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孔方兄——货币起源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600个“加马里”可换一整匹棉花。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礼金!
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这里的居民使用石头货币。这里每一枚货币叫做“一分”, 但这样的一“分”,绝不可以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的圆形石头,中心还有一个圆窟。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有的价值高的“分”的直径大到5米。
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航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大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由于搬运艰难,人们卖掉货物换来的石头货币,只好打上印戳,让它留在原地,作为自己的一笔“不动产”。
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早就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于是,钱就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钱并不完全等于货币。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也许有人会问:人民币、美元、欧元是货币,肥皂、洗衣粉之类的商品也能说是货币吗?要了解货币,必须要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货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对于我们已经并不陌生,但新的货币形式还将不断出现。货币如同魔术师的神秘魔术,它神奇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调动着人们的欲望,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用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力量牵引着人们的行为。我们要正确认识货币,更要正确使用货币。
【知识链接】
货币流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主和买主之间转手,这种连续不断的货币转手,便形成一个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G—W—G。
货币流通主要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货币的流通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为什么货币符号能当钱花——纸币
北宋初年,成都一带商业十分发达,通货紧张,而当时铸造的铁钱却流通不畅。因为铁钱易腐烂、价值低,用起来极为笨重。比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两万,重达500斤!于是当地16家富户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楮树皮造的券,后来被称作“交子”。
《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铺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纸币的是在经济发达和满足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严格说来,纸币并不是货币,因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现代金融学中,纸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和金属货币同样的内在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比国家确定的货币价值小得多,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货币价值的符号。
纸币诞生后,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充当金属货币(黄金或白银)的“附庸”,不过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纸币的含金量,人们可以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这种货币制度也被称为金本位制。
困扰金本位制的就是纸币和黄金的比价和数量问题。当依据黄金发行纸币的时候,必须确定一个比价,而此后不论是黄金数量发生变化还是纸币数量发生变化,原先的比价都无法维持,金本位制也就无法稳定运行。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仍然存在,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金本位制退出历史舞台,纸币终于成为货币家族的主角。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纸币,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等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是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强制流通,以国家信用为保障。私人不能印刷、发行货币。在我国,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解放区的石家庄成立,并在成立之日开始发行钞票,即第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万元,最小为1元。人民币的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国内市场货币、建立中国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人民币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我们现在使用是1999年10月1日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知识链接】
布币
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是中国古代货币,从青铜农具演变而来的,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钱”也能惹出大祸——货币危机
一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时期,欧洲各国的货币都摇摇欲坠,德国、苏联、和法国的马克、卢布、法郎都经历了混乱的时期。德国和苏联的劳动人民因此陷入绝望的境地。但在这个时期,法国却上演了一个精彩的成功捍卫货币的故事。
法国政府在一战中花掉的大量军费是1913带1914年所有主要参战国军事费用的两倍。一战结束后,法国财政出现了62亿法郎的缺口,并且还有巨额贷款。1926年,法郎的汇率开始下滑。1924年3月到1926年7月11届法国政府内阁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物价不停上涨,法郎持续贬值。约瑟夫·凯约政府在1926年换了8位财政部长,但谁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这时,总理雷蒙·普恩加来开始掌权。他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来把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并提高税收和削减政府支出,同时他从纽约的摩根银行借来了一笔使法国银行的现汇得以补充的巨额贷款,他的一系列措失取得了成功。从此,法郎币值开始走稳,经济和政局也渐趋稳定。
这是一场当之无愧的货币危机保卫战。货币危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通常情况表现为本国货币的急剧贬值。
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汇率制)相对应,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如在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或者在遭遇强大的投机攻击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先所刻意维护的水平(即官方汇率),这种汇率变动的影响难以控制、难以容忍,这一现象就是货币危机。
当代国际经济社会很少再看见一桩孤立的货币动荡事件。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国货币危机常常会波及别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增长的停滞已不再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定值过高的汇率、经常项目巨额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等都是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就实际运行来看,货币危机通常由泡沫经济破灭、银行呆坏账增多、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债过于庞大、财政危机、政治动荡、对政府的不信任等引发。
【知识链接】
传染效应
是货币危机在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扩散现象。一个国家产生货币危机可能导致周边其他国家也产生货币危机,具有传染性。 传染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以多米诺骨牌效应扩展到其他国家。
金融机构家族的“老大哥”——银行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
在我国,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银行产生于17世纪,欧洲一些平民通过经商致富,成了有钱的商人。他们把钱存放在国王的铸币厂里。163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同苏格兰贵族爆发了战争,为了筹措军费,他就征用了铸币厂里平民的黄金。虽然,黄金后来还给了原来的主人,但商人们感到铸币厂不安全。于是,他们把钱存到了金匠那里。金匠为存钱的人开立了凭证,以后拿着这张凭证,就可以取出黄金。
银行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诞生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都是私人银行,最早的银行券都是由金匠们发行的,他们和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银行起源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而货币经营业主要从事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包括金属货币的鉴定和兑换、货币的保管和汇兑业务。
随着货款业务的发展,保管业务也逐步改变成存款业务。当货币活动与信用活动结合时,货币经营业便开始向现代银行转变。1694年,英国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在我国,银行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大而化之的分类方法是把银行按如下方法分类:
一类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中央银行,在所有银行当中起管理作用。
一类是是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一般办理政策性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三类是是商业银行,又可分为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如广东发展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如武汉市商业银行,才上市的南京银行,不过,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这三种银行的区别正在缩小。
最后一类是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在现在,外资银行一般都设在一线城市,它的业务与国内银行有很大不同,现在已逐步放开它的业务范围。
现代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它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知识链接】
中央银行
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成也投资银行,败也投资银行——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这个古老的著名的投资银行犹如纽约世贸大厦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轰然倒塌。2008年3月16号,摩根大通银行曾宣布将以每股2美元,总计2.362亿美元的超低价收购贝尔斯登公司。这个收购价格,只相当于贝尔斯登曾经200亿美元市值的1%。
由于此超低报价遭到了贝尔斯登股东的强烈抵制,在该月24号达成的新协议中,摩根大通同意提高换股比例,相当于把收购报价由每股2美元提高到10美元,成交金额为11.9亿美元。同时,摩根大通还将购入9500万股贝尔斯登增发股,此举将使摩根大通在贝尔斯登的持股比例提高到39.5%。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贝尔斯登这个曾是全美最大的债券承销商,却最终通过“卖身”的方式避免了破产的噩运。
投资银行虽然名为“银行”,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银行。投资银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不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买卖,而是专为别人提供金融服务。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产生于欧美,主要是由十八、十九世纪众多销售政府债券和贴现企业票据的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的。伴随着贸易范围和金额的扩大,一些信誉卓越的大商人便利用其积累的大量财富成为商人银行家,专门从事融资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这是投资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
证券业与证券交易的飞速发展是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20世纪前期,西方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证券业的高涨,把证券市场的繁华交易变成了一种狂热的货币投机活动。商业银行涉足于证券市场并参与证券投机;同时,各国政府对证券业缺少有效的法律和管理机构来规范其发展,这些都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埋下了祸根。
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大批银行的倒闭,证券业极度萎靡。1933年后,美英等国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分开,并进行分业管理,从此,一个崭新的独立的投资银行业在经济危机的萧条中崛起。
经过经济危机后近三十年的调整,投资银行业再次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抵押债券、一揽子金融管理服务、杠杆收购(LBO)、期货、期权、互换、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行业成为变化最快、最富革命性和挑战性的行业之一。
随着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投资银行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金融中介。他们不仅经营传统的证券发行承销、经纪业务,企业并购、基金管理、理财顾问、创业投资、项目融资、金融工程等业务也已经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总之,投资银行已成为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