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超市能够迅速抢摊全国,这与温州人商业领先的经营理念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城镇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增大,但许多地方的商业还处于传统经营方式,善于捕捉商机的温州人抢先占领超市行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产生市场规模效应。比如瑞安陶山人黄忠武在诸暨开了一家5000平方米的超市,成了当地的购物中心。他说,在城镇办超市,避免了与城市中心商业巨头正面交锋,降低了投资风险,回报率十分可观。
还有,当欧元开始流通的时候,动作快的温州人也大大赚了一笔。听起来有些荒唐,事实却是如此!原来欧洲各国使用的货币的票面比新欧元短,加长的欧元放不进欧洲人的钱夹子,所以欧元流通之日,就是欧洲人更换钱夹子之时,这就带来了挣钱的机会。
精明的温州不仅从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中抓住了商机,而且还动作迅速,最先制作出新的钱夹子在欧洲出售。他们通过钱夹子的生意,让欧洲人的钱进了温州人的钱夹子。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任何希望,任何成功,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赚钱也是一样,关键在于行动,而且是立即行动。
(七)关键时刻果断出手
商机千变万化、转瞬即逝,因此做生意就要嗅觉灵敏、果敢决断,逮住机会就迅速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商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不能迅速地对一件事情做出决断,就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假如不能当机立断,那么就会形成“越顾虑越观察,越观察越顾虑”的恶性循环。作为商人,要么快刀斩乱麻地决定下来并付诸行动,要么就干脆想也别想,不要优柔寡断。很多温州商人的成功,其果断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就是:敏锐观察,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南京温州经济促进会会长章庆洪就是因为能在每次关键时刻果断决策,从一个农村娃成为了拥有亿万身家的成功商人。
1965年5月,章庆洪出生在温州市龙湾区建丰村,17岁那年,为父母分担家庭负担,他只读了一年高中就果断地拜师学艺,成了龙湾当地一个有名的制鞋师傅的徒弟。章庆洪对师傅十分敬重,加之聪明好学,不到一年时间便将一双鞋从头到尾的技艺学到手了。半年下来,扣除费用,章庆洪领到209元工资。
面对自己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第一笔收入,章庆洪陷入深思,如果都这样干,又能为家庭、父母,为两个在上学的弟妹做什么呢?
20世纪80年代初,经商热在华夏大地掀起,章庆洪心动了:自己要外出闯世界、谋发展。心动不如行动,他马上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皮鞋生意,跑起了供销,揽起了业务。但毛头小伙子哪有什么经验,他在外面跑了一个月,居然一笔业务都没揽到。从家里带的钱已花得精光,身无分文的他只能一日三餐吃稀饭,挨饿的日子熬了近一个月。
虽然如此,章庆洪还是锲而不舍地做推销,终于在江西省铜鼓县,拿到了平生第一笔订单,而且是一笔5万元的大订单,由此掘到了第一桶金。
1986年,章庆洪来到美丽的杭州,以每月7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柜台卖皮鞋。由于生意不错,一年后,他果断地以年租金28万元的价格租下了只有60平方米的武林商场,这是章庆洪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市场”。章庆洪的这个举动当时招来不少人的异样目光:胆子也太大了,能做好吗?
然而胆子大的事还在后面,1994年,杭州标牌厂厂房向外招租。章庆洪动心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自己事业腾飞的契机。但要租下9000平方米的大厂房建大市场,一年的租金可要900多万元。虽然有很大的压力,但章庆洪认准了的事便要干到底。
于是,他拿出多年来攒下的100万元辛苦钱,又将自己的皮鞋厂卖掉,还以老家的房子做抵押,交足了定金。这一次,他把握住了机会,光出租柜台一项每年就能赚8万元左右,而那时批发市场的生意也红火,包括江苏、山东等地的鞋商们都来批发,最好的一天交易额达到800万元。
1995年8月,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章庆洪又不失时机增加投资,租赁了杭州洁翔实业公司武林门地区的全部厂房,进行市场的二期扩建,使得该市场营业房达到580多间,年上缴国家税收及工商管理费500余万元。
1996年,南京市栖霞区到杭州招商,章庆洪经过实地考察敏锐地意识到,南京尽管是个6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但专业市场规模却不大。商业开发有潜力可挖,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于是,章庆洪果断地作出决策:转战南京!
他租用了栖霞区的一幢5层楼和一块荒芜多年的空地,投资650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华东家具市场,这是南京城当时最大的家具市场。这一次投资,回报颇丰。市场每年都有超亿元的销售额。
在做家具生意的同时,靠做皮鞋起家的章庆洪并没有忘了老本行。1997年,章庆洪又看中南京市下关区的一块空地和部队闲置厂房,马上投资550万元,建起当时南京市最大的鞋类专业批发市场--华东鞋类批发市场,该市场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营业用房300多间,每年销售额能达到4亿多元。
章庆洪生意越做越大,已不满足建设和经营大市场了,他将资金运作的目光投向了房地产领域。从2000年开始,占地40多亩,投资8000万元的南京高淳温州商贸城;占地160亩,投资4个亿的南京江宁温州商业街;占地5万平方米,投资近3亿元的南京六合区江苏永利文化教育休闲中心和4万平方米永利购物中心,都已一一开工建设,有的已经投入营业。
从学徒工到推销员,从杭州的起步到南京的腾飞,章庆洪能够牢牢抓住每一次机会的原因就在于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绝不拖泥带水。
“多谋”还得“善断”
你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就应该立刻去做。不要听别人怎么说,只有自己去尝试、去摸索,才会知道这个想法有多好,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从中会学到很多东西。结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就是资本,就是财富。
因为商机的特点就是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稍微迟缓一点就会痛失良机。因此,做生意就要嗅觉灵敏、果敢决断。
1995年的一个中午,在武汉做小生意的罗云远和一帮朋友吃饭。席间,他随便问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朋友,下一步有什么动作,对方透露:湖北省电网马上要开始改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云远想,改造电网,需求离不开电表、电线、电缆之类。每家每户都需要电表,这不是一块“肥肉”往自己嘴里面送吗?于是,马上行动起来……
当电网改造的消息传开时,罗云远手握大量优质产品。而当同行随后也赶去进货时,代理权已被签走,只能望洋兴叹。湖北的电网改造历时5年,罗云远因此赚得了几百万元。
有一份调查报告就很能说明问题,在针对2500名失败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的失败原因中,犹豫不决、不敢做决策高居榜首。而另一份针对百万富翁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都有迅速果断地做决定的习惯。所以,赚钱不仅要敢于行动,而且还有敢于决断。
在福州大鞋城里,有一条街当地人称为“姐妹街”,原因就是温州人薛李桃和她的5个兄弟姐妹,先后买下了这条街上十几间店面,做着皮鞋批发的业务。代理的温州皮鞋品牌,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福州打响了知名度。
1992年,新婚两三年的苍南龙港少妇薛李桃因为欠下一笔债务,不服输的她毅然决定出门打拼。当时福州商业城正在招商,薛李桃便尝试着和兄弟姐妹们合伙,买下3间店铺,开始了福州的创业生涯。
刚开始,薛李桃经营服装生意。几年后,商业城拆迁,位置偏远的福州大鞋城开始兴建。第一年,薛李桃买下两间店铺,开始了皮鞋批发业务。鞋城启动后,精明的薛李桃瞄准商机,六姐弟一人买下一间店铺,这在当时可是大手笔。当有人问“不怕亏了吗?”薛李桃说:“咱们家乡有句老话,‘好做酒,坏做醋’,看准了就背水一战!”
要准确把握住商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多谋,判断这是不是商机;二是善断,能在适合的时候下决心。所以,中国古人将“多谋”与“善断”视为同等重要,合称为“多谋善断”。
作决定当然需要听取各方意见,搜集各种资讯,再根据你的明确目标,综合之后做出决断。但失败者的通病是耳朵软,没有主见。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箩筐的观点,如果自己的决心经不住别人的干扰,干什么事都不会出人头地。
率先承包朝鲜平壤第一百货大楼的曾昌飚就说过,只有肯干、能干,做成生意的机会就会多起来。1992年到沈阳之后,曾昌飚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研究市场行情,一旦看准了机会就马上行动。曾昌飚还比较过温州人与东北人的差别,温州人看准一件事情分析之后就马上着手去干了,而东北人则一直“研究”下去。
温州商人的学历并不是很高、知识并不是很多,甚至还有文盲。为什么这样一群人就那么会赚钱呢?他们能赚钱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胆识、决断力强。当别人面对商海还在犹豫不决、左顾右盼的时候,他们早就勇敢地跳了下去,畅游起来了。
机会不容错过
白圭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宰相,在中国的商业史上,是被称为“商祖”的重量级人物。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强调的就是商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一遇行情变化,立即作出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绝不错过任何一次良机,用他的话说就是“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夷坚志》上有一个古代商人的故事: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因此起火。但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马上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筑材料。原来裴氏商人知道,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所以他来不及去救自己的店铺,而是马上去组织货源。果断的决策使得该商人赚的钱是他那烧毁店铺价值的几十倍。
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他果断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对自己成功的总结就是:反应敏锐,果断处事;能进则进,不进则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市场兴起塑料花热,家家户户及办公大厦都以撂上几盆塑料制作的花朵、水果、草木为时髦。李嘉诚当机立断,丢下其他生意,全力以赴投资生产塑料花。他建立的“长江塑料厂”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工厂,他也被誉为“塑料花大王”。20世纪60年代初期,塑料花生产仍然被看好,但他预感到塑料花市场将由盛转衰,于是又果断地退出塑料花业,重操玩具等行业,使他避过了一场危机。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起飞,地价开始跃升,李嘉诚迅速投资购买大量土地。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股市热得烫手,他迅速投资入市炒作,毫不手软。他首先瞄准的目标是英资怡和集团的“九龙仓”,悄悄地买入,果断地抛出,净赚5900万港元。1978年,他又把目光对准了另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购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并出任该公司的董事。
紧接着,李嘉诚集中火力,对英资和记黄埔穷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通过整整一年不间断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拥有超过40%的和记黄埔股权。1981年元旦,他正式出任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就这样,李嘉诚凭借超人的胆识与果敢,他的资产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成为了香港首富,创造了商业奇迹。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果敢坚决的温州人更是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的首次创业机会到遍地黄金与机遇的今日,他们总是果断决策,果敢出击,一个机会都不错过,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温州人赚钱的神话。
(八)做生意要抢在最前面
“领先一步,领先一路”,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
赚钱要动作快
拿破仑所向披靡,威名远扬,他有一句名言:“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5分钟。”打仗是这样,早到五分钟会抢占有利地形,从而获取全胜。商场如战场,经商中比别人早几天抓住商机,同样会成为赚钱的胜利者。步别人的后尘很难挣到大钱的。想多赚少赔,就要提高赚钱的嗅觉,利用种种方法比别人早一点抓住商机,才会在激烈的商战中稳操胜券。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观念超前、谋划超前、行动超前,做到别人没有想到的我们先想到;别人没开始做的我们已经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抢先先机,创造优势;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金利来”的成功就来自于创造者曾宪梓的经营理念的“四快口号”快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当今世界的生活节奏、运转时效都极快、极短,这样对领带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曾宪梓为了实现“四快”之中的首“快”,“金利来”实行“拿来主义”。
金利来派遣大量人员到花式品种繁多的法国和意大利,挑选合适的花式,见有别具一格的,即用重金买下版权,拿回香港自行配上不同颜色,迅速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保证了制作、投产、上市的快捷,金利来每年推出2万个花色品种,就得益于“四快”。
另外,金利来在广告宣传上也很会抢先,他们采用的是“产品未动,广告先行”的策略。1981年到1982年,“金利来”耗资百万人民币在内地大做宣传,但市场上却不见其影,这自然勾起了消费者的欲望。当“金利来”款款而来的时候,马上形成了一股争购之风。
“抢先一步,领先一路;落后一步,寸步难行”这个道理很多人知道,但行动起来就不一定是那么快了。在这方面,还真的要向温州人学习,在“抢”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先一步”的效果,才能将商机变为财富。
温州人从最初的摆小摊,做小生意,经营制造小商品,到后来的创立自己的品牌,走出国门,敢与最智慧的犹太人在生意场上一决雌雄,就是时时刻刻观念新,动作快,抢在别人未行动之前占尽商机,占领市场。
温州人最会“抢”生意
温州人抢占市场的速度实在令人叫绝,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生产出产品,第三天就能收到订单赚钱。敢抢善抢是他们做生意的一大风格。
温州人看到能够赚钱的生意,第二天就会弄台机器先干起来,机器可以放在家里或租借别人的厂房,做大了,再盖厂房,再请管理人员,要是换个其他地方,搞调查、论证、申请、审批什么的,也许半年都行动不起来。
1985年,郑秀康上午知道了国家允许个体户办厂的文件,下午他就去注册了鸿盛皮鞋厂,并注册了鸿盛商标,由此鸿盛皮鞋很快进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