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需要仔细盘算的,否则就会莽撞行事。武则天则是一名盘算高手。武则天意欲嫁祸王皇后,苦无机会,于是以珠宝收买王皇后身边侍女们,并吩咐她们密切注意王皇后的活动。
一天,被武则天收买的王皇后近身侍女偷偷地告诉武则天一桩秘事,说王皇后同她母亲魏国夫人偷偷地令人做了一个小木人,形似皇上。她们在小木人身上钉上铁钉,整日焚香祈神,咒皇上早崩。
昭仪听毕大喜,忙奏报高宗。高宗听罢,半信半疑地问:“此事当真?”武则天满有把握地说:“这是皇后近人所言,难道还能有假?”接着,她又劝说高宗:“臣妾不过是秉里有气,向陛下说说算了,陛下千万别当回事,免得影响圣躬。”这几句火上浇油的话使高宗火冒三丈,当即就要把王皇后召来责问。
武则天笑道:“陛下没拿到证据,凭什么责问?”高宗一想,也是,凭这几句话就能定人以罪么?武则天趁势又献计:“陛下不妨悄悄去后宫查验一番,证实之后再做处置。不要打草惊蛇,那样反倒难办了。”高宗感到很有道理,当即前往王皇后寝宫。
自打皇上产生了废立想法以后,王皇后心中一直惶惶不安,总害怕有一天会突然降下一纸诏书,夺去她的凤冠。尽管朝中有长孙无忌等一班大臣做主,她仍放心不下。她在背地里时常流泪,不思饮食,埋怨自己命运不好。她的母亲柳氏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对她说,现在屡遭磨难,可能是冲了小人。应多焚几炷香,祈神消灾。她秘密地请来一个僧人,念了一会儿佛,那僧人削制了一个小木人,钉上铁钉,嘱她每天在佛前焚香叩拜,百日之后,即可大顺。
高宗来到皇后寝宫的时候,王皇后正虔诚地焚香叩拜,脚下放着那个钉着铁钉的小木人。这决非巧合,而是武则天的精心安排。原来,武则天为了彻底扳倒王皇后,背地里买通了王皇后的贴身宫娥,那宫娥及时地报告了王皇后这一行动。武则天感到有机可乘,就诬告王皇后,大做起文章来。
高宗看到这种情景,心中大怒。王皇后此时浑身是嘴也难以争辩,哭得死去活来,乞请皇上恕罪。高宗已经绝情,丝毫不为所动。
王皇后的母亲闻讯赶来,见此轩然大波,吓得非同小可,赶忙跪地请罪,并说,这一切都是她一个人的主意,与皇后无关,要治罪,就处置她一个人好了,请求不要连累皇后。高宗一见这老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严令柳氏立即出宫,永远不得返回。
柳氏狼狈地被赶出宫廷。她的儿子柳将她安置停当后,心慌意乱地回到家中。他预感到事情不妙,担心将成为下一个目标。柳不像长孙无忌那样强硬,他胆子小,敏于利害。王皇后因武则天诬陷其掐死了小公主,恩宠大衰,柳心中不安,主动向皇上上表,请求解除中书令之职。六月,高宗批准了他的表奏,罢为吏部尚书。现在,他觉得,吏部尚书也难以保住了,虑及未来,不寒而栗。柳的担心很快得到证实。高宗传旨,贬柳为遂州刺史。七月,柳紧步他母亲的后尘,也被迫离开宫廷。行至扶风,又接敕令,让他到遥远的荣州去任刺史。
皇上的这个决定,是在接到岐州长史于承素的劾奏后做出的。于承素在劾奏中告发柳泄露宫禁秘语,败坏朝廷的声誉。于承素不过是秉承旨意而为,其实并未抓到多少证据。柳此时大势已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自觉申辩无用,只得自认晦气,不发一言地前往荣州。至此,王皇后失去了有力的靠山,高宗则进一步坚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
但是,他仍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因为大臣们特别是长孙无忌等人反响如何,他还难以确切估量。
为了更加稳妥,他想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办法:特设宸妃这一名号,赠予武则天。后宫中原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都视为一品,不曾有过宸妃。高宗特设的宸妃,高出所有妃嫔之上,实际上是皇后的代名。
高宗把这个主意告之于群臣,征求他们的意见。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首先极力谏阻。他们的理由是:宸妃的名号古来未有,不宜特置。这两个人都是五月间刚刚接任新职的。在此之前,韩瑗是黄门侍郎,来济为中书侍郎,皆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济在贞观时曾与长孙无忌一道力主立李治为太子,也可称作是一个勋臣元老。高宗新将他二人提拔为宰相,显然是出于信任。今见自己信任的大臣也不同意,高宗只好取消了这个打算。
一次又一次的乞求,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武则天痛苦地认识到:皇后的桂冠是等不来的,也是求不来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天下最为超群的谋算术八赵匡胤:像爬山一样登上人生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