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
虽然东方素食为主的膳食习惯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些缺点一一钙太少。因此中国人大多数都缺钙,缺钙有什么结果呢?钙一少,容易造成“骨痛”、“龟背”、“骨折”。
第一是骨痛,尤其是老年人,骨头痛、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都由缺钙造成。腰疼,腿疼、发麻,小腿抽筋,反正浑身痛。
第二是“龟背”,岁数越大,个子越矮;越活越矮,越活越萎缩。
第三是骨折,一摔跤,骨头就断了;稍微一碰,就骨折,很痛苦。
我们碰到一位老年病人,先是咳嗽时感到胸部很疼,最后不咳也疼,一照片子,把放射科医生吓了一跳,光是咳嗽就咳断了3根肋骨。后来住院,由于行动不便,护士扶了他一把,又断了一根肋骨,一共断了4根肋骨。
还有一位女同志下楼梯,最后一个台阶滑了一下,用手一撑,桡骨、尺骨双骨折,尾骨也骨折。
按中国营养学会的要求,中国人一天需要摄人800毫克钙才能满足需要,但我们的普通膳食平均只有500毫克的钙,一天少300毫克,正好由一袋牛奶补充了。一袋牛奶含有300毫克的钙,所以每天喝一袋牛奶非常重要。
外国很多人高大健康,与他们从小喝奶喝得多有关系,最典型的是日本。
1937年侵略中国时的“小日本”,矮个子,罗圈腿。而现在的日本人变了,同龄中小学生,日本孩子超过北京孩子,比广东、福建人高得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道理很简单。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给所有中小学生供应一袋牛奶。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现在超过了中国人。日本有一句话,“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一袋牛奶振兴一个国家”。
英国一所孤儿院做过专门研究。孤儿没有爸爸妈妈,吃着一样的饭菜,甲组每天加1袋牛奶,乙组不喝奶。就这么一点差别。结果到15岁时,喝牛奶的孩子比不喝牛奶的身高平均高2.8厘米。不但个子高,而且肌肉发达,皮肤细腻,头发有光泽,智商更高。
后来,有人到孤儿院领养儿童,孩子任你挑选。孩子都是孤儿嘛,你爱挑谁就挑谁。第一批被挑走的,全都是喝奶这一组。可见,喝牛奶与不喝牛奶不一样。一袋牛奶就这么简单,但身高、体重、智商都不一样。一天喝2袋牛奶的要高4.8厘米,更明显。
牛奶什么时候喝好呢?睡觉前。因为小孩子白天不长个子,夜间入睡l小时后,生长激素开始分泌,4小时分泌最多,所以睡觉前喝奶加1片维生素C和l片复合维生素B,这样孩子不但身高、体重增加明显,身体抵抗力也强,很少得感冒、扁桃体炎、发热什么的,很健康,一袋奶加维生素C、B,不到一元钱就够了。
很多家长对独生子很疼爱。但疼得不得法,怎么疼孩子呢?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燕窝、鳖精,还有西洋参、蜂王浆,以及其他各种补品。
其实,哪有那么多燕窝?电视曝光过一次,燕窝里面是猪皮;鳖精呢,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300多箱鳖精,完了这两只鳖还活着。
花那么多钱买补品干啥?其实只要有牛奶加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B就够了。
我们中国人不少人一喝牛奶就拉稀。那怎么办呢?
改喝酸奶就行了。
那我不爱喝酸奶,怎么办?
喝豆浆,可是要两袋豆浆,因为豆浆的钙是牛奶的一半。
好,那么有的人说,“我牛奶不喝,酸奶我也不喝,豆浆我也不爱喝。怎么办?”
那很简单,就一句话,你就等死吧。因为健康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在各种食物蛋白中,除奶、蛋外,鱼类蛋白最好。
鱼类蛋白吃得越多,冠心病发病率越低。鱼油也有很好的作用。淡水鱼、海水鱼中的鱼油含量基本相同,像鲢鱼、鳙鱼、草鱼,鱼油含量5%-7%,一周吃2-3次鱼,鱼油基本上就够了。养成每星期吃两三次鱼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除了鱼类蛋白质外,还有植物豆类蛋白,比如豆腐,多吃能降低胆固醇。
豆类蛋白质还能减轻中年妇女更年期的症状,豆类蛋白有植物样雌激素作用,能减轻更年期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症状。据报道,豆类蛋白还能预防、减少肿瘤的发生。
“二”是250~450克碳水化合物
“二”是什么意思呢?“二”是250~45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300~500克的主食。这300-500克不是固定的,比如民工,他干活挺重,一天就要750克。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100克就够了。
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这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减肥药很多,有减肥霜、减肥药、减肥裤腰带,太多了,实际上不用这么减肥。怎么办呢?调控主食,加适量运动。
大家听说过吗?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体重151千克。医生要他减到100千克以下,怎么办呢?就是用这个办法,调控主食。
我们治过一个女病人,身高1.49米,体重99千克,用这个办法,一天150克,头一个多月一天125克。结果一年里体重减33千克,说明控制主食就可以控制体重。
最近有的医学家提出“一句话减肥”,叫做:“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广东人就是最好的例子。饭前一喝汤,汤到胃里,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到脑干的食欲中枢,就能使食欲中枢兴奋性下降,食量就自动减少1/3,而且吃饭变慢。
如果没有汤,你就拨点菜用开水冲一冲变成汤。先把这汤喝了,立刻就能使食欲下降。
北方人饭后喝汤,越喝越胖。为什么呢?你吃饱饭再喝汤,把胃撑得很大,又加上很多汤里有肉片、鸡蛋、脂肪,热量高,所以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瘦人要变胖,请饭后喝汤;胖人想变瘦,请饭前喝汤。一字之差,出入极大。
“三”是3份高蛋白
“三”是什么意思呢?3份高蛋白。
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4份就好,不多不少。
一天3份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早晨1个煮鸡蛋,这是1份;中午1个苦瓜肉片,这是第二份了;晚上100克豆腐泡,可以再来100克鱼,这样就有了4份。一天3~4份高蛋白,这样保证了身体基本营养的需要,不多也不少。
蛋白质多了不行。蛋白质多,在其分解代谢时会增加肾脏负担,还会增加肠道负担;蛋白太少也不行,有位法师蛋白营养不良,身体非常消瘦,还患有帕金森病,后来静脉点滴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却“辟谷”,不吃饭,最后因营养不良去世。
人吃蛋白和谷物有个比例。我们知道,人有32颗牙齿,其中有4个尖牙,是吃肉用的;28颗是臼齿和切牙,用来磨碎蔬菜、淀粉。也就是主要是以素食为主,适当吃肉,你不是老虎啊。老虎都是尖牙,那当然就是吃肉的。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牙齿和习性相匹配。
那么,什么蛋白质最好?鱼类蛋白质好。美国北部的阿拉斯加,我国的舟山群岛,居民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得冠心病、脑血栓越少。
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黄豆。黄豆蛋白不但是健康食品,对妇女还特别好,能减轻更年期综合征。
中国的妇女50岁以前挺好,50岁以后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更年期妇女的血压忽高忽低,一会儿脸红,一会儿脸白,一会儿心慌,一会儿出汗,性子很急,这就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外国妇女呢?她们没什么事,她们50岁、60岁、70岁、80岁,看起来身材的线条一样。很多外国80岁老太太出门就开车,开完车就上游泳池,能游泳还能跳水。
中国就不同,为什么?一到50岁以后胖了,血压高了,骨质疏松了,很快变成了老太婆了,因为我们没有补充生理性的雌激素。目前有一些很好的替代疗法方案,很多“白领”和职业妇女都在用这种疗法。豆类就有这种雌激素的作用,可以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四”是“四句话”
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有粗有细:单纯粗粮或单纯细粮,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粮、细粮搭配,进行互补,一个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些小米、玉米面、红薯。粗粮中的纤维素含量丰富,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代谢。一个星期吃两三次粗粮还能防治便秘。
不甜不咸:“不甜”不是说不能吃甜食,只是说甜的不要吃太多。白糖里没有别的营养,所以不能吃得太多。
“不咸”比较复杂,一天6克左右的盐最理想,当然自己不好测量。
我国膳食分为4个类型,最好像广东人那样,广东人膳食平均一天6~7克盐,最清淡;第二是上海型,上海人一天8~9克盐,他们喜欢放点糖,不太咸,这也很好;第三就是北京人,一天14~15克盐,这样就多了,应该砍掉1/3或一半;盐吃得最多的是东北人,一天18~19克盐,太多了,要减少一半。
所以,东北人高血压、脑卒中就多,广东人发病就少。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吃盐少是一大因素。虽然人群中只有1/3的人对盐敏感,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吃盐是偏多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广东人和上海人的饮食。
还有个例子。在日本北海道,过去居民有吃咸鱼的习惯,一天吃30克盐,结果得了两个外号,“胃癌王国”和“中风王国”。有了冰箱以后,可以将鱼低温保鲜了,不再靠盐腌保质了,盐吃得就少了,胃癌发病率直线下降。说明高盐饮食对胃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据调查,我国北方的河北、北京为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的高发地区。专家分析与盐摄人多、口味重极有关系。
三四五顿:指一天至少吃三四顿饭。
有的中小学生只吃两顿饭,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为什么呢?只吃午晚两顿饭的人,11点钟就低血糖,血糖一低,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日积月累,对学习有很大影响。所以,中小学生必须吃早饭,而且吃的质量还要好。
中年人如果不吃早饭,一天只是两餐,容易得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冠心病。最好一天吃4顿饭,如果条件许可,尽量少吃多餐。
老同志离退休下来,时间由自己支配,条件很好,我建议可以改成一天吃四五顿。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动越少,血清甘油三酯波动少,胃负担轻,有助于减肥。一天吃5顿饭,不是越吃越多,而是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比如,早上加一顿,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像点心一样,晚饭吃得晚一些,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这样总量并不多。
七八分饱:请大家无论如何记住:吃饭一定要七八分饱。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延年益寿。
古今中外,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是一种:我们叫“低热量膳食”,说白了就是七八分饱。就这一个办法,其他什么秦始皇找“仙丹”,都没用。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100只猴子随它吃饱,另外100只猴子七八分饱,定量供应。
结果呢?随便敞开吃饱的100只猴子10年下来,胖猴多,脂肪肝多,冠心病多,高血压多,死得多,100只猴子死了50只。另外吃七八分饱的100只猴子,苗条、健康、精神好得多,很少生病。100只猴子10年养下来,才死了12只,现在还一直养着。观察到最后证明,所有高寿猴子平时都是七八分饱。
七八分饱确实很重要,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美国有一位很著名的专家,他的话很权威,写了l000多篇文章,来中国讲过学。有一次讲完课,说快要到2l世纪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你们两句最重要的话,比一切药物都好。
哪两句话呢?
第一,吃饭七八分饱。意思是说,当你离开饭桌时感到还有点饿,还想吃点东西,这就是七八分饱。
第二,上楼走路慢跑。就是平常出去多走路,住楼上不坐电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实际上,步行运动就是预防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最好的办法。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
“怎么才能不得癌症呢?”预防癌症的最好办法就是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一个特殊作用是能减少一半以上的癌症。
河南省有个林州市(原林县),是全世界食管癌最高发的地方。后来,在居民饮食中补充一些维生素、硒、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管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若每天保持吃4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有预防癌症的效果。
红黄绿白黑
“红”是一天一个西红柿
“红”是一天一个西红柿。特别提醒男同志,一天吃1-2个西红柿,可使前列腺癌发生率下降45%。
熟的西红柿做菜吃更好,因为西红柿、红薯都是脂溶性的。
第二个,健康人经常喝点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绍兴酒、米酒也可以。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一个冠心病调查中发现,法国人膳食结构和美国人差不多,但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是美国人的1/3还不到,法国是世界上冠心病死亡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喝红葡萄酒,葡萄酒消费名列世界前茅。红葡萄酒可以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动脉硬化。
但是,饮酒量不能太多,按中国人的标准每天50~100毫升为宜。喝少量酒可以减少动脉硬化,另外,还可以改善食欲。
黄酒、白葡萄酒同样有效。但白酒要少饮些,一天只能25克;啤酒约300毫升。
喝酒千万不能过多,过多害处无穷。少量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酒就是“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酒越少越好。
如果一个人情绪低落,那么吃点红辣椒倒是可以改善情绪。红辣椒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的东西。因为可以刺激体内放出内啡肽。
“黄”是胡萝卜和维生素A
“黄”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人膳食中缺钙和缺少维生素A。
缺少维生素A有什么表现呢?免疫力下降,小孩容易感冒发烧,患扁桃体炎;中年人易患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眼发花,视力模糊。
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儿童增强抵抗力,老人视力改善,视网膜功能好。
什么食物含维生素A最多呢?最多的是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或者红黄色的蔬菜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最多。
“绿”是绿茶和绿色蔬菜
“绿”是什么意思呢?
“绿”,指的是绿茶和深绿色的蔬菜。
先说茶,在各种饮料中,茶最好。在茶里,绿茶又是最好的,因为绿茶制作过程简单,茶叶里含的茶多酚特别丰富。茶多酚能发挥有效的、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专门研究喝绿茶的地区,发现肿瘤病人明显减少,动脉硬化发病也减少。动物实验证明,绿茶在预防动物肿瘤方面很有效,这一点,人们早就知道了。
喝茶在中国叫“茶艺”,在日本叫“茶道”,在韩国叫“茶礼”。很多实验证明,喝茶还有一个好处一一调节情绪。喝茶比较悠闲,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抛开烦恼。
绿色蔬菜颜色有深有浅,颜色越深,绿色越深,所含的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就越多。
我有一次去福建武夷山。武夷山茶农说:你买我们的茶能长寿。我说,你凭什么证明呢?茶农说,我们这茶好,因为我们这里很多人是“茶寿”。这里不叫高寿、长寿,而是叫茶寿。茶寿就是108岁的意思,茶字由仆加上八十八组成。不管怎么说,喝茶倒是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这是肯定的。
“白”是燕麦片
“白”指的是燕麦粉或燕麦片。燕麦的保健作用是美国在1963年发现的,在30余种农作物中,降胆固醇效果第一,还能降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稠度。
燕麦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非常确凿,特别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它含粗纤维及可溶性纤维比较多,含不饱和脂肪酸也多。
据报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每天早餐必有一杯牛奶、一杯果汁和燕麦面包,很科学,很合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高寿100岁,生前每天早上一碗燕麦粥。
我们北京很多干部、病人天天早上都是燕麦粥。我每天早上也是50克燕麦粥。燕麦粥很便宜,吃一个月下来,花的钱还不如吃一片药的钱。
为什么呢?你吃50克燕麦粥,可以少吃50克馒头,这就是主食吧。50克馒头3角,50克燕麦4角,才多l角钱。一个月才3块多钱,而且效果还挺好。燕麦粥不但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还对治疗糖尿病、减肥特别好。燕麦还能通大便,很多老年人大便干燥,造成脑血管病。
“黑”是黑木耳
“黑”是什么意思呢?“黑”是黑木耳。
黑木耳这个东西特别好,它可以降低血黏稠度。前面讲的那位“大款”,血黏度太高,他吃黑木耳就正好。
吃黑木耳后,血液变稀释,不容易得脑血栓,也不容易得冠心病。
现在很多老年人得血管性痴呆,这种痴呆是很多细小的毛细血管堵塞了,不是一根大的堵塞。突然堵塞,半身不遂,破了就脑出血;细小的毛细管慢慢地堵塞,最后脑子不行了,傻了,记忆没有了。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血黏度太高造成的。
黑木耳对调节血液黏稠度有很大好处,它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这是美国科学家1983年在一名华裔病人身上偶然发现的。
在研究中发现,经常吃黑木耳的人,血黏度很正常,效果类似阿司匹林。一天5~10克,相当于500克黑木耳吃50~100天,每天一次吃一点,做汤做菜都可吃。
后来,北京心肺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过一天食用5~10克黑木耳的情况下,也即500克黑木耳吃50~100~,血黏度就会下降。因此说,常吃黑木耳的人不容易形成脑血栓和发生心肌梗死。
这里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偏方,是一位病人介绍的,仅供参考。
他是一位企业家,有冠状动脉狭窄堵塞,需要做手术,到美国检查发现当时做不了,要两个月以后再去做。回国后他找了一个偏方,服用后,根据他本人说的,再去检查,发现血管已经通畅了,不需要做手术了。我们分析,冠状动脉血栓如果是近期形成的,有可能自溶,特别在血黏度低的情况下。
这个偏方有可借鉴之处:黑木耳10克,瘦肉50克,姜3片,大枣5枚,倒人6碗水,用文火,煲到只剩下两碗水,放点盐、味精。他吃了50天,据说动脉新鲜血栓溶解了,这是他的经验介绍,至少降低血黏度,有助于血栓溶解。
美国学者推测,中国人为什么冠心病发病相对较少呢?可能与经常吃黑木耳有关系,以致血黏度降低。
总之,经过科学实验,证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黑木耳一次吃5~10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