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你应该想一下,工作绩效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对工作的某些方面提出很好的建议:“我认为这项工作可以这样改进一下,因为……”;如果有一天,领导提醒你要注意某某问题,你回答说“我已经核实过了,情况是……”,那么恭喜你,你的成长已经超越领导的期望了。
3.最可悲的是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个性
苏格拉底说:“最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个性是一个人独有的性格,是一种内在气质的体现,更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外现,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一种态度。真正有个性的人,在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同时,又有很高的素质,而不懂得约束自己个性的人往往很无知。
时代在变,职场需求也在变,“追求个性的张扬”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潮流之一,无论是80后、90后还是职场中人,很多人都喜欢盲目地追求“放荡不羁”、“桀骜不驯”,他们自认为很有个性,但实际上任由他们不加约束地张扬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无知。
其实,个性是内在的,不是外表的。工作中个性的表现是成熟的思想、跳跃的思维和谨慎的行动。
职场上,有一些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自己的工作,让别人说去吧。他们认为这样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称之为“个性”,其实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只有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问心无愧,才有资格对别人的流言蜚语置之不理;而不是做得再差,都不去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还有一些更可悲的人,他们常常将自认为不公平的事归咎于他人,认为是自己的个性太强遭人嫉恨,而不是反省自己,找出自己无知的一面加以改正。
前阵子,我们公司刚走了一个将自己生存状态的改变寄托在下一份“好”工作上的人。这个人小有才气,可是,若论才气,他的处境应该不会是眼下的这种状态,都已经36岁的人了,还没有找到女友,住在郊区廉价的出租屋里,每天上下班要来回奔波近5个小时,两年内曾6次跳槽,后来的4次工作,几乎没有超过两个月就离开了。按说,这样的人公司就不应该留,但我当时出于好心,再加上觉得他有点才气就留下了他,希望能使他不再“流浪”。刚开始,他干工作很认真,而且经常独自加班加点。遇到这样的“好员工”,我们大家当然都很感动。
于是,我就和别的领导带他出入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希望能够改变他的生存状态。可是事隔不久,他就开始不交“作业”了,一会儿推托网络有问题,一会儿又说电脑出了毛病。对此,我们也没有在意,直到国庆放假的前一天,不见人了。我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林总,我给你写了一封邮件。我要辞职了。我认为现在公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让我觉得收入比之前少了,而且我做事找不到感觉了。”我还是想挽留他,于是对他说:“公司肯定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啊。你再考虑一下?”没想到,他还是很坚决。后来我才知道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原来,他9月份在我们公司只能领到5000元的工资,而他的工作成果拿到别处可以卖到8000元,仅仅3000元的差价就让他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痴人哪!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别以为小聪明总能胜算。
我们公司这位员工的可悲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了一种个性。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无知的时候。其实,无知并不可怕,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些无知当作成功的第一步,因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会促使自己去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的有些无知,但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正和完善就不可怕。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一种个性来炫耀的话,那真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可悲。一个人对待自己无知的态度将决定他今后的成就。聪明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会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愚蠢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无知是一种“个性”,拿来到处宣扬,好似“无知者无畏”,但其实这样的人,已经不能叫无知了,应该称其为“愚昧”和“愚蠢”。
张菲菲和杜鹃同在一家外企担任部门经理的秘书,她们在公司都还属于试用期,只有通过年终的业务考核,才能最终留在公司。
张菲菲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新时代女孩,每天上班都打扮得很入时,工作时经常喜欢在部门经理面前表现她的年轻丽质,认为这样就可以获得经理的表扬和认可。相反,张菲菲对她的搭档杜鹃每天踏踏实实地工作很不以为然,认为很落伍,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而是每天揣摩经理的喜好,投其所好,极力地讨好领导。
后来,经理对张菲菲提出了批评,认为她做事不踏实,很浮躁,希望她以后能多向杜鹃学习,认认真真做事。然而,张菲菲却把经理的话当做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保持她那“特立独行”的工作作风。
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张菲菲因为排名靠后,被公司辞退了。公司的领导在最后善意地对张菲菲说,如果她想在以后的职场中走得更远,就不要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个性来炫耀。
《有话好好说》虽然是一部挺旧的电影,但剧中有一句台词却让人记忆犹新,就是那个知识分子说的:“小伙子,别把无知当个性。”但看看如今的一些职场年轻人,还真把无知当成了个性。
“幼稚”用在孩童身上叫做“可爱”;“个性”用得恰到好处就是“无畏”,但是向前跨一步就成了“无知”。
人生最可悲的就是把自己的无知当成个性来炫耀和挥霍。别为了一时的痛快迷失了自己,别等到无法自拔时才哭泣。在职场上,你有你的人生准则,你有你的做事方式,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把“无知”当成“个性”的理由和借口。在工作中,我们的做事方式还要符合集体的需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公司里游刃有余。
4.为何领导的用心总在后悔时才体会
领导对下属一般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希望下属能尽快地羽翼丰满、独当一面,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有时候领导难免会像家长一样苦口婆心地教导下属。然而有些员工却对此无动于衷,甚至还很反感,认为领导在刁难他,结果往往等到后悔时才体会到领导的用心。
让我们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们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是谁让我们拥有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是谁让我们从一张白纸到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那个人,就是我们的领导。正是我们的领导,教会我们如何去工作,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在领导的教诲之下,我们的羽翼日渐丰满起来。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人、老师、同学的影响长伴我们左右,直至步入社会、步入职场,领导和同事又成为我们身边新的角色,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也将贯穿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从前是家长和老师的苦口婆心,工作后,这一角色就由领导来替代了。初涉职场的新人在领导眼里,就像父母眼中的子女,领导不会说好话来取悦你,为了让你能够更快成长起来,有一部分领导会谆谆教诲、不厌其烦地向你传授经验,及时指点出你的疏忽和不足之处;而另一部分领导则会以一种貌似“刁难”的形式考察你,看看你是否可以委以重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起用你。因此,所有这些,都需要员工自己去体会、去领悟,千万不要等到后悔时才体会到领导的用心。
小徐和小范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两人年龄相同,平时共同语言也很多。不过,最近小徐的心情却有些低落。因为领导交代的工作,虽然小徐都能认真地完成,而且总是自认为会超出领导的预期,可是领导非但不表扬她,反而似乎总是不够满意,总会找出一些问题来。而交给小范的工作,却通常都能顺利过关。因此,小徐心里有些不服气。她觉得,无论工作态度还是工作能力,自己都在小范之上。不过,小徐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
两个月后,公司里流传着一个消息,那就是小徐和小范的领导要被派到美国总部工作了。谁能够接替他就成了一个悬念。一天下午,领导突然把小徐叫到办公室,并问她:“小徐,我要去美国总部工作两年,这个消息你知道了吧?”“听说了,恭喜您。”小徐说着,心里却很疑惑领导找她的目的,难道是因为自己最近的表现不好,领导要批评自己,还是有更不好的事情发生?小徐心里忐忑不安。
领导接着问:“最近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怎么样?”
小徐更加担心了,但是她仔细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了,于是说道:“虽然可能与您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但我确实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了。”小徐已经打算好了,如果领导要在这个时候以工作表现不好让她走人的话,她一定据理力争。
谁知,听到这里,领导脸上露出了笑容:“最近一段时间辛苦你了。我早知道自己要去美国工作了,所以必须尽快找到能接替我的人,想来想去我都觉得你是最佳人选,可是你还有些年轻,处理事情上经验不足,我要在短时间内帮你提高,就经常找你的麻烦,希望你不要怪我。”听到这,小徐简直惊呆了,她没有想到,领导原来这般用心良苦。
很多时候,领导会用这种貌似“刁难”的小手段来考验你的心智是否成熟,是否能够成为提拔的对象。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体会到领导的意图,就会失去非常宝贵的机会。作为员工来讲,要留心观察领导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发现领导看似在刁难你,但是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的批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你的能力和水平,并有意地让你去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那么千万不要误解了领导的意图,因为这很可能是你获得提升的前兆。
由于肩负着比员工更多的责任,在员工的工作没有达到领导要求的时候,领导不得不对着员工唠叨上几句,情急之下,也许会发脾气,这让很多员工觉得难以接受。久而久之,领导和员工之间就会产生一道鸿沟,很难逾越。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李亮,他开了一家小型广告公司,效益不错。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公司小,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可是一点都不少。李亮也是善于学习的人,平日里聚会的时候,总是和朋友探讨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一天,我突然接到李亮的电话,要我冒充他们公司的客户,去找他们的某位业务员商谈。我以为李亮这样做是为了借机测试业务员的水平和能力,谁知,事情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原来,李亮的公司里新来了一个业务员,这个业务员来自一个穷困的小山村,父母好不容易供他上了大学,所以,他一直十分努力,想做出一番事业。然而,销售工作除了依靠个人的能力之外,客户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业务员刚来公司,没有什么客户资源,经过百般努力,才终于签了一个单子。
结果,公司的另一个业务员来找李亮,因为这个客户是他的。
李亮怕因为此事打击了那个新来业务员的自信心,而公司里对于抢客户又有明确的规定,两难之下,才来找我帮忙,想让我去冒充公司的客户。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我不禁感叹李亮身为老板的良苦用心。
在人生道路上,父母是最初担当对我们进行教育重任的人。可是通常是长大以后,我们才渐渐明白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进入职场之后,领导就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最好导师,有时候,好领导的良苦用心堪比父母。可是,我们却总是很难明白,就像我同学公司里的那个新来的业务员,他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他的第一份合同居然是这样签下来的。
在很多员工看来,领导更像是为他们挑错的或者监视他们的,因此,他们对领导的批评嗤之以鼻甚至怀恨在心。可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感激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却经常对自己的领导耿耿于怀,对领导的关怀视而不见呢?
其实,我们很难理解领导的苦衷,他们或许并不愿意去批评下属,很多时候,他们也很无奈,因为他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他们有责任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有责任把员工培养成才,为企业发展献策献力。如果我们能够试着真诚地去理解领导,用感恩的心态去工作,我们就会发现,领导其实是很友善的,工作也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了。
5.莫让不争事实成为自己悔悟的笑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里,每一个人都会有失败,都会有被淘汰的可能。失败和淘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不能面对现实,不能做到自我淘汰、主动放弃,不能做到从失败中重新站起,在淘汰中获得新生。他们不愿正视现实,总是抱着这样那样的幻想,结果让不争的事实成为自己悔悟的笑柄。
优胜劣汰是职场中生存的规律,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残酷竞争的必然结果。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拥有一席之地,是每一个员工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另一部分熊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很会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了下来。
到了北极边缘的熊,逐渐适应了那里的环境,他们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学会了潜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鱼虾,甚至敢于与比自己体积还大的海豹搏斗……长期下来,他们的身体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后才发现:这里的肉食动物太多了,自己身体笨重,根本无法和别的肉食动物竞争,便决定不吃肉了,改为吃草。没想到这里的食草动物更多,竞争更激烈。草也吃不成了,只好改吃别的动物都不吃的竹子,这才得以生存下来。渐渐地,他们把竹子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来源。由于没有其他动物和他们争抢食物,他们变得好吃懒做,体态臃肿不堪,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可后来竹林越来越少,大熊猫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几乎濒临灭绝,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