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26章)
↓↓
第1章 研究意义、基本假设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回顾
第3章 基本思路、结构与创新
第4章 人的异质性假设的提出
第5章 人的异质性假设的分析维度
第6章 人的异质性假设的理论意义
第7章 市场与企业发展
第8章 市场异质性
第9章 市场异质性对企业
第10章 核心能力与企业发展
第11章 核心能力要素构成
第12章 核心能力异质性
第13章 核心能力异质性对企业
第14章 匹配互动的一般
第15章 核心能力障碍对市场
第16章 市场障碍对核心能力
第17章 战略型企业家的创新职责
第18章 案例分析
第19章 影响我国企业持续发展
第20章 影响我国企业持续发展
第21章 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影响
第22章 有效利用外资,提升
第23章 实施跨国经营,提高民族企业核心能力
第24章 强化市场机制,促进战略型企业家成长
第25章 参考文献
第26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主要经历了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三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广泛应用。这三大类技术的交织和综合,为农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农作物和畜禽产品大幅度增长。现代农业阶段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石油农业”时期和7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时期,即农业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石油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机械能和化学能,以能量的高投入谋求农业的高产出。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