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53家,完成总产值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14%,完成工业增加值17.91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2006~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分别为2.12亿元和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4%和13.83%。医药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从2005年的1.1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24万人。
近年来,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带动下,甘肃生物医药技术不断提高。先后实施了兰州生物制品所冻干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兰州兽医研究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衣原体病疫苗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提升了甘肃生物制药的技术水平。立足中药和藏药优势,推动了甘肃特色药品的快速发展。预测显示,2007年甘肃医药制造业继续稳步快速增长,预计完成总产值3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9%;完成工业增加值19.19亿元,较上年增长7.2%。
三、推进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工业发展的先导作用有待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产值比重仍较低。甘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为11.83%,之后持续降低,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8.82%和7.5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
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弱,发展速度相对低。近年来,甘肃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波动较大,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自2003年起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04年为10.94%,2005年仅为2.86%,2006年同比增长8.92%,改变了自2003年以来增幅下滑的局面,增长速度大幅度的回升,但自2003年以来甘肃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与甘肃工业总体发展速度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2.科技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导致地区问自主创新能力不平衡。
甘肃省的科技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兰州市。截至2006年,兰州市的独立科研机构最多,有86个,占全省总数的60%以上,而其余地(州、市)合计不到全省总数的40%;独立科研机构的从业人员,兰州市占全省总数的68%,其余地、市的总和只占32%;全省四分之三的科学家与工程师集中在兰州市;开展科技活动的高等院校,兰州市有14所;天水市、张掖、庆阳、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有一所;而剩余的其他地(州、市)则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的高等院校。由于科技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从而造成了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水平的地区差异。2005年兰州市专利申请占全省申请量的77%。
3.高新技术自主开发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目前甘肃省产业自主开发水平还较低,2006年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70%以上采用的技术引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大的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方。企业专利申请量占甘肃省全部专利申请量的35.3%。但2006年甘肃省科技成果统计报告显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全省科研力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66%),而企业所占科技资源比例不足20%。2006年,在甘肃省登记的704项科技成果中,由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完成的成果348项,加上医疗机构完成的133项,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而由企业完成的成果为136项,在成果总数中占据的比例仅为19.31%。因此甘肃企业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4.科研体制改革需继续深化。
首先,条块分割突出,体制壁垒严重。一方面,由于受到条块分割和隶属关系的制约,甘肃省研发机构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立项屡有发生;另一方面,甘肃的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是”国字”号为主体,多年来习惯于面向政府和依赖政府,加上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条块分割,使企业和科研单位相互分离。不利于资源共享,不利于单位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创新动力不足。由于体制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重”学术价值”,轻”市场价值”。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如论文的数量与级别、课题的研究经费、鉴定级别、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级别等指标,这些成为科技管理部门评价单位和个人科研成绩的依据。在这种导向作用下,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向企业提供的通常仅是单向的技术和产品,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大规模生产对成套技术和装备的需求,导致了企业对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
5.科技资源共享仍需继续推进。
协同作用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影响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尽管兰州市拥有全省最雄厚的科技资源,但较多科技资源仍处于低效运作,如兰州地区虽然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然而设备共享使用率并不高,一些科技资源由于存在不同隶属关系,如中央、省属、市属等,形成条块分割、互相封闭局面,难以实现共享,大大减弱了兰州市的科技辐射力和带动力,制约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徐守盛省长在甘肃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基本实现甘肃省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变;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加快构建甘肃省自主创新体系。
首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促进自主创新在重点领域的突破。制定科技自主创新的专项规划。引导社会科技资源流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如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制造、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等,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其次,加快构筑技术高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发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建成100个左右具有学科特色和适应产业优势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再次,推动合作创新。要善于利用在甘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要善于与区域外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实验室或技术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第四,大幅度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省校共建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水平。第五,优化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科技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科技工作考评、激励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统筹;建立健全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部门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
3.持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
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开发投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加大对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力度;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对技术高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财政支持。
4.积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实施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鼓励基础研究和发明创造,增加设立甘肃省自然科学奖和甘肃省技术发明奖,制定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等激励政策;加快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主要产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培养选拔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实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设立的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岗位;鼓励引导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或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并取得合理报酬;加大对创新人才的资金投入,提高科技项目和科技预算中的人员经费比例,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和出国学习研究专项资金。
5.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制。
甘肃要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全面开放。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之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促进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才,组建产学研联盟,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
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税收和市场准入等激励政策,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支持引导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大力提高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同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生物医药科技园、石化工业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实施集群创新,形成产业集群。
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高技术企业筹融资渠道。配合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结合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制定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筹资的宽松环境,健全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和服务体系,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筹融资渠道,使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转化科技成果、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主体。
课题组成员:何苑马大晋郝希亮
执笔人:何苑
甘肃省商贸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业的地位日益凸现,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对于促进甘肃经济的腾飞、促进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商贸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商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商业发展总体势头强劲。一方面,甘肃消费品市场逐步繁荣,消费持续增长。2007年1—9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99亿元,同比增长15.18%;按市县分,市一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7.74亿元、县一级为94.69亿元、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4.55亿元,分别增长15.64%、15.68%,、13.25%;按行业分,批发业前3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5亿元、零售业实现消费额410.5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额97.74亿元、其他为18.16亿元,分别增长10.76%、16.07%、16.38%、7.13%。其中仅9月份当月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1亿元,同比增长15.25%。另一方面,大型商业活动有力地带动了甘肃商业发展。2007年7月份在兰州举行的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和第14届兰洽会,不仅取得了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而且扩大了了甘肃商业的对外影响力。历时4天的兰洽会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有42个,签约总金额174.6亿元,项目签约创下历届新高,有力地提升了甘肃商业对外的开放度。
2.不同层次的商品销售呈稳定增长的势头。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情况看,2007年1—6月共实现零售额87.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3%。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0%、31.5%和15.3%。但销售增长较快的商品仍然是与消费升级和价格上涨相关的一些商品。一是因食品价格普遍上涨,食品消费呈明显增长趋势,上半年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0%,其中,粮油类增长23.80%;二是个人享受及服务性消费所带动的商品销售较快增长,上半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8%,化妆品类增长23.8%,通讯器材类增长11.8%;三是因居住条件改善以及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建材及家电类商品销售活跃,1—6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增长64.3%;四是需求增长和降价促销使汽车销售持续看好,1—6月实现零售额15.23亿元,同比增长19.7%;五是由于价格和需求双重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销售持续增长,1—6月销售38.21亿元,同比增长10.6%;六是零售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5月,限额以上210家零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实现利润总额8 099万元,增长39.3%。
3.商业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商业的地区结构不够合理。当前,全省商业地区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城多乡少,兰州地区多,其他地市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少。因此,提高商业整体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商业的地区结构进行调整。二是商业网点布局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零售网点、批发市场布局和商业街布局三个方面。大型零售网点过于集中在市中心地带,新建区域和农村地区商业配套服务欠缺、网点少、购物环境差;同时全省现有的大中型批发市场还存在重复建设、违规搭建等现象。三是商业业态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存在着各种业态的内部构成比例不合理、重复建设与短缺并存、 “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各种业态的空间构成不够合理,新型业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广大地区新型业态的发展缓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