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四军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战斗英雄奖章
从皖南事变说起1941年1月4H,驻扎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9000余人,奉命北上到口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部队到达茂林一带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2000多人外,30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
国民党当局得寸进尺,进一步制造摩擦。1941年1月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针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丁周恩来同志的亲笔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同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声讨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摧残抗日力量、破坏统一战线的滔天罪行。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把华中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成为华东战场上转战大江南北抗击日寇的决定力量。
话说新四军第三师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七个主力师之一,是1941年2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基础编成的。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皖南事变中被围攻的新四军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下辖三个旅两个军分区一个保安司令部。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九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盐阜军分区(1941年6月组成),司令员洪学智;淮海军区(1941年3月组成),司令员覃健,政治委员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常玉清。第七、第八旅活动于苏北淮海、盐阜区,第九旅到皖东北。1942年11月成立苏北军区(亦称盐淮军区),第三师师部兼军区机关。
1944年9月,第七旅奉命西进淮北,归四师指挥。1945年4月,以淮海军分区第二、三支队组成独立旅,南F皖江归七师指挥。同年9月第七旅和独立旅归还三师建制。1945年8月,为保证主力部队大规模机动,第三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第八旅和第十旅分别免兼盐阜和淮海军区。1945年10月,第三师所属部队共37万余人,分作两个梯队开赴东北。
战斗英雄奖章新四军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这枚战斗英雄奖章正是1941年颁发的,是皖南事变之后,也就是第=师在新军部组建之后的事情。当时一边要抗击日寇,一边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反摩擦斗争,条件非常艰苦。
然而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这枚奖章仍然采用贵重金属银做材料,可见对战斗英雄的奖励是相当重视的。奖章形状特别,不是人们常见的那种五角星,而是采用了钝角五角星,整个五角星的周边以放射状的锯齿为装饰,钝角五角星内部是红色的圆形,中间一个战士的半身像,战士手中拿着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战士半身像的下面写了“战斗”两个大字。
奖章通径4.l厘米,不算大,但是这小小的一枚奖章却记录了皖南事变之后的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看了这枚奖章,仿佛我们就置身于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
由于是战争年代,军队很难集中,部队也只能“各白为政”了,因此这之后,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第三师第八旅、第四师政治部、第五师也都相继颁发了各种各样的奖章,名称各不相同、样式也各有特色。
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于1943年颁发了“生产模范奖章”,第三师第八旅于1944年颁发了“模范奖章”,第四师政治部于l942年颁发了“学习英雄奖章”,第五师颁发了“坚决抗战,保卫祖国”荣誉章、1944年颁发了“荣誉奖章”、1944年12月颁发了“第五师奖章”……
可能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奖章被我们遗漏了,或者时间的火焰将勋章的色彩烧褪了,但是英雄们的业绩却是千古长存的啊!
二、百团大战奖章
话说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一二九师、第一二〇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940年夏秋之交,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纳粹军队在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企图攫取英、美、法、荷等同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国战场上。他们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冈笼政策”,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从而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耍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F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古)段;第一二九师破击止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一二〇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口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当时,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三个师团全部、两个师团的各两个联队、五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两个大队、一个骑兵旅团的两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网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一二九师(含决死队第一、第三纵队等)46个用、第一二0师(含决死队第二、第四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十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正式更名为“百团大战”。
独特的百团大战奖章百团大战历时五个多月。白1940年8月20口至l2月5日的三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计毙、伤、俘和投诚口伪军达46480人。其中: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口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II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后各参战部队对此次战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总结、庆祝和评比。
1941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对评比出的“百团大战”战斗英雄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百团大战奖章”。
奖章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百团大战”一等奖章、二等奖章、三等奖章。由于战事紧张,没有更好的条件,奖章制作得非常简单。奖章采用了从未有过的布料为材质,长方形,长75厘米,宽45厘米,奖章上有编号。但是,它却是这一著名战役的具体见证,百团大战的英雄们所创造的英勇战绩也由此得到彰显。
三、南泥湾劳动英雄奖章
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前,南泥湾只是陕西省延安境内一条狭窄的名不见经传的山谷,它位于延安东南大约90公里的地方。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王震率领八路军-二〇师三五九旅的广大指战员艰苦创业,开荒26万亩,使昔日的荒原变成了一马平川的稻田,变成了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部队不仅实现了吃用全部自给,而且每年还向政府上交公粮一万石,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从此,南泥湾也成了享誉中外的一面旗帜。
白1940年开始,由于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和蒋介石集团军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加上华北地区遭受水、旱、虫等严重自然灾害,边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困难,延安解放区军民处于一种异常艰难的窘境,人们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蔬菜、没有纸张,伤病员没有医药,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他说:“无论哪个战士,哪个老百姓,想吃饭又不劳动,就不算好战士,好老百姓。”毛泽东还说:“像国民党那样跟群众要粮要钱,不尽力去帮助群众增加生产,完全是错误的。”为了粉碎封锁,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带头参加生产劳动。
王震率领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全体战上一手拿钢枪,一手拿铁锹,率先到南泥湾去开荒。没有钢铁他们就自造木锄本犁,没有纸张他们就在桦树皮上写字。收了头一次庄稼之后,他们把余粮卖掉换来几头耕牛,接着再种。他们做木纺车,自己制造粗毛呢等布料……
他们本着“农业为第一位,工业和运输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的方针,在南泥湾里种植粮食的同时,还种植大量的菜、麻、烟等经济作物,还饲养了5000多头猪,不仅解决了部队的供应问题,还向国家上交公粮。在开荒造田的同时,他们还开创了盐井、木工厂、铁工厂、磨坊、粉坊、油坊等T业生产项目,还建立了大光纺织厂,大光肥皂厂。为运输部队所需物资,他们组建了一个有600多头骆驼的运输队。他们办商业,从建立“军民合作社”开始,发展到有10多个分店的大光商店,这些商店不仅在保证军需民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还为部队积累了资金。1943年,三五九旅实现了经费、物资自给,粮食做到了耕三余一。为了打破封锁,他们还同国民党统治的白区做走私买卖,有时还要打遭遇战。三五九旅开展的生产自给运动,不仅提高了部队的生活自给程度,改善了部队的物质条件,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
正像《南泥湾》这首歌中所唱的: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的变化,是三五九旅与边区人民共同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结果,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军民共同开发建设的典范。
南泥湾劳动英雄奖章就是八路军一=o师三五九旅用来奖励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涌现出来的劳动英雄的。
这是一枚比较特殊的奖章,它不是金质的,也不是银质的,它只是用胶片和纸板制作而成的。它长只有2.l厘米,宽也只有1.3厘米。从这枚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奖章我们就已经看出来当时延安经济紧张的程度了。
这枚奖章虽然很小,但是奖章所代表的崇高荣誉却是至高无上的;这枚奖章的材质虽然是纸质的,奖章的珍贵程度却并不逊色于任何金质奖章;这枚奖章上的图案虽然简单,图案所蕴含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
奖章右部的中间部分是毛泽东和朱德的头像,毛泽东和朱德头像的左侧居中是劳动英雄几个套了红边的黑字。
“劳动英雄”四个大字的上面有略小的“南泥湾”三个字,也是黑字套红边。
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奖章的下部是延安桥和宝塔山的剪影,在剪影中有红色“三五九旅”和“1943”字样。整个面面的背景为灰白色,构图简洁大气。
这么一枚奖章经过几十年岁月沧桑竟然能够完好的保留下来,的确是奇迹。
四、胶东爆炸大王奖章
从《地雷战》说起1963年5月,山东省作家协会的作家翟永湖到山东省海阳市行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他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一面深入农村体验生活,面采访行村民兵当年抗击日伪的英雄事迹。后来,他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行村民兵对敌斗争故事为素材,写出一部长篇小说《民兵爆炸队》。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影片就在山东省的海阳县拍摄,剧中的赵虎、玉兰、于大爷等人物,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文山后老石匠等人为原型,在影片中行村改称为黄村,赵疃改名为赵家庄。这部电影就是中华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故事片--《地雷战》。
在山东省境内,海阳民兵其实并不是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是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海洋民兵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地雷战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不仅军队要参与,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当时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这种条件下,地雷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