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6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显著的。他们按弹性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制度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其中,制度因素的弹性系数为0.461,说明制度因素变迁指数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46%。制度变迁指数的增加意味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滞作用逐步衰减,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自由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356,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37%。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为0.273,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27%。以上三个指标弹性系数较高,其中反映”转移能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两项指标的弹性系数之和为0.586,较其他方面影响显著。
在实际当中,近几年,制度因素变革缓慢,制度变迁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31%。而其他各因素年均增长率均有不同增长,其中以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变化最为显著,达到10.25%。由于各因素指标的年均增长率不同,从而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影响率存在较大差异。各因素按影响率大小依次排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第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制度因素。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率为32.14%,非农劳动预期收入的影响率为28.95%,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率为17.46%,制度因素影响率最小,仅为1.91%。这说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对城镇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城镇优越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反应更加敏感和强烈,”拉力”因素的增长超越了制度因素的限制,使得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成为可以逾越的”屏障”,但这一转移过程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来适应城市生活,因此”转移能力”的大小,主要是农民收入的多少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现阶段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表现为城镇”拉力”作用,影响转移的最大因素仍然是”转移能力”,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率达到40.05%。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目前甘肃省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足的,即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造成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明显不协调,并且这种状况还存在进一步扩大趋势。 (2)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转移能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的多少和文化素质高低方面。 (3)省内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因素对转移水平较低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根据以上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储备转移成本支付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最具有转移意愿的既不是最穷的地区,也不是最穷的农户。由于农村中劳动力的外出迁移存在一定成本支出,收入多少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大小。2006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980元,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处于较低水平,这必将影响到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和速度。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制度建设、财政投入等向农村进一步倾斜,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首先,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扫除文盲。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展开,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尽快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第三,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大第三产业投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
加速城镇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研究表明,第三产业部门资本装备水平和工资水平与发展第二产业相比,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①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有些部门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另外,第三产业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行业并存,就业的稳定性强,受冲击和影响小。第三产业的这些劳力需求特点符合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目前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仅占21.67%,比全国第三产业就业水平低9.67个百分点,就业空间还很大。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可以为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条件。
(四)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下,应该逐步消除影响农民合理转移的制度限制
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改革,逐步放宽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支出,尽可能减少城市人为的进入成本。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农户承包的土地通过转
①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包、转让、人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自由流转。除此之外,尽快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需要出发,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挖掘内部就地转移潜力
一是要优化种植业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业,优化农业结构。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延升产业链条,大力推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充分消化农村劳动力。四是目前全省还有不少荒山、荒地等尚待开发,在耕地中,中低产农田比重高,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可以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劳动就业机会。五是加快农村新型服务业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民间手工艺品加工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课题组成员:王建兵 贾 琼
执笔人:贾 琼
甘肃省用户信息满意度研究与对策
一、信息满意度研究及应用
信息满意度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以人为本信息主体的新的理论概念和评价体系。信息满意度已成为实现信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信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信息满意度体现了公众满意的程度,’是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两者的统一体,反映出供方提供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效;它既体现了受众满意的程度,也反映出产品和服务提供部门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效。公众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判断,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动态性,是一种内心感受和主观评价。满意度的焦点是如何来量化各种各样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从理论上概括和抽象出能够涵盖公众信息满意的理论构架和概念、指标体系。
信息满意度的内容,一是研究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网络信息服务业、文献信息服务业与用户满意度,以及区域文献信息保障架构与用户信息满意度基本评价。二是研究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存量、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管理三个层面。三是研究信息满意度研究与实践的对接·研究信息受众的类型与分布、特点及趋势,以及信息满意度层面分析与评估。四是研究用户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信息满意度的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困难,提出建立信息受众满意度运行机制和制度创新、提高信息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二、用户信息满意度的现状
(一)甘肃信息服务环境
1.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电信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缓慢发展期、90年代爆炸式发展期和21世纪初的个性发展期三个阶段,初步实现了电信用户满意度与信息服务的形态转化。信息服务业成为新兴的”三高”: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据调查,全国法人单位总数为510.7万个。其中,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19.5万个,占全国法人单位的3.8%。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中经纪业为4.7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24.1%;其他信息服务业为3.8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9.5%;信息提供业为3.3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6.9%;咨询业为3.3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6.9%;信息处理业为2.5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2.8%;电信服务业近1万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5.1%;公共信息服务业为4 929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2.6%;社会调查业为4 210个,占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2.1%。
(1)信息服务业布局。信息服务业多集中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明显处于劣势。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目最多的是北京,有4.9万个,占总数的25.1%;上海1.9万个,占总数的9.7%;广东1.8万个,占总数的9.2%;江苏1.2万个,占总数的6.2%;浙江1.1万个,占总数的5.6%。上述五个省市共占总数的55.9%。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目最少的为西藏203个,青海498个,宁夏561个,贵州1120个,甘肃1 548个,这五个地区共占总数的2%。
(2)信息服务业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拉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但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差距很大(见表1)。其中,西北平均得分32.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排在全国的末尾。甘肃排名处于第26位。
2.甘肃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1)甘肃信息服务环境及状况。
一是甘肃通讯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信业务总量达77亿(陕西160.3亿、青海21亿、宁夏28.5亿、新疆114.5亿);通信固定资产投资甘肃31.5亿(陕西54.7亿、青海11.6亿、宁夏13亿、新疆37.1亿);基础设施建设长途光缆总长度甘肃2.1万公里(陕西2.2万公里、青海1.2万公里、宁夏0.7万公里、新疆2.7万公里);局用交换机容量甘肃393.7万户(陕西892.2万户、青海102.5万户、宁夏103.7万户、新疆436万户);电话用户发展,固定电话用户甘肃399.9万户(陕西672.4万户、青海176.4万户、宁夏100.3万户、新疆4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甘肃281.9万户(陕西626.6万户、青海100.2万户、宁夏123.5万户、新疆421.2万户)。
二是电信业务有长足发展。
三是电话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四是居民用户的电信消费(见表4、表5)。与全国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移动电话和全国相差近20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