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9200000023

第23章 鄱阳湖古战场——承载了两个帝王的全部野心

公元1363年,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两个男人——朱元璋和陈友谅陈兵鄱阳湖,怒目相望。浩瀚的鄱阳湖在瞬间承载了两个男人的全部野心。“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在中国水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那么,鄱阳湖是如何形成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是如何多次交锋的?陈友谅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万里长江的腰带

“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鄱阳湖,江南地区的“水”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1.鄱阳湖的形成

鄱阳湖碧波荡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时值春夏之交,天气清爽。一轮红日伴着熹微的晨光从天边升起。几只幽兰蝶轻盈的飞舞,脚下江水缓缓流淌。整个景象犹如寄居天堂隔壁一般。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居息的湖边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有谁会将它同当年的那场鄱阳湖水战联想在一起。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它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早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本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

相传,黄帝时期,“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蠡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然而,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枭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湖水淹没,而当时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并成为江西四大古镇之一,所以,历史上出现了“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的说法。

2.兵家必争之地

在鄱阳湖中,有一孤峰拔水而起,其形似鞋,这就是人称鄱湖仙岛的鞋山。

鞋山上有丰富而悠久的人文景观。虽然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石刻已经磨灭,但是宋米芾写的“眠云”二字及清人石刻“凌波第一、锦袜无双”仍在。鞋山上曾建有大仙女庙、天后宫、梳妆台、七层塔等建筑。武则天时,徐敬业在起兵谋反失败后,削发为僧,隐居于此。

鞋山素有“天下无双第一鞋”之称,是中国道教圣地和世界候鸟最佳观赏保护区。它西临庐山,四面碧波,孤峰独峙,雄踞中流。鞋山海拔90.7米,面积11万平方米,是国内难得的集山、江、湖等融为一体的景观群。此外,景区内设有两个观赏区,有古炮台、烽火台、城墙步道、云眠亭、大姑塔、禹王峰、观庐亭、大姑庙、观鸟台等景点。

鞋山位于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鄱阳湖大战,主要是以鞋山为中心。陈友谅在康郎山作战失利后,退军鞋山,在岛上修城筑垒,然后在鞋山水域同朱元璋展开大战。

3.刘伯温误听山名

鄱阳湖畔的康郎山因浪大风高,也被称作是抗浪山,是鄱阳湖中一岛屿,也是鄱阳湖战役的主战场,是朱元璋当年囤兵扎寨的地方。

据说,当年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在战前来到这里勘察地形,见此地山头开阔,树木葱茏,不仅是出兵的好地方,还便于隐蔽。于是,他们立刻向当地人打听此地的情况,刘伯温误听山名后,兴奋地说:“糠粮山、糠粮山,猪(朱)有糠吃,人有粮吃,在此能生存、能发展,夺取天下指日可待,此天以宝地助大帅也!”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这些话后,也爽朗地笑道:“我辈乃英雄儿郎,得此糠粮山,定可化险为夷,今晚营中暗号,不如改为‘来者何人?我为康郎’。”

此后,朱家军一统江山,“康郎山”也随之名扬四方。

如今,康山忠臣庙建在康郎山上,是朱陈鄱阳湖大战的纪念场所,始建于吴元年夏四月,是朱元璋为追认三十六位忠臣所建,同时,朱元璋为这些忠臣加封赠爵,塑像祭祀。咸丰九年重建,重建时于其左添建昭忠祠,怀忠楼,其右添建关帝殿。

一次水面上的战略大决战

1.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他一面收罗人才,一面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

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红巾军领袖徐寿辉,自称皇帝,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公元1362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控制了四川。

此外,方国珍在庆元(今浙江宁波)起义,控制了浙东地区。张士诚在江北起兵,控制了长江三角洲。

2.第一次交锋

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纳了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消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率战舰千艘投张士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

第二年,朱元璋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实现了他的第一步战略计划。

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想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最大的阻碍就是陈友谅。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和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力量非常强大,其水军力量就是朱元璋的10倍。可以说,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对此,朱元璋决定集中主力先攻打陈友谅,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士诚的军队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此时,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领十万水军,越过朱元璋占领的池州(今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和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打算通过上下夹击来吞灭朱元璋。

朱元璋为了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再加上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于是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友谅的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计划,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老康”为暗号。

同时,朱元璋按照当时的地理位置作了部署:常遇春率领三万士兵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徐达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则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此外,朱元璋还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饶),以此来威胁和牵制陈友谅。

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由于急躁和过于轻敌,对信的内容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他在江东桥连呼“老康”,没有人应答,这时,陈友谅知道自己受骗了,于是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朱元璋趁陈友谅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顿时伏兵四起,从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

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伤亡惨重,其士卒不是被杀就是落水,另有2万余人被生擒。在这种情况下,陈友谅遗弃100余艘巨舰,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

朱元璋乘胜追击,不仅夺回了安庆和太平,还攻占了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此后一年的时间,朱元璋乘陈友谅大军内部矛盾激化的有利时机,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乐平、抚州等地,收编龙兴(今南昌)守军,连下瑞州、吉安和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实力大大增强。

3.激战之前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安丰是应天的屏障,小明王向朱元璋告急求援。于是,朱元璋率兵渡江救援安丰。

随后,陈友谅认为朱元璋大军的主力救援安丰,江南必定空虚,于是他乘这个有利时机,率领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围攻洪都,占领了吉安、临江、无为州。

洪都位于赣北平原,属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陈友谅大军登陆后,从四面八方向洪都城发起猛攻。守城朱军浴血奋战,死守洪都,坚持月余。

当时,朱元璋已回到应天,但是主力仍由围攻庐州的徐达率领。

朱元璋了解到陈友谅全军只是围攻洪都,并没有直取应天,而且,当时江水日涸,不利于陈军巨舰行动,此外,据消息透露,目前陈军缺粮,士卒多死,认为这正是消灭陈友谅的大好时机。

于是,朱元璋一面命洪都守军拖延陈军,为自己争取时间,一面命徐达回师应天。

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20万水军,往救洪都,十天后到达湖口。朱元璋先派兵守住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另派一军屯于南湖嘴(今江西湖口西北),从而切断陈友谅的归路;然后,朱元璋为了防止陈军逃跑,派兵扼守武阳渡(今江西南昌县东);最后,朱元璋亲率水师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陈友谅得知朱元璋率大军前来救援,立即迎战。至此,一场规模空前激烈的生死大决战,在鄱阳湖面展开。

4.三次交锋

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

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气势夺人。朱元璋发现陈军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于是将自己军队的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第二天,双方展开激战。朱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亲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杀敌1500人,并缴获一艘巨舰。接着,朱军大将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众多。然而,朱军也有很大的伤亡,特别是朱元璋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

从清晨至日暮,双方一直呈僵持状态,互有伤亡,不分胜负只好鸣金收兵。

二十二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因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此时,朱元璋听取了部将郭兴的建议,改用火攻破敌。

朱元璋选择勇敢士兵驾驶七艘装满火药柴薪的渔船,在黄昏湖面上吹起东北风时迫近敌舰,顺风放火,一时间风急火烈,火势迅速蔓延。

瞬间,烈焰飞腾,湖水尽赤,陈军死伤过半,数百艘巨舰被烧毁,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朱元璋乘势发起猛攻,又杀敌2000余人。

二十三日,双方再次交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当时,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因此免遭一劫。

二十四日,朱军大将俞通海等人率领六舰突入陈军舰队,勇敢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朱军士气大振,朝陈军发起猛烈攻击。

最后,陈友谅不得不收拢残部,转为防御,不敢再战。

5.得人心和失人心

二十四日晚,朱元璋乘胜进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控制江水上游,陈友谅则退保诸矶(今江西星子南)。

两军相持三天,陈军屡战屡败,形势越来越不利。同时,陈友谅的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朱元璋,导致陈军内部军心动摇,力量更加削弱。

陈友谅一气之下将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此来泄愤,朱元璋却恰恰相反,他将俘虏全部送还,并悼死医伤,大得人心。为此,陈军内部分崩离析,士气更加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认为陈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于是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在江中放置大舟火筏,又派兵夺取蕲州和兴国,便于控制长江上游,堵敌归路,待机歼敌。

陈友谅被困于湖中一个多月,军粮殆尽,于是孤注一掷,从南湖嘴突围,打算进入长江退回武昌。

当陈友谅率军到达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于是改道泾江,又遭伏兵阻击,在左右夹击的局势下,陈友谅中箭而死,五万余人投降。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攻下武昌,陈友谅儿子陈理投降,至此,朱元璋完全占领了陈友谅所属的地区。

从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二十六日,历时37天的鄱阳湖之战终于结束。

窥秘战争

1.陈友谅失败的根源

战前,陈友谅无论在人数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优于朱元璋,结果却以惨败被杀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陈友谅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

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丰,造成应天空虚。如果陈友谅没有先攻洪都,而是让主力直攻应天,只留一小部分攻打洪都,这样就会使朱元璋处于陈、张夹攻、进退失据的不利处境。

但是陈友谅却没有这么做,导致数十万大军局处于狭小地域,难以展开,而且,陈友谅也没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而是置后路于不顾。最终使得朱元璋巧妙地利用了他的疏漏,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从而扭转了战局,创造了我国水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2.朱元璋报恩

据说,有一次,陈友谅率十几万水军把朱元璋的两万水军包围在鄱阳湖,当时的情况对朱元璋非常不利。

陈友谅乘人之危,提宝剑站在指挥船的船头,大声喊道:“朱元璋,我不想杀你的士兵,你如果有好生之德,就马上出来拿剑自刎。”

朱元璋此时在指挥船里走来走去,想不出好的办法。正在这时,他手下的一名将领说:“主公,我们长的很像,况且我也没有在外边漏过脸,眼下危及,我只有替主公一死,不过,在我死之前,我有个请求,我想让你将来把我的儿子封为十王之王,他以后若犯死罪,去他一王,但是不能杀他。”

朱元璋说:“如果我将来当上皇帝,一定封他为十王之王。”

之后,那名将领穿上朱元璋的衣服,走到船外,面对陈友谅,拿剑自刎。

陈友谅信以为真,很讲信誉地放走了真正的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没有食言,封那个将领的儿子为十王之王,并且还让他当上了自己的驸马。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朱棣最有谋

    朱棣最有谋

    本书带领读者从永乐皇帝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领略他齐集一身的王霸之学、权谋之变,获得为人、处世、立功的经验与学问,练就自我保护、披荆斩棘的谋略和智慧。
  •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热门推荐
  • 请将军开恩

    请将军开恩

    前朝她是宰相嫡女,盛享万千宠爱。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她不惜毁人容貌,挑人筋骨;纵使落下百年骂名也不管不顾,置若罔闻。痴爱太子的她用尽一切手段坐上太子妃的位置,等太子登基后一道圣旨,给她换来了十五年的冷宫时光,人人皆唾弃她辱骂她。死于她深爱之人赐的一杯毒酒,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人剁了十指,最后葬身冷宫火海。如今她重获新生机会,却和前世协助皇上逼死她和她家人的将军养子打上了照面。正是这个男人害死她全家,亲手烧了她的尸首。她心思一动,如果害了她的罪魁祸首转而替她工作,那么何来害自己一说?重来一次,她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 天人王

    天人王

    三千世界第一奇书《太上感应篇》内蕴九经,每万年方出世一经,得之可霸天下。百万年为期的黄金盛世即将到来,《太上感应篇》九经陆续在三千世界出世。传言,九经合一,太上再现,诸雄回归,王者天人。
  • 网游之转世暗号

    网游之转世暗号

    黑手,一个总喜欢出人意表的人。一个现实中曾经忘记了自己,追名夺利的人。一个追求游戏快乐,却不快乐的人。一个活得丰富却不开心的人。《天梦》一款不知道开发公司,只知道归于中国一个突然冒出的梦幻真实集团管理。一个据说可以延长人类寿命,里边隐藏着世界各处的修炼方法的游戏。每天三更!谢谢您的支持
  • 舰艇与潜艇

    舰艇与潜艇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对待。在和平年代,国无防不立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地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维护世界和平。
  • 我是王者我骄傲

    我是王者我骄傲

    “啊!好强的隐身术!你的师父是谁?”敌人只剩下一口气,犹自不甘的问道。董浩潇洒的站在他的面前, “那是一个带着面具,穿着披风的神秘男人,你可以叫他……兰陵王"这是一个捡到王者荣耀人物系统的异界玩家的故事。
  • 花开花落花颜溪

    花开花落花颜溪

    你相信世界上有平行时空吗?早就在偶像剧里听说,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你,在做着你从来不敢做的事,过着你想过的生活。林允是我市林氏集团的大小姐,自小喜爱读书,从法国留学归来没有选择在家族企业发展,反而去了对手的公司当了模特。殊不知,莫名其妙的从书亭里无意买来的一本书,给穿越了……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乌龙。
  • 弃忧珠

    弃忧珠

    一个被命运遗弃的孩子,一个光怪陆离的神魔乱世,看他如何一步步揭开身世之谜以及背后的层层因果,如何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障篱,修成圆满,傲视群雄…..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大美天地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大美天地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壮美山河相遇,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精选了历代歌咏山川盛景的诗词经典。作者所关注的是经典诗词背后隐藏的那些个体的沉浮荣辱、家国情怀,以及诗人们对时代深沉的温情与眷恋。让小读者在课本之外看到一个异常丰富的大千世界,铭记这些镌刻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万水千山……在经典诵读中引领孩子见天地、见人间、见万象、见真情。
  • 帝灵战神

    帝灵战神

    当世上所有人都披上伪善的面具,当所有人都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当身边的人尽是算计与利益,在汹涌激荡的强者浑流之中如何改天逆命?不管前路如何,不会改变的是矢志不渝的信念!
  • 盛世风华丶重生记

    盛世风华丶重生记

    墨儿...我的墨儿,你看着我,我是你的姐姐子兮呀。你是不是在怪姐姐,怪姐姐这么久没来看过你,对吗?你一定是在怪姐姐是不是?所以才不肯认我,别怕!姐姐是来带你走的,这次姐姐再也不抛下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房间里站满了西装革履的黑衣人,偌大的房间突然显的那么拥挤,然而中间却空荡荡的只有两个人,女子浑身是血,胸口插着浸过毒的刀,让她摇摇欲坠,但她眼神依然那么温柔的看这对面的那个表情冷漠的少年。就算身上的刀是少年亲手插上的,却一点不影响她看向少年眼神中流漏出的那种溺爱。“啪”,“啪”“啪”,好戏啊,好戏!"蛮四”.......怎么会是你?。女子不敢相信的看着进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