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于50年代末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58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金大奶奶》。1960年,他在台湾与其他人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先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然后陆续汇编成《金大奶奶》、《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谪仙记》、《台北人》等几个小说集子。《现代文学》办了13年,出了51期后,因经济拮据而停刊。1976年,东山再起,复刊出版,仍由白先勇担任社长。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孽子》,1977年也开始连载于复刊后的《现代文学》上,后由台湾远景出版社结集出版。
白先勇的小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一般以1964年他在美国发表的《芝加哥之死》为界限,在这篇小说之前所有在台湾写的小说称为前期作品,在这之后所有在美国写的小说成为后期作品。前期的作品,作者的个人色彩和幻想成分较重,思想上和艺术上尚未成熟;后期的作品现实性较强,艺术上也日臻成熟。
他的小说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基础所写的作品。主要有《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虹》、《小阳春》、《青春》、《寂寞的十七岁》等。这些作品大多是他前期创作的,具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幻想成分,受西方文学影响较深,思想上艺术上尚不够成熟,但较真实地反映了他青春期的思想感情,深切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复杂的人心和社会情态,以及在此环境中的普通善良妇女的痛苦与追求。二是描写台湾中、上层社会生活,刻画“台北人”群像的作品。主要包括《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游园惊梦》、《岁除》、《梁文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孤恋花》、《花桥荣记》、《秋思》、《冬夜》、《国葬》等14部短篇小说,合集为《台北人》,这是白先勇作品的精华部分。这部小说集,以深厚而成熟的笔调,刻画了生活在台北的形形色色的大陆人,以及他们浓郁的乡愁,对祖国,对大陆,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三是描写旅美知识分子和海外华人思想感情的作品。主要有《芝加哥之死》、《上摩天大楼去》、《香港——一九六零》、《安乐乡的一天》、《火道之行》、《谪仙记》等,它们中的大部分收在《纽约客》这个集子里。这类作品以梦幻般的笔调写出了中国留学生以及海外华人在美国的生活和心境,他们的痛苦和乡愁,对祖国、民族的感情,作品中洋溢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失落感。四是表现台湾下层人民的苦难,青少年悲惨命运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孽子》,这部作品以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将隐没在黑暗角落里的罪恶“王国”拉到光天化日之下,展示了那个社会人欲横流,腐化堕落的黑暗本质,对这个社会里的青少年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且曲折地揭示了造成这种“社会痼疾”和致使青少年堕落的罪恶根源,同时又注意回避了易于产生的色情渲染,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反映了白先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大的艺术家的勇气。
白先勇的小说在艺术上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又融进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写作技巧,具有细腻、含蓄、优雅的美学风格。(马雪霞)
沙叶新——遨游艺海,诙谐幽默
沙叶新(1939年~),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作家。1985年~1993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沙叶新出生在南京一个典型的回族家庭中,“六十子”是其回族经名。他家不远处,有一座叫“西方庵”清真寺,他常在主麻日、开斋节,跟随父亲去上寺。沙叶新家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回族的传统职业,其祖母卖牛杂碎,父亲开回民饭店。沙叶新少年时代,在旧书中发现了不少文艺书籍,就这样开始了他最早的文学启蒙教育。1950年,他于南京火瓦巷小学毕业。1957年,于南京第五中学毕业。沙叶新读高中时即发表小说和诗歌,开始业余文艺创作。
1957年,沙叶新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他很喜欢古典文学,也很喜欢俄罗斯与西欧文学,大学期间发表了小说《美国剧院的悲剧》、《老鹰篮球队》和戏剧论文《艺术史上的喜剧》。1961年夏,他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攻读研究生课程。1963年,发表了《审美的鼻子如何伸向德彪西——与姚文元同志商榷》一文,但遭到批判。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担任编剧。1965年,协同王炼同志创作大型话剧《焦裕禄》,得以公演。他于1965年独立创作出第一个剧本独幕喜剧《一分钱》,该剧颇获好评。之后,又陆续发表与上演了《边疆新苗》(大型话剧)、《一篮菠菜秧》(独幕喜剧)、《一只废铁轮子》(儿童剧)等。
“四人帮”倒台后,沙叶新的创作进入一个高潮时期,1979年夏,他创作了剧本《假如我是真的》。虽然这是一出社会讽刺剧,但它不只是要“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更是要反衬出崇高。这个剧本,发表在《戏剧艺术》杂志上,同时进行多次内部排演,听取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后在上海和北京举行“内部上演”,不久就在全国的许多城市相继演出,引起激烈的争论,因而在观众和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年,他又创作了剧本《陈毅市长》,电影剧本《宋庆龄》,其中《陈毅市长》一剧,思想敏锐,风格清新,节奏明快,艺术上富有独创精神,题材新颖,人物个性鲜明,有幽默感,故受到了广泛赞扬。
1986年出版了《沙叶新创作选》,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勇于探索创新。近年来则以一组文章《“表态”文化》、《“宣传”文化》、《“检讨”文化》、《“腐败”文化》引人瞩目。
沙叶新认为,文学要勇敢,既要敢于讴歌光明,也要敢于针砭时弊。他曾说过:“我要写,就要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写。”这就是他的创作思想,因此,沙叶新的许多作品,如:《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经拉开》、《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等剧作,每每引起争议。他的小说《无标题对话》、《有奖阅读小说》、《假如那天没下雨》等,也不同程度地引起轰动。
沙叶新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剧作家,更是一位妙语连珠的幽默大家,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格调高雅,听后令人开怀大笑,回味无穷,其别具一格的名片就表现出这一点:
“我,沙叶新。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
剧作家——永久的;
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
他出访美国时,其幽默的一面也得以表现。一次沙叶新应邀出访美国,在美国参观考察,沙叶新有机会与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接触,同他们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了解。其间,曾有人问沙叶新:“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说美国好,还是中国好都是不妥的。这时,他机智而幽默地回答说:“美国有美国的弊端,中国有中国的好处,美国、中国均有不足之处,这就叫‘美中’不足……”
除了创作剧本、小说,沙叶新还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评论,如《讽刺艺术谈》、《喜剧与崇高》、《<陈毅市长>不是模式》、《月是故乡明》、《答意大利<人与书>杂志问》、《写<马克思“秘史”>所想到的》、《细节的魅力》、《笑的秘密》等等,均发表于《文汇报》、《艺术世界》、《解放日报》、《周末》和《上海戏剧》等报刊上。
此外,《假如我是真的》、《马克思秘史》、《无标题对话》、《寻找男子汉》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介绍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及地区。《陈毅市长》获文化部和中国剧协联合颁发的1980—1981全国优秀剧本奖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电视剧剧本《陈毅与刺客》获第3届全国电视剧金鹰奖。《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获第三届“上海艺术节创作演出奖”。《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太阳·雪·人》、《东京的月亮》、《尊严》,喜剧《一分钱》、《约会》获“上海优秀创作奖”。电影《寻找男子汉》获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作品奖”。《百老汇100号》、《绿卡族》,曾获第一届“振兴话剧奖”优秀编剧奖。(金贵)
霍达——多产作家,厚重如土
霍达(1945年~),女,经名法蒂玛,北京人。著名戏剧家、电影文学家、小说家、报告文学家。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曾从事翻译工作多年,1976年之后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从事专职创作。1985年任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1988年~1992年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1997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任第十八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1995年任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全国文联委员。现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高级编剧,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
霍达自幼就喜爱文学艺术,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话剧表演专业,后因病改学外语,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6年毕业后,长期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并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特别是秦史,这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6年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之后,开始专业文艺创作的生涯。迄今已发表、出版的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多万字。
霍达前期的创作主要以电影、电视剧、戏剧文学剧本为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的电视剧本《鹊桥仙》就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摄制播出,并获得了“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并作为交流节目在美国、加拿大播映。电影文学剧本《我不是猎人》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此后,霍达还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鞘中之剑》,电视剧本《保姆》,《保姆》获1984年的“萌芽创作奖”。
霍达尤其擅长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除《鹊桥仙》外,还创作过电视剧《飘然太白》(1982年)等。她的电影文学剧本《公子扶苏》在1981年发表后,得到了文艺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这部文学剧本以浓重的悲剧色彩揭示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塑造了秦始皇、公子扶苏、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历史群像,受到史学界、文学界、电影界的普遍好评。1985年发表的大型历史话剧《秦皇父子》是霍达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引起了广泛的轰动。这部作品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磅礴的气势,曲折动人的情节,再现了陈胜、吴广起义后,秦王朝内部激烈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悲剧,刻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和公子扶苏以及李斯、胡亥、蒙括、赵高等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秦皇父子》表现了霍达深厚的历史修养,展示了她相当高的艺术才华。霍达的剧本《鹊桥仙》则以轻松的笔调,假正史不载的秦少游、苏小妹的轶闻佳话,谱写了一曲跌宕缠绵、妙趣横生的古典情歌。该剧插曲《难诉相思》(霍达作词、高潮谱曲)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并广为传唱。另有历史题材的剧作:《战斗在北平》(1985年)、《年轮》等。在这些作品中,霍达本着尊重史实的态度,力图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糅合融会,从而挖掘、创造出一个个特定社会历史氛围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历史人物,并使作品具有恢宏的气度与深沉的历史感,同时又发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寻找震撼人心的、活着的历史血脉和时代精神。
霍达也写有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剧本,《我不是猎人》将珍禽异兽的动人故事与少年儿童的求知探险巧妙交织,组成一幅绚丽奇妙、情趣盎然的戏剧画面,使读者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该剧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视剧《保姆》将80年代“保姆”这一新兴阶层的生活摄入艺术领域,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新时期城市生活中一种特殊职业者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受到观众欢迎,该剧获1984年“萌芽创作奖”。
霍达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小说,但创作数量不多。她的小说,不仅具有肥沃丰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面对现实,面对世界,而且努力寻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作品取材既有久远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有十分贴近现实的故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不要忘记她》、《黑祸》、《“合作家”轶事》、《江州司马》、《猫婆》等;中篇小说《追日者》、《秦台夜月》(1985年)、《芸芸众生》(1986年)、《魂归何处》(1986年)等,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中篇小说《红尘》和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中篇小说《红尘》原载于《花城》1986年第3期,后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霍达小说创作趋于成熟的代表作,曾获全国文学中篇小说优秀奖。《红尘》以十年动乱为背景,表现了北京一个普通角落里的人生悲喜剧。作者借助于一个当过“窑姐儿”的弱女子的催人泪下的悲惨故事,运用委婉缠绵的铺叙,着力写出了十年动乱中,愚昧而狡诈、“瞒”和“骗”扼杀真善美的社会情形,以及作者发人沉思的对人生、对历史、对民族的深沉求索。陈荒煤在评论《红尘》时认为,霍达是一个心细而善于思考的有才华的女作家,其《红尘》“别出心裁,从选材到开掘都有新意,从平凡中发现人们心灵深处特别值得深思的东西,使小说的内涵更耐咀嚼”。
198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峰,也是她所营造的整个艺术世界的标志和总结。作品发表后,曾译成九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并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长篇小说优秀奖,北京市“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奖”。全书50余万字,在相当广阔的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其独特的视角,透过一个穆斯林家庭60年间的人生遭遇、命运升沉以及爱情悲欢,浓缩了回回民族700年的历史,宏观地回顾了回族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表现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命运。
霍达被公认为当代文坛上全方位的多产作家,除戏剧、影视文学、小说外,她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方面均有所涉足,且有出色的成就。1986年~1987年,霍达集中创作发表了报告文学6篇:《渔家傲》(1986年)、《起步于皇帝陵前》(1986年)、《万家忧乐》(1986年)、《绿叶的荣誉》(1986年)、《小巷匹夫》(1987年)、《国殇》等。这些作品富于强烈的时代感,以报告文学干预生活的功能,将笔触伸向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的急遽变化。
霍达的作品结集出版的有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短篇小说集《红尘》、《魂归何处》;报告文学集《霍达报告文学选》;电影文学集《霍达电影剧本选》;多卷本文集《霍达文集》(六卷本)。(马雪霞)
张承志——以笔为旗,诠释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