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关于晓非情况的补述
酷等:原来晓非从北京教研回来后,等了三月没有消息,急得热锅蚂蚁样。
又等了二月依旧没有消息,着急起来就天天夜里去河边漫游,从家到河滩的那条小路就他独自一人用了六十二个夜晚踩出来的。
又等了一月,消息依旧没来,晓非有点不对劲了。不仅感觉北京那头不对劲,也觉着自己可能也有点不太对劲了,不是多了点,就是少了点什么。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最后一个月的第31号晚上零点以后,第32号零点之前的那瞬间,自己多年不见的老师,就是上文说的孔老师兴冲冲地敲响了晓非的门,晓非后来觉得这不是芝麻开门,就是阿里巴巴。
新梦:晓非自省城进修毕业后,因为工作还是像原来一样,毫无变化,不但不变化,甚至更乏味。原来没去省城,至少还有一些不解之谜让晓非想着去猜,在闲暇时有个事干,也就是沉思。虽然这份活儿是个可笑的苦差,但自小孤僻的晓非总不会有闷得光想人为什么会自杀的事吧。这回可好,省城二年没有学成满腹经纶,倒把那点神经兮兮的谜与神经质的面孔也留给在了省城。故乡只迎来一个脸色苍白、郁郁寡欢的所谓年轻老教师。
正在晓非整天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时候,省城的校友考取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电话告诉晓非,路过晓非那儿时想顺便与晓非聊个几秒。晓非似乎麻木减轻了点,就在约定的时间在宽阔无边的国道旁翘首以待,谁知车子未来,晓非就浑浑沌沌地飞车回家睡觉。第二天上班时,才听同事说,有位年轻人自称与其同学,让转告晓非车子晚点,错过了会面,以后会写信云云。后来晓非更有一种强烈的流落荒野的感觉。同学都学有所成,纷纷在繁华都市踢脚打拳的,独他一人将在此地老天荒?这不行,我要进城,我要进城,他学着法国大革命时的起义工人样,对着黑黑的河水仰天大啸。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城市喧嚣的死亡、绚烂的苦闷、焚烧的冰冷、清晰的等级,但我依然要去。我甚至知道那里有比乡村更可怕的贫困,我看见过那无边的郊野中成群的乡邻在雨棚中仿佛暴雨里躲在草檐下的鸡与犬,但我依然要去。这乡村的单调、孤寂、贫困,这故乡的麻木,我受够了。我要的就是那城市里一点外在的色彩,就是用这一层色彩来迷惑绝望的眼、醉失望的心。我宁愿在那荒凉的琼楼中梦游一世,我也不愿在这片寂寞的原野中独自守夜。如果牧鸟,那我愿意去黑暗的城楼之上,而不是这乡村的亘古长夜。其实,我甚至知道这大概是一生一世都走不完的入城之旅,但我依然要去。
这后面半截话还倒像真的是的,过来人一般,要不就早熟或天生的哲学家的料或艺术家的坯子。
他的同学一次路过,给他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他要考研,象他同学一样,正大光明地进入北京,成为一个城里人,而不是象他的兄弟们那样去暂住北京。
考研:后来,他就在一忽儿狂热儿画画,一忽儿疯赌之间交替度日。他捡起如蒿草般的画笔,凭着重燃的激情拼命地画,只画一幅画。他要学武侠,把一个招式练得出神入化,然后以一贯之,一通百通,成为新艺术的研究生。他报考的是北京最有名的亚洲艺术院国画系,师从子虚先生。头一年应试,西洋画画得无焦点,没成。第二年又考,西洋画本用油彩,他却用黑墨,又没成。第三年又考,他什么也没画,只交了张白若肌肤的宣纸,不过他对着主考说我的画作就是空白,说着扒光了那身在火车上挤皱的旧衣服,在大师的画室里走了一个圆圈,像英语字母“o”,又像达芬奇的素描经典“蛋”,更像行为艺术最新排行榜大师中国叶公之世纪系列“球”。当晓非又像个文人似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站到京广线上时,晓非想6个月以后,来不了北京就去南海或香格里拉,学习西洋大师回归大自然,再不想北京念北京了,也不想家乡了,去热带海洋画冰雪样的大水或去雪山草地画红褐色的藏族牧人。反正他晓非再不考那个ab试了,烦透了。其实是失望透了。但当晓非下了火车上了汽车下了汽车上了三轮车后走到田间小径时,他那凡心又动了。虽然这次考试有点反常,但说不定他晓非的讽刺之作击中了大师的哑穴,心血来潮地收他这个远在天外的弟子呢?一旦有了这一欲念,这空落的心又立即填满,填满后就往外溢,溢得晓非日日着急,夜夜辗转。按考试规定通知分三等,一等是3个月后收到通知,是未被录取的;二等是又二月后收到通知,为可能不被录取的;三等是又一月后收到通知,不用说被录取了,但超过半年,接到的通知也可能是又一轮招考通知了。就这样,晓非在最后一线希望的泡影爆了后,准备乘着夜色打点行装去做流浪艺术家时,那梦里响过千万遍的敲门声响了,这是理想之门向他晓非敞开了,九重宫阙从天垂落,一道又一道红色地毯铺得比通天阶梯还豪气。晓非打开柴扉接了这份口头通知,听了一通孔老师的酒后真言就睡下了。第二日就按要求,去原来的工作单位开证明。
并不奇怪的规定:晓非要正式成为艺院一员,必须要上交档案,要通过大师也无权干涉的院校委员会的背景审查,方才能有机会进入大师的画室学画。为拿到这个人人皆有但又从不知上面写了什么的档案,晓非必须按通知要求,一步一步办手续,才有可能提到档案。这里还要交待一个问题,如果按国家规定,这档案是不能由私人特别是当事人来办理提取手续的。但晓非所在的县教委的一个口头制度,又迫使像晓非这类考研者必须自己去提档。
这个严肃而又奇怪的制度是这样的。原则上,所有在编教师不得参加考研,但鉴于极少部分教师确实是像会下蛋的家乡公鸡一样少而又少,所以教委规定,有县级优秀证书者可以有一次报考机会。当然这唯一一次中举机会如果可能不中的话,那就永远没有正式报考机会了。更奇怪的是,如果按此规定,全县每年参考者也确实会如下蛋的公鸡一样寥若晨星。可事实是,这个县的考研者如同县财政增速一样稳步增长,扎实得看得见,跑运输的私人老板会每年增一部客车来拉载这些新鲜的面孔。
这神奇之处其实是中国最正常不过的自认特色之一。每个中国人都明白,就像每个中国人都认得“钱”字是什么一样,这是不言而喻的公理。每年11月份报名那几天,教委的四幢楼里就会人满为患。那楼中的官员们会笑眯眯地一边在玻璃窗后探头探脑,挤眉弄眼,一边说你们看,全县的精英不请自来,济济一堂。精英们则依旧喁喁私语,兄弟们看像不像县城南岗头的小猪行(发廊一条街)。晓非工作几年,似乎没优秀过,学生画的不是小麦就是水稻,他画的除了采莲图那类少女画之外,就是阿猫阿狗。这类作品没听说上报过,成绩不在开学考试之列,例行评奖只作为平均档次之列。晓非似乎是不思进取,也没争过。不过,有一次,晓非乘着酒气学有名的孔老师那一招,即酒后大话没人笑也没人敢惹,提了个补偿建议,那就是与其让学校每年分订的报纸一张不看烂在储藏室里或最多喂喂老鼠,不如给他晓非自由拿来练画画,或大方劲上来时,给小孩一人一张开开眼界读读报,特别是学老师样也来画些麦穗稻杆的。这当然是一致通过没意见,还说一旦晓非画出了中国达芬奇蛋,那这些染了墨水的报纸也将洛阳纸贵成艺术品了。再说十年九不遇的,真有个把县级奖,要么给毕业班的优胜者,要么给些老弱病残,比如需要加入组织的要资本,需要晋级加薪的要证书,需要退休的要全额工资,需要养儿的要准生证等等。哪有晓非这些闲人的份呢?标准的是十只狗永远只奖励一块香港排骨,永远会有九条狗站旁边看着发愣。当然这是县级奖品办公室早就按太阳历法推算好的,分毫不差。即使真会有多余的排骨,还没出教委黑洞洞的厨房,早就被那幢楼里的办事员们捞嘴捞走了,哪有下面人的份了?由此可见,晓非报考都属不合格新产品,虽然符合国家招生规定,但在县级部门早属违规惯犯了。但,也有人说,这正是县里的口头制度所想要的效果。想考吗?我们不让,但仅仅是不让报名,没说不让考啊。聪明的考生们,当然都知道这一转折处的可钻之机。不聪明的当然没智力来玩这考试游戏了。所以那些拥挤嗷嗷的考生会在教委的厕所里交流经验后一窝蜂地乘上教委门前的大巴走了,那些私人运输公司的车老板们早就在此等候的了。
这厕所里交流的经验就是“人”和“钱”俩字,二者必有其一。先说钱字,极为简单,把俩钞票塞进烟卷递给一副职开票员,她声色俱厉名声在外,她从不抽烟却搜集名烟,谁人不知。再说人字,似乎绕了个弯子,那就是人生在世不能说人人有富贵亲戚,但穷亲戚可谓是人人皆有,这就行了,穷叫花子说不定还有皇帝表侄呢。依此推理,总会磨到一位有权的亲戚那儿。那亲戚一有了权就会写字或打电话,写个条子或打声招呼,开票员见字或听音就会眉开颜笑,×××长的婊侄或侄女,你好,年轻有为,这票开好了,其实你不必劳烦×××长的,你一开始讲下就行了。这比电脑游戏玄妙,但还有那么点可信。要假的话,晓非肯定不会连续犯规了,即使他走火入魔般地想犯,也绝对不会去反复体验那种被拒门外的场景,他访遍天下也要找个穷亲戚来开条子。
报名:晓非来到地区教育委员会大院,报名点设在教委招待所第99层99号房,偌大无朋,全地区数不清的考生进去后像进了夜色里,全渺化得看不见了。县教委的口头规定,如同小猪行的行规,入行者都知道,不知道也不会摸那臭猪圈里闻骚了。因此,晓非们拿的允诺也是口头的,那就是县教委准报,千真万确。地委先生,如果不信,可挂个长途短途问问就是了。地委先生会说好吧,那就暂时相信你们,免得如你们所说来回往返不容易,千里奔波既花钱又可能错过报考时间,现在统统给予报名,但在考试时可要带来县教委的准考信噢。嗯嗯嗯好好好。好的是时地委先生并未严加追究,甚至连面都没露。因此,每个考生们都会一边嘲笑试题,老生常谈,一边嘲笑教委,每年都这几道菜,我们比背时政背宪法背语录记得还熟了。哎,不管怎样,只要不长蒲松龄式的鬼胡子狐尾巴就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考了几年后,都考到四面八方去了。考取之后,都有这一提档经历。招生单位按图索骥,给每个考生所在单位发函要求投寄档案以便政审。这封信函就会在县教委某股长的办公桌上呆着,等到考生所在乡教育辅导站有人来此,便会自动地钻到那来者的口袋。一般这信上午到,下午就会自动上路。因为每个乡都会有人在县乡间的蜘蛛网样的公路上飞奔,凌空俯视,县乡间的线路上全是各色蜘蛛的细腿在袅水样加速,更像电脑游戏。查查各教管站等七所八站日志,那个不行的话,最好再查查各单位的报销单据,那将会是一天不差,24小时都会有人在向上跑或从县里返回,不是开会,那些那随到随开的会,就是报表,那些随到随写的表,不是去领小黑板回来练字,就是去领中美史克防疫药片等。反正是有的是公务,千姿百态,公务缠身,忙忙忙,车上往来人但爱两头跑。就这样,晓非的通知也像别的考者一样周转到晓非手里了。还有什么说的呢,很明显,教委按要求不让晓非知道,投档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仅仅是写在考试条文上的,执行的具体规则是由县教委动手动脚过的。县教委从考试以来,没有邮寄过一份档案。如果真的邮了的话,那也是神不知鬼不觉,像这些个人提档者一样无案可查,无迹可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人,特别是教委这帮人,对这套明修栈道、暗渡秋波的含蓄绝技可说是熟透了,烂熟得跟牛顿的苹果样会自动从枝头落到地球上。
好了,经过这段漫长枯燥的补述,我们来看晓非是否会像在考场上一样过关斩将,直抵梦想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