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教学过程和学生智力发展的学说,是同唯心主义理论完全对立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独立存在的。人的大脑是“思维的物体”,具有反映存在的现实能力,它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发展。而认识,则正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人认识了周围世界的规律,就不仅能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而且还会在自己的创造性变革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这些规律。正是由于人进行了创造性变革的活动,才使得生产得到改进,精神财富得到积累,科学、艺术和文化都获得发展。人的知识和智力发展的源泉,就在于掌握这些精神财富和积极参加社会变革活动。因此,同唯心主义者极力主张的相反,意识不是先验的,即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在系统发育中(即在人种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育中(即在人的个体形成过程中),意识都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这对童年时期来说,就是意味着儿童的意识和智慧之所以能够发展,是由于他们在各种活动领域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把它们变成个人的财富。教学工作正应当促进这个过程。
由此可见,唯物主义学说一方面把教学看作是使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又看作是发展他们智力的手段;同时,唯心主义认为儿童有一种“内在的智力储备”或天生的观念,因而他们的智力发展是命中注定的,唯物主义学说则坚决驳斥这样的论点。这就是苏联教育学在研究教学理论时的两项关键性原理。但决不应该因此而否定天赋的因素在儿童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如在谈到个性的社会本质那一讲中所阐述的那样,儿童在记忆和素质方面各有各的特点,他们具有的某种天赋的素质和才能,在某些认识和活动领域里能使他们更顺利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和差异,以便促进学生的智力更快地得到发展。
现在我们来研究教学的实质问题,研究它的结构以及同结构有关的重要概念。
(二)教学的实质及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揭示教学的实质,有必要从历史的观点上哪怕是概括地论述一下认识的过程及其特点。苏联着名的教学理论家达尼洛夫写道:“成长中一代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他们认识活动活跃的过程。这个过程同认识过程在社会历史上的含义有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点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反映着认识的基本规律。”那么,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认识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涉及到的是过去和现在决定着认识的必要性的原因,也就是人必须反映自然界的原因。由于人的大脑构造特殊而引起的某些生物学上的原因,致使人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早在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不同于其他动物,就是说,人不只是适应周围的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极力认识这些条件,以便使自己的活动符合这些条件,使这些条件顺从自己的意志。人由于在头脑中反映着外部世界,对周围发生着的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有了不断加深的理解,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大自然的威力,并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由此可见,人的认识活动从最初起就是由他们自己的需要所决定的。需要弄清自然界和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这就成了认识的动机。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随后对社会上的各种作用的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人的实践活动永远是认识的动因和最重要的条件。由此可见,认识的活动性质是认识的根本特点。
认识活动的其它特点,都同认识活动的结果有关。人在社会和历史的实践中积累并深入思考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已经形成了的能够增长知识的经验就这样保存了下来。观察到的东西和得到的经验达尼洛夫:《苏联学校的教学过程》,1960牟,莫斯科版,第11页。
不仅充实了人对发生的事件和现象的观念,而且还使人逐渐认识到这些事件和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它们的本质。这样,知识就开始形成,科学便开始发展。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思想,产生理论,而理论就是说明现象的本质的。揭示了现象的本质,从理论上去理解现象,把科学知识积累起来,这也是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它的关键性特点之一。
认识既然同人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识的本身就必然要改善、发展和充实这种实践活动。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不仅扩大了人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改变了人的活动。运用新知识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归根结底,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来锻炼出技能和技巧,也就成了认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又是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认识的一个作用是它能使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概念。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个作用是认识的一个重要特点。
人们在认识周围世界和揭示所研究现象的原因时,必然会给自己提出更为广泛和更为普遍的问题。他们思考了关于自然界的作用和社会的作用的决定性问题,也思考了认识的可靠性和可能性问题。这一切,使人们形成了世界观,也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体系的观点和概念。认识的这种世界观的倾向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认识的活动性质,它获得新知识和锻炼出实际技能技巧的目的性,以及使人的意识和理智得到发展的总的方向性,这一切,最后确定了认识活动的另一个特点。在认识过程中,由于人的爱好、积极性和天生的素质不同,人在发展和形成着的智慧和实际技巧也就各有特色,而各种智慧和实际技巧又会反过来促进认识活动,使认识活动进行得更有成效。智慧和实际技巧的这种特性,叫做能力。因此,人的能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是认识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
我们阐明了认识的社会历史性,实际上也是指出了科学认识的重要特征。毫无疑问,学校教学在许多方面同科学认识不一样。学校教学的特点,不仅表现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讲授的材料要事先从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还表现在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教学和科学认识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点。埃尔德尼耶夫指出:“学习是认识的个别场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完成的认识。当然,在解决纯教学理论的问题时如果考虑到认识的一般规律,也不是无益的。”同科学认识一样,教学的基础应当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包括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出实用技能和技巧,以及形成世界观并发展创造力和才能。这就是教学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给这个概念下定义(来自拉丁语表示“定义”)说:教学应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专门组织起来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他们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
这个定义不仅揭示了教学的实质,而且还阐明了它的重要任务。
这些任务需要再强调一下:(1)激起学生对认识(学习)的需求,组织他们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2)对他们传授知识,(3)使他们锻炼出实际技能和技巧,(4)使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5)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
现在谈谈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相配合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的职能:他传授和讲述(讲解)教材,指导并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从学生方面来说,教学是学习的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过程。显然,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双方的配合情况,就是说,既决定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也决定于学生本人的学习情况。
搞清楚了教学的实质和结构,我们就有可能直接揭示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显然,我们应该谈谈活跃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任务而组织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独特之点。
(三)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认识活动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
学生的积极认识活动、他们的求知欲和掌握知识的志向,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写道:“发展和教育,是不能给与或转告给任何人的。无论谁想获得发展和教育,都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他从外部得到的只能是刺激因此,主动性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果。”
苏联的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赞科夫的说法稍有不同,表达的则是同样的思想。他写道:“全面发展和精神财富,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得到。人们自己去追求知识、科学和艺术的时候,真正的精神财富才会积累起来。”可是,学生什么时候会“自己去追求知识、科学和艺术”,表现出认识的积极性呢?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即人在活动中相互关系的作用。问题的实质是,教学是给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外部作用,它既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也能引起他们消极的心理反应。在前一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高度的认识积极性,必然有掌握知识的愿望。而如果学生的内心没有什么学习情绪,他们对学习就会漠不关心,不动脑筋。而积极的学习情绪通常表现的形式是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健康的学习动机。因此,富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在学生那里形成能够激发他们认识活动的上述刺激物。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
教师的个性,学识渊博(来自拉丁语eruditio,表示“有学识”、“有学问”),有教育修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所有这些对于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机械模仿作用,从而使他们产生顽强掌握知识的愿望。
为了培养学生求知的愿望和兴趣,为了激起他们认识的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把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摆出来,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给他们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苏联着名教学理论家达尼洛夫认为,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教师给学生提出需要认识的问题,制造提问的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引用鲜明生动的事实材料等等,所有这些场合都会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这种情况,将在以下几讲中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每个学生同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积极性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关系,通常能帮助教师比较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对教师特否定态度,教师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叶弗列莫夫写道,在类似的情况下,人的心理,包括认识的积极性,很快就会产生抑制作用。
教师善于利用社会团体舆论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这对于促使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和各个班级里形成这种义务感和责任心的道德风气,是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的。每个教师都应当经常注意创造这样的风气。
如上所述,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积极性,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施加影响,而且还要善于适当地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激发学生认识积极性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发生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勤奋学习。
(四)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
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具使学生掌握知识中的事实那一方面。这里所说的知识中的事实那一方面,通常是指科学的基本事实以及从中引出的思想、定则、结论和其它理论概括。哲学家柯普宁写道:
“知识是人的各种概念的总和,人从理论上对他研究的对象的掌握情况就表现为这些概念。”但是,哲学上对知识的实质所下的这个定义,用在教学上的时候还必须进行教学理论上的解释。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说,知识可以解释为理解和留在记忆中的科学基本事实以及从中引出的定则、结论、定律和其它理论(概念)。因此,所谓掌握知识,必须是既掌握所学教材的基本事实,又掌握这些事实所包含的理论概括(概念)。那么,这个过程怎样进行的呢?
掌握新教材的独特之点是,这个掌握过程是学生独立“发现”
新知识的一个特殊过程。鲁宾斯坦写道:“人作为个体,不是发现而只是掌握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这个说法,显然只是意味着人并不是为了人类而去发现知识,但是为了自己,他还是应该去发现,哪怕是‘再发现’。人真正掌握的只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东西。”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要求一定的“再创作”,只是“再创作”
时的思维活动同学者在认识新现象的过程中所完成的思维活动比起来是大大地被压缩了。在这些活动(智力活动)当中,主要有以下的活动:
学生认识活动的最初阶段,是提出需要解决的课题或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学习新教材时应当超出自己现有的知识范围,去接触一下各种离奇的现象和判断,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投入积极的认识活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对学习发生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达尼洛夫)。
从原则上说,学习任何一种新材料都应当从提出问题、任务和课题开始。例如,在六年级物理课上讲授《浮力》这个题目时,合适的做法是从学生已知的事实谈起,指出有些物体(圆木和小船等)能漂在水面上,而另一些物体(磨刀石和金属等)却沉入水底。另一方面,小块金属会沉入水底,而用钢铁制造的巨大轮船却能在海洋里航行。
所有这些现象怎样解释呢?这些事例和所提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知识范围(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产生了解决面临的认识问题的需要。
当学生感到需要去认识,需要寻找面临问题的答案时,他们便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极力去“发现”,而这就自然需要知道能够说明某种现象的新的事实和例子。获得与所学题目有关的事实材料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是认识的重要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认识活动是借助于感觉和知觉这两种认识动作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