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人性,鼓掌之间玩弄自然
“摩篇”,《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二作“摩意篇”。摩,即琢磨。意,即臆测。摩意,即对揣情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剔除、归类、整理、排绎,从而把握对方心理、嗜欲、意图、决策等的心理预测术。摩意是揣情的接续步骤。
本篇首先从揣情与摩意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摩意的基本特征和对于“成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篇又讲述了摩意的种种手法和技术,论证了摩意的基本原理。
《鬼谷子》强调的摩意,在先秦预测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预测技术的发展重点,从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外在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而扩展到对中心决策人物的内在心态等进行分析预测的更为广泛的范围。这是战国时期人文思潮的出现带来的重人观念和注重人事人为思想发展的结果。后代面相术士奉鬼谷先生为祖师,也主要是因此术而为之。
原文
摩①者,揣之术也。内符②者,揣之主③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④。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⑤。
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⑥、匿端⑦、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⑧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⑨日成而人不知,主兵⑩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保,久而化成。”
注释
①摩:揣摩。
②内符:一个人内在情欲或情感通过一定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③揣之主:揣摩之术的主旨。
④隐:秘密进行。
⑤有为之:所应采取的策略。
⑥窌:地窖。
⑦端:端绪、起始、前兆。
⑧符之:与此呼应。
⑨主事:所做的事情。
⑩主兵:所指挥的军队。
谋之于阴:秘密策划。
成之于阳:使人公开了解。
其所以利:那样所以有利。
不争、不费:不使用武力,不消耗军费。
比之神明:称他为神明。
其摩者……有以卑: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因此摩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发:扩大名声。
成:使对方获得成功,以此来观察对方。
卑者谄也:所谓“谦卑”,就是使他谦恭。
无隙:没有裂痕,紧密相依。
道数:“数”同“术”,指道与术。
与时相偶:道理、权术、天时三者合一才能使事情成功;偶,是伴同、并列之意。
独行之道:只有圣人才能实行揣摩之术。
几者:通晓机微的人。
不晚:勿失良机。
成而不保:功成但不居功。
久而化成:指时间长了,就能成功。
译文
所谓“摩”,就是“揣情”之术的继续;所谓“内符”就是“揣情”之术的主旨。进行“揣情”时,有“揣”的规律可依,而这些规律一般不为世人所觉察。适当地去“摩”时,要根据对方欲望,借以窥探对方内心的秘密,其内情就会通过外部形象反映出来。内在的感情要表现出来,必然要有所行动,这就是“摩”的作用。
“揣摩”之后,要悄悄地离开对方,像把地窖盖上一样,消除痕迹,改变外形,隐瞒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这件事。所以,事成之后不会留下祸患。在此处“揣摩”对方,而要在另一处观察对方表现,顺应并且响应,则办事无所不成。
古代善于运用“摩”之术的人,就像拿着鱼杆到水边去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鱼饵的钩投入水中,就一定可以钓到鱼。所以说,主持的事情每天都会有所成就,却没有人察觉到;所统率的军队经常能打胜仗,老百姓却没有感到恐惧。圣人谋划行动总是在暗中悄悄进行的,所以被称为“神”,而办事成功都显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被称为“明”。所谓“主事日成”的人是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享受到这么多好处;他们还在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生活在善政中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清明的局面。人们把“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政治策略称为“神明”。那些主持军队常常战胜敌人的统帅,坚持不懈地与敌军对抗,却不去攻城略地,消耗资源,老百姓也不知道为何敌国拜服,也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为此,天下的百姓都把“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军事策略称为“神明”。
谋臣策士们在实施“摩”时,所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用平和的方式,有的用正言的方式,有的用娱乐麻痹的方式,有的用愤怒激励的方式,有的用名望威吓的方式,有的用行为逼迫的方式,有的用廉洁感化的方式,有的用信誉说服的方式,有的用利害诱惑的方式,有的用谦卑争取的方式。和平就是宁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威吓,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干净,信誉就是清明,利益就是求取,谦卑就是谄媚。所以,圣人所施用的“摩”之术,平常人也都可以掌握。然而平常人没有能运用成功,那是因为他们运用不当。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主张;主办事情,最困难的就是必办成功,这三个方面只有圣人才能胜任。
所以说,谋划要做到周到缜密,你就必须选择那些与自己感情相通的诸侯作为进献谋略的对象。所以说,办事情要稳健,无懈可击。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就必须运用“摩”之术,就是要谋术,权术和时机三者相统一。进行游说的人必须使自己的说辞合于情理,合情合理才有人听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规律,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部分就首先燃烧;往平地倒水,潮湿的地方就要先存水,这些都是与事物的性质相趋相合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内符”与“外摩”相适应的道理。所以说用与对方气味相投的事物来实施“摩”之术,哪有不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欲望而施行“摩”之术,哪有不听从的呢?所以我们说只有圣人最能实行揣摩之术。大凡见机行事的人都会把握好时机,有成绩也不沾沾自喜,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一定取得成功。
活学活用
“揣情”和“摩意”的规律,则是秘中成事,“用之有道,其道必隐”。隐微之道的关键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事无患。”秘中成事是成就各种事业的规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是利用“阴谋”取得成功的。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阴谋”是神秘的,是智者的韬略,无精彩之“阴谋”就不达神明之境界,有目共仰的神明的决策常常源于“阴谋”。
鬼谷子说,适当地去“摩”时,要根据对方欲望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部形象反映出来,通过别人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洞悉他们掩饰的情况。内在的感情要表现出来,必然要有所作为,这就是“摩”的作用。“摩”的行为方式也是有规律的,本篇提出十种“摩”的基本法式,情绪在心里变动,必然会形之于外,所以可以通过人的外表看到的情况来判断内心的活动。揣摩的方法很多,可用和平进攻,可用正义责难,可用奉承讨好,可用愤怒刺激,可用名望威吓,可用行动逼迫,可用廉洁感化,可用信义说服,可用利益诱惑,可用谦卑欺骗,此即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十法。
另外,鬼谷子还说实施“摩术”一定要周详,要抓住时机,“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
“摩”术实质上是攻心战术的具体运用,即让对方难以探知的情感也表现出来。办事时,运用“摩”术要真正地揣测出对方的实情,切忌过于直白,而要含而不露,隐微而行。经商时则要善于观察,抓住商机和人心,取得成功。
处世之艺
鬼谷子认为,要善于根据对方的好恶期望,提出建议和言辞,来仔细观察对方有怎样的表现,如有反应,再顺势诱导;如无反应,再另谋方法。鬼谷子的“摩术”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精确的信息获取方法,为今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提供了帮助。所以说,今人应该善于从鬼谷子的“摩术”中汲取营养,从而习得做人的智慧和道理。
深藏不露方是真人
鬼谷子所说的“圣人谋之于阴”,说的是圣人言行谨慎,做事不张扬,只有如此,才能“主事日成”、“主兵日胜”。
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韬光养晦了。一个人锋芒太露,很容易招致他人的嫉恨,并最终为自己带来祸患。孔子谆谆告诫要“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也就有深藏不露的意思在内。《周易》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待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为人处事低调一些,没有什么祸患能主动找到身上来的。如果处事太过张扬,那就会引火烧身。
胆朝的时候有个叫沈万三的人,此人号称“天下首富”,为人处事高调招摇。当初朱元璋起事的时候,他赞助了大笔的银子。由于人们搞不清此人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于是便传说他手中有一个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地生聚财富。据说,明帝国首都南京城的城墙、官府衙门、街道、桥梁有一半是该人捐资修建的。这使皇帝朱元璋的心里很不舒服,心想:他有如此多的财富,以后万一反叛谁能制止得了。于是决定除掉他。后来有一次军队凯旋归来,沈万三为了破财免灾,讨好朱元璋,便自说自话地提出申请,说是愿意再捐一大笔钱,供天子犒赏军队。于是朱元璋借题发挥说:一介平民,却要犒赏天子的部队,必是污长犯上的乱民,其罪当诛。随即,沈万三被发配充军云南,以后沈家九族也大受株连。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招摇了,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深藏不露的人,表面上看来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就告诫我们:人的外表并不代表着才情、能力,成大事者不在其貌!齐相晏婴身高不足五尺,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相国,成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司马迁曾将他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三国时代的庞统很有才华,人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庞统为人朴质,容貌丑陋,年轻时一直没人赏识他。赤壁之战时,庞统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汁”,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孙权嫌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听了诸葛亮的推荐,召见庞统,两人纵论上下古今。刘备发现庞统才华横溢,对他大为器重,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商方略,教练军士。
当然,深藏不露的“藏”也是为了“露”,在时机成熟时,要毫不含糊地表现自己。就像当年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时说的“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
战国时,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孝成王命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跟他同行。他手下虽有三千门客,但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人。这时,坐在末位的门客毛遂站了起来,向平原君自荐同行,说的就是上述一番话。平原君于是答应他同去。来到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合纵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一直到中午,平原君也没有说服楚王。毛遂于是带着宝剑,快步上了台阶,说:“当年楚怀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将白起只带几万人,就夺了郢都,逼得大王迁都。这些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感到羞耻。今天我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既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毛遂这一番话像锥子一样,句句戳在楚王的心上。于是,楚王与平原君当场歃血结盟。随后,楚王就派大军奔赴赵国救援。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也不能老把金子埋在地里。把握机遇的能力也很重要,一旦机会来临,千万不要错过。真人不露相,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永远都不露相的,肯定不是真人。
同声相气同理相通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假如你希望别人同意你的观点,接受你的观点,那就要学会寻找共同点,引起对方的共鸣,这样别人才会向你敞开交往的大门。
一个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追求就如同是灵魂的神秘胶漆,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只有找到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才会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可能。
宋哲宗时,苏轼出任杭州太守,有一天,税务官送来了一名逃税的人,交给苏轼处理。苏轼一问,才知道此人叫吴味道,是剑南州的乡贡生。它将两大包东西冒充苏轼的名字,假说是运到京城给侍郎苏辙的。苏轼一问方知,吴味道被推举参加今年秋天的礼部考试,临行前乡亲们送些盘缠,他购得二百匹建阳纱,如果交税,到京城就剩不到一半了。因为听说学士兄弟俩喜欢读书、名气大,所以吴味道就假冒苏轼之名。苏轼听后很同情他,于是撕去了旧封条,换上自己的真实签名,又给了他一封写给弟弟苏辙的亲笔信,使得吴味道免交了赋税,保住了盘缠。吴味道正是利用了苏轼是读书人、喜欢、尊重读书人的特点,才得到了苏轼的帮助。
寻找相似点也就是指在与人接触中,强调观念、立场上的一致性,从而拉近两个人的心理距离。两千多年前的耶稣曾经说过:“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在交谈过程中,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看法:同意我们的立场和见解的人,表示他重视我们的价值并尊重我们;反对我们的见解和立场的,往往会使人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所以,当你表示赞同对方时,就比较容易获得对方对你的好感。
1985年,美苏冷战时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领袖里根同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第一次会面。一开场,里根就半开玩笑地对戈尔巴乔夫说:“我们两个都生长于小城镇。”这一句话,就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冲淡了个人之间在种种重大原则上的对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