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私胜有私
香港“景泰蓝大王”陈玉书先生曾谈到他创业初期的一件事。一天,他在公园散步时,偶尔碰见一位女士和她的孩子在荡秋千。由于女士身单力薄,荡起秋千来很吃力,玩得气喘吁吁。于是,陈先生主动上前帮忙,帮他们推动秋千,使他们玩得很开心。临走时女士留给陈先生一张名片,说以后若需帮忙可以找她。原来此女士竟是香港某总裁的夫人。此后不久,陈先生在拓展销售市场上遇到了困难,他试着给那位女士拨了个电话,没想到总裁夫人满口答应,很快帮他弄到了一张货运签证。这笔生意让陈先生赚了一大笔钱,成为他开创事业的一个起点。人常说:“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这里的“准备”,除了实力上的积累外,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真诚助人的心态和行为,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成功的机遇有时恰恰就掌握在你所要帮助的人手里。上例中,面对素昧平生的母子荡秋千吃力的情形,陈先生没有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伸出手帮忙,为使对方玩得高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如果他不上去帮忙,固然无可指责,但恐怕就会与随后的机遇失之交臂,“景泰蓝大王”的称号最终是否属于他还真不好说。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改变他事业轨迹的机遇又何尝不是他播下的“真诚助人”这颗种子的收获呢?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相互之间应当诚心诚意,而不应怀着自私的个人目的,因为一旦对方发觉自己是被利用的工具时,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能适得其反。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就只能用一颗诚心去与他人交往。
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人,他人才会感到真正的温暖。如果带着个人目的去帮助他人,只能一时得逞,最终将失掉人心。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可以试着将自己忘掉,忘掉你提供的帮助和友爱能够给你带来的好处。
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在实处,不要停留在口头上。世上有两种帮助,一种是随便帮帮,一种是一帮到底。前一种帮助也是帮助,也能够给人带来好处,但它不算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就不同了。后一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是帮他人彻底解决困难的帮助。我们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很深的情义,当朋友有难时,我们能够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
帮助他人也是需要技巧的,关怀要有关怀的艺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情景下,当你想帮助某个人的时候,你要注意具体如何帮助他,才能使他切实得到你的帮助。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一位盲人在大街上着急地用拐杖敲着地面,是在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好心的你走上去,想帮助他,告诉他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他其实仍然分不清楚,他需要你拉着他的手,带着他走一段路。
帮助他人要坚持不懈,不要一时兴起,这也帮那也帮,不高兴的时候就谁都不帮。毛主席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现代社会,在金钱的冲击下,很多人一举一动都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时自己总认为是吃了亏,更别说坚持不懈地帮助别人了。
在帮助别人时,你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体现人生的价值,帮助自己表现心底的善良,帮助自己获得友谊和赞许。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无私地始终如一地帮助他人,是受社会所尊敬的优良品质。
帮助他人,不能居功自傲。美国自以为是世界警察,在帮助其他国家的时候常常摆出救世主的姿态,并对别国的内政指手画脚,严重影响了它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大国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帮助了他人时,我们不能以此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更不能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因为我们的帮助应该是无私的、诚恳的,不存在半点恩赐的意思。如果老记得自己有恩于他人,这样活着岂不是很累?居功自傲的人也常常因为其骄横的态度而招致别人的不满,人们不愿接受他的帮助,更别说一种好人缘了。
2.你的好,别人是会记住的
柏年是美国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因一念之差,他投资的股票几乎亏尽,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家公司总裁写的: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40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柏年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块钱汇票,上面夹着的名片,印着柏年律师的地址、电话。柏年实在想不起还有这么一桩事情。
“10年前,在移民局……”总裁开口了,“我在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还少5美元申请费。如果那天我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正在我发愁的时候,是你从身后递了5美元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
柏年渐渐回忆起来,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我有钱之后,第一件事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单枪匹马来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块钱改变了我人生的态度,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得好好报答你,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5块钱的汇票,因为这5块钱不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许多人在为他人办事、行方便的时候,总会顺便告诉对方自己对别人也很好,心里悄悄地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因此当你在找人办事的时候,就要找准对方的心理定位,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极大的帮助,这样你所求之事才会顺利完成。
故事中的柏年以5块钱买的原始股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正所谓“投之以木瓜,报之以桃李”。只要我们试着去帮助那些暂时不得势的朋友,总会获得丰厚的回报的。不要疏远落魄的朋友,世事沧桑,复杂多变,起起伏伏,实难预料。昨天的权贵,今天可能成为平民,巨富大款,一夜之间也可能一贫如洗……
我们为他人做好事的行为本质上是很好的,但是要记住: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了——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什么回报,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种热情,你的生活就更加美好、更加惬意起来。所以,下次你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不要声张,你的心情坦然了,你就能体会到奉献的乐趣。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有意或是无意的,我们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尤其是当我们为别人做了点什么的时候。比方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住在同一间寝室的人常说“既然我打扫了洗手间,那么她就应该将厨房清理一下”,或是邻居之间“我上周帮他们家照顾了一下午孩子,这次总该他们帮我了吧”。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我们所付出的已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回报。
实际上,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每当他为别人提供方便的时候,他往往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后他就更会感到灵魂中的快乐。正如同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可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你所做的这些爱心行动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小小的”好事。
如果你感到替别人做了什么而得不到任何回报,那么导致你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你内心的互惠主义,它干扰你内心的平静,它使你老是在想: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应当去索取什么。如果行善事而有所图,也许好事会变成坏事。
有一位美国青年,曾从深井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和众人的钦佩。不幸的是,从此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人们知道他的这一善行。随着岁月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却念念不忘,越来越无法忍受人们如此对待他这样一个救人英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自杀。维吾尔族传说中最聪明的人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这位美国青年若能领会到阿凡提的名言,这个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多在你的生活中试着真心真意地去帮助别人,别让你自己有意无意就想着“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你最好渐渐地摒弃这种想法。当这一切完全发自你的意愿时,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帮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报答、只是真心实意地去做你所能做到的,那将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感到这一切对于你心灵的回报——一种和平、宁静、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