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大龄考生中排名第一,被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破格录取。
李文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在校期间,他和比自己小40岁的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超哥”。他拒绝了学校给予的特殊照顾,和年轻人一起参加军训、上体育课。他不但是军训的优秀学员,在体育成绩上也比许多年轻人出色。他告诉记者,自己在1965年的时候就曾经横渡长江。大学给李文超提供了学习的广阔平台,经过4年努力,他的成绩在班级上排到了第19名,但他并未因此满足,而是打算继续报考研究生。从2005年开始,他连续参加了5次考研,其中最好的一次考到了313分,但是他没能获得像考本科一样的破格录取机会。李文超坦言,当时自己很遗憾。后来,母校贵州师范大学给他提供了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他读完了24门课程,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获得硕士学位。“我后来也不计较了,觉得自己再拿个学位证也没有意义了,但是这段时间我又学到了新知识。”知识和学历在李文超的眼中彻底脱了勾。
“知识无止境,不代表生命无止境。我想用有限的生命多学些知识,学得越多就越恐慌,总是觉得自己还没学到位。”于是,李文超决定离开家乡,北上京城,期待能在中国最好的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旁听博士课程。
……
李文超说,在清华大学听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很开明的老师,但是也遇到过不被欢迎的情况。他现在每周固定去听一些课,涉及文、史、哲的许多学科。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逐渐适应了这种独特的求学生活,也和一些博士成为朋友。他听课很认真,每节课都能记七八页的笔记,到现在已经有五六本了。他说,他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怀和帮助,有人怕他不适应北京寒冷的冬天,送他冬衣;有人给他送来可口的饭菜为他改善伙食;还有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给他的同学打电话转告他多穿衣服。他很感激这些关心自己的人。谈到家人,李文超的眼睛里又闪烁出光芒。他掏出个盛水的小玻璃瓶,笑着说是儿子送给他的。无论是老伴儿还是儿子,都很支持他读书。老伴儿曾经和自己一起旁听研究生课程,两个儿子都已30多岁,都学了多个专业,但至今还没有成家。他隔一段时间会和家里通一次电话。
在北京一个多月的时间,李文超租房花费400元,生活费不到500元。他每月有2030元的退休费。他说,“我对生活没有要求,只要听课就行。”在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像许多北漂的外地人一样去北京各处走走,“我很清楚自己来北京的目的。”当记者问他下一步的打算时,他说现在寒假快到了,清华大学的博士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但是以后自己肯定还会继续旁听下去。但当我进一步问他寒假期间的打算时,他迟疑了一会儿说,自己之前一直忙于听课,还没有考虑过这段时间的安排。他同时也透露,自己目前还没有回家的想法,但也并非不会回去。“我想在下学期再多听些北大的课程,当然,如果有天津的学校邀请我,我也一定会去听课。”
……
由此看来,读书学习是完善自己最好的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群居终日”,意思是整天聚在一起。“群居”,即成群地聚集在一处。《说文》曰:“群,辈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说:“三人以上为群居。”“言不及义”,意思是言谈丝毫不涉及道义。“义”,即正义,可以引申为合宜的道理、道德和行为。“好行小慧”,意思是喜欢卖弄小聪明。“小慧”,即小聪明。《论语集解》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也。”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儿,说的话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啊。”
一群人终日相处,却不以善道相切磋。言谈丝毫不涉及道义,则会生放荡邪僻之心。爱耍小聪明,无非是想投机取巧,行冒险侥幸之事。这些行为对德行的修养都是有害的,所以这样的人“难矣哉”。“难矣哉”,即终难成器。《论语集解》云:“难有所成矣哉,言终无成也。”
这里,孔子是要告诫人们,群居交谈,应以义理为内涵,言谈都要涉及道义,实践大智慧。人类群居,切磋以善道,渐渐便会养成敦厚质朴的习性,道德修养亦会一日新过一日,慢慢会达到至诚至善的境地。
然而,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则会养成投机取巧、行冒险侥幸的习性,道德修养也就日趋薄弱,也便很难有所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