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重点,坚持分类指导改善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过去由于投入不足,水、电、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近年来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有计划地对生产设施相对完善、特色产业格局明显、集体经济实力强、群众收入较高的村,集中整合生活设施配套项目,率先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新村示范村。对于生产设施不完善、产业特色不明显、集体经济实力较弱、群众收入相对较低的村,集中整合生产设施配套项目,优先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在农村生产设施建设上,将国家建设项目和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大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全县85%的耕地实现了渠路林田配套,干支渠衬砌率达7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畜禽防疫实现广覆盖、“零收费”,农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农民生活设施建设上,一方面引导群众自建“五位一体”生态家园,即逐步达到家家有小康住宅、暖棚养畜、沼气能源、卫生厕所、无公害果蔬。目前,全县有44%的农户基本建成生态家园。另一方面由集体筹建“六通五有四化”村庄,即村村通路、电、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及宽带,村村有文化图书室、科技信息网站、医疗服务站、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和体育活动场所,村村达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标准。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40%以上,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村村通电信宽带,电话普及率居全省前列,所有行政村都建起了科技培训中心、学校和医疗站,三分之一的村建起了体育活动场所。
三、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关键,创新载体培育新型农民
创业能力不强是制约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根源之一。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一是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缺乏职业技能的现实,近年来,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着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14%的农村劳动力持有“绿色证书”,5%的农村劳动力获得农民技术职称,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2门以上的致富实用技术。二是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把培育文明乡风的突破口放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上。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评议活动,村村建起道德评议会,采取集中评议、公开评议、跟踪评议等方式,引导群众提高道德水平,规范自身行为。广泛开展“文明之星榜”创评活动,对推选出的“上榜”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破除迷信、崇尚文明。扎实开展“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创建活动,即每户有1个书橱、2种以上报刊、30册以上图书、4幅以上字画、5盆以上鲜花。通过文化示范户的带动,增强了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以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为平台深化各类创建活动。计生部门组织开展了“生育文明进新村”活动,妇联组织开展了“巾帼生态文明新村”示范点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三是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结合先进性教育,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使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双强”型村干部占到80%。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对涉及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事项坚持“一事一议”。今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唯一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表彰的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先进县。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了平安乡村建设,在全市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感调查评估中,四项指标我县有三项位居全市第一。
四、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目标,深化改革探索体制保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把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最终目标定位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上,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全面开展了撤乡并村工作,全县乡镇、村撤并率达22%和32%。实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试点,积极推进乡村干部交叉任职,选聘乡镇干部到派出所从事辅警工作,压缩人员编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展了乡镇初中兼办寄宿制中心小学和合班并校布局调整改革,整合资源建设了城镇寄宿制中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将乡镇卫生院划归县级管理,经费由县财政承担。注重将城市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县各乡镇全部建起了高标准宣传文化站,成为全省唯一全部建起乡镇宣传文化站的县;整合县公务网站、教育信息网等网络资源,依托农科教培训中心和农村小学建起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网络平台;借鉴城市低保的做法,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制度;建立了教育基金,使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得到资助;今年规划的中心敬老院建设已启动,建成后全县五保老人将实现集中供养。全县义务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了这样几点:首先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从本县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具体规划中,将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了通过示范、普及和过渡三个阶段,到2010年85%的行政村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村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村镇住宅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项任务,并根据三种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对沿街沿路、经济实力强的村,通过土地置换、异地搬迁先行规划建设;对规模较小的村,通过合并等办法,创造条件进行建设;对较为偏远、经济实力弱的村,注重先发展经济,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建设。其次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我们在工作中完全摒弃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办法,做到了“三个优先”和“两个不搞”,即:农户申报率高的优先,动作快的优先,自筹资金多的优先;不具备条件的不搞,群众没有积极性的不搞。今年县上规划建设示范点14个,420户,但实际建设的有2000多户,申请建设的达1万多户。第三是部门协作、项目支撑。针对过去支农资金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整体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在不改变项目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尽其用、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把争取到的涉农项目及资金优化整合,优先安排在示范村,实行定向投放,集中财力办大事,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建设热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两年,在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整合3大类27个项目共计3537万元资金,带动全县投入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资金达1.2亿多元。这一做法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整合涉农资金50个试点县之一。今年,全县又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对新建和续建的示范村进行扶持。
通过近年来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好的规划、一个好的机制和一个好的班子,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虽然我们地处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还比较落后的状况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思想观念不落后、精神面貌不落后、干劲闯劲不落后,立足实际,创新机制,聚集力量,扎实干事,就一定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中共临泽县委书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探索与实践
□刘旭宾
一、泾川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泾川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人口34.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是一个传统的雨养农业县。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县一样,面临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严酷,农民增收缓慢,生活水平较差等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城乡一体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经过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我们认为我县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基本做法,符合中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过广泛讨论和完善提升,确定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生态奠定基础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曾经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恢复生态、改善生存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基,持之以恒地开展植树造林、改土治水,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森林覆盖率达到37.13%,构筑了沟壑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北部防风林、村屯绿化林四大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果品、草畜、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和经济资源。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农业作为生态经济系统,没有自然再生长就没有经济的再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战略,依靠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奠定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产业增加收入
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有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泾川县作为传统农业县,既没有矿产资源,又没有大企业的支撑,只能立足县情,把县域经济发展同农民增收统一起来,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工夫,依靠产业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对泾川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光热、土地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果菜草畜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富民兴县的产业体系。
(三)居住提升文明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物质条件。
由于泾川地形复杂,群众居住分散,庄基修建零乱,造成基础设施难配套,村庄面貌难整治,生活习惯难改善。因此,必须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作为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把小康住宅建设同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型产业结合,同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同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采取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迁村并庄、扶贫移民等措施,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配套的文明新村。通过小康住宅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培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城乡一体推进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大市场带大龙头、大龙头拉大产业的思路,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双向互推的路子。
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城市化。抓住市场体系培育、基础设施配套两个重点,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步伐,发挥小城镇生产要素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市场化。围绕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五大要素市场的培育,组织农民参与大市场、大流通,鼓励农民抓产业、搞经营,引导农民依靠积累建新居、促消费,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的步伐。坚持以“三个文明”建设带动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民生,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使“三个文明”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我们从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县的实际出发,立足“六个基本”,实施“六大工程”,初步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一)立足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大力实施了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着眼提高农民素质,以实施“农民技术培训绿证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举办讲座和开办村干部及农民技术员大专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创办园区、领办实体,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信息网络优势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及时下载编发科技培训资料和农业信息,利用计生队伍走村入户的优势和学生连着千家万户的信息传递优势,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组建培训辅导团,以村为单位,大规模、全方位开展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技文化、劳务技能和市场经济知识宣讲培训。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培训网络,农民群众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道德意识、致富本领明显增强,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