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说到项羽有三个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却认真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他建都徐州,位置没有选好。(《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第993页)
毛泽东又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很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45页)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在读《史记》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时,深有感触,写了一首题为《贺新郎·读史》的词: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笔,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口口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自。(《毛泽东诗词集》第145~146页)
对自己诗的解释
1月27日,毛泽东在解释他的《登庐山》(七律)这首诗中的“云横九派浮黄鹤”时说:“‘黄鹤’不是指黄鹤楼。‘九派’指这一带的河流,是长江的支流。明朝李攀龙有一首送朋友的诗《怀明卿》:‘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憔悴侍臣颜。’李攀龙是‘后七子’之一。明朝也有好诗,但《明诗综》不好,《明诗别裁》好。”
在解释同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时说,“陶渊明设想了一个名为桃花源的理想世界,没有租税,没有压迫。”(《毛泽东诗词集》第258~259页)
“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
2月13日,毛泽东在北京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春节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说:历代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李白、杜甫不是进士,也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只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也不都是进士和翰林。就是当了进士、翰林都是不成功的。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以后到嘉靖,知识分子当政,反而不成了,国家就管不好。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晚年毛泽东》第257~258页)
在谈到孔子办学时,毛泽东说:孔夫子只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教出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大贤人。毛泽东指出:孔夫子的教学也有问题,没有工业、农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不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第213~214页)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驾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做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不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版第17页)
“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
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又说,“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唐玄奘翻译的解释《金刚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到一千字,比较好读,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那么长,就很难读完了。”(《毛泽东与佛教》第224页)
很多知识分子皇帝是没有出息的
3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知识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详析》,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明朝皇帝,多尽做坏事
5月12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第446页)
毛泽东在谈话中说,自己被书迷住了,正在读二十四史。又说,看了《明史》最生气,做皇帝的大多搞得不好,尽做坏事。(《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活动》第225页)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6月24日,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可是被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希望》1992年新总第1期)
“研究近代史不去搞
村史、家史等于放屁”
7月5日,毛泽东在与毛远新谈话时指出:“研究历史不结合现实不行。研究近代史不去搞村史、家史等于放屁。研究古代史也要结合现实,也离不开挖掘、考古。尧、舜、禹有没有?我就是不信,你没有实际材料嘛。商有乌龟壳证明,可以相信。钻到书堆中去,越学越没有知识了。”(《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第331页)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
8月3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明确地指出:“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薛泽石《跟毛泽东学史》,红旗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65页)
关于“李秀成自述”的批语
据刘大年《田家英与学术界》说:“‘文化大革命’中传出的毛泽东关于李秀成《自述》的批语:‘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终,不足为训’,至今没有见到正式文献上加以刊载。传说此事属实,现在的问题是,家英何以没有看到这个批语,不用说周扬毫无所知了。”(《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第165页)
关于李秀成评价的批语
8月,毛泽东作关于李秀成问题的批语:江青阅,此文有些道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很欣赏任继愈的佛学文章
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和几位科学家谈话中说:“任继愈,很欣赏他讲佛学的那几篇文章。有点研究,是汤用彤的学生。他只讲到唐朝的佛学,没有触及到以后的佛学。宋朝的理学是从唐朝禅宗发展起来的,由主观唯心论到客观唯心论。有佛、道,不出入佛道是不对的。不管它,怎么行?韩愈不讲道理,‘师其意,不师其辞’,是他的口号。意思完全照别人的形式、文章,改一改。不讲道理,讲一点点也基本上是古人的。《师说》之类的有点新的。柳子厚不同,出入佛、老,唯物主义。”(王兴国《毛泽东与佛教》,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04页)
“哲学就是认识论”
8月24日,毛泽东和周培源、于光远就坂田文章谈话说: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最近艾思奇在高级党校讲话说到这一点,这是对的。这个道理中国古人也没有讲清楚,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墨子讲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但也没有讲清楚。张载、李卓吾、王船山、谭嗣同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
毛泽东说:事物在运动中。地球绕太阳转,自转成日,公转成年。哥白尼的时代,在欧洲只有几个人相信哥白尼的学说,例如伽利略、开普勒,在中国一个人也没有。不过宋朝辛弃疾写的一首词里说,当月亮从我们这里落下去的时候,它照亮着别的地方。晋朝的张华在他的一首诗里也写到“太仪斡运,天回地游”。
毛泽东说:“事情往往出在冷门。孙中山是学医的,后来搞政治。郭沫若最初也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历史学家。鲁迅也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大文学家。我搞政治也是一步一步来的。我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上了7年学堂,以后当小学教员,又当了中学教员。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又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发生矛盾。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康熙有许多儿子,其中一个是雍正,雍正搞特务机关压迫他的对手,把康熙的另外两个儿子,第八个和第九个儿子,一个改名为狗,一个改名为猪。“分”很重要,庖丁解牛。恩格斯在说到医学的时候,也非常重视解剖学。”(《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89~390、392~393页)
秦始皇坑儒是属于孟夫子那派的
8月30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到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时,他说: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属于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被杀么。孟夫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晋文,秦始皇也算。我们有许多事情行不通,秦始皇那时也有许多事情行不通。(《希望》1992年新总第1期)
赤壁之战,是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那时27岁,孙权也是27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才不过30多岁,鲁肃40岁,曹操53岁。事实上,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给病人手书文天祥诗句
曾为毛泽东开过一个时期车的朱德奎得肝病住院,毛泽东几次问起他的病情,当得知他有悲观情绪,手书宋末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人给他送去,并嘱咐说: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更不怕养不好病了。(《在毛泽东身边》第207页)
“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
11月26日,毛泽东在听取西南三线工作汇报时,谈到统一领导,接着说:历史上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70页)
凭记忆写下的《三垂冈》
12月29日,毛泽东写信给田家英,内称:“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一查,告我为盼!”为了便于查对,毛泽东凭记忆将原诗全文写下附上。全诗是:“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毛泽东在诗后还注明:“诗歌颂李克用父子”。(《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