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03

第3章 亦庄亦邪,大巧不工(2)

最令人称叹的是,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真是惜墨如金。据老舍之子舒乙现场观察,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笔洗里的水还是清澈的。能够把墨用得如此巧妙、精致、节约,真是太神奇了”!

舒乙的话并非夸张,齐白石一幅画完成之后,旁边洗笔的水依然清澈见底,这不仅来自舒乙的回忆,在齐白石许多友人与学生的回忆中都可以见到。

齐白石的篆刻同样非常有名,特立独行,自成一体。他自谈刻印的方法说:“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写笔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决不回刀。我的刻法,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去一刀,回一刀,纵横来回各一刀,要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刻法节俭之至!凝练之至!痛快之至!难怪他人难以企及。

齐白石卖画的时候也有很多趣事。有时候遇到赖皮一点的顾客,钱没给够,却想着“买一送一”,缠着老头子添条虾加条鱼啥的。遇到这样的主儿,老头子也不多说话,提笔就给加上去,但是这鱼、这虾怎么看都没有生气,像是缺氧了一样。客人正纳闷:“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老头子白眼一翻,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

就连一向精明过人的张大千也佩服齐白石是“最懂得生意经的画家”,1971年,画家周士心到美国拜访张大千,听其摆龙门阵,将听到的一段白石卖画的逸事写在了《环荜盦访张大千》文中。

话说来客到齐家买画,坐定恭维数语之后,说:“齐老先生的草虫,最出名,可否割爱一册?”齐白石答:“年纪老了,眼光不好,工笔草虫不画了。真是对不起,没有了。”来客再请,老头子见其确有诚意,半晌才说:“有是有一部,不过是太太藏起的,不知她肯不肯出卖。”来客求之尤急,老头就拉直了嗓门:“太太,有位贵客要看看你那部草虫册页哩。”齐夫人在房中回说:“嗳,这部册页不卖的!”老头又大声说:“贵客看得中意,能出大价哩。”于是就在一问一答中,高价成交了。

吝啬与慷慨的两端(下)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锱铢必较、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我们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黄苗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此后他去齐家经常获赐车钱。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50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据他的关门弟子许麟庐回忆,有一次老师到他家了,那天正好他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许麟庐感叹:“那时候十块可不得了啊。”

齐白石尽管卖画的时候很“鸡贼”,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却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于5月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胡翘然喜欢荷花,白石老人立即很高兴地为他画了一幅中堂荷花,画面题“出淤泥而不染”,上款书“翘然弟子嘱”,下款具名后加盖了双章——“白石”、“齐璜”。几十年之后,胡翘然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然激动不已。

另据黄苗子所述,有一次他去拜访白石老人,在齐家门口碰到一位邮递员,他知道黄苗子是来见老人的,便托他将信捎带进去。这是一封老家的来信,老人坐在他的破长藤椅上将信读完,样子十分高兴,起来后盯着黄苗子看了一会儿,颤颤巍巍地从腰间摸出大柜的钥匙,打开柜门,拿出很多卷画,对黄说:“你挑吧,挑一张你最喜欢的,我送给你。”黄苗子选了一幅“虾”,齐白石在上面写了两行跋语:“八十九岁之白石老人,久客京华,梦也思家。时值苗子弟携予亲人书至,此谢之。”写完,不容分说就将画交给了黄苗子。

白石老人的温暖,有时候会爱屋及乌。他去许麟庐家里,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他:“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呢,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不仅不吝惜自己的画,也从来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最值得我们景仰的是,白石老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人格,这份情操至今仍然熠熠生光。

1917年,五十五岁的白石老人曾在北京自写一作画刻印告白(□代指原稿缺去的字):

余年来神倦,目力尤衰,作画刻印,只能任意所之,不敢应人示□□教。余所不为者,诸君子□□□难。

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

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石小字多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闻!

那个年头齐白石刚到北京,由于他画风走的是青藤、八大冷逸一路,在京城乏人问津,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几年后,在后来成为白石弟子的李苦禅眼里老师还只是“一位不太出名,却很有创新精神的老画师”。直到六十岁,受陈师曾启发,齐白石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衰年变法”的成功才使得他在京城声名鹊起。

然而,即使在困境中,齐白石也不肯放宽自己的人格标准。在那样一个年代,艺术家往往是权贵眼里的玩物,艺术从属于权力与金钱,为了生计没有几个人能不折腰。但是齐白石却摆出一副“布衣傲王侯”的姿态,你有权有钱,但是如果不合老子之意,出价再高老子也不伺候了!这不由得让我们对齐白石刮目相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白石老人困居被敌伪统治的北平,此后敌伪的大小头子时不时来拉拢老人,送东西、请吃饭、拉交情,甚至要求老人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参加什么盛典,这些都遭到了齐白石的严词拒绝。为了不跟他们纠缠不清,也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齐白石在家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

迫于生计,齐白石还要继续卖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又在大门口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白:

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中外长官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黄苗子说:“在当时的北平,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老人这份告白和程砚秋息影在西郊留须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另外齐白石还特地声明:“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自卢沟桥事变之后,直至抗战胜利,齐白石几乎不出家门一步,只有在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陈师曾之父陈三立逝世时出门拜奠一次。

到了1943年,为了远离敌伪人员不断的纠缠与骚扰,齐白石索性挂出了“停止卖画”的告示,他在信中告诉朋友自己宁可饿死,也决不做贼。为了表示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他甚至在北房前面的廊子里摆放了一具棺材。战时物资紧缺,失去生活来源的齐白石一家日子更是苦不堪言,这一年齐白石任职过的艺专叫他去领配给煤,老人知道这是日本人的意思,当即谢绝。齐白石虽老,却没有骨质疏松,骨头反而越来越硬。

在《齐白石自传》中,齐白石老人讲到自己童年时的情形,那时他还叫齐阿芝。八岁时齐阿芝跟着在外设馆的外祖父读了不到一年的私塾,这是齐白石唯一的读书生涯。然而这年秋天收成不好,本来就只是“对付活”的齐家陷入了困境。为了帮家里做点事,齐阿芝只好辍学了。田里有点芋头,母亲让阿芝刨回家,用牛粪煨着吃,白石老人说以后自己每逢画芋头,总会想起当年的情景,还写了一首诗:“一丘香芋暮秋凉,当得贫家谷一仓。到老莫嫌风味薄,自煨牛粪火炉香。”芋头刨完了,接着刨野菜,后来白石题白菜诗,也有两句:“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老人感叹道:“穷人家的苦滋味,只有穷人自己明白,不是豪门贵族能知道的。”

齐白石老人是真正穷过苦过的人,“穷”字也是他在自述中反复提到的字眼,他也是真正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道理的人。我想任何一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不仅不会对齐白石的“吝啬”嗤之以鼻,反而会肃然起敬。难得的是,齐白石老人在自述往事的时候已经功成名就,进入了“得志者”的行列,可是他却能“得志”而不“忘形”,永远保持农家子淳朴与节俭的本色,光这一点就没有几个人可及了。而他假“吝啬”之外的真慷慨,又让我们仿佛透过狭小的洞口看到了无边的海天。

事实上,齐白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富裕,他比我们现在的很多所谓的艺术家穷多了。黄苗子说:“老人后来享有盛名,也从不把润格抬高,1949年以后,一直到他逝世那年,老人已是世界闻名的当代第一流画家,可是自订画值,还始终是三元一尺左右。到他死后,国内外都争着把他的作品视为瑰宝,又何止‘百金尺纸’呢!”

的确,据自己开店卖画的许麟庐说,白石老人一幅上好的“虾”当时也不过卖十来块钱,也就是工薪阶层半个月的工资。如果放在现在,恐怕大多数人一辈子的收入也是买不起的。新中国成立后的齐白石是国宝级的人物,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画作昂其值而沽,他却没有,对于大多数真正热爱艺术、热爱白石之画的人,老人还是愿意降低门槛,给他们一个接近自己的机会的。

近情者

新凤霞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她与齐白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白石老人坐下来和大家打完招呼,就拉着我的手不转睛地看我。过了一会儿,护士伍大姐带点责备口气对老人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气得脸都红了……”我赶忙说:“您看吧,我是演员,我不怕人看。”祖光也上前哄着他说:“您看吧,您看吧……”满屋子人都笑了,这时黄苗子和郁风两口子说:“老师喜欢凤霞,就收她做干女儿吧。”老人才不生气了。

第二天齐白石不仅送画当见面礼,还特地请新凤霞和一帮朋友到西单的湖南曲园饭馆吃饭,齐白石的兴奋劲儿让大家都倍感惊讶,在结账时新凤霞的夫君吴祖光抢着付了钱,对此老头很不高兴,嚷着是自己请客不该他人付钱。为了弥补这个遗憾,齐白石后来又请新凤霞吃了好几顿饭。

齐白石钟爱漂亮的女孩子,在熟人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他也乐意当这些美丽而又有灵气的女孩子的老师。女作家兼画家赵清阁在1948年第一次见齐白石时,也受到了非常的礼遇。据赵清阁回忆,齐白石看见她时,“分外高兴,亲自打开柜子拿出上好的香片叫夏女士沏茶。又取钱叫女佣去买了许多花生、葡萄招待我们。他像对待心爱的孩子似的,亲切地直管捡大个的葡萄往我手里送……”赵清阁要告辞时老人还死活不依,非要请她到外面的湖南饭馆吃晚饭不可。

女弟子们很少有机会见到老人那“鸡贼”的一面,因为齐白石对于她们向来是格外慷慨的。对于新凤霞和赵清阁这样新收的女弟子,老人又是送画又是请客,若是换成男弟子,门都没有。而且据王森然说,凡女弟子求画,齐白石有求必应,而且多是精品。

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回齐白石特地叫新凤霞随他一道,打开大柜门,拉开一个大抽屉,里面装满了一抽屉一扎一扎的新钞票。老头说:“你要钱用就拿些去吧。”新凤霞赶紧说:“我不缺钱用。干爹,您把柜子锁上吧。”她后来解释道:“老人是这样的喜欢我,不知要怎样待我才好。”

天啊,这还是那个以精明而着称的齐白石吗?!看来一个人在他喜欢的人面前智商容易变低,这点我相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齐老先生对于自己的女弟子尽管关爱得超乎寻常,但一直以来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从未和女弟子之间传出任何的绯闻。相反,大多数人还有感于他的天真无邪,对于爱、对于美不懈的追求,也成了白石这样伟大的艺术家能够永葆激情与创造力的原因。

在上文中,赵清阁所提到的“夏女士”名叫夏文珠,是齐白石晚年所雇用的一个护士,实际上则是他未挂名的夫妻。

原来,齐白石曾经有过两次婚姻。齐白石的发妻名唤陈春君,比他大一岁,在他12岁那年来到齐家当童养媳,两人举行了拜堂仪式,到他十九岁的时候方才圆房。到了齐白石五十七岁的时候,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当了一名“北漂”,陈夫人舍不得离开家乡而选择独自留守,为了找个人替自己服侍丈夫,陈夫人给他物色了一个“副室”,名叫胡宝珠,时年十八岁。到了齐白石八十岁的时候,元配夫人陈春君去世,次年,侍妾胡宝珠得以扶正。

齐白石和原配陈夫人育有三子二女,后来跟胡宝珠又育有四子三女。最令人佩服的是,齐白石直到七十八岁还老来得子,宝珠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连齐白石自己都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个孩子,故取名“良末”,“良”是辈分,“末”意味着后无来者。而早在四十四岁,齐白石就已经当了祖父了。没想到,齐白石八十三岁的时候,宝珠居然又怀孕了,这既说明老头子精力旺盛,也证明夫妻俩伉俪情深。然而,宝珠夫人在这一次生产时却因为难产而去世,年仅四十二岁,小孩也没保住。

胡宝珠侍奉齐白石二十余年,不仅把他照料得无微不至,还经常陪伴老人作画,为其磨墨、取水、调色。由于耳濡目染,渐渐地,她不仅能指出白石笔法上的工拙,还能临摹其作品,甚至能辨认市上那些假冒的齐白石作品。齐白石创作一幅画后,也喜欢叫胡宝珠来品评,可谓伉俪情深。对此,齐白石有诗为证:

其一:谁叫老懒反寻常,磨墨山姬日日忙,手指画中微笑道,问鸥何事一双双。

其二:休言浊世少人知,纵笔安详费苦思,难得近朱人亦赤,山姬能指画中疵。

尽管宝珠夫人之死让齐白石伤心至极,自称“洒尽老泪”。不过,生活还得继续,想到白石年事已高,在宝珠去世的第二年,朋友为他介绍了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的夏文珠。夏文珠的年纪跟去世的宝珠夫人相仿,身材高挑,面容姣好,齐白石一见大为倾心,打算马上跟她结婚。可惜齐白石的如意算盘被众多儿女打破了,在大家的阻挠下,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让夏文珠以护士的名义留在自己身边。

同类推荐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立贵的故事、郭刚琳的故事、曾贤生的故事、胡觉三的故事、赵崇德的故事等。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鄞地医家传记

    鄞地医家传记

    本书所记述的是鄞地历代名医,通过对其背景、学习及行医经历的记述,刻画了鄞州名医群像,包括唐朝陈藏器,元代滑寿,元末明初的吕复,明代高武等,又有现在的董氏儿科传人、宋氏妇科传人、陆氏伤科传人。
  • 慈禧全传2

    慈禧全传2

    本书的作者对于写作本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是满洲正白旗侯爷裕庚大人的女儿。在同时代的为官者中,裕庚大人是最进步、最具改革思想的一位。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制法国侵台战争。
热门推荐
  • 粉涩年华之命定新娘

    粉涩年华之命定新娘

    她是俗称的三等残废女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做一名幼儿教师,能让那些特殊的孩子们有一个能上学的地方。他是所有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富N代的身份,还是国内少有的篮球天才,唯一的梦想就是带领国队男篮夺得奥运会冠军。平行的两根线,却因为一个言情老套情节-新娘传说,缠绕在一起。平行线立马变成了麻花绳,紧紧的缠绕着,永不分开。某女主拿着剪刀,谁说不能分开,一剪刀下去立马分开。某男主拼了老命的拽着女主的手,不能剪,不能剪,这样缠着真心特别好。真的特别好……
  • 洪荒战神的传奇

    洪荒战神的传奇

    盗圣雷诺穿越到盘古开天之前,凭借随身穿越过来的混沌宝珠创造一个比盘古开天还经典的传奇!!!
  • 网游之爱上不可能

    网游之爱上不可能

    从小青梅竹马的二人,她一直喜欢着他,后来知道心心念念的他却是一个gay,伤心又难过的女主燃起斗志要帮他幸福,踏上了帮gay掰弯直男的旅途却有意外之获
  • 灵武争尊

    灵武争尊

    “三魂现,天地变,谁人书写新诗篇?三人行,杯莫停,守得云开见月明。”一时间,这片名为葬神的大陆——风起云涌。看意外穿越至异界的梁枫,如何以气象之力对决气运之子……
  • 环佩只应归月下

    环佩只应归月下

    一觉醒来,到了三年后,男神变老公,自己成富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告知,老公不爱她,两人关系差到极点。刚开始,她还想修复一下夫妻关系,发现霍廷希不容易被讨好,对方是真的不爱她。所以,她为什么要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绑在一起,互相折磨。反正她有钱有颜,做一个快乐的富婆,不好吗?林语汐以为霍廷希会很爽快答应离婚,结果这个男人阴沉着脸,“离婚?这辈子都别想!”林语汐:“......”
  • 清水浊

    清水浊

    四十年前礼朝在与潜朝的国战中取得胜利,潜朝灭。后礼朝又用了五年征服周边各国,从而奠定礼朝中央大朝的地位。在这过程出现了两个礼朝脊梁,文江远道,后被拜为丞相,武秋剑心,封异性王,驻守封地。正当大礼朝百废待兴的时候,身为囯之脊柱的江丞相被人当街刺杀,刺客毫发无伤的逃走。皇帝大怒,举国彻查,然连刺客是谁都没查出。后皇帝许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悬赏刺客,但四十年过去了,老皇帝早已驾崩,但刺客仍然毫无线索。几十年和平安然的日子使人们都快忘掉了这件事情,直到,初元帝的小儿子与皇宫中被人掳走,而掳走他的人正是当年的刺客。
  • 降临异世

    降临异世

    当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相信这是很多人所梦想的一件事,段飞很幸运的被上天选中了。而更幸运的,在穿越的时候,他的身体被空间能量改造了一下,拥有一副接近不死不灭的身体,或许这只是一个可能,不过他的体质却有着不可思议的恢复力,让他无论在修行上,还是在战斗上,无往不利。降临异世,段飞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发誓追求美女,也不是立言争霸天下,貌似这些他也没有兴趣,他所要做的是简单的求生,首先要做的学习异世的语言、文字,老话说得好,没文化是很可怕的……
  • 这个季节属于樱花

    这个季节属于樱花

    又是樱花绽放的季节,又是长发飘扬的季节,可那个曾说待她长发及腰就娶她的少年,人去楼空。
  • 主临世间

    主临世间

    来自深山的妖王与科技和修仙者的碰撞,大势来临,重新洗牌,人类能否保住统治者的地位?鱼小蛮能否摆脱幕后黑手,尽在主临世间。
  • 都市最强仙帝之我无敌

    都市最强仙帝之我无敌

    (无敌文)某武道宗师:“我修炼的是三星功法,可穿金裂石,看招!”凌天义:“……”武道宗师卒!凌天义:不要企图在我面前装逼,因为上一个在我面前装逼的人坟头草已经三米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