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时刻关心着自己儿子的成长,期待着有一天将公司交给他掌管。艾德索也很尊重父亲,或者说是很顺从。按他的学习成绩来说,上大学是决没有问题的,他这样的富豪之家经济上更不会有困难,即使是常春藤这样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都可以去。但亨利不重视高等教育,他让艾德索中学一毕业就到公司来熟悉他的工作。这时艾德索是公司的秘书,亨利到哪里都愿意带着他。
亨利自从上次跟夏尔登打官司后,很注意留心报纸上有关自己的新闻了,特别是经过日薪5元这件事,新闻界大加渲染,使他成了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为公众所瞩目。他重视这点,这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当然,其中也包含有商业利益,不管他自觉还是不自觉。这一次,他要尽量利用自己的影响为和平而努力。
11月22日,亨利与反战人士亚当斯、史基威摩夫人、拉克纳等人在一起共进午餐,他们谈到派代表团赴欧洲的事。会上有人提到弄条船去欧洲,把中立国的和平使节送往欧洲,既方便游说,又有一定的声势。
亨利善于把计划化为行动。回到旅馆后,他就把“奥斯卡二世”号邮轮的头等舱和二等舱位全包下来。这条船是往返于美国和北欧航线的。第二天,他带着这个计划到白宫谒见威尔逊总统,力促官方来推动和平运动。
亨利在华府请总统以官方的名义派和平使节团前往欧洲调停,他保证,一切费用由他承担。总统的回答是:“福特先生,你想调停战争,维护和平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要维护和平,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法,所以非常抱歉,我虽然身为总统,却不能赞同你的计划。”
亨利固执地说:“可是我已包下了一艘船,为了和平,请总统好好利用它吧。”
接着亨利还邀请总统的女儿、女婿一同前往。威尔逊总统更感到无法接受。亨利只好对总统说,既然意见不被采纳,就只有自己去完成它了。
亨利·福特从总统府失望地回来后,第二天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这个记者招待会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他原来准备讲的“让那些战壕里的孩子们圣诞节回家”的主题此时不得不换种口气说了。
亨利在大庭广众之下本不善于言辞,加上白宫之行令他失望,这下他嘴里就更没词了。他对记者们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会为谋求人类的幸福而努力,所以我预备组织和平使节团前往欧洲调停,希望能赶在圣诞节前把战壕中的士兵们全部撤回,而且我也竭诚希望爱迪生,以及百货大王华纳能共襄盛事,支持我的计划……各位,我弄到了一条船……”
“福特先生,一条什么船?”
“奥斯卡二世。”
“那么你弄这条船来是干什么的?”
“我们打算把士兵们找回来过圣诞节。”
“你将怎样实行你的计划?”
“你们很快就会看到的。”
“你要去哪里?”
“暂时还不知道。”
“你要去哪个国家?”
“我说了我不知道。”
“那你又怎么能办成这件事?”
“哦!我们有保证。”
记者们问什么保证。其实,亨利是指史基威摩夫人皮包里的那些文件,可是他自己从未见过,因此,这事要他解释会越扯越扯不清。
亨利简直被记者们弄得下不了台。他本想让身旁的拉克纳等人代他回答问题,但越回避反而越引起记者的追问。
应该说,这次记者招待会的失败,不是他不老练,缺乏外交辞令,归根结底,是计划本身的轻率。
第二天,一些报纸就嘲讽开了:“大战将在圣诞节结束,福特阻止的。”
“福特先生根本没有明确的计划,他到欧洲去不知做什么。”
所有不赞成这个计划的人中,克拉拉是最坚决的一个。她早就看出史基威摩夫人靠不住,在迪波恩她就看不惯这位夫人的夸夸其谈,到纽约、华盛顿这位夫人住的是最高级的酒店,每天的电报费上千元,为了这趟出行,她还特别为自己订做了一套晚礼服和皮大衣。这一切全记在亨利的账上。然而她却对人说:“我想要的,只要棍子轻轻一点,哪,就出现了。”克拉拉气坏了,她给史基威摩夫人写过一封信,说:“福特先生的名字和钱被可耻地糟蹋,你是始作俑者。”她知道这趟出行凶多吉少,她特别担心亨利不能平安归来。可是丈夫的决心比她更坚决,她只好将丈夫嘱托给公司的随行人员马奎斯牧师照料。
此时德国潜艇一再击沉保持中立的美国船只的事件激怒了美国人,要求美国参战的呼声高涨。亨利的“和平船”计划不可能得到舆论的支持。主战派讽刺说,如果“奥斯卡二世”号也被德军击沉了,那才是自食其果。
但是亨利决心一干到底,不过他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下来了,他明白光靠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和平,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驱散一点笼罩在每个人头上的战争硝烟,让他们清醒一点。
支持“和平船”计划的人也不少。“奥斯卡二世”在纽约启航的那天,有15000多群众到码头送行。爱迪生也赶到码头,为不能亲自同行而道歉。
“和平船”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驶离纽约港,岸上的乐队奏起《我生儿子不是为当兵》的曲子。一位名叫厄奔·勒多的冬泳爱好者跳入冰冷的哈德逊河,尾随“奥斯卡二世”号挥臂追去,他说是要为“和平船”护航。
这条船的船名“奥斯卡二世”与它此时担负的任务倒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二世是瑞典一位温和的国王,瑞典和挪威分裂成两个国家而没有发生战争与他的努力分不开,所以他在国际上素有调停者的美誉。
船上有50位代表团成员、44位随行记者,此外还有一些行政人员,史基威摩夫人也在船上。船的第一个停靠地是挪威,再到瑞典、丹麦、荷兰等中立国,一路呼吁和平。
船上一位牧师问亨利:“你不认为这项计划是为神而做的吗?”
“不,我从不曾想到什么神,而且我也完全不懂这些,我只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已。”
“你难道没有信仰吗?”
“当然有,我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善意。我认为只要相信别人,别人就不会背叛你。这是我和福特公司的员工相处时,亲身体验到的。”
出发的第四天,亨利致电各参战国领袖,电报内容是:“鲜血已流得够多,人民备受痛苦,物资的破坏也太大了。用枪炮弹药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在会议桌上解决吧!”
亨利的呼吁没有得到响应。
不久,从美国又传来消息,威尔逊总统已把准备参战的方案提交国会议决了。这个消息在代表团的成员中引起了意见分歧。一派坚决主张各国都应解除武装,立即停战;另一派则认为祖国既已准备参战,作为美国公民,即使持不同的政见,也应与祖国共命运,不要再从事与国策不协调的活动了。
两派互相攻击。这情形由随行的记者用无线电拍发出去了。国内报纸立刻对“和平船”上的新闻重新发生了兴趣。当时报上篇篇报道有如漫画一样,极尽挖苦嘲弄之能事。报上说“和平船”在大海中被关于威尔逊总统参战方案的争论摇得晃来晃去。记者们把响应总统号召的一派称之为“起义者”。说“和平船”在没有来得及调停战争之前自己躯壳内就发起了战争。诸如此类的新闻竟导致路遇的两艘船上的警官有心要帮助“奥斯卡二世”船长维持秩序。
至于“和平使节团”的成员则还在认真地各自捍卫各自的真理,顾不上自己在国内报纸上的形象。
船长要求亨利查禁这些免费旅行的无冕之王的报道。亨利一笑置之:“不必了,随他们去说吧。记者是我的客人,我怎能检查他们写的东西呢?我相信事实会证明一切,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久会被世人了解的。”
亨利以他的真诚和宽宏赢得了争论双方以及记者们的尊敬。他与史基威摩夫人的表现相反,这位夫人整天关在自己的房间中拒绝参加所有的聚会和讨论,她那神秘的皮包里的文件,从不让人看,人们背后说她像个大蜘蛛,正在结她的计划网。
亨利在船上已渐渐感到这次出行的不祥。他与人聊天,多半是谈些与和平调停无关的事,话题一接触他的和平计划便会含混不清,说不出个道道,整个旅途他只有一次感到轻松愉快,那就是他独自一人溜到船舱下的轮机房,在本能的驱使下察看机器的运转。
旅途的末段,他病了,心情再也没好过。他把自己关在客舱里,除了马奎斯,不想见任何人。记者们几天不见他露面,起了好奇心。终于,某一天有一个冒失的记者闯进了他的房间,他竟大声嚷嚷:“福特先生,皮尔篷·摩根死后6小时我们报界才得到消息,这回我们可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了,我们来看看您是否还活着。”
1915年12月18日,“奥斯卡二世”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
亨利在船上患的感冒一天天加重。这天气温是零下12度,上岸后,他们步行来到旅馆,一进房门,亨利就倒下了。助手们将他送到医院。几天后,病情仍未好转,但他仍坚持出席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这一次记者们看到穿着医院病人服,疲惫不堪的亨利,没有再给他出难题。亨利向他们谈起了他的拖拉机,他没有为他的拖拉机申请专利,所以军火商也可以制造它来赚钱,他希望他们停止生产武器,把坦克变为拖拉机。
亨利的病情仍然严重,医生劝他立刻离开代表团回国,不然可能更加恶化。他的助手马奎斯牧师有克拉拉的重托在身,也力劝他回国。亨利躺在病床上,想起了克拉拉跟他分别时的不安。克拉拉担心欧洲海域遍布水雷,丈夫此次远行凶多吉少。亨利当时安慰她:“我只是离开很短的时间,一个月之内就会回来。”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而自己却卧病在床,壮志未酬身先病,亨利不得已,只得听凭助手们将他送上返国的旅程。
在回程中,亨利与马奎斯谈到他为什么要花50万美元冒险组织这次行动,他说:“我不要钱,我要过一种生活,为了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亨利承认自己的失败,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聊以自慰的是,他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并且义无反顾地采取了争取和平的行动。换言之,他以堂·吉诃德的忠诚为自己的理想而殚精竭虑,从这一点看,他觉得他的行动仍具有崇高的意义。
亨利离开后,这个和平使节团并未因此受影响,他们继续按预定计划前往瑞典、丹麦、荷兰。这些国家的人民对他们的欢迎出乎意料的隆重。瑞士、瑞典政府的知名人士,以及一批社会民主党人、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者都表示支持他们。瑞典议会还通过了一项督促政府召开一次官方中立大会的决定。和平船的代表们在海牙发表了复活节《告交战国书》。
尽管亨利走了,留下来这部分人的费用仍由福特公司支付。不过他们最终也未能完成调停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