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没有花时间考虑自己下一步将会去哪,而是在后来的展厅里继续闲逛着,大概是他把过多的精力都投放在了鉴赏艺术这样一种消耗脑力的高雅行为上了。他是一个并不喜欢把问题积攒起来的人,尤其是当他欣赏艺术品时,在面对高浓度的知识溶液和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梵往往会借助参展物的相关介绍和大厅里的艺术品指南,来为自己的问题提供答案。然而,对于那些背景和思想性质的问题,那些艺术馆并没有提供进一步解读的问题,梵只能象征性地寻找一个站得住脚的立场,或者运用自己在书本中所积累的概念来自圆其说。比如说,当他面对着眼前高迪用来测试建筑穹顶的挂链时,一些技术性的疑问便灵光乍现似的显露出来,这些以不同的固定点拉开的链条拥有着引力所给予的绝佳悬挂状态,镜子的使用,又将这些自然下垂的链条反射成了穹顶的形状,以这个时候的穹顶弧度为最佳。高迪的这一种方式可能是经历了科学的精密测算的。但,梵的心里坚持相信一种哲学思考的存在。高迪遵循自然的法则,通过反射引力的垂点,来时刻警醒着自己的创作。他的哲理思辨拥有着对于自然力的含蓄崇拜。梵仔细看着镜子中的这些穹顶,它们既是这一段逻辑链条的原因也是结果,可是这些挂链到底包含了哪些更加深刻的奥义,换句话说,高迪对于一直以来追求的创作理念——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是否有着言不由衷的叛离?
伊怜无心过问那些即将发生的事情,哪怕那些事情是决定性的。她闯入了高迪的建筑世界。当然,请不要盲目地相信,这是我对于缘分的夸大其词,在讲述的过程中我有必要扩大记忆中故事的戏剧性,你应该会从情节的发展中依稀猜出结局。你的猜测和实际结果一定八九不离十。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生活里存在着很多还未发生就拥有答案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非乖乖地尾随着你的逻辑,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决定路线的主动权始终不在你的手中。因此,你不会为预计出了结局感到遗憾,而会为抵达结局过程中的漫长奇遇满怀喜悦或者忧虑。其实,伊怜和梵的相遇应该说具备了一幕舞台剧的戏剧性元素。独幕剧的情节始终牵动着观者的心,他们不会在得知千篇一律的结局后逐一退场,因为故事的高潮往往在最令人生厌的时候伴随着结局而来。
梵和伊怜终于见面了,这样的际遇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当时的梵被自己的问题纠缠住了,他不断的思考反而让自己越陷越深。此时,他就像一个努力为自己提供不在场证明的犯罪嫌疑人一样,绞尽脑汁地回想,却仍旧毫无头绪。随后,他开始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你可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为了通过移动,变化观察角度的。他眼前的艺术品也不是那件需要人们移动,才能看清画中人像眼珠转动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当然,我们观察细致的伊怜,率先就捕捉到了沉浸在《巴特略之家》建筑模型前的梵。她的双眼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了梵的形象,头脑中随即闪过几个类似于年轻、焦虑、瘦小、执著的形容词。出于好奇,她好像逼进了梵,实际上是高迪的这一栋建筑的图片和模型吸引住了她的视线。伊怜非常喜欢这位诞生于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的建筑大师,和许多女性欣赏者一样,她迷恋于《巴特略之家》童话般的线条和梦幻般的阳台,和梵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看事物的心情。
“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啊,生硬的棱角被圆滑的线条取而代之,墙壁和屋顶的瓦片好像龙的脊背,幻想的五彩斑斓真让人着迷……”伊怜的感叹很是时候地将梵从思维的漩涡中拉了出来。
“……是啊,我很喜欢高迪的建筑风格,他是那么大胆,那么具有开创性。在一个工业时代、一个属于现代建筑和煤矿石油的时代,他是那么执拗地坚持自己同自然、信仰结合的建筑主张。不过我更欣赏他所设计的古埃尔公园。那简直是一个属于童话的国度。”
“你去过西班牙吗?”
“当然没有,不过我可以幻想啊,就像卡尔维诺先生曾说过的‘视力无能为力之时,想象力应该给予帮助。’呵呵,高迪先生不也是个幻想家吗?他一生中去的地方并不多,可是他的建筑风格却孕育着那么多的元素。如果没有幻想,我想他会变成一个干枯的小老头!”
“你刚才就像是一个干枯的小老头啊,呵呵!”伊怜善意地调侃道,“那么,介意告诉我你刚刚在想些什么吗?”
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幽默的调侃,和往常一样他的头脑又开始检索着书本的内容,就像是一部机器,正在分析着那一句来路不明的调侃。
“我……呃……实际上,是他的作品啊,我在想着巴特略之家的哲学意义。”
梵没有想到伊怜在听到这句话后会如此轻佻地笑了笑,可是她却没有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她似乎把梵全然当成一个善于奇思妙想的孩子了。
“好了,在我继续自己的问题之前能先告诉我你的名字好吗?我的哲学家先生……”“当然……唔……就叫我梵吧……”
电话机的另一端:“请先等等……”
电话机的另一端:“请不要打断我!”
“叫我伊怜好了,虽然有点俗,不过我很喜欢这个名字!那么,就请告诉我那是什么哲学问题吧!”梵并没有厌倦她那没有什么创意的问题,对于她的追问,他反而觉得伊怜有些孩子气了。
“是这样的,高迪的线条运用的是那么的大胆,在我们的头脑中,弧线应该是棱角和线段的从属。它们本身是由直线的弯曲变幻而来的。可是,高迪的建筑似乎颠覆了这样一个传统的建筑理念,他似乎非常忠于弧线,他的建筑让我想到了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一句名言‘用线条去散步’。这些具体的形象,我觉得实际上是在表露着高迪的抽象思考和心理。我正在对比着具体的建筑和建筑师抽象的心灵轨迹。比如说巴特略之家的屋檐实际上象征着一种对于爱和时光的思慕,光滑的屋檐向流体一样,它们不阻挡雨水的去向,而是顺应着时间的走势,就连阳光都可能滑行其间,何况青春;比如说模型中的阳台,它们一个个都好像好奇的眼睛一样排列齐整地观察世界,可是,高度和视角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投身世界的姿态和方式。我想:高迪对此也已深谙于胸了……”
“非常专业啊!”伊怜的话让梵好像突然从梦里醒来一样,“梵,你是学习建筑的吗?”
“如果那样的话就谢天谢地了,呵呵,不是的,我还是个高中生呢!”
“是吗?简直不可思议啊!你拥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思想,能告诉我,你在哪所高中读书吗?”
梵有些受宠若惊了:“在市立寄宿学校高三(22)班……”梵不明白他的回答为何能够替伊怜带来如此大的喜悦。
“这真是缘分啊!”伊怜兴奋地说,“过几天,我们就是校友了,呵呵……”她脸上的笑容是无比的幸福,过了不久,她又马上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略带歉意地说:“可能是我太高兴了,因为寄宿学校对我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一方面,我害怕失去我现在已经占有的东西,另一方面,我讨厌新规定在未经我的允许时恶狠狠地干涉我的生活。现在,在这样一个场合遇到了你,我的烦闷也就消失了,它们被你吓跑了啊,呵呵,我不再害怕了!”
梵被伊怜的这席话感染了,这次,他并没有在头脑中搜索那些名人的话语,反倒渐渐变成为另一个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啊!曾经,我也像你一样,不希望自己的领地变成一块公众论坛,和你一样,我害怕自己独立的世界会就此消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我和我的新生活终于产生了默契。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自己懂得了怎样遵循一些规则,一些不成文却又存在着的合约!在我眼中,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把这么多私人融合到一起的诀窍就是——分享!”
在梵的身旁,伊怜就像是一个崇拜者似的,她渐渐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乐此不疲的听众。此时,梵的耳中也不禁回荡起了那甜美的声音。虽然,现在电话线另一头的声音具有着成熟女性的优雅,但是这却丝毫没有掩盖住它曾经的甜美和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