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是仙的世界,佛的海洋。“大江东去,佛祖西来”,大自然以它那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雕刻出峨眉山水的清秀和乐山大佛的凝重。
峨眉山
雄秀神奇的峨眉山,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信众、香客、文人、学者和僧人前来游山礼佛、说法传经、赋诗作画、述文记游,创造了璀璨的峨眉山文化。
登临山巅,西眺皑皑雪峰,东观莽莽平川,气势雄伟。中部群山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盛、风光秀美。最奇特的是,游者由山麓走到山顶一路可体验亚热带至寒带的气候变化以及观赏多种植物景观。雄伟的山体景观与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融合,共同酿造了峨眉山上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在我国名山中实属罕见。
峨眉云海是由低云组成的,云海中不远不近浮露出许多岛屿,周围白浪滔滔,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这些岛屿时而化若浮舟,时而化做轮船,像是“慈航普度”。赵朴初做诗曰“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就是对这一景致的绝妙写照。
站在峨眉山顶,鸟瞰“天府平原”,当旭日东升、朝霞满天、
万道金光射向大地时,峨眉山宛如从头至脚逐渐披上了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全部的秀美身姿。北宋诗人苏东坡咏道:“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律令草木姿。”此即峨眉“日出”胜景。
夏天或初冬的午后,峨眉山摄身岩下云层中会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光环中央如透亮的镜子。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举手投足,影皆随形。更奇特的是,即使成千上百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观看,观者也只能见到自己的身影,不见别人。这就是奇妙的“佛光”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
在无月的黑夜,站在金顶上,可以见到重雾中有从不同方向飘来的无数盏所谓的佛灯光,有的像点燃的蜡烛,有的如初开的莲花,有的如流动的萤火,但伸手去抓却顿时散为无有。佛家称之为“圣灯”,飘浮的圣灯有“万盏明灯朝普贤”之寓意。
乐山大佛
相传,依凌云山下三江汇合处曾经多次发生水灾,危及航船安全。凌云寺着名僧人海通为了除去水患,便想出了借助神力镇压水势的办法,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募集人力、物力修凿乐山大佛。此佛历时90年才完工,为防流水浸蚀,古代能工巧匠在佛像上构筑了排水系统,还在大佛外面建起13层木结构楼阁“大像阁”,使它免遭风吹雨打。
历经几个世纪的时光流逝,大佛仍然依岩端坐,俯视三江,庄严肃穆。这尊通高71米的佛像,头高14.7米、直径10米,仅一只佛足就宽5.5米、长11米,上面可围坐百余人以上,素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美誉。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
从乐山码头东望对岩,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山三山相连而成的巨型睡佛即可跃然眼前,乐山大佛却不偏不倚正端坐于睡佛胸口,应验了“心即是佛”和“佛自腋下出”的古老传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绝妙奇观。
乐山大佛景区内有秦离堆,汉崖墓,唐代佛、塔、寺,宋代抗元九顶城等古迹,人文景观密集,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精华必看
如果说万年寺的如来殿、洪椿坪的“洪椿晓雨”、洗象池的“雾绕华严顶”以及报国寺的藏经楼是峨眉山景点中的精华,那么峨眉猴群就是赋予精华生命力的超然存在。
峨眉山植被丰茂,花果不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峨眉山猴群的生存奠定了基础。灵异超凡、通理达意的精灵们,被每一个到访者所钟爱。这里的猴子不凶恶,温顺讲理,文明、有礼貌。猴子爱吃的东西很多,香蕉尤甚。一只香蕉在手,它们会很满足地向你示好。如果想给它们喂食,对着空旷的森林高喊一声,就会听到吱吱的呼啸,树枝摇动、绿波荡漾,然后老老少少、大大小小跑来十多只,乖顺地待在路旁,伸着手望着人。它们不争不抢,依次接取送过来的食物,边吃边眨眼睛,好像听话的孩子。此时你可以随意抚摸它们的头,人与猴融洽无间。峨眉的猴群出没不定。出洞前,一般都是一只老猴呼叫,其余的纷纷攀枝:先是树枝微微颤动,然后树梢泛泛涌起绿波,刹那间便会踪迹全无,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留给游人的只有一种若得若失之感!
峨眉的猴子,据说有数百只之多,常在九老洞、洗象池和万年寺等地出没。众多猴子,无不毛色光润,体态优美,性格驯良,活泼可爱。
深度体验
登临峨眉,从山脚下开始,随着山泉瀑布的滚滚奔腾,一路前行。看着象鼻坡、连望坡、九十九道拐逐个成为脚下的俘虏时,自己也汗流浃背了。难怪古人发出由衷慨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行走在峨眉幽幽的山道上,穿过松涛云海,品尝清清泉水,聆听鸟唱蝉鸣,任风韵竹影在梦中闪烁。在峨眉金顶看日出,在遇仙寺饮一壶泉水沏制的清茶,在峨眉山腰的寺庙里借宿,在清晨的薄雾和细雨中涤荡心灵。心会被一种静谧、安详充斥着。
如果遇到山上下小雨,可以披着衣服、穿着拖鞋,从山上客栈的卧室走到楼顶凭栏远眺:周围的山峰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雨幕里,一道瀑布从山上轻轻地舒展开来,缓缓垂下,飘逸之中透出无限柔美,宛如少女的面纱。侧耳倾听,深谷中若有若无的松涛透过朦胧的山色传递过来,伴着凉爽的空气。小雨落在檐上,“沙沙”作响,四周愈发地幽静。远处的亭台楼阁隐约有人影晃动,是“梳洗罢,独倚阑干”的仙女?还是才填罢新词小令,浅斟低唱的歌者?
刹那间,似灵魂脱壳,置身画中的感觉油然而至,红尘中的所有喧嚣都成了和自己不相干的故事。生活中诸般困惑和烦恼,也如这空山新雨后的灵雾一般,轻轻地荡了开去。这也许就是佛法无边的佛门圣地赐予凡人的脱俗感吧!
延伸阅读
峨眉山作为“佛门圣地”、“天下名山”,千百年来,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徒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也有着密切关系。着名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至今脍炙人口。在二峨山(古绥山)脚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故郭沫若也写下了不少赞美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他所书写的“天下名山”题名,已是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