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哪种人
记者的身份属性
许光头曾做过记者,我记得几乎是在入行的第一天,师父就告诉我一句话:“记者不是职业,记者是一种人。”当时肯定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随着从事这份工作的时间久了,渐渐有点懂了。只要你从事过这份职业,这份职业带给你的东西就会一辈子跟着你。尤其是在这个所谓“全民记者”的时代,人人手持一部手机,可以随时记录社会的时代,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许光头特别想给大家讲一下,究竟什么是记者,记者身上有什么气质?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一位台湾媒体界大佬的书,书名叫《凯撒不爱我》。
台湾有一份很有名的报纸,叫《中国时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可是不得了的报纸。前几年,《中国时报》有一位主编,叫王健壮,就是《凯撒不爱我》的作者。我曾经见过王先生,他现在已经投身教育界,为台湾传媒界培养人才。
当时我问王先生:“您教书和其他教授教书有什么区别呢?”王先生回答:“我不教什么新闻写作之类的技巧,这些东西入行几年就学会了,我教给学生的是做记者的内功。”什么叫“内功”呢?其实你看过这本书就知道了,就是从事记者行业应该有的节操和底线。
我们一般提起记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都是冲在第一现场的那些人,如战地记者、调查记者、暗访记者等。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留下过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类人,当然是记者。但是,王健壮把“记者”的范围拉宽,内涵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根据他的定义,记者一共有五类,分别是:调查记者、在线记者、专栏作家、电视主播和总编辑与总主笔。以下我们就各举一个例子,看看这五类“记者”,都为传媒事业做了什么贡献。
调查记者赫许
首先,我们来看看“调查记者”。王健壮形容,调查记者是“媒体的矿工”。这就要说到一位传奇人物:赫许(Seymour Hersh)。这位老爷子,四十多年前写过一篇震惊全球的调查报道,揭发的是美军在越南美莱村的屠杀事件。
1968年3月16日,当时正在打越战,美军的一个连走到越南中部广义省一个叫美莱村的地方,把全村男女老幼甚至婴儿都杀死了,也有女性被轮奸甚至被肢解。大屠杀被隐瞒了一年多,后来被神通广大的赫许揭发了出来。最为无耻的是,就在这起屠杀事件发生后的次日,美国陆军的军报把事件说成是美军在越南击毙了一百多“越共”。被赫许这一曝光,美国社会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后来美军内部逐一起诉了涉事的军官,而赫许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位老先生,一辈子都爱干这件事,专门撰写这种独家材料。但你以为,他肯定是隶属于什么特别牛的新闻机构吧?不是《纽约时报》也是《纽约客》,对吧?不!他就是个体户、独行侠,一辈子就靠一支笔,给各家报纸杂志以独立记者的身份写稿。比如,他有一本著名的书叫《权力的代价》,专门揭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A.Kissinger)的丑闻。这本书赫许整整写了4年,采访了超过1000人。据说他有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千个人名和电话,没事儿就打。记得前几年发生过一件事吗?《纽约客》杂志有篇报道,揭发美军在伊拉克虐待囚犯,这篇报道也是赫许写的,花了6个月时间。
还有个趣闻,2004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要把公共利益奖颁给赫许,各路传媒大亨都到齐了,但赫许迟迟没有现身。工作人员着急啊,不断给老人家打电话,终于接通了,急忙问:“您怎么还不来呢?都等着您呢!”赫许在电话那头说:“我正在赶稿子,没空,没空。”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而他正在赶的那篇稿子,就是揭发美军在伊拉克虐待囚犯的稿子。是领奖重要,还是写稿重要?为什么美国要授予他这个奖,你大概也品出个意思了吧?
在线记者雷斯顿
第二种记者,是“在线记者”,王健壮称他们是“媒体的哨兵”。这里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特区分社主任雷斯顿(James Reston)。雷斯顿有句名言叫作:“你们来这里前,我们已经在这里;你们离开这里后,我们仍将在这里。”听上去是不是很霸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肯尼迪当总统的时候,肯尼迪有个“宠臣”叫索伦森,平时威风得不得了。有次,《纽约时报》的一名新记者叫汤姆威克,去白宫采访,被索伦森给欺负了几句。回来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雷斯顿。雷斯顿听完,抄起电话,直接打给索伦森,就说了以上那句话,把索伦森说得一点脾气也没有。
在华盛顿特区有两派力量,一派是白宫,一派是媒体。两派势力恶化的一个分水岭是著名的“水门事件”,媒体不给总统面子,从此以后总统也不给媒体面子,大有“汉贼不两立”的架势。但是,在雷斯顿在华盛顿特区的年代,情况可不是这样,双方的关系可以说好得很。总统办公室有一条专线,是给雷斯顿专用的。
传媒和总统关系好,当然有好处,很多独家新闻别人拿不到,你拿得到,但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有些大新闻总统跟你打招呼,你得识相。比如,肯尼迪当年入侵古巴的猪湾,还有苏联在古巴秘密布置飞弹,这些计划雷斯顿早就知道了。但是,肯尼迪两个电话打过来,叫雷斯顿别事先给捅出去,他就照做了。
换来的是什么?有次,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美国大使馆内对话后,雷斯顿和肯尼迪通电话。雷斯顿问肯尼迪:“谈得怎么样啊?”肯尼迪怒气冲天地说:“我一辈子没这么惨过,赫鲁晓夫竟然威胁我!”据说,雷斯顿能明显感觉到肯尼迪的声音还在发抖。换句话说,前脚刚刚送走赫鲁晓夫,肯尼迪第一个打电话的就是雷斯顿。这样一种信任关系,是要怎样的七巧玲珑心才能够做得到?
讲完雷斯顿的故事,王健壮感慨,这种总统与媒体之间相互信任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在雷斯顿之后,总统与媒体之间只有相互防范。
当然,你可能觉得传媒和政府之间,本来就应该是不断揭发的关系,二者怎么可以联合,那不就成为同流合污了吗?许光头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这种关系,我只想说,雷斯顿这样的人确实难得,而且那个时代的《纽约时报》并没有以这种逻辑所想象的那样“奴颜媚骨”。这种平衡,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也不是只有“对抗性思维”的人可以理解的。
专栏作家阿索普
做记者,或者说做传媒人,立场是很重要的。因为你选哪一边,基本上决定了你的读者是哪一种人。但是,新闻史上偏偏就有这样一种人,乍一看是墙头草,他的立场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比如,美国有个专栏作家叫阿索普(Joseph Alsop)。
阿索普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人,从二战一直活跃到肯尼迪时代。他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反共”。这个不难理解,因为那个时候正是“美苏争霸”时期,身为美国人,选择站在美国一边很正常。比如,二战后期美国有个著名的由陈纳德将军建立的飞虎队,阿索普就是参与草创的其中一分子。后来,他又因缘际会成了******的外籍顾问之一。阿索普当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游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支援国民党打共产党。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在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押错宝了,以为杜威会赢,结果是杜鲁门赢了,杜鲁门就不给他钱了。阿索普回到美国以后气疯了,专门开了一个专栏,就叫“谁丢掉了中国?”,痛批美国的所谓“反蒋派”。
后来打越战,阿索普又来劲了,坚决支持一定要拿下越南。他说,你信不信,如果越南丢掉,那是整个东亚共产主义化骨牌效应的最后一块,这要是倒下去,亚洲就完了。但是越战打了整整20年,反战的声音在国内愈演愈烈,几乎所有人都变调了,只有这个阿索普,就是那么轴,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反共孤岛”。不能跟他聊越战,聊起来他绝对跟你拍桌子绝交。阿索普有名到什么程度?1973年,尼克松想要讨好我们新中国,叫基辛格到北京来跟毛主席见面。毛主席居然提起阿索普,说阿索普怎么会反对尼克松呢?太无法理解了。基辛格只好给毛主席讲笑话,说:“别理他们,他们以为自己在统治这个国家。”
阿索普“反共”确实是有点儿走火入魔,但是让他看上去更有病的是,他同时又反对“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就是20世纪50年代有个叫麦卡锡的威斯康星州共和党议员,他声称掌握大量潜伏在美国的共产党的资料,然后以爱国的名义逮捕这些人,控告他们犯有“叛国罪”。结果这个行动被严重扩大化,当年那些“反蒋”的人,自然就被说成是“亲共”,就被抓起来了。那个时候美国风声鹤唳,谁敢跳出来反对麦卡锡?也就阿索普敢。他不仅在自己的专栏上写文章替昔日“政敌”申冤,还到国会做证为他们辩护。比如,“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当时也被指控对国家忠诚有问题,就是阿索普到处为他奔走平反。
阿索普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政敌”冒险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为了“反共”而“反共”,他是为了美国。站在自己祖国的立场,你麦卡锡这样做,是违背美国的立国基础的,那就是:自由、民主、宪政。他宁可与时代潮流为敌,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吧?所以,王健壮认为,专栏作家是媒体的“柱子”,是起到擎天一柱作用的。
电视主播克朗凯
再给大家说个“电视主播”的故事,主人公名叫克朗凯(Walter Cronkite),他曾是美国CBS电视台19年的当家主播,也是美国民众最受信任、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这么热门的一个人,政治有可能放过他吗?当然不!所以,实际上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打过他的主意,想推他来竞选总统或者副总统。但是,克朗凯牛就牛在这里,坚决不从!
还是说越战,我们中国因为在1949年以前一直在打仗,所以对战争没有什么时间概念,但是美国人什么时候打过像越战这么长的战争啊。所以,在整个越战期间,这都是个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不想惹麻烦最好明哲保身,别乱评论——尤其是像克朗凯这么有名的人。而且,克朗凯主持的风格也是不喜欢在播报时加入个人的评论。但是,有次他从越南战地采访回来以后,实在忍不住,就加了一段评论,大意是说:想要摆脱越战的泥沼,最佳的方法就是谈判。换言之,别打啦。
这话看似温和,但是从克朗凯的嘴里说出来,分量就不同了。正赶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叫约翰逊,是个出了名的、喜欢跟媒体抬杠的人,动不动就要点名批评某媒体。但是据说那天他看完克朗凯的播报,压了压火,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失掉了克朗凯的支持,就失掉了一般美国民众的支持。”你看,做电视主播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够可以了吧?所以,王健壮把电视主播称为媒体的“船锚”。
总编辑殷格索
最后再来说说总编辑与总主笔,说的不见得全都是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今天我们都知道,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来自广告,你的受众越多,广告就越多,没有广告,报纸、杂志、电视台就死了,一份杂志恨不得半本都是广告。但是你敢不敢想象,有这么一份杂志,它敢宣称自己一个广告也没有。这个了不起的实验就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一份叫《PM》的报纸。这份报纸的创办人,名叫殷格索(Ralph Ingersoll)。
殷格索是个美国大****知识分子,原来在《纽约客》杂志做主编。稍微了解欧美****传统的人都知道,他们最痛恨资本主义制度,像我们以前介绍过法国的鲍德里亚,还有美国的苏珊·桑塔格等。殷格索讨厌广告,原因很简单,你依靠广告生存,就会被你的广告商制约,起码你就不敢批评你的广告商。比如,你的杂志是石油公司赞助的,那你就可能不敢在杂志中提倡新能源。要知道,新闻审查的来源不一定非得是政府,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可能比政府更有兴趣审查你的内容。所以,殷格索就想能不能创办这样一份报纸。
《PM》报纸标榜有所谓的“六大特色”:第一,反对任何人欺压他人;第二,不接受任何广告;第三,不属于任何政党;第四,绝对自由,不接受新闻检查;第五,收入的唯一来源是读者;第六,能讲也敢讲真话。不管怎样,报纸就办起来了,而且一时间美国的****知识分子云集,都给它写文章,为它宣传。因为没有广告,《PM》报纸的售价就比其他报纸高出一倍,但是就算这样它还是亏本经营,印多少亏多少。在亏了足足八年之后,终于还是停办了。
你可能会说,殷格索自己傻,识时务者为俊杰,谁叫你跟整个时代对抗。但你不觉得,这样勇于将自己的信念化作实践,并且敢于尝试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吗?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永远只为成功者欢呼,但是,成功者只有可能在实践者中诞生,他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挑大拇指吗?王健壮把总编辑和总主笔称作媒体的“指挥”,许光头觉得他们不仅是“指挥”,更需要的是“智慧”。
最后,许光头不想做什么总结,只是不知道你对这句话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记者不是职业,记者是一种人。
网友评论吧
@晓舞蝶:刚开始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候,一位老师和我说:“先要做人,然后才能成为医生;连‘人’都不是,还做什么医生。”究竟什么是记者呢?我曾问过毕业后转行去一家传统纸媒做记者的大学同学。她回答道:“客观地记录着,不过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