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到底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道路,有人认为是臂膀,有人认为是效益。而对一个考生来说,朋友往往就是信心,就是动力。
大约四五年前,我和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闲聊。他说,高考期间同学和同学之间变得非常冷漠,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敌视心理。即使平时关系铁的不能再铁,他也不会告诉你一条有用途的信息,借给你一本有价值的资料,更别奢望向你传授学习方法、学习诀窍和学习经验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也不奇怪。谁都知道,考场就是战场。凡是战场,就都是你死我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你帮助了谁,都等于帮助了对手,帮助了敌人。
听了这个考生的话,我的周身顿时感觉凉飕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类似高考这样的竞争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不敢想象人和人之间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事实上,并没有这个考生说得那么可怕,至少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不管何时何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
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我女儿就结交了两个小女孩。她们同班学习,同室就寝,同桌吃饭,一天到晚形影不离,即便是放假在家,每天至少也要通个把小时的电话。
看着三个孩子如漆似胶。当时,我们只是觉得很宽慰。女儿刚刚开始独立生活,身边有两个知己,相互体贴、相互照顾一下,家长会免去很多牵挂。不敢想也没想到的是,高考期间她们却能相互鼓励、相互鞭策着,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顺利地跨过了那条独木桥,迈出了人生可喜的一步。
三个孩子在学习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爽爽英语出类拔萃,明明是数学的尖子。我女儿呢,语文比较过硬。进入总复习阶段后,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她们先是在口头上相互鼓励、相互加油。继而,又别出心裁地草签了一份书面契约。
那份名为《相约北京》的契约,有作息时间,有学习规划,还有互助措施,洋洋洒洒竟用了两张稿纸,最后是三个人郑重的签名。也许她们制定此契约的初衷,就是想在一座城市里上大学,将来之不易的友谊延续下去。之所以把这座城市定在北京,也只是心中的一种向往。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三个孩子考进了三座城市,一个也没能进京,但这个契约却对她们顺利的升入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知是不是天意,她俩的强项恰恰是我女儿的弱项,我女儿的强项也正好是她们的弱项。从此,爽爽每天都给我女儿规定必须背几个英语单词,练几段英语对话。明明每天也规定我女儿记住几个定义,演算几道习题。我女儿呢,也每天规定她们或是温习语法或是练习作文。
当然,这件事是我高考以后才知道的,那个契约也是高考以后才看到的。
女儿说,没有这个契约,至少是她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考上大学。英语多得了多少分,数学多得了多少分不说,还改变了她睡懒觉的毛病。有时真想赖在床上多躺一会,可是一想起那契约,就得咬牙爬起来。否则,在朋友面前就没信义了。
我说,人家都说考场就是战场。你们这样做,就不担心被朋友竞争下去吗?高考可是冷酷无情的,它决不会顾及什么朋友不朋友的。
女儿说,高考就是优胜劣汰。所谓升学率,说穿了,就是分母和分子的关系。胜者为分子,败者为分母。我们相互鞭策、相互帮助,就有可能都成为幸运的分子。不然,就有可能都沦为悲哀的分母了。实践证明,也确实是这样的。何况,朋友嘛,即使真的有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公平地竞争下去了,这个人不但不会后悔,还要为她祝福呢!有一首深受听众喜欢的歌,不是这样唱的吗: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我刚想表扬一下这几个孩子的远见卓识和侠肝义胆。女儿又接着说,朋友之间的契约,老爸,你可能猜不到还有一个好处。
我说,什么好处?
她说,就是一种动力呀,假如这个契约,是家长或者老师什么制定的,就变成一种压力了。
实际,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女儿她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它就是体现了人世间的温暖。
当时,我想。
老考生小考生
一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太奶奶级的年迈妈妈,迈着蹒跚的步履伸着颤抖的双手,正在为至少也是老教授样的儿子整理着背包;一位满脸朝气长发飘逸大姐姐状的母亲,迈着轻盈的步子舞着灵巧的双手,正在为顶多小学生样的儿子检查着用具……
读者诸君,不要以为这是某个老电影里“送子上前线”的画面,而是记者用摄像机采撷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镜头。尽管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好几辈,两个母亲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送他们奔赴高考的考场。
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条条框框被砸碎。其中,也包括年龄的限制。按理说,这本是一件好事。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的高度重视,又能推动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凡事都得有个度。如同没规矩就不成方圆一样,无度也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家有考生,近年来我十分关注高考的动向,渐渐地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幼的考生一年比一年幼,年老的考生一年比一年老。比如上面我所说的这两位,前者已年逾七旬,后者才芳龄二六。
望着他们踌躇满志走进考场的背影,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为他们默默祝福,又替他们感到悲哀;既渴望他们榜上有名,又巴望他们名落孙山。
那位长者按年龄,起码可以做我的叔父。尽管都子孙满堂本该颐养天年了,还有没有必要和那些孙子辈的孩子们去竞争有限的大学名额?考上大学后,家庭和国家都要花费不少的资金,有没有价值?我不想、也不便去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此时,我只想对这位娃娃考生的家长,进言几句。
坦率地说,我看到这个小考生的时候,脑袋里立刻浮现出了记忆深处的一件事。
四年前,某地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以570多分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消息传出,众多新闻媒体蜂拥而至。这家说他是“天才”,那家称他为“神童”。总之,倾尽了溢美之词。四年以后的今天,这个孩子又成了多家报刊关注的焦点。只是“天才”、“神童”之类的字样不见了,而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原因是毕业考试他除了英语勉强及格外,其他所有的科目均为零分,已被校方勒令退了学。
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他用一道数学等式总结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即:看书+发呆。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却道尽了他四年的辛酸和无奈。由于和同学年龄差距太大,根本无法交流,更不要说交什么朋友了。有时同学们在一起闲聊,他一走过去,大伙就会以“少儿不宜”把他哄走。他想和别人交谈,别人也一律把他的话视为“童言无忌”。久而久之,他只好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过起了看书+发呆的公式生活。更可悲的是,他被退学后,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想打工体力活干不了,脑力活又无文凭;自学再考吧,因是拔苗助长成长起来的,知识层又严重断裂。尤其地理知识匮乏的要命,不知道长江、黄河在何处,连首都北京在地图的什么位置都浑然不晓。有位专家说,他这种结果是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严重不和谐造成的。
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果走进大学可能更严重些,因为从年龄来讲他比那个孩子还要小两岁。
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全世界发出了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变得很艰难。但愿这位娃娃考生家长能仔细回味一下,这位著名“神童”的经验之谈。
如果这两位老考生、小考生真的如愿以偿了。我觉得惟一的一点儿积极的意义就是,为我们当前的高考模式敲了一个警钟。他们告诉人们,不管你年龄大小,也不管你经没经历过12年寒窗之苦,只要你肯死读书、读死书,又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就能走进大学的殿堂。
政府也要有颗平常心
女儿中考的时候,面对熙熙攘攘的陪考人群,浩浩荡荡的陪考车辆,我曾触景生情地写过一篇题为《陪考》的小随笔。在那篇文章中,我借用了一位做纪检工作的朋友的一句话。他说,现在公车私用最多的时候,一是结婚,二是考试。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欣喜地看到,至少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由于有关部门采取了扣照、罚款、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一系列措施,结婚时的公车已经基本杜绝。而女儿高考那天,我却悲哀地发现,陪考的公车不仅丝毫没有减少,而且大有增加的趋势。
一样的公车私用,源何遭遇竟如此大相径庭?
也是这位做纪检工作的朋友向我解释道,性质不一样嘛,这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政府重视教育事业本无可非议,也是世界上所有先进国家的聪明之举。可我们的这种“重视法”,是否过于形式化、概念化、表面化了呢?
就拿一年一度的高考来说吧。这项工作,本是国家机关千头万绪工作中的一项,充其量算做重要一些而已。而有些政府部门却非要把它搞得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森然壁垒、神乎其神不可。
考试时,仅仅为陪考的公家人、公家车开开绿灯行行方便也就罢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决不只是这些。几乎所有考场的上空,都高悬着“重中之重”和“压倒一切”之类的巨幅标语;几乎所有考场的周围都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几乎所有考场的附近都待命着特种车辆,几乎所有的考场门口都蜂拥着各路新闻记者……知道的是在考场,不知道的一定是以为在迎接什么贵宾呢!
事实上,得到贵宾般待遇的考生,并不买这个账,也领这份情。那句“受宠若惊”的成语,就形象地概括了他们的感受。为了创作这篇小文,我曾做过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在接受调查的近二十名考生中,除了一人以为我是政府官员或新闻记者,带着复杂的表情绕路而去外,其余的人都一致认为政府的这样做法,只会给他们增加精神压力。有个小女孩说的非常具体,说她又是看心理医生,又是服“定心丸”的。结果,全白忙活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一见这阵势就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我女儿的心理素质很好,从小到大校内校外的考试经历过无数次,从没晕过场、怯过场。高考结束后,她也对我说,走进考场的那一瞬间,吓得连腿都不知怎么迈了。
我家对门的孩子,是个小留学生。大学,是在西方一个国家考的。她说,那个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一年要为教育投入多少多少亿巨款。教师的工资要比其他行业高出多少多少倍,学生上学不仅分文不花有的还能得到丰厚的奖金,而高考时和咱们国家却恰恰相反。不要说标语高悬、警察出动,有时连报纸电视都不报道一下。继而,她又说,那个国家每年都有几次高考,如果像咱们国家这样兴师动众全力以赴,国家机器早就瘫痪了。
听着那个孩子的话,我暗暗庆幸,多亏咱们实行的是一年一考制度。否则,国家机器不说瘫痪,也很难正常运转了。
据说,几年前,某偏僻山村在高考期间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家老少三口人,于光天化日之下两死一伤在一伙凶残的歹徒手里。就在犯罪分子们,即将逃之夭夭之时,有个村民骑着摩托车到只有两千米之隔的派出所去报案。不料,偌大的派出所里竟空无一人。敌强我弱,赤手空拳的村民们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犯罪分子大摇大摆浩浩荡荡地钻进了青纱帐。事后,村民们愤怒不已,便联名上告公安部门失职罪。令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接案者竟慢条斯理地说,那天警力都到高考现场保驾护航去了。并理直气壮地质问他们,你们说说高考和破案哪个重要?憨厚的村民不知如何做答,只能面面相觑。他又说,案子可以慢慢地破,坏人可以慢慢地抓,而高考这边出了问题,就无法弥补了。不但领导的政绩要大打折扣,也有损于整个地区的形象。说得村民们一个个哑口无言,默默地收起了起诉的状子,不得不以“大局为重”了。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接案人还是蛮率真的。他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仅暴露了一些领导如此重视高考的初衷,也道出了某些地区之所以屡屡集体作弊的谜底。
心理学家早就做过论断,高考要想考出好成绩,考生要有一颗平常心,家长更要有一颗平常心。我想,我们政府的有关部门,是否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考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