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他买了4,000多元的礼物,是专门供在北京看病求人时送礼用的。蒋行远做得很细心,他先是按物品的种类各自分成多个小包,然后再用一个大大的纸箱子把它封好。礼品要的是完整,可不能出半点差错和损伤,一旦出现差错和损伤就会失去礼品的价值。
王良倩在去北京看病的路上,给蒋行远提出个要求:去看一眼天安门。蒋行远非常认真地回答:好的!王良倩报以他一个满意的微笑。
在此之前,蒋行远多次见过天安门,但不是在电影上就是在电视和宣传画上。他在煤矿当宣传干事的那阵子,用水粉、油画在纸上、布上、墙报上画下了数不清的天安门,还有天安门上空升起的不落的太阳。那是他心中的圣地,现在成了王良倩和他心中共同的圣地,此行,他们一定要到圣地去朝拜。
蒋行远和王良倩去北京的目的非常明确:找国内一流的专家对王良倩的病情进行复诊,以期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由于王良倩有病,每次和王良倩出去都是打的,而他一个人去找人和办事时,却用尽力气朝公交车上挤。
对于来自六盘水的他们来说,北京的马路虽然既宽又直,但远远没有六盘水的山间小道好走。不说别的,光记公交车线路,站牌,就够蒋行远忙活的。王良倩虽然能够很大程度帮上他的忙,但是,蒋行远尽量不要让她去为这些而更加劳累。毕竟孩子有病在身。
到北京,除了去对病情进行复诊之外,蒋行远还得在经济上把好关,每一分钱该怎么用,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最省。在吃的方面,蒋行远是尽量地满足王良倩的,不管是在营养的搭配上,还是对饭菜的规划上,都尽量地满足一个病人的要求。他们先是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道培医院,做事情得分清主次。对于一个孩子,她有可能是有些任性,蒋行远就尽量地做工作。不管是在北京、在贵阳、还是在水城,在生活上,宁可自己尽量的节省,他都要买最好的东西给王良倩吃。
他们是抽等检查结果之间的空隙去天安门的。那一天,蒋行远和王良倩都起了个大早。北京的天安门除了看门、更要看日出,那一天的天气好像是特意以最好的姿态来迎接这两个来自贵州山区的朝圣者,天空万里无云,太阳一出来,就给人们一个惊喜,不只是蒋行远和王良倩的心情特别的好,天安门前上万的观日者都是兴高采烈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升国旗的士兵就举行着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一时,国歌声从万人的口中飞出来,像从万人的口中飞出了一万个纵队的和平鸽。此情此景中,蒋行远和王良倩的歌声也加入了这上万支和平的队伍,歌声此时就是一股力量,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直至把心中的五星红旗升到心中的高度。
升完国旗、唱完国歌,蒋行远发现,王良倩激动得泪流满面。蒋行远正准备从包里抽出餐巾纸给她擦去脸上激动的泪水,可王良倩哪里肯抹去这满脸幸福的泪水?她一头扑进蒋行远的怀里,非常激动的地说,蒋伯伯,你知道我此时是多么的幸福呵!
幸福自然是必然的,就连他,都快六十的人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只是属于年龄上的差异,他掩盖了内心的激动,那些经历岁月爬到脸上的沧桑,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激动和风景。而他感觉庆幸的是,他心中的风景,此时正洋溢在王良倩这张虽然被病魔折磨着、但绝对是青春的脸上。
就让她哭过够,高兴过够,激动过够,幸福过够,他这一副胸怀,就是为像王良倩这些穷苦孩子准备的。他甚至还想,等王良倩的病好了,他带上所有他帮扶的孩子都来到天安门,都来看日出,然后迎着这圣地的朝霞,照一张“全家福”。蒋行远想,到那一天,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备上一瓶好酒,迎着朝霞把酒临风!他甚至把这瓶好酒的品牌都都选好了,不用别的,就用贵州的茅台。
朝霞再往上升,就成为一轮朝阳了。朝阳下的蒋行远和王良倩,这对没有血缘关系、不同民族的父女,精神格外的抖擞。那一刻,病魔好像已经从王良倩的身上溜走,生命还给了王良倩的青春和美丽。蒋行远举起相机,找准最佳的镜头,不断地给王良倩照相,天上的朝阳和地下的“朝阳”相映成趣,蒋行远想起了毛主席同志的一句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想着想着,泪水独自在他心头流……
最后,根据王良倩的要求,蒋行远找了一个游客,这“父女”两人在天安门前照了一张合影照,照片中的他们身后天安门城楼上的红旗迎风招展,朝阳下的父女,脸上尽是藏不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