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足拓宽农民基本增收渠道,大力实施了产业开发增收工程
围绕人均1亩粮、1亩果、1亩草,户均1亩菜、3头牛、4口猪、1人外出务工,广开农民增收的路子。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区域推进、规模经营的思路,持续扩大果菜草畜四大产业基地规模,形成了南北塬优质红富士苹果、泾河川南北面山特色杂果、边远山区草畜产业、川区无公害蔬菜四大区域性特色产业经济带,建成了29.8万亩优质果品、22万亩优质牧草、1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头肉牛、30万口生猪基地。围绕产业深度开发,招商引资建办了浓缩果汁、肉食加工、饲草加工、酒精加工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中介服务、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建筑建材等农村二、三产业。坚持县内调剂和向外输出并举,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年输出劳动力7多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3亿多元。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产业增收为主导,以劳务、加工、商贸、流通为补充的增收体系,农民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三)立足改善农村基本生产条件,大力实施了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我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基础性问题入手,下工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网络的“六通”为目标,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汽车,自来水通村率达到80%,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固定电话、宽带业务、无线市话等通讯网络,实现了乡村电网全覆盖。使绝大多数农村群众走上了宽敞便捷的路,吃上了安全洁净的水,用上了方便可靠的电,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基本生活条件。
(四)立足满足农民基本公共事业需求,大力实施了教育文化卫生覆盖工程
以让农民享受最基础的教育、最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举全县之力大办教育,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全县基本实现了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乡镇有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建成了省级示范性高中,保证农村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村为单位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以乡镇为载体,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寓教于乐。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试点,参合农民达到863%,积极筹集资金建立大病统筹机制,严格医疗药品价格监督管理,解决农民群众吃药贵、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二女户奖励救助机制,基本实现了农村弱势群体应保尽保的目标。积极发展农村老龄事业,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和“全省敬老模范县”。
(五)立足完善村镇基本服务功能,大力实施了村镇建设整治工程
坚持规划先行,群众自愿,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实行生态、产业、小康住宅、庭院经济、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新建前店后院、前宅后养、上宅下店、前宅后(果)窖等模式的小康住宅5600多户,改扩建2.8万多户。着眼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在生活区与产业区之间建隔离带,门前建庭院经济带,积极实施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配套水窖、节能灶、沼气池、温棚圈舍、卫生厕所“五通五配套”工程。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积极开展清洁院落、清洁道路、清洁村庄,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三清五改”。按照农村管理社区化的理念,配套建设村部、学校、卫生所、群众活动室、信息科技室,建成生态环境好、产业基础实、基础设施全、精神风貌新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31个。
(六)立足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大力实施了民主管理保障工程
按照管理民主和发展民主两个层面推进的思路,创新农村民主管理的机制。在管理民主层面,主要是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开展村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由村民自己选举产生自己的“当家人”;全面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议制度,村上的重大事务全部交给群众民主讨论决定。组建村民理事会和村民自管小组,对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交给群众评议解决,对婚丧嫁娶等群众性、民间性的活动,由理事会引导管理。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咨询听证和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党务村务公开,推行村组会计业务乡镇农财中心代理制,充分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在发展民主层面,主要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建中介流通型、技术服务型、产销一体型等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56个,发展会员3.1万多人。积极培育产业大户,组建帮扶联合体、产业联合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劳务产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化、公司化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主导,强化服务
一是搞好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进行指导,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及产业开发、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5个单体规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工作有重点、落实有措施。二是强化服务。建立部门帮扶责任制,实行对口帮扶,抽调农口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常年驻村蹲点,由政府组织,定期召开农村信贷分析座谈会,变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为政府的服务行为。三是抓点示范。建立县乡领导抓点示范工作制度,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区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培育典型,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分析、算账对比,使农民由羡慕到纷纷仿效,带动整乡整区域突破。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按照“实力型”、“成长型”、“待哺型”三个层次,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实力型”的村走自主发展的路子。“成长型”的村走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通过项目扶持、产业增收,向“实力”型迈进。“待哺型”村走投资启动、扶贫开发的路子,通过政府投资,群众参与,向“成长型”和“实力型”转变。充分发挥各村优势,按照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城镇拉动型、商贸服务型、生态移民型五种类型,建设新村镇,形成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建筑风格的文明新村。
(三)整合项目,重点扶持
针对支农投资管理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对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体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一是整合思路。把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各部门、各乡(镇)工作的具体思路结合起来,把单项工作与区域整体开发结合起来,把项目投资拉动与农民参与结合起来,由县上统一组织项目论证。二是整合布局。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连片开发,区域推进。三是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土地、产业、人力等资源潜力,做到最佳配置,做大规模,做强效益。四是整合资金。集中项目和资金投向,集中物力财力,形成资金规模和集约效益。五是整合技术力量。整合部门技术力量,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提高了项目建设水平。近两年来,我县整合项目86项,捆绑使用资金4100多万元,真正使项目发挥了引导、提升、拉动和促进的作用。
(四)创新机制,融通资金
紧紧抓住项目论证、贮备、争取、管理和建设五个关键环节,采取先干再争取、边干边争取的办法,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切实放宽社会投资领域,鼓励产业大户建办示范园区,发展公司化经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产业大户、非公经济人士,参与企业改制、城镇开发、兴办公益事业、发展二、三产业,激活县内资本。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融入西安经济辐射圈,依托区域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吸引外地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行经济环境评估监督制度,完善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银行贷得出、农户还得上的双赢机制,扩大信贷支持规模。“十五”期间,通过向上争资、启动内资、吸引投资、信贷支持四种渠道,全县共融通资金27亿元,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发动群众,自主建设
一是政策推动。深化农村林权和小水利产权改革,把荒山荒坡、农村水利工程无偿划拨或低价拍卖给农民经营,研究制定了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依靠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项目拉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入户调查、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表决等办法,把项目建设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用项目吸引群众、凝聚群众、致富群众。三是党员带动。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5800多人,从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1300多人,建立党群共富联合体624个,组建党员致富户和群众致富户、贫困户“三户一组”帮带小组2300多个,引导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作者系中共泾川县委书记)
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路子
□杨东平
花海镇地处玉门市东部沙漠边缘地带,距新市区60公里,距老市区75公里,是一个地形、气候相对独特的沙漠绿洲盆地,区域面积4011平方公里,现辖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3249户,有耕地12万亩,全镇总人口12803人。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0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2万元,财政收入5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0元。2002年撤乡建镇,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改革和发展试点镇。
一、花海镇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2002年以来,花海镇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加快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在花海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一)城镇的聚集、辐射、带动优势
花海地处偏远,不沿山、不靠海、不邻城,外出交通相对不便,但自身又相对集中,随着疏勒河项目移民工程的逐年实施,区域人口可达到6万人,且聚居在以镇区为中心的15公里以内。结合这种区域特色,我镇一直把建设区域中心城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带动区域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先后完成地上建筑57项,道路、给排水、人行道、商业网点、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建成,使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不足0.3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0.8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由以往的不足千人,增加到目前的近4000人。市场年交易额达1.1亿元,带动加工企业、运输业、流通业、信息产业、餐饮、娱乐等二、三产业迅速兴起。
(二)各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经济优势
花海光热、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棉花、食用瓜、孜然、红花等各类经济作物,且质优物美,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农民人均实际占有耕地近10亩。近几年,镇党委、政府依靠市场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棉花、草畜、特色农产品三大产业;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共完成投资1.7亿元,建成48个加工、建材、商贸、服务、生态治理项目,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全镇有1500余名农民脱离了土地从事各类经营。2005年,一、二、三产业总收入分别达到4513万元、4352万元、3868万元;全镇存款余额净增78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优势
全镇5个村全部实现了村通油路,通达里程36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98%,形成了覆盖全镇的通讯、广播、电视光纤网络,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被群众广泛使用;镇区集中供暖面积4万平方米,全部实现了排污入网。连续实施了生态治理、中低产田改造、人饮安全改造工程三大工程,五年植树总量突破500万株,环境条件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