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压抑和隐匿去淡化阴暗的一面,但它始终存在。如果某些东西被长久地压抑在内心深处,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会彻底爆发出来。若是把压抑的情感和自我否定的想法比做精神上的岩浆,这时,假设地表又没有释放地下压力的出口,那么,岩浆只能通过火山爆发的形式来缓解压力。同样,人们内心黑暗的冲动和渴望也在不断累积,如果找不到健康、安全的方法来排解,它们会在意料不到的时刻,像岩浆一样喷薄而出。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和恶这样两股力量在斗争,这场战争一直都存在。一方面每股力量都想战胜对方,另一方面双方都试图妥协。那股光明的力量提升我们的价值,激发我们把独特的才能贡献出来,而另一股黑暗力量却拖住我们的后腿,依靠我们最原始、最自私的冲动为生。善和恶这两股力量就这样相互斗争,试图控制我们的思想和生活。那到底谁会赢得这场战争呢?
中国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人性向善论”。人是具有善、恶两面性的,向善还是向恶,完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与把握。
恐惧向我们的心灵浇灌有毒情感
2012年12月,地球各地突然出现极其反常的气候变化,而这一切与已经消失的玛雅文明里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不谋而合。根据玛雅文明中的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世界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中,而滔天的洪水会湮没整个地球。全球人类的恐慌、骚乱在各地时有发生,一个名为“诺亚方舟”的计划开始浮出水面……
这是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电影《2012》,自这部电影上映以来,人们便更加热衷于谈论“世界末日”之类的神秘主义话题,甚至在少数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各大媒体、网站也都对此进行相应的报道与研究。当然,看完电影后,沿着电影里神秘主义的话题继续讨论是很自然的,也常能令人愉快。可是你若因为恐慌而改变你对生活的预期和安排,则是大错特错。
恐惧是《圣经》中提到的最初的人类情绪: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所感觉到的恐惧比羞耻之心更为强烈。
在生活中,恐惧几乎无处不在,社会上几乎已经找不到不被其染指的领域。2005年,诺斯塔特为生产安全器材的西门子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列出了各种现象,要求1000名被调查者回答:近年来是否对一些现象产生了更强烈的恐惧感。结果是:51%的人对暴力犯罪感到更恐惧,47%的人对交通事故感到更恐惧,36%的人对恐怖事件感到更恐惧,26%的人对火灾感到更恐惧,而19%的人对自然灾害感到更恐惧。
今天的社会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安全。但是,在这样一个安全的社会里,却诞生了这样的一种恐惧文化,这很大程度上要归于人类自身的原因。恐惧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向人类的心灵浇灌了有毒的情感,损害了人类的自由。
恐惧也是极具传染性的。一个人如果对某物感到恐惧,这种恐惧立刻会传染给周围的其他人,紧接着就会大面积扩散开来。即使起初的恐惧毫无来由,这种扩散依然会发生。其实,即使很多人都对某物感到恐惧,我们也不能以此断定该物确实就是可怕的。
恐惧文化是一种信任缺席的文化,而这会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恐惧能让人对所害怕的事物望而却步。例如,我们倾向于避免接触不同肤色的人。但这样我们便不会有机会知道:其实他们并不危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相互交流,而这种交流本来是可以减轻恐惧、消除恐惧的。在恐惧文化中,信任几乎无立足之地,恐惧能吞噬信任,而一旦信任退守,恐惧的疆界就会无限延伸。
有这样一个关于“恐惧”的笑话:
伦敦的一位学者站在门口抛撒玉米粒,恰好走过一位英国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这位学者答道:“为了赶走老虎。”
这个英国人听了更吃惊,说:“这里没有老虎呀。”
学者得意洋洋地说:“那正说明它起作用了。”
这个笑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恐惧所能说明的,更多的是我们自身,而不是恐惧的对象。我们对某物感到恐惧,但这种恐惧很可能是不应该的、不必要的。我们唯一应该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恐惧究竟能在生命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意志。我们可以试着去对抗恐惧,也可以尽力以希望来取代恐惧。希望是高于恐惧的,其原因在于:希望是乐观的、信任的、主动的、自由的;希望不会堕入虚无,会令我们升华;希望能开阔人们的心胸,而非限制人们的视野。
今天的社会比以往大多数时候都进步了许多。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决定生活在历史的任何一刻,那么,当下的时代也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我们的恐惧,不过是奢侈生活的附属品:过于安逸之后,我们空想出了无数对实际生活毫无影响的危险。当然,这个时代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比如贫穷、饥饿、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政治与宗教冲突……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对我们人类自身能力的信任,相信自己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进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三章 上帝·人·动物:重估一切价值
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及以后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哲学的发源时期,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本体论、伦理学、政治学阶段,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中世纪时期是哲学的灰暗时期,哲学完全被神学压制,个人的存在完全被上帝的存在所掩盖;文艺复兴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人,重新定位了人的存在和价值,使人的意义被高度凸显出来,人的高贵在这一时期被认为超过了动物和天使。
曾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比尔·盖茨告诉我们:懂得分享是一种聪明的生存之道。当我们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帮助了自己。因为在这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之上。许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上帝与人,你听谁的
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地利用生命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上帝又问第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三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他也从无所求。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慢慢的,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记在心里。他离开人间时,所有人都依依不舍,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被人们深深怀念着。
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慢慢的,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人间的时候,他得到的是鄙视和唾骂。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痛恨着。
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曾存在过。
人类为第一个人打了100分,为第二个人打了0分,为第三个人打了50分,而这个分数才是他们的最终得分。
上帝的打分和人类的打分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别,是上帝的失误,还是人类的无知?如果真有上帝,不知他本人会如何看待这截然不同的结果,而人类自始至终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继续,所有的一切都在延续……
实际上,上帝创造的这三种人分别是我们生活中三种人的代表:第一种人代表伟人,为人类创造了诸多的财富,并赢得了世人的敬仰;第二种人代表恶人,不但没有为人类作出贡献,还为人类带来危害和破坏,因此受到世人的咒骂与唾弃;第三种人代表我们生活中的平常人,一生都在为自己、亲人、家庭去赚钱谋生,忙忙碌碌地拼搏了一生,虽然也为人类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很快被历史遗忘。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三种人,相信这也是上帝之所以多创造第三种人的原因所在吧。如果没有这多数的第三种人,又如何能对比出少数的伟人和恶人呢?
创造是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标准,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征。所谓创造,未必是指发明某种新的技术,也未必是指从事艺术的创作,这些仅是创造的若干具体形态罢了。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能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生存的价值,由此展开了人的精神生活——创造。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只是生存的能力,因而,人所从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动都给大自然增添了新意,无不具有创造的性质。正是在创造中,人用行动实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自己内心所珍爱的价值变成可以看见和感觉得到的对象。
决定一种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是否凭借自己的真性情去做事。一个画家画出一幅毫无灵感的画,一个诗人写出一首人云亦云的诗,一个音乐家弹奏了一曲毫无情调的曲,这是不能称为“创造”的。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片风景、一首诗、一段乐曲的美,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形成了你的独特的见解,那么这时的你才是在真正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