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近些年,在城市高收入拉力下,甘肃省农业劳动力剩余规模逐年增大,达800多万人。从2000年到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农业收入增长了1 153.79元,年均增幅7.78%;城市各行业劳动力平均收入增长了8 652元,年均增幅13.1%,城市_T资收入增幅超过农业收入5.32个百分点,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5 880.92元从,扩大到2006年13 379.13元/人。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力下,七年问农业劳动力剩余数量增长了185.11万人,达到8’79.59万人,年均增幅4.02%,农业劳动力剩余比例到2006年达到80.8%,剩余数量庞大。
据农业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目前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达280多万人。虽然近些年,甘肃省农村非农行业有较大发展,吸纳劳动力数量有所增加,年均增幅6.1%,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使得全省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规模仍有五百多万人,减去当年外出打工劳动力人数,到2006年底,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数量达283.07万人,实际剩余规模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但剩余数量仍较大。
根据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时间数列,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第
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与时间进行回归处理,预测甘肃省2006—2008年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如表3所示。
表3中显示,2007—2008年,甘肃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仍然呈增长趋势,每年约增加3 1万人,而农村非农行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仅增加17万人,在此差距之下,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以平均每年约2.6%的速度增长,即每年增加约16万人。到2008年,甘肃省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将达591.02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态势
1.外出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逐年增大。据甘肃省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和省劳务办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至1998年,甘肃省外出农村劳动力增幅不太明显,1998年以后,转移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2003年突破了200万人,到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达258.5万人,比1998年增加210.46万人,8年间全省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总人数年均为188.87万人,年均增幅达23.41%。
2.转移速度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明显不足,即转移速度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这种滞后程度的大小可用结构偏差系数来表示,由表4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06年,甘肃省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速度一直比就业比重下降快,使得农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一直是一个负数。这说明,与农业产值相比,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滞后,而且近年来,这种滞后的情况还有加大的趋势。
3.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第三产业为主,转移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大行业”。据2005年至2007年《甘肃年鉴》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三年来,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在转向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中,2006年所占比重较2004年上涨了13.96%;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至2007年3年间,分别占到转向第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总量的66.58%、53.45%、50.87%,比例仍然过半,说明甘肃省农村劳动转移仍以第三产业为主。在2006年转向非农行业就业的劳动力中,制造业占21.10%,建筑业占31.69%,批发零售占13.32%,餐饮服务业占20.75%。可以看出,建筑业、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是2006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大行业”。其中,建筑业、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较上年增长16.27%和0.92%,制造业所占比重较2006年回落0.44个百分点。
4.向东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呈逐年增加趋势。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增加明显(图2),尤其是转向东部发达省份的劳动力数量增幅较大。2006年,全省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人数占转移总劳动力人数的31.96%,较2000年增加了24.03%。与此相对应,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逐年减少,较2000年下降了26.7%,但转移数量比重仍然过半,占到了转移总人数的62.93%。另外,从图2中可以看出,转向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规模变化较为缓慢。
5.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在逐年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在甘肃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中(图3),文肓半文肓和小学文化程度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15.24%、34.48%,下降到2006年的2.89%、13%,10年问分别下降了12.35%和21.48%。另外,初中、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分别达到60%、7%和2.12%,较1995年分别上涨了22.95%、6.87%、1.74%。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增幅较大,且自1997年以来一直占到50%左右,是转移的劳动力主体,代表着甘肃省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
6.境外转移就业人数有较大增长。2006年,甘肃省境外就业人员首次突破千人大关,为1141人,比2005年增长19.1%。截至2007年6月,全省组织到境外就业的人员有2 644人,比2006年同期增长304.28%。其中农村人口1 729人,占组织境外就业人数的65.4%。
7.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累计年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到一半以上。甘肃省统计局对1 8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户当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总外出人数比,由2000年449.8%上升至2005年62.5%,6年问上升了12.7%。2006年,全省外出劳动力中,从业累计8个月以上人数占到66%,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明显延长。
8.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自发转移明显,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在许多农村,缺乏有效的劳动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决定外m去向,主要依据亲戚朋友介绍或其他非正式劳动供求信息。截至2007年6月底,全省有组织输出185.02万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30.17%,组织输出率为39.91%。在组织就业地点上,赴新疆务工人员的组织输出率较高,在新疆务工的60多万人中,有50多万是通过劳务部门等组织输出的。
9.劳务培训人员中技能培训人数比重低。2007年上半年,全省劳务培训135.86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04.82万人,占总劳务培训人员的77.2%,技能性培训31.04万人,仅占22.8%,比重较低。
10.外出劳动力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据甘肃省劳务办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甘肃省劳务输出人员的年龄结构由高龄向低龄转变,全省农村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16~24岁的占30%,25~34岁的占32%,35~44岁占25%,45岁以上的占13%左右。从年龄和性别构成看,23岁以下(婚前)的农民工男、女人数相当,24岁以上(婚后)的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少于男性。2006年,全省劳务输出人员中,男性为374.85万人次,约占70%;女性为160.65万人次,约占30%。
(三)省内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聚类分析
由于甘肃省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各个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非均衡性。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综合指标,本研究采用人口和社会经济两类指标。人口指标比较直接的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主要选取城镇化率(x.)和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x2: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重大,主要选取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四个指标:即人均GDP(x3)、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4)、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x5)和城乡收入比(x6)。收集以上指标数据,根据聚类过程得出的结果,将甘肃省14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分为以下四类(见表5)。
其中,第一类是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兰州、嘉峪关和金昌三个市。综合来看,这三个市的经济存量、经济增长潜力都列甘肃省前几位,在强大经济力量的驱动下,城镇化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剩余率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第二类以酒泉市为代表。酒泉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位于甘肃省第四位,当地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前列,使得农村劳动力剩余率较小。第三类包括武威、张掖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项指标综合反映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匀,且处于全省中等水平。第四类包括白银、天水、庆阳、平凉、定西、陇南、临夏和甘南8个市、州。这8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各项指标排序均不同程度的处于后位,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农村劳动力总量占全省的76.27%,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40.05%,是全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区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全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极不均衡,内部转移水平”西高东低”差异明显,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转移压力较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人的因素、容量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人手,设立各项指标。其中人的因素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非国有化率、城市化率、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劳动力自由流动度。根据以上分析,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
lnY=a+b1lnp+b2lnW+b3lnI+b4lnH+b5lnG+b6lnK+b7lnS+s
(1)
式中,Y表示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P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w表示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I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H表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G表示第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K表示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S表示制度因素。
借鉴王文博等人的方法③,将制度因素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称为制度变迁指数。收集1996年至2006年《甘肃省统计年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各指标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方程三个特征根之和所占比例达到99.2%,信息综合状况良好,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并且每个解释变量均在显著性水平 =0.05下通过检验。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长率和各影响因素的增长率以及弹性系数,得出各因素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率大小,结果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