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统社会组织
哈尼族社会发展不平衡,邻近汉族的地区自明清以来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接近傣族的地区,则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个别地区还残存一定的原始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哈尼族仍保存着父子连名制,反映了父权制的确立。
哈尼族自然村落的宗姓结构,多为父系血缘纽带连结成的群体,可称做父系血缘家族集团,哈尼语谓之“启波然”,意即同祖的后代或一棵树发出的分枝。各个“启波然”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不同而盛衰不一。衰弱者仅数十户,独居一村,繁盛者可达数千户,分数村居住。无论何种类型,都有专属自己的标志:一是祭献本家族(村寨)神灵的丛林;二是“苦扎扎”节祭献天神的磨秋桩;三是震慑危害本家族禽兽的兽神及威力的丛林;四是标志本家族与野鬼分界线的丛林;五是本家族人饮用的泉水井;六是本家族特需的一对古朴的铓鼓。每个“启波然”内部有若干旨在增强内聚力的礼俗、规约,诸如各户成员间相互保护、援助的义务以及婚丧礼仪祭祀活动中的共食制度等。
由于哈尼族多以血亲结寨而居,养成了尊老爱幼、扶弱济贫、互助互帮的道德风尚,民间至今还流行着“敬老节”“祭母节”等民族节日。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哈尼族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特别有情趣的是他们与傣族之间结成的“牛亲家”。早春时节,热坝河谷地区青草茂盛,气候温和,此时是傣族耕种早稻的大忙季节,耕牛由傣族“牛亲家”喂养使用。夏秋两季,坝区气候炎热,山区则风和气爽,草木青青,此时是哈尼族栽种水稻,或迎接收割的好时光,耕牛便由哈尼族喂养使用。入冬又把耕牛赶下坝区避寒。双方世代交往,同舟共济,彼此亲密地互称“牛亲家”。哈尼族在人际交往中,也十分讲究待客的礼节。他们认为客人到家里做客是“格朗”(幸福和吉祥)来临的征兆。哈尼族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家有事大家帮,一户有难众人担。“昂交交”是一种换工的互助形式,“巴交交”是轮流借钱用于办喜事或丧事的一种有效办法。“昂罢木”是一家盖房、大家帮忙的传统互助习俗。事事处处表现了哈尼族互助共济的人际关系。
“阿纠纠”,哈尼语意为“调节轮换劳动力”,即在生产的紧要关头,不管哪家缺乏劳动力,一时忙不过来,只要招呼一声,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来帮忙。如此循环互助、调节互帮,以免延误生产时节。这是哈尼族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风尚,它有力地调节了劳动力,促成了劳动力的合理利用。“阿纠纠”只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说法,它可以具体分为:“才梯纠纠”(轮换栽秧)、“才底纠纠”(轮换打谷子)、“阿扎黑纠纠”(轮换砍柴)、“其纠纠”(轮换挖田地)等一切具体生产活动的轮换。
但不管是哪一种具体生产活动的“阿纠纠”,其宗旨都是团结互助、互相调节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阿纠纠”风尚也不断扩大其范围,内涵也不断发展,由此出现了“阿高高”(交换劳动力)、“阿安安”(出卖劳动力)、“阿欧欧”(买进劳动力)这些现象。“阿高高”名为“交换劳动力”,其实内容与“阿纠纠”相差无几,只是形式上打破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扩大到了村寨外、相识人之间,反映了与当地其他民族融洽的关系。而“阿安安”与“阿欧欧”则是当地哈尼族产生商品意识后才出现的,是哈尼族社会的一大进步。
第二节家庭礼仪
哈尼族历来注重家教。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村寨没有学校时,哈尼族老人担负着教育后代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对后代进行教育,不论是谁家的孩子,老人们都有对其进行教育的义务。对后代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传授生产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哈尼族的孩子,一般到了10岁之后,就要随同家长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哈尼族还十分重视对后代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讲信用,是哈尼族良好的道德传统。哈尼人到田边沟旁去割马草,只要在草地附近放有蓑衣、蔑帽和绳子,即表明这片草地已有了主人,即使是一片十分肥嫩的青草,后来者一见这些衣物就会欣然离去。甚至小孩在村边路口拾粪积肥,在粪堆上插上一根小棍或放上一小块石头作记号,就不必担心这堆粪被别人拾走。“路不拾遗”已成为哈尼族的传统风尚。
哈尼族普遍敬重长辈。吃饭时,好菜要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双手捧上。在山间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人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依次饮用。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上茶水、递上水烟筒。
哈尼族十分注重礼节,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哈尼族忌讳当面直呼对方姓名;无论男女,一旦有了孩子,人们就不再喊他们的原名,一律改为“××阿达”(某某父亲)、“××阿妈”,表示尊敬。身边若有年纪稍大的人(不论男女),年轻人决不能跷起二郎腿,不能随便吐唾沫;同龄人讲话态度要温和,不能指手画脚、高谈阔论以炫耀自己;凡办重要的事情,必须事前征求老人意见,否则,将被视为是失礼的表现。哈尼族很重视老人的诞辰,每当父母长辈的生日一到,本村各户以及各地的亲戚就会带着鸡(已出嫁的女儿要带一只母鸡)、糯米饭等礼品前来祝寿,敬祝老人安福康泰。当天,受祝福的老人头上缠一条洁净的白布,整天不出村,坐家静养,以示吉祥。
哈尼族古朴淳厚的民风与良好的家教互为影响,相辅相成,造就了哈尼大家庭的格局。
第三节交往礼仪
哈尼族人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总是含笑问候、让路,并热情地邀请其到家里做客。客人到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让座,并捧出一碗“焖锅酒”。客人饮过酒,主人会喜笑颜开地倒上一杯浓茶,倾心交谈。再用最好的饭菜盛情款待客人。进餐时,先给客人斟酒,当给所有人斟完酒后,还要给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断,吉祥幸福。若是逢年过节到哈尼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糯米粑粑到火塘边烘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双手捧给客人。客人上路,主人要一直送到村边。
哈尼族家中来了客人,主人总是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客人如果不抽烟,应该有礼貌地加以谢绝。
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示礼。给老人递烟筒要握住烟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跷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谈阔论。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从老人身后绕过。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但当家里有客人时,主人常把鸡头夹给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重。这时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再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参加哈尼族的祭祀活动会餐或到哈尼族家里做客就餐时,先要等老人说几句祝福的话,等老人吃了第一口食物后,其他人才可以动筷。与哈尼族朋友在餐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每一轮斟酒都应如此,哪怕是象征性地斟几滴。
第四节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在反映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演变上是最为直接的,因为它体现了这个民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和血缘、亲缘关系。可以说,亲属称谓是一个民族各种社会关系的缩影,研究哈尼族的亲属称谓,对了解哈尼族社会的面貌是很有意义的。
一、亲属称谓类别
哈尼族的亲属称谓一般分直接亲属称谓和间接亲属称谓,即直称和泛称两种,它们一般表现在五等亲属制中。
(一)自身及兄弟姐妹辈
(二)祖父母及以上辈
(三)父母辈
(四)儿女辈
二、有关亲属及其称谓
哈尼族的亲属称谓往往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有些还反映了婚姻家庭观念和婚俗。
三、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婚姻形态
婚姻家庭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在语言词汇,特别是在亲属称谓名词中有比较系统的反映,通过亲属称谓的分析,就能看到一个民族现在和过去的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
(一)亚血缘婚在亲属称谓中的反映
哈尼族的亲属称谓,有一些词反映了哈尼族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亚血缘婚。反映在语义上,同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如“母亲”一词,在儿媳称呼中包括丈夫这边的母亲、母亲的姐妹、伯母、叔母以及与父亲或父亲的连襟兄弟同姓同辈男子的妻子等多种义项。“儿子”“女儿”一词,包括兄弟的子女以及同姓兄弟的子女、连襟兄弟或与他们同姓同辈男子的子女等多种义项。这些称谓反映了远古时期的婚姻关系中,甲氏族的一群男子与乙氏族的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关系。反映这一特征的词,成为一个系统。
(二)姑舅表婚在亲属称谓中没有反映
藏缅语族的很多民族如彝族、景颇族等过去盛行姑舅表婚,而且这种通婚制一直延续至今。这种通婚制是姑母的儿子可以优先娶舅父的女儿为妻。而在哈尼族亲属称谓里,这几个词是严格区分的,舅舅、姑父、岳父;“舅母”、“姑母”、“岳母”等。
所以,哈尼族的亲属称谓里,没有像彝语、景颇语这种能反映姑舅表婚的词,是不是说哈尼族过去没有过姑舅表婚制呢?这点至少从亲属称谓上是看不出来的。
此外,在哈尼族亲属称谓中,“祖父母”辈有两套,一套是内外不区分的,祖父(包括祖父和外祖父),祖母(包括祖母和外祖母)。另一套是内外区分的,祖父(不包括外祖父),祖母(不包括外祖母)。同样,外祖父(不包括祖父),外祖母(不包括祖母)。从这里是不是可以说明,哈尼族较早就意识到了“内外有别”即“血亲”和“姻亲”的不同呢?也许哈尼族是从亚血缘婚直接过渡到了对偶婚,而中间没有经历姑舅表婚制,不过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母系制、父系制在语言中的反映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哈尼族像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母系制社会。在哈尼语词汇中也留下了母系制社会的痕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哈尼族各地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塔婆是人类的始祖,她是女性,也是人类粮食作物的发明者。哈尼族称天神为,但一般在前面加上祖母。天神是哈尼人心中最大的神,是至尊至上、无所不能的,是人类的保护神。在天神前加祖母,这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留。
二是在复合词中,用词素(母)表示“大”义的,有大量的词。这些词都是较早出现的,有可能是母系制“母为大”观念的反映。
第五节诞生习俗
哈尼族以接生、报喜、贺生、命名以及周岁礼等仪式来完成其诞生礼。
传统的哈尼山寨,对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有一系列仪式。婴儿呱呱坠地,有三声哭,第一声哭是向苍天报讯,第二声哭是呼唤村寨的父老乡亲,第三声是请父亲取个好名字。孩子出生,先要杀一只鸡,若是男孩要杀公鸡,若是女孩就杀母鸡。婴儿出生后,一般由奶奶或邻居女性长者为其洗澡。哈尼古歌唱到:“一天要换洗十层尿布,一天要洗三次澡……穿上一幅布做的小衣裳,戴上一拃土布做的小帽子。”哀牢山区的哈尼人家以母亲的一片衣襟作为婴儿的第一片尿布,将其仔细包裹。两三天后,婴儿即可穿上奶奶亲手缝制的新衣,戴上以父亲衣袖制作的童帽。沾染了父母气息的衣帽,代表着父母的身体乃至灵魂,衣帽贴身象征父母无时不在的呵护。也有一种解释说,穿戴父母衣襟、衣袖制作的衣帽表示得到来自父母的福分。
女婴出生三天,就要由母亲抱其出门见天地。“姑娘满了三天阿妈要抱出门,抱着长翅膀的鸡鸭出门,拿着好看的针线出门,右手拿着蚕茧般的棉团出门,左手拿着锣心样外凸的好看纱锭出门。苍天是众人的篾帽,所到之处都盖着;大地是众人的脚踏处,走到哪里都平安。”“三天见天地”是为女婴求天地护佑,同时也是为其祈求来日高超的纺织技艺。鸡鸭是祭献天地的牺牲,针线、棉团、纱锭象征着纺织的过程和技艺。
满月后,外婆前来看望外孙,将绣饰精美的背衫送给孩子母亲,专门用于将新生儿背负于身后。背衫是南方民族喜欢用的一种育婴用品,大多为一块约80厘米见方的绣花绒布或土布,上方两端钉有长长的布带,以方布包裹婴儿置于后背,将两条布带从肩上拉到胸前交叉,复又自腰间向后系于孩子臀下。奶奶制作的新衣、外婆赠送的背衫均寄托了长辈对婴儿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关怀。
婴儿两个月左右要换一次衣装。“换上二副布做的小衣裳,脱掉有一拃大的土布帽,不合穿的小衣裳莫扔掉,收在爹妈装好衣服的篾箩底,留给后生的弟妹穿。穿着两幅布做的衣服无衣襟,穿着三幅土布做的小裤无裤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