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到台湾以后,殷海光在台湾大学任教。我们前文提到过的林毓生教授,就是殷海光的学生。殷海光同时也在胡适、雷震主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担任主笔,他是很有勇气也很有骨气的台湾知识分子,在******还在喊“反攻大陆”的时候,他撰文提出“反攻无望论”。这当然要被官方打压,甚至不让他教书。他郁闷得很,最后患胃癌去世,享年才50岁。殷海光在晚年,喜欢写书评推介好书——跟许光头一样,同时也写了不少通俗的哲学、逻辑学著作,这本《怎样判别是非》就是其中之一。
殷海光在“前言”开宗明义指出,这本书是写给“青年”看的。但是,这里所谓的“青年”,并不是生理年龄上的“青年”,而是指心理年龄上的,也就是说心智不成熟的人。是啊,你别看有的人活到七老八十,但其实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没有学到。许光头在大学的时候读殷海光的书,就记得里面说到过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我们日常生活中肯定都遇到过,有人会说,这个人讲话太偏激了,所以我不要相信他讲的话。殷海光就告诉我们,偏激不偏激,只是一个人表述时候的态度,或者用词,说白了是形式的问题,不代表他说话的内容没有道理。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说话的外在偏激,就否定他说话的内容。你看,这是不是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阻碍我们明辨是非的问题呢?
谬误归因七种
在《怎样判别是非》中,殷海光首先用一章的内容,告诉我们谬误有哪些。或者说,造成谬误的原因以及方式,有哪几种?殷海光归类为七种——
第一种,叫“诉诸群众”。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多数乃真理的标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太多了,好比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教廷的人就说,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以前的所有人都相信太阳绕地球转,所以伽利略的学说肯定是错的。当时一万个农民的科学知识也比不上一个伽利略。如果这个成立的话,那中国人说什么都是真理,我们人口最多啊,对不对?
第二种,叫“诉诸权威”。在一个没有被启蒙的社会,权威特别奏效。权威当然不能没有,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只有一个权威,那可就糟糕了。知识爆炸以来,又不是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的年代,达·芬奇可以是各种家——画家、作家、数学家、科学家、医学家……你今天行吗?今天已经是“多元权威”的年代,所以千万别相信外行的“权威”说的话,听说一个人是权威,要问问是什么权威。
第三种,叫“诉诸暴力”。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招太厉害了!如果没道理,我们可以用暴力建构出一个道理。古代的土匪流寇,最喜欢打一个旗号叫“替天行道”,有了这个护身符,杀人就可以理直气壮了。借助暴力巩固真理在一定的时空内是管用的,二战的时候丘吉尔向斯大林提议一起去说服教皇参战,斯大林很鄙视地问:“教皇有多少军队?”
第四种,叫“诉诸怜悯”。就是说,哎呀,我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吧,但是我的心是好的呀。
第五种,叫“人身攻击”。就是我在道理上说不过你,我还是有办法打倒你,就是给你泼脏水,说你私生活不检点等。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会知道,一个人的言论和他的道德没有关系。反过来也一样的,不是说一个人在道德上多高尚,他说的话就对。其实古人也有这种智慧,叫“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第六种,叫“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和我辩论,反正我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这个“我”可以扩大,比如只要是“我的民族”的就是对的,“我的国家”的就是对的。法西斯主义盛行时的德国和军国主义盛行时的日本,就是这样。
第七种,叫“过分简单”。世界是很复杂的,但人是很不耐烦的,你要是跟他讲复杂的道理,他不要听。所以,人天生倾向取信简单的道理。
以上就是殷海光总结的七种谬误的种类,算是很全面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犯错呢?其实心智成熟的人都知道,真理是不易得的,很辛苦的。获得真理很困难,但失去真理却很容易。而且除了辛苦以外,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真理。所谓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用科学对抗谬误
殷海光给明辨是非开出的药方,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科学。听到这两个字,一定就有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尤其是所谓的“国学派”。
许光头知道,很多人都会把人类历史上的种种不好归咎于科学。他们会告诉你说,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100年,为什么,还不都是因为现代化的战争工具,而这些难道不都是科学造成的吗?如果有人这么想,正好说明他没有科学的精神,所以才无法明辨是非。要知道,这里他搞混了两个概念,一个叫“科学”,一个叫“科技”。他所说的杀人无数的是“科技”。科技本身是没有对错或者道德的,同样是手枪,交给人还是交给猴子,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埋怨手枪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受指责的是决定把枪交给谁的制度。正如殷海光所说:“科学对人类的影响,除满足实用的需要以外,更重要的是态度与方法。”没错,科学是一套理解世界的方法,科技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好了,那我们来说说什么是科学,科学有哪些特征?
第一,科学必须是客观的。殷海光没有用“客观”这个词来形容,而是用了“互为主观”,我觉得更好。什么叫“互为主观”呢?就是比如你做了一个实验,得出一个结果,你觉得是对的,我们暂且认定只是你主观上认为这是对的。然后我们换一个人,换一个时间、空间,按照同样的程序再做同样的实验,也是一样的结果。那么,第二次做实验的人主观上也觉得这是对的。于是,你们俩这就叫“互为主观”。相反,如果不能这样验证,在这里能行得通,在那里却行不通,就不科学。
科学的第二个特征,叫“有足够的印证程度”。就是说,科学是不可能因人而异的。因人而异的,叫“意见”;不因人而异的,才叫“科学”。
第三,科学要有组织,成体系的,可以推论的,而不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四,科学有“广含性”,就是可以用相对少数的基本观念,来解释相对多数的事项。有人不明白数学为什么要构建一套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其实就是为了这种广含性,如果用日常语言来描述数学,就太麻烦了。
但科学最为重要的特征,其实是第五点,那就是科学是经得起质疑的。不是说在面对质疑的时候,科学岿然不动。恰恰相反,科学是可以被推翻的。任何一项科学原理被提出来,从这一刻起,就要不断被挑战。我们看科学史上,往往所谓的“巨人”,都是被后人踩在脚底下的。正因为这样,科学才有进步的余地。而非科学呢,则是不容置疑,不容挑战的。至于质疑的方法,叫作“假设”。
这里要说明,质疑和猜忌不是一回事。质疑是不带情绪的,猜忌是带情绪的。所以当我们提出假设的时候,也不可以带情绪。假设也有好几种特征:
第一,假设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有人可能会问,证伪的假设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意义,证伪了,代表以后的人不用再走弯路啊。而玄学与科学的区别,就在于不能证伪。举个例子,好比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乍听之下,好有道德感。但是请问,能验证吗?它先告诉你结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你说,我怎么在现实世界里,看到很多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没有坏报呢?它又说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什么时候到呢?它说别急,等报的时候,就是到的时候。那你就等吧,反正怎么都是它有理。第二,假设必须跟大家已经接受的知识一致。你不能说,我提出一套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完全跟这个世界脱离的。这不叫假设,叫空想。为什么?很简单,还是无法验证。第三,假设必须尽可能简单。不要试图一下子颠覆整盘棋,而要一点一点往前推进。第四,假设必须是可以推论的。这点印证上面那点,要可以往前推进。第五,假设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假设内部也要合乎科学,不能相互矛盾。
事物之间的关联
好,我们现在有了假设,有了挑战既有认知的武器。然后,我们又应该怎么科学地看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呢?其实很简单,各种关联事物之间,大多逃脱不了三种关系: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我们温习一下初中数学,什么叫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想要得出B结果,一定要满足A条件。比如,在异性恋中,如果甲是乙的丈夫,那么甲一定是男性。
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不必必然”。如果满足A条件,肯定会出现B结果;但是A条件不是B结果的唯一诱因。好比说,如果天上下雨,那么地上一定会湿。但是地上湿,却不一定是因为天上下雨,还有可能是因为下雪啊。
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如果满足A条件,一定会出现B结果;如果不满足A条件,一定不会出现B结果。比如说,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角三角形,那么它肯定不是等边三角形。
可能看到这里,你还是不知道许光头为什么要讲这么枯燥的题目,介绍一本这样的书,讲的东西好像没什么特别,以前都听到过。也可能你看到这里,已经昏昏欲睡了。那好,现在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今天要讲逻辑。
没错,很多知识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但是,好像那些只是存在于教科书里,是我们升学的敲门砖,考完试就全部忘光扔光了——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它没有办法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伴随我们的日常生活,遑论成为我们人生的乐趣。我们没有办法明辨是非,是因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科学,但是放学之后,却一下子钻到用传统经验建构起来的现实中,活在道德至上、倾慕暴力、迷信权威、不容置疑的世界里。很多人都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哪有什么是非对错呢?就好像本章开头的那个例子,他们觉得什么都是相对的。但是,这句话本身却是绝对的。它是个悖论,它不是科学。
我们生活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真的、假的消息满天飞,如果不学习一点明辨是非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这个世界。每次发生危机,各种假消息就满天飞,你觉得这和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大家或许都知道,很多东亚国家的人都曾经历过被人鄙视的阶段。最终是全世界来适应这些人吗?当然不,而是这些人变得讲道理了。讲道理,就跟追求真理一样,是件不容易的事。谁也帮不了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努力。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什么是适合大家一起玩的游戏规则。用《原来酱紫》的话说,就是“寻找共识”。
网友评论吧
@桔子蓝了:大学时候学过逻辑学,进入社会之后发现多数人都没有学过。有时候跟同事开会,发现永远讨论不出结果。没有学过逻辑的人,开会的时候论点跑不停,不知道他要跟你说什么,真的很累。
职场没有自己人
守旧是因为恐惧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许光头觉得很奇怪,难道我是真的老了,看不懂了吗?
首先,前不久和电影制片人方励录了两期《夜夜谈》。方励最近在网上很火,是因为他上了《一席》,然后视频被标题党写成:“99%的人看完都辞职了,你敢看吗?”结果被转翻天,据说很多人看了热泪盈眶。这么说吧,你相信“99%的人看完都辞职了”这样的话吗?反正对于许光头来说,没有看这段视频就已经辞职了。如果你真的想辞职,需要那么多外在的理由吗?
方励本人也觉得又开心又伤心。开心的是,自己的演讲被那么多年轻人喜欢;伤心的是,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讲了一些真话,比如“当你意识到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惜命,但惜命的最好方法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他说,如果这样的大实话也能感动到人,那说明听话的人真的是压抑太久了。对啊,为什么我们好像越来越不自由了呢?
我不懂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辞职却不辞职。许光头好像这辈子也没有经历过找工作的痛苦,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我猜想,很多人心底还是有种恐惧感。其实,多数人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在工作岗位上,干一辈子也未必有出路。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的传统行业,都如坐针毡地度过每一天,因为不知道哪天,由于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不要说你所在的公司,连你所在的行业都将顷刻覆灭。到那个时候,不是说你换工作的问题,而是你这辈子所学的知识框架,整个都要崩塌,扔去废品回收站都没有人要。
有人说铁饭碗好,挤破头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大家心里对即将到来的未来充满恐惧,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守旧,抱着过去,我的,谁也不给。就好像美国要废除黑奴的时候,你以为反对废奴的一定是农场主吗?一大批黑奴也反对啊——我现在有吃有喝,又不用出去找工作,不用跟白人竞争,不就是偶尔被主人打一打,没关系,我不要废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