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刘邦虽然本事很大,但大功告成之后,疏远英雄,宠信吕后,差点被吕后及其宗亲夺走江山,意思与萨都剌的《登歌风台》诗相近。写帮助武王“一怒安天下”的姜子牙,“争些老死向天涯”。因为有“武王任不差”,才使他得到机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历史舞台。写伍员报私仇过分,而“不见包胥恨”,结果落了个“可怜悬首在东门”,批评他不知进止。写卞和献玉,因楚王不明,被砍去双足,反不如无此宝物。有宝反倒招祸,因而“传国争符,伤身行货,谁教献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写韩信,因“良弓不早藏”在未央宫丢了性命,不算智者。写董卓是“万恶终须报,一脐燃出万民膏”,“贪心无道”的理应落个“难买棺材料”的下场。写杜甫“踏雪寻梅去”,虽然寒冷,但比只会在“暖阁红炉”边贪杯饮酒更高雅。写孟母,“如此三迁,房钱无数,方成一大儒”,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更称道孟母的明智。这样一口气评说了20多个人物,爱憎分明,富于哲理,发人深思。在这套散曲的最后,以“世情嚼蜡烂如泥,不见真滋味”,“早勇退身无患”,表明了他厌倦官场,决意隐退的心迹。
总的看来,马九皋在元王朝日益腐败的现实面前,采取了消极避世的态度。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他挺身而出来改变元王朝的黑暗政治,更不能要求他组织民众扯旗造反。作为封建时代官僚阶层的一员,能放弃功名,不随波逐流,不攀附权贵,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也是值得肯定的。他的词曲能反映现实,揭露矛盾,评说是非,并以流畅清丽的语言写了不少写景、抒情的作品,为人们所喜爱。一个回回出身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学形式有如此高深的造诣,确实令人钦佩。(史作杰)
马九皋——披肝沥胆,呼唤和平
萨都剌(约1272~约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其先祖随蒙古西征军自西域东来,祖、父以武功得到官职,驻守在晋北,萨都剌出生于晋北的雁们,他一直把雁们看作是自己的故乡。
萨都剌家境比较贫寒,曾自谓“家无田,囊无储”,但他自幼就聪敏好学,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儒家经典到诗词绘画,广泛涉猎,20多岁时考中进士,第二年开始踏上仕途。十来年中,虽然任过不同的官职,但品位一直卑微,从正九品、正八品升到从七品,比“七品芝麻官”还低半格。他的薪俸不高,并且还要奉养跟在身边的老母,生活是相当清苦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感情比较接近劳苦大众,做事时常把百姓的疾苦记在心上。《丹徒县志》记述,萨都剌在京口时,当地曾发生严重灾荒,百姓陷于饥饿。在萨都剌建议下,太守同意打开官仓防粮,救助灾民,使很多人免于饿死。有户人家的房子靠近官仓,太守嫌其碍事,令他们搬家。萨都剌得知此户人家缺钱,无力搬迁,又上命难违,就把自己珍藏的一把银壶拿到当铺换钱,帮这户人家去别处赁房。太守知道了此事,为自己扰民而深感惭愧,便收回了这道令。萨都剌还制裁过仗势欺人的官家豪奴和骗人钱财的巫婆,调解某人家母子不和等,他所做的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的事都是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萨都剌毕竟官卑位低,没有多大职权,他的突出成就不在政界而是他的文学创作,正如他在为母寿而写的一首诗中所说“有子在官名在儒,……作诗纪实无浮誉”。
萨都剌的诗,内容广泛,体裁多样,时人和后人常以“豪放、雄健、清新”等来评定其风格。他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历史和现实,观察社会和自然,咏物抒情,诵古讽今,写下了很多有积极意义的诗歌。
萨都剌曾到过居庸关,面对长城和雄关,自然联想到历代的一幕又一幕的攻防战事,写下了一首七言古诗《过居庸关》:“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一开头,用暑和凉二字,既写出此地的自然景色,也是以此象征两个对立的人间世界,长城既是分界线,当然也就是矛盾冲突的前沿。诗中说:“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多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无数次的争战,道不尽的进退胜败,留下来的只是累累白骨,无辜的生命变为他乡山鬼。“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血肉横飞的惨景又重现在眼前,他实在厌恶无休无止的战争,为丧命锋刃的壮士哀伤不已,他无力靠自己也知道不能靠帝王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一怪物,便向上天发出了强烈的希求:“上天何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这真是一道有力的反战宣言。
汉高祖刘邦有一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人们都称道《大风歌》气势宏伟,吞吐宇宙。萨都剌却以其诗《登歌风台》对刘邦进行了批判,诗开首写道“歌风台下河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诗人由风光依旧的眼前景物联想到人间的沧桑变化,自然追溯到在歌风台上赋大风的古人刘邦,“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正秋霜”。说刘邦以武力得到天下,当然要靠猛士们的拼杀,但在大功告成之后,却疏远了征战疆场的功臣,转而信任身边的女人——吕后,即“却使乾机付诸吕”。吕后掌握了权柄,“藏弓烹狗太急迫”,“倒使英雄遭妇手”,使韩信等名将或遭杀害,或受贬黜,应验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谚语。此时此刻,再去哪里寻找猛士来为自己守卫四方!“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台前老人的话更使萨都剌感慨不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及萨都剌未见到的明太祖“火烧庆功楼”的故事,都发人深醒。此外,萨都剌还有些咏古的诗,或剖析历史事件,或品评历史人物。如对诸葛亮,他以“先生虽死遗表存,大义晶晶明日月”的诗句推崇备至,同时也指出:“若非蜀主三顾贤,终之如龙卧南亩。仰天一出摧奸锋,纶巾羽扇生清风。”反映了关于时势与英雄人物关系的辩证史观。
萨都剌还以其诗作反映现实。由于他在官僚群体的最低层,生活颇为清苦,所以比较了解和同情劳动人民,特别是元代对外战争和宫廷为权位的争斗不断,汉人、南人更受歧视和高压,百姓们时常面临天灾人祸,苦不堪言。萨诗《漫兴》中说“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就是现实的写照。他曾经路遇穷人为饥寒所迫卖女儿的惨景,写下了《鬻女谣》,“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穷人卖掉亲骨肉,上天也为之动容。萨都剌怒不可忍,以“悲啼泪尽黄河干,县官县官尔何颜。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的愤怒语言,揭露了地方当权者即所谓百姓“父母官”只图享受而不关心子民们疾苦的行径。他认为造成穷人卖儿鬻女的祸首是最高统治者,宫廷里是“芙蓉帐暖春云晓,玉楼梳洗银鱼悬”的豪华奢侈景象,“哪知鬻女长唏嘘”!他希望有一代明君,开创一个美好的时代,使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即“愿逢昭代民富腴,儿童拍手歌康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萨都剌还有词作传世,如《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石头城》都是脍炙人口的怀古词,他面对历史陈迹,发出深沉的感慨。《念奴娇》的开头是“石头城上,望天地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就曾借用“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来形容国民党政权分崩离析,其代总统李宗仁成为坐守南京空城的“光杆司令”的景况,可谓恰如其分。
萨都剌还能作画,有少量作品传世。诗与画是相通的,对诗画创作,萨都剌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他认为,无论作诗还是作画,其境界和意趣是由作者的才识、身份、地位和遭遇不同而形成的各自的思想感情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决定的。他说:“峰峦岩谷,不一其状。奇花异草,不一其色。珍禽驯鸟,不一其声。阴晴朝暮,风烟雨雪,不一其变。”客观世界自有其多样性,在诗人和画家笔下,因为“怀抱不同,其趋向显晦亦异”。萨都剌吊古伤今和景物描写等方面的诗词作品,正可看出他同情劳动人民、追求和平安定和个人无所贪求的怀抱与情趣。
萨都剌做了10年小官吏,晚年,曾寓居杭州、绍兴、萧山、安庆等地。他的诗作被后人编为《萨天锡诗集》、《萨天锡逸诗》等,他的《严陵钓台画》、《梅雀》等画珍藏于故宫博物馆。(史作杰)
丁鹤年——孝子诗人,忧国忧民
丁鹤年(1335~1424年),字永庚,号友鹤山人,是元明之交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受到当时和后代人的高度评价。与其同时代的知名文学家戴良说他“一篇之作,一语之出,皆所以寓夫忧国爱君之心,愍乱思治之意,读之使人感愤激烈,不知涕泗之横流也”。明初诗人瞿佑说他“做诗极工”,魏骥说他“以诗鸣湖湘间,脍炙人口久矣”。清代散文大家全祖望称他是“文苑巨子”。当代史学家陈垣说:“萨都剌而后,回回教诗人首推丁鹤年。”古人论诗作,常说“穷而后工”。穷者,即贫穷、困窘、无奈之意。穷则易动感情,少受地位财富的牵累而倾全力于诗。丁鹤年的诗写得情真意切,词丽句工,正因为常处困境,饱受艰辛而淡泊名利。
丁鹤年的曾祖阿老丁在元朝初年从西域来中国,他的祖父苫思丁、父亲职马禄丁都做过元朝的地方官,因为三代宗亲名字中都有丁字,便依照汉族习惯,取单字“丁”为姓。职马禄丁在武昌当过行政长官,受到当地百姓拥戴,他去职后,百姓不愿让他离开武昌,便在武昌定居了,所以,武昌成了丁鹤年的故乡。
丁鹤年自幼发愤读书,深入学习儒家经典,不仅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家境本来比较好,可在他12岁那年,他的父亲溘然离世,丧父,使他们家连遭不幸,丁鹤年于18岁就开始了长期的流浪生活。他的两首关于蝉的小诗正是自身境况的写照: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蝉惟极清高,愁吟类楚骚。炎天风露薄,度日亦嗷嗷。
洁身自好、格调清高的蝉无枝可依,无露可餐,正如丁鹤年在辽阔的国土上无一处可安身立命。
丁鹤年生于元代末年,由于元王朝政治黑暗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地不断发生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有些人聚众为盗,扰乱社会秩序。元王朝统治者采取高压手段,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战火四起,到处都是兵荒马乱。
出身官宦家庭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丁鹤年,当然不赞成农民起义战争,同时也厌恶腐败的官场。他想置身于矛盾冲突之外,埋头于诗书笔墨之中,可是,战火烧到了他的家门口。1352年,徐寿辉的起义军攻克武昌,18岁的丁鹤年把生母安置在城外农村,带着嫡母(职马禄丁的正妻)冯氏逃离武昌。经过一路风餐露宿,辗转3个月之久到了镇江,投靠他的伯父,并在镇江住了10年。在此期间,先是他听说生母病亡,父墓被盗掘,后来还得知他的姐姐在战乱中携女投水丧命,10年后,与他相依为命的嫡母又离开了人世,这一切使他悲愤至极,痛不欲生。丁鹤年埋葬了嫡母,便离开镇江到浙东奉化投靠做知府的从兄吉雅谟丁,后来又随其兄转往昌国(今定海)。他曾和吉雅谟丁一道去余姚,考查以前当地长官叶敬常组织群众修筑的海堤,面对这一避害为利、造福百姓的水利工程,丁鹤年联想到当前战火纷飞的天下形势,便写了一首七言古诗。
写这里筑堤以前的情况是:
阴霾夜吼风雨急,坤维振荡玄溟立,桑田变海人为鱼。
写筑堤后的情况是:
堤内耕桑堤外渔,民物欣欣始生息。
……
柳根白舫卖鱼市,花底青帘沽酒家。他认为,现在四海横流,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却看不到像叶敬常那样体恤百姓的官员:
州县有官非叶侯,御灾谁复忧民忧?
丁鹤年虽不支持农民起义战争,但在这首诗中透露出政治黑暗是天下动乱的根源,也可以说是“官逼民反”。
从兄吉雅谟丁到昌国任职不久就去世了,丁鹤年又一次失去依靠,灾难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从此,他便以行医卖药糊口,敝衣粗食,生活很是艰辛,无可奈何时,就寄食于僧院,后来到了定海(今浙江舟山)才定居下来。丁鹤年墓石亭
丁鹤年的前半生接连遭受丧亲、漂泊、战乱的打击,感时、悼亡、思乡、惜别等情绪化作一个“愁”字,反映在他的诗歌中,“离愁灯下影,乡泪枕边痕”,成为其生活和感情的真实写照。
其感时诗如《重到西湖》:
涌金风月昔追欢,
一旦狂歌变永叹。
锦绣湖山兵气合,
金银楼阁劫灰寒。
雪晴林野梅何在,
霜冰苏堤柳自残。
欲买画船寻旧钓,
荒烟野水浩漫漫。
诗中描写了经历过战火的西湖,呈现出的是一派败落凄凉的景象,那些昔日到西湖追欢作乐的人,看不到初游西湖时那种悠闲安静的美景,他们只能发出长叹。这是谁的过错,令读者深思。丁鹤年40多岁在回武昌居住期间,他的妻子病故,使他再一次受到失去亲人的打击,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诗悼念亡妻:
别时如玉人,
归来生死隔。
日暮泣孤坟,
音容杳难得。
惟余坟上草,
犹带罗裙色。
面对孤坟,他再也看不到妻子的形象听不到妻子的声音,眼前只有坟上青草显现出妻子衣裙的颜色。《将归武昌题长江万里图》则表现了丁鹤年长期客居异地的思乡之情:
长江千万里,
何处是侬乡?
忽见晴川树,
依稀认汉阳。
从画图上寻找一下故乡,聊以安慰游子之心,思乡之情既委婉又真挚。
古人写诗作词爱说“愁”,甚至于“为赋新诗强说愁”。屈原忧国,杜甫忧民,李煜失位作囚,李清照抛家孤居,各种愁苦凝为诗句,感人至深,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艺术珍品。丁鹤年遭际不幸,具有多种愁绪,他的诗把愁绪化为艺术,令人百读不厌。
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他12岁时曾隆重安排其父亲的葬礼,披麻戴孝并庐墓3年,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丁孝子”。1368年,元亡明立。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45岁时,由海州回武昌为父母迁葬,费尽周折。丁鹤年确实有浓厚的“忠孝”意识,他为元朝灭亡而哀伤,以前就不愿做官,元亡后更不愿做官,甚至为躲避劝他做官的人而再次离开武昌。然而,他对明朝建立后出现的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局面还是感到很高兴。曾写道:
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八十衰翁百无外,茅檐击壤歌丰年。
可见他并不把自己认定为“残元遗民”,而是从现实出发来评定事物的。
丁鹤年晚年心情较好,写了一些格调清新,较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如《竹枝词》:
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欲来郎欲行。
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
不说人眼似蜀天,而说蜀天似人眼,把伤别写得婉转而有情致。(史作杰)
丁竹园——以医济人,以言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