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斯作为一个演说家,发现自己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让顾客及时见到本人和他的演讲材料。这件事如此重要,于是霍金斯在公司里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来负责把他的材料及时送到顾客那里。
然而,一件事让霍金斯记忆犹新。那是一次他担任主讲人的演讲,他给办公室里负责材料的秘书打电话,问演讲的材料是否已经送到客户那里。秘书回答说:“没问题,我已经在好几天前就把东西送出去了。”“他们收到了吗?”霍金斯追问。“应该收到了,我是让联邦快递送的,他们保证两天后到达。”从秘书的话里感觉她是负责任的,应该不会出问题。
遗憾的是,结果并非如此。客户虽然拿到了材料,但也许是每天收到的材料太多了,以致没有意识到这是演讲必不可少的材料,于是就把它们放到了一边,等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了。
那次演讲的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如果当时这个秘书再负责一些,随后再跟踪一下此事,与客户确认一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后来,霍金斯又安排了一次到上次的客户那里去演讲。
他问现在的秘书:“我的材料寄到了吗?”
“到了,客户3天前就拿到了,”秘书说,“只是我给她打电话时,她告诉我听众有可能会比原来预计的多300人,不过您别着急,我把多出来的也准备好了。事实上,我以前跟客户联系时,她就对具体会多出多少没有清楚的预计,因为允计有些人临时入场,这样我怕300份不够,保险起见寄了500份。还有,她问我您是否在演讲前让听众拿到资料。我告诉她您通常都是这样的,但这次是一个新的演讲,所以我也不能确定。她决定在演讲前提前发放资料,除非我在演讲之前明确告诉她不要这样做。我有她的电话,如果您还有别的要求,今天晚上我可以通知她。”
秘书的一番话,让霍金斯彻底放心了。
这位新的秘书明白工作必须做到位,自始至终都让问题止于自己,所以没有像以前的秘书那样把事情推给老板,而是提前帮老板解决了问题。换做你是老板,想必也会渴望找到像这位新秘书一样称心如意的员工来工作。把工作交给他们,就可以放下“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思想包袱,根本不用担心工作会出现任何差错。
员工必须明白:老板是负责公司整体管理、为公司制订发展战略的人,而不是全体员工的“问题汇总站”。老板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老板雇佣员工的目的,就是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员工也应该认识到,解决自己工作的问题是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老板眼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你的职场竞争力。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明白这是自己分内的事。能够解决问题,就有更多发挥潜能的机会,同时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职场信誉和形象。遗憾的是,很多员工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把问题留给了老板,让老板累死累活,自己却很清闲,也因此错失了从问题中成长的机会。
我认识一个山西朋友,姓贺,他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我们经常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工作。有一次,他跟我讲了他公司辞掉了一位员工的事。
他们公司有一位新来的员工小李。一天,小李接到一个电话,马上跑到贺总的屋里说:“贺总,客户打电话催促发货呢!”
“噢?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到了吗?”
“还没有呢!”
贺总皱了皱眉头:“那你应该告诉他,我们会按合同交货的。”
“好的!”小李跑了出去。可是过了一会儿,她接到一个电话,又到贺总的屋里说:“对不起,贺总,我还得打扰一下。广州那家客户说我们发的货有两箱在路途中受损,要求退货呢!”
贺总不耐烦地问:“这种事以前是怎么处理的,知道吗?”
“知道。应该同意退货。”
“知道还来问我?”
小李脸红了。可是过了不多一会儿,她又怯怯地敲开贺总的门:“对不起,贺总!我还得再打扰一下。打印机坏了。”
贺总火冒三丈:“什么?难道你想让我帮你修打印机?”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
“不管你是什么意思,这种事不要来烦我!”贺总打断她的话。
小李在这家公司没干多久就被辞退了。贺总对她的评价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
其实,小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她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上交给贺总。因为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职责,把问题留给老板就意味着工作不力。我们要把问题看作是自己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努力地借助问题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作为员工,相信你不喜欢听到老板“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这种评价吧?既然这样,那么当你遇到问题时,就勇敢地去解决吧,千万不要总把问题推给老板,让老板累死而你自己闲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你的职责,更是你展示自己才干的最好时机。
如果你能够出色地解决问题,那你离晋升就不远了。
8.活在过去的痛苦里就等于慢性自杀
灿烂的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亮点照亮的,曾经的一些成就不过是一两根蜡烛而已。生活不可能永远充满诗情画意的浪漫,人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处于巅峰顶级的状态。在过去的痛苦里强化现在的失落,不但是愚蠢的表现,而且是无知的做法。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的痛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难以避免。有些人在痛苦中沉沦,有些人在痛苦中哀叹,更有些人因无法承受痛苦而自杀。当然,也有许多人因为有足够的生存智慧,能够正面地应对人生的痛苦,且从容化解,并因此超脱痛苦而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是选择了发愤图强,一个个奋起与人生的逆境抗争,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最终迎得命运的青睐,因为他们明白:活在过去的痛苦里就等于慢性自杀。
柏杨是台湾着名作家,1979年,他因为“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直到1985年才被放出来。五年的牢狱生活,把柏杨从一个“火暴浪子”改变成为“谦谦君子”,他不再像过去那么尖锐、激进,而是变得理性、温和。就连周围的人都说:“现在的柏杨很有同情心,也知道替别人留余地,不像从前,总是那么火辣辣的。”
柏杨说,他也曾经怨过、恨过。他回忆那段日子,经常失眠,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恨得咬牙切齿,如此,前后大约持续了一年。后来,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否则,他不是闷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
于是,他开始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光《资治通鉴》前后就读了三遍。他从这些书籍中领悟到,个人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微小的一点。他了解到一件事:生命的本质原本就是苦多于乐,每个人都在成功、失败、欢乐、忧伤中反反复复,只要心中常保持爱心、美感与理想,挫折反而是使人向上的动力,甚至成为一种救赎的力量。
如果柏杨活在过去的痛苦里难以自拔,如他所言,“不是被闷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那真是一种慢性自杀。正因为他及时醒悟,保持了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他才能“复活”,也才有他之后的成就——《柏杨版资治通鉴》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则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告别过去,给自己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心态,也就是给了自己新的希望、新的成功。而活在当下,学会享受,才能懂得去热爱生活。享受可以给正在社会上奔波劳碌的我们宁静的温馨,可以让正在为理想打拼奋斗的我们体会到悠闲的诗意,享受可以让生活丰富多彩,让人生更有意义。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年富力强、学业有成,可是毕业几年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女朋友也因此离他而去,嫁到了欧洲,他很郁闷。他的隔壁住着一位老人,他是个老革命,曾经当过不小的干部,可在“文革”时被错划为“右派”,游过街,蹲过牛棚。他的爱妻痛下决心和他脱离关系,撇下他和两岁的儿子。他独自拉扯着孩子,眼看着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孙子被他的儿媳带走,只是偶尔回来看看他。但是,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这位老人说起自己有多么痛苦,相反,他精神矍铄、乐于助人,街坊邻居也都夸赞他,时常在生活上帮助他。
小伙子觉得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可思议,想去找老人谈谈。他鼓足勇气敲开了老人的屋门,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和现在的处境。老人微笑着递给小伙子一杯茶,说:“其实,生活很简单,一生经历的都是各种不同的风景。风景对于人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心态之别。不管遇到了什么,生活都是要继续的,如果让自己停留在痛苦中,那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就像我都这把年纪了,身体还这么硬朗,街坊邻居都关心我,孙子也会来看我,多好!”
小伙子听了老人的话,茅塞顿开,向老人鞠了个躬后便离开了。之后,他积极地生活,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他在职场中非常努力,由于表现出色后来升了职,也找到了一位深爱自己的姑娘。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活在当下。也许你正在为过去而悔恨,替将来而迷茫,感觉不到快乐。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你没有必要牵挂过去,更不必担心未来,你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眼前,忘却过去,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即使人生中遇到了什么苦难,也不应该放弃希望,不应该丧失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好好把握此刻,活于此刻,享受此刻,快乐自然会来。
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们永远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思维,永远都要将笑容挂在脸上,永远都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快乐。没有谁的一生是完美的,也没有谁的一生是事事顺心的,在乎太多的过去只能是给我们今天的生活戴上沉重的枷锁。如果我们每天总是计较着过去的失败,在精神萎靡中生活,在意志消沉中工作,总是活在过去的痛苦中,这无异于慢性自杀。这种状态的人迟早被公司所不容,被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