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如果你把这句话记在心中,付诸行动,那么这句话的力量之大将超乎你的想象。然而事实刚好相反,很少有人能将这句话真正当成人生的信条,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些人苦苦抱怨:“人生道路充满艰辛,在我如此困难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我始终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上天不眷顾我,他人不帮助我,如此下去我永远都不会逃脱命运的捉弄。”
面对工作中的重重困难,每个人都渴望在关键时刻得到上天的帮助和别人的援手,有的人得到了,所以他们更快地获得了成功,他们之所以得到帮助,是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帮助自己;而有的人却始终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他们的失败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自助。
“天助自助者”的成功法能适用于一切积极的人,只要我们真正的行动起来,就会发现某些事情并非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困难。
在行动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生出更多的好想法、好创举,从而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工作。
然而,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员工并非认识不到“天助自助者”的重要性,而是以没有获得帮助为借口来推托或者逃避责任,这种借口经不起推敲,反而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人责任心的匮乏。所以,如果你还心存梦想,就从现在开始,抛掉一切借口,抛掉懈怠、懒惰,立即着手做你目前该做的事,完成你应当完成的事业。
在一次职业素养培训课上,培训师巧妙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针对刚刚入职没多长时间的新员工而举办的培训,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工作上面临的诸多问题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很迷茫,找不到方法。培训师之前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因此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就进入理论授课,而是拿起一张纸扔在了地上,请坐在前面的一位学员回答:请问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那位学员一时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回答:“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培训师显然并不满意他的回答。他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又捡起那张纸,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然后,心平气和地请那位学员再一次回答同样的问题。
那位学员被弄糊涂了,他红着脸回答:“这下纯粹变成了废纸。”
培训师不动声色地捡起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就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刚才踩下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
培训师举起画问那位学员:“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是什么?”那位学员的脸色明朗起来,干脆利落地回答:“您给一张废纸赋予了希望,使它有了价值。”
培训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很快,他又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的工夫,这张纸变成了灰烬。
最后,培训师说:“同样一张纸,当你放弃的时候,忽视甚至践踏它,就会使它变得一文不值;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给它一些希望和力量,它就会起死回生。一张纸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工作时也是如此。其实,能改变你现状、改变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
的确,一张纸可以变成废纸扔在地上,被我们踩来踩去;也可以折成纸飞机,飞得很高让我们仰望,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把握。一张纸尚且有多种命运,更何况我们呢?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是很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哪怕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中午休息时间到了,一位新员工在一位老员工的带领下到楼下餐厅吃饭。闲聊中,新员工问老员工:“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老员工说:“当然有啊。”新员工又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老员工没有直接回答新员工的问题,他笑着抓起新员工的左手,说要先看看他的手相,帮他算算命,然后讲了一些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新员工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他举起左手,慢慢地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新员工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老员工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新员工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老员工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
新员工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老员工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记住,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
当然,再看看你握紧的拳头,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但是如果你不靠自己去争取,就连这一点的机会都了没有。
不管什么时候,牢记这句话:“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
所有成功的秘诀在于——自我奋斗!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5.何惧“问题太多”:机会就隐藏在麻烦中
很多员工总是会被那些所谓的问题难住,于是觉得工作不好开展,找不到出路,越做越难,最终放弃。其实,问题就相当于“出路”,“问题”越多,也意味着你的“出路”就越多。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也就不存在没有任何问题的公司。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选择了离开或者懈怠工作,于是永远平庸而得不到进步。
也许,你现在所在的公司里存在着不少问题,你便开始抱怨。
那么,我告诉你:着名的戴尔公司也曾经出现过问题!
戴尔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戴尔直销模式的特点是在短期内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力,形成在某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直销模式一直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并在戴尔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上下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直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戴尔公司的不断发展,直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并且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最终使得这种直销模式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不断地受到市场上同行业其他营销模式的冲击。
2007年年初,戴尔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原来的管理队伍进行调整,精简人员,雇佣旭电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坎农组建了新的全球商务运营部门,而戴尔在中国内地市场则开始通过登陆国美货架与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互动。
问题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而且它会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暂时没有发现问题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一个始终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足可以导致事态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像戴尔公司,如果公司的高层认为直销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销售模式,而不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戴尔公司必将被这一问题所摧毁。
每一家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总会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与企业的成长相伴相随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的存在,才需要员工的不断努力,才能促使企业不断取得成绩。可以说,问题与成绩是并存的,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只要你是一个懂得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员工,就能获得与企业一起前进的机会。
在一个公司里,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不论他的工作是简单是复杂,不管他的职位是高还是低,问题总是避免不了的。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份没有问题的工作,或者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永远有问题存在。
李明最近非常郁闷,因为工作中的问题太多了,常常把他弄得焦头烂额,他为此牢骚满腹,情绪也越来越暴躁,于是,他去向一位职业规划师求助。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职业规划师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职业规划师开车把李明带到了郊外,李明下车后诧异不已,原来是一处墓地。职业规划师指着前面的坟墓对他说:“只有这里才没有问题,也只有这里的人才不会被问题困扰。”李明恍然大悟。
的确如此,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的时候要解决说话、走路、穿衣的问题;上学的时候,要解决读书、写字的问题;参加工作后,要为企业解决问题。一样的道理,工作中有问题是很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公司的问题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自动消失;而问题得不到解决,公司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公司发展受阻,当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逃避,而是去面对、去钻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定要记住:工作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麻烦。还没听说过在工作中没有碰到问题的人,不论他是老板还是员工。我们经常听人讲这样一句话: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你幻想着公司里的问题都已经有人给你解决掉了,对你来讲只需做现成的、容易的事。那么,你要知道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
问题与机遇并存,而且问题与机遇并不冲突。相反,如果你不能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发现和抓住与问题相伴而来的新机遇。在工作中,新的问题有时候会带来新的机遇,而机遇同样也会以问题的面目出现。如何变问题为机遇,在机遇出现时将问题处理好才是工作的关键。聪明的员工往往善于在问题中寻找机会,他们在问题中遇到的机遇要比他们在其他地方遇到的机遇更多。
美国着名的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曾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才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无论是处于基层的普通员工,还是身为中层的管理者,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杰出人士,都会致力于解决自身的和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发现问题,并努力抓住与问题相伴的机遇。一定要记住: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出路。不要拒绝问题,因为,你拒绝了问题,就拒绝了成功的出路!
6.别说“薪水太少”: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
在职场中,薪水的差异是由社会环境、个人能力、行业经历、企业体制等多方因素造成的。这些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所以首先你要让自己好好成长、成熟起来,相信有一天,一旦你具备了更好的工作能力,那时候自然有机会得到更高的薪水,这绝对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为一个普通员工,你也许会经常抱怨薪水太少,但是却很少想过:薪水只是职业生涯中一个小小的收获,只为薪水而工作,就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而那些不太考虑薪水高低的人,把视野放得更远、更大,能拾到更多的机会,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比别人更早地走出毕业这几年的“蘑菇期”,奔向更大的成功!
微软公司是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向往的工作单位。2001年,李健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踌躇满志地前往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应聘。
经过了六轮激烈的面试,一路过关斩将,他走到了最后一关的面试官——该中心的总经理面前。
但是,李健第一次面试没有成功。他在第一次遭拒后给总经理写了一封信,询问进不了微软的原因。在得知专业知识还不够标准后,李健没有气馁,他回去看了很多书,恶补了微软的技术之后,第二次来微软面试,结果再一次被总经理否决。总经理告诉他说,虽然他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技术水准还是不够。李健又回去恶补,第三次站到总经理的面前。
面试结束之后,还没等总经理宣布面试结果,李健就说:“其实今天的结果对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过这三次面试,我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这个经历激发了我的学习精神,培养了我应对挑战的能力。我已经得到了很多,谢谢您。”
总经理被他感动了,当场宣布录用了他。因为李健这种不服输的毅力以及每次面试时表现出的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都是微软公司最为看重的。李健成了微软的员工,一年之后他还被提拔做了经理。
对于自己为什么如此执着和专情,李健解释说:“并不是因为微软提供的薪水很高,而是微软的其他各方面都令人满意。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成为微软的员工。”
对于为什么会录用李健为微软的员工,总经理这么认为:“我觉得这种勇于挑战、坚忍不拔的毅力正是微软所要的,所以最后我录用了他。现在他已经被提升为经理,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员工。”
微软公司需要的不是最优秀的员工,而是最适合微软的员工。
微软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很强调一点,那就是要确认即使一个人再优秀出色,其他人今后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工作。
对于目前很多员工只知道抱怨薪水太少这样的现象,有位职业经理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五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当中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可以说,一家优秀的企业吸引人才,靠的不仅是提供合适的薪水,更是给员工以前途和希望,这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招聘砝码。
一位20多岁的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着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1个月的薪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