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5200000036

第36章 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现状分析(6)

其二,在资源组合中的作用较小,因为体力和操作技能资源的来源较为充分,生产成本较低,所以供给较为充分。当社会经济组织为实现规模经济而追求各类资源合理配比的时候,与相对稀缺的资源相比,普通工人的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的价值量和谈判力较小。

其三,岗位的边际生产力较低。与经理阶层相比,普通工人在所处的岗位上能够影响、支配的资源的品价较低,数量较少。比如,厂长可以支配着全厂的资源,普通工人则支配着自己岗位的资源,因之厂长的边际生产力高于普通工人。这些资源特征决定了普通工人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只能处于较低地位。

和社会精英和中产阶级相比,普通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偏低,导致他们的传媒素养水平较低。从接触媒介的动机来看,以工人为代表的一般市民由于生存状态的缘故,接触媒介的目的性并不十分明确,相当的一部分人通过媒介来寻求娱乐,放松自己和消磨时间,或是当成一种习惯。他们有时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消极地接触媒介,以了解社会和学习为目的的比例不高。在对不同媒体的选择上,稍纵即逝的广播声情并茂,常常受到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在外作业者和文化程度一般的生活孤独者的欢迎。而电视由于对受众文化程度的要求不高,而且能够通过对画面、语言、音乐等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人的感观,因此最受一般市民的欢迎。

快速而有效的获取信息在信息爆炸时代显得尤其重要,自然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素养。城市一般市民对于一般新闻信息的获取能力尚可,具备一定的处理新闻信息的能力,但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评价的能力却比较薄弱。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能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依靠传媒的干预就能够解决的,城市一般市民对传媒内容的鉴别能力,关于传媒对人、对社会形成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与其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媒介的发展促进了大众的传媒素养,城市一般市民的市民素养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媒介发展到今天,城市一般市民对于媒介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也渐趋理性,逐渐走出传统的传媒无所不能的认识误区,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媒介,这反过来也有利于大众传媒进一步回归理性,健康发展。同时大多数的城市一般市民也逐渐意识到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从而对自我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节中国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

中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差别十分悬殊。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相当复杂。要把中国农村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一一厘清,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何况,对于中国农村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现在还刚刚起步,我们所积累的资料还不多。而且,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只能描述大致情况,只能从有限的现象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一、农村大众传媒素养的一般描述

总体而言,中国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和城市大众相比,具有不小的差距。在对于大众传媒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利用能力诸方面的水平,均低于城市大众。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农村的社会经济还不能和城市相比,还未实现小康水平。有数据表明,2002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在63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927万,人均纯收入低于872元的农村人口为6102万。两者合计,农村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9029万,其中西部12省区为5535万,占61.3%。城乡家庭的收入构成具有很大差异,农村73.2%的家庭收入在1200元以下,其中40.8%的农村家庭的家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而城市60.5%的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①。而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4月21日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虽然这几年国家大力实施扶贫工程,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90万人,但仍有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但生活状况还不稳定的中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虽然比上年减少640万人,但仍有4977万人。中国两者相加,仍有6587万人,高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人口的总和②。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滞后,导致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滞后;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滞后,导致农村大众传媒素养提升的滞后;农村大众传媒素养提升的滞后,反过来又制约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社会链上的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牵掣。大众的传媒素养不是天生的,大众的传媒素养是在和传媒的不断交融接触中形成的。一个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孩子,怎么可能会知道电脑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一个从未接触过CD的孩子,怎么可能会了解CD可以负载如此众多的信息?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是提升农村大众传媒素养的最主要条件。只有农村的大众传播事业和城市一样发达,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才能达到城市大众一样的水平。

目前,中国农村的大众传播事业尚不发达,有许多具体的原因。

其一,中国的农民还不是理想的受众。相对于城市社会,现在中国部分农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社会。农村社会的居民在经济上还没有进入像发达国家一样进行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社会结构中还保留着一定的宗法制族群的色彩,社会意识中还有难以改变的传统观念。而且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参与意识。

其二,大众传播的需求还未出现强劲态势。中国的城市是大众社会,城市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需要大众传播信息的沟通。而农村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传统社会,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农村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而且,在信息传播方法上,农村信息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不一定非得经过大众传播媒介不可。

注释:①赖浩锋.农村传媒生态失衡现状与对策———“江西省农民致富与传播状况”调查后的思考.人民网(www.people.com)2005,3,14

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新华每日电讯,2005.4.22

其三,中国农村还未出现足以控制媒介的广告资本。中国的媒体正在走向市场化,广告资本对于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就是人的生命中的空气和水分。离开了广告商,媒体就会死亡。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农村地区商品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少,支付能力较低,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农村地区的不少集贸市场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农村小生产者、个体生产者以及手工业者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流通并不需要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大做广告。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忽视农村大众便成了当然结果了。

其四,有关农村媒介产品的制作成本还居高不下。农村地域广大,居民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大众传播媒介要到农村采集信息,制成节目,需要比城市更高的经济成本。目前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都实行企业化运作,非常讲究经营管理的优化,力争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传媒产品成本的提高必然会降低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一些新闻节目,由于地域和通讯的问题,可能也无法保持时效性。

其五,中国还缺少一大批为农村大众利益竭力呼喊的代言人。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出现了精英化趋势,精英们代表强势群体牢牢地掌握了媒介话语权,而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中国的农村大众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社会精英。农民自己的声音小之又小,不被社会注意;而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精英却似乎还未曾诞生。

在农村大众传媒生态失衡这种情况下,农民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机会就非常之少。从传统媒体来说,农民的媒介接触率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从现代高新媒体来说,农民的媒介接触率更是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先看报纸。据调查,省级党报在安徽、四川、黑龙江这三个农业省的千人拥有量分别是5.2份、3.7份、4.3份,而在上海市的千人拥有量为32.2份。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这三省和上海市的人口构成不同。这三省是农业大省,上海市是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直辖市。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广大农村中党报所能到达的底层也无非是村民委员会而已,即使如此,一些报纸的阅读率也很低,至于普通百姓,鲜有阅读党报的。诚然,农村的交通条件差、报纸发行渠道条件的限制都是报纸难以进入农村的原因,况且由于农村的生活特点,农民能坐下来好好读报的机会的确也不多。再看电视。电视进入农村以后,这一个小小的神奇魔盒就变成农民最主要的媒介物了。电视对于农民来说既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又是自我娱乐的主角。但是农村电视的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自从我国实行户籍制度起,城乡界限泾渭分明,城市里的广播电视网络由政府投资建设,而农村中的有线电视网络则要由农民自己掏钱铺设。众所周知,有线电视网的铺设、运行、维护的投入费用是相当高的,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对广大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来说无异于一笔天大的数字。因此,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极低。2001年,享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有线电视网络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受众,在城市观众中达到85.6%。在县城及镇的受众中也达到83.2%。但是在农村,只有41.4%的人可以享用到,尚不及城镇受众的一半。大部分的农民至今仍靠自备的普通天线看电视,清晰度,稳定性都不理想,而且收到的频道又非常之少,节目质量又不高,具有农村特点的节目尤其缺乏,只能使农民对电视又喜爱又遗憾。至于宽带Internet网络,绝大部分农村还是空白,与城市还不具备可比性①。即使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农民的传媒素养虽然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整体水平也不容乐观。从2002年5月到9月,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开展了千户农民素养问卷调研。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民的素养状况。从总体上看,苏州农民的基本素养虽然较高,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关的占14.8%,“自我摸索”的占35.7%,而“参加培训”的仅占13.1%,通过“典型示范”的只占1%,通过“农技推广部门”传授的占7.8%,从其他途径学到的占10.1%。在中国农业最为发达地区,农民对于大众传媒的有效利用率还是相当低下,传媒素养由此可见一斑①。

注释:①赖浩锋.农村传媒生态失衡现状与对策———“江西省农民致富与传播状况”调查后的思考.人民网(www.people.com)2005,3,14

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新华每日电讯,2005.4.22

最近10几年来,许多新闻传播学家和社会学者做过了不少关于大众传媒与农村农民关系的研究,像陈崇山、弭秀玲在1989年做的《我国农村新闻传播现状研究》、1985年江苏省社科院所做的农村典型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农村》,贵州大学大众传播中心与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仇学英教授关于中国西部乡村大众传播状况的调查等等,都为我们研究农村大众传媒素养提供了有用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中国农村大众的传媒素养的若干个特点。

其一,中国农村大众的接触媒介类别较为狭隘。根据对江西农村大众中致富农民的调查,在当代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七大传播媒介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是电视。电视与农民的关系最为亲密,“几乎每天”接触电视的比例高达83.7%,如果把“每周数次”接触频率也加上就高达90.2%,即九成的农民几乎每天都看电视。处于第二位的是“书籍”,“几乎每天看”和“每周看数次”的前两项之和为33.7%,但比报纸前两项之和高出1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从不看报纸的比例在所有项目中最高,达60.1%,这表明报纸正在退出农村的市场,令人担忧。广播在农村的影响力正在加速萎缩,位居最后,其前两项之和仅为11.2%,仅有一成致富农民经常接触广播。对于农村受众来说,新兴的网络媒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调查显示,普通的农村注释:①卢立.苏州千户农民素养状况调查报告.http://www.xyjj.org/bbs/dispbbs.asp?boardid=35&id=637

受众对网络媒体的接触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调查的江西省19个县、市的致富农民中,电脑占有率为15.8%(很大部分表示多为孩子占有,自己很少用),有上网线路的为6.3%。致富农民的接触频率较为喜人:曾经接触网络者占总数的12.6%。多数农民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能接触到互联网的人绝大部分居住于城镇或与城镇较近的地段。由此可见,电视是农民接触的最主要媒体,其他媒体根本无法和电视争锋①。最近在广西农村的调查了解外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时,农民回答电视占87.5%,与本村人交谈占4.3%,广播占3.6%,书报刊物占2.4%,与外村人交谈占1%,电话占1%。②占第一位的电视和占第二位的与本村人交谈竟然相差83.2个百分点,完全说明了电视在农村大众媒介中是一枝独秀、遥遥领先。中国农村大众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的依赖性过高。

其二,中国农村大众的认知媒介信息比较狭小。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教授的“苏南农村与大众传播媒介调查”数据显示,观众收看电视时,选择影视类的达74.1%,居首位,高于对新闻类的选择(67.3%)。中国影视片和综艺节目在农村较受欢迎,大部分农民收看电视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据江西省的调查,农民获取技术信息和专业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周围的人(25.7%)、专业技术人员(20%)和专业书籍(14.9%)。虽然电视是农民的主要媒体,但除了娱乐之外,电视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作用③。

同类推荐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 树人文库-回味一生的历史故事

    树人文库-回味一生的历史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赤凤青龙传

    赤凤青龙传

    赤凤青龙乃是女娲修天补日时,投于凡间的一把鸳鸯剑,以求万物和谐共处,得此剑着便可号令天下,一统江湖,后经过历代战乱,流散到江湖之中,至此赤凤青龙分割异地,天下大乱。赤凤青龙,腾舞在空,我要称王,四海朝拜,若非剑主,空有机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双之门

    无双之门

    ······欢迎来到这个符纹至上的奇妙世界。
  • 和竹马谈了个恋爱

    和竹马谈了个恋爱

    穿回八零的邵锦初就一个愿望,招猫逗狗快乐潇洒的过完这辈子。可现实很骨感。她不仅要应付极品亲戚,照顾自己空间里几十亩的地,还得在某人的监督下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结果吧,她好不容易考上某人规定的高中,这混蛋却人间蒸发了。***高三刚开学,就传言三班要转来一个学神,听说学神品学兼优还有一张神颜。所有人都觉得这传言吹的有点过了,直到见到真人,他们才知道什么叫惊为天人。就是这学神过于高冷,不好相处。被认为高冷不好相处的学神,私下拦住邵锦初,“宝宝,我回来了。”“不认识你,别耽误我跟别人谈恋爱。”【1V1超甜】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 第五人格cp故事

    第五人格cp故事

    emmmm弃坑来填同人文双军什么的……嗯,不喜勿喷
  • 极道之道

    极道之道

    “应神,你该醒了——”每隔十万年,总有一道浩瀚的声音从天的尽头传来,震撼极界。这是来自神灵的呐喊!神的声音,究竟预示着大劫的到来,还是只为了唤醒沉睡中的神?一个追寻道之极致的世界,神秘无尽。仿佛有着一张巨大的网,将世界笼罩其中,谁能从网中挣脱而出?微道,大道,天道,何为极道?
  • 诺拉领主

    诺拉领主

    筑长城,修运河,设锦衣卫,横扫六合。后世称之为“始皇帝。”李恩:“我定要让华夏的荣光重现在这个世界。”
  • 枫叶零落为君顾

    枫叶零落为君顾

    你若从未离开过,那现在的我们一定很幸福。场景一:顾梓枫说;“黎落,难道你不想要一个解释吗?”安黎落抬眸轻声说道:“顾梓枫,你觉得现在解释还有用吗?我的心早已在你离开的那一刻就死了,你已经把我伤的千疮百孔了,希望你不要再出现在我平静的生活中,你给我带来的只有伤害。我不再相信爱情了,爱情就在那里,容不得你信不信,来了就来,走了就走。”场景二:顾梓枫一把抱住黎落,说道:“安黎落,你就是我的全部,没有你我的人生不会完整,我不会幸福。过去已经不在了,将来也不想考虑,只想此时此刻和你在一起。”安黎落依偎在他的怀中,尽管天气很冷,但心中是无比温暖的。
  • 都是愚人节闯的祸

    都是愚人节闯的祸

    林夏,作为一枚跟正苗红的腐男,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了大学居然喜欢上了一个直男,在痛苦的暗恋中越陷越深,终于有一天压抑的情感爆发了,对于林夏突如其来的表白,作为一枚直男的宋泽会怎么做呢,林夏的爱情最终能雨过天晴么?他们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内容包括:齐国管仲改革、赵武灵王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唐代永贞革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