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4800000008

第8章 傅斯年其文(6)

昨天《国民公报》上有张东荪先生的一通信,约我翻译詹姆斯教授的《实际主义》。我原来有翻译这书的愿心,我原来有研究实际主义的计划,我现在虽然还有点译不好,也不妨慢慢研究,慢慢地译。后来一想,这意思不然了。想翻译这本《实际主义》,必须对于实际主义有把握;想对于实际主义有把握,必须先研究造成实际主义的实际方法论——就是实际逻辑;想研究实际逻辑,必须先研究机能行为两派的心理学。还不止此,想知道实际主义的,是不可不知康德以后各派哲学的得失;想知道实际主义的效用,不可不知实际主义的伦理学——人生哲学。如此说来,一事牵动百事。若不要做詹姆斯的罪人,还只得按部就班地研究,这是对于作者负责任。况且没头没尾,突然有一部《实际主义》发现,对于国人也没大利益。实际主义不是詹姆斯在波士顿罗威研究所讲台上创造的,也不是失勒在人性主义学里创造的,也不是杜威在逻辑理论上创造的,也还不是皮耳士在《普及科学月刊》上创造的。西洋思想界进化到现在,经那样的历史,受现代时势的支配,自然而然有这主义产生。和这主义相近的柏格森同时出发,可见这主义是在现代生活之下必生的结果;不懂现代的生活,便无从领略这主义。不懂得西洋思想界的历史,也无从领略这主义。就以詹姆斯的《实际主义》而论,有的地方论历史,有的地方论现在的别派。我们若没有一个概括观,并不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所以在翻译这本书以前,应当有:(一)一部可信的西洋思想史或哲学史;(二)一部可信的西洋近代思想通论;(三)一部可信的《实际主义》概论。有这三部书预先出世,翻译出这《实际主义》,才有人看,才看得懂,才有利益。不然,只可供游谈家的割裂,新学究的附会。总而言之,只给人当护符的材料——实际主义仍然是实际主义,中国人仍然是中国人。这都是为读者的地位着想,这种心理便是对于读者负责任。为这缘故,不可不注意以下四项:

(1)翻译一部书以前,先问这本书是否本身有价值,是否在同类之中算最好的。

(2)翻译一部书以前,先问这本书是否到了翻译的地步了,是否还有应当较先翻译的。

(3)翻译一部书以前,先问这本书译过之后,是否大众看得懂——不觉得无灵性。

(4)翻译一部书以前,先问这本书译过出版之后,大家读了生何样效果。

总而言之,翻译的事业,只是为人,总得为读者“设身处地”想想,不能专求自己的便利。中国的学问界,并不受翻译的影响,这固由于译出来的书籍太少,也是因为译出来的东西太没系统。该译的不译,不该译的偏译。译书的效用,原不是给能看外国文书籍的人看的,原是给不能看外国文书籍的人看的。既是替不能看外国文书籍的人译的,便当替不能看外国文书籍的人想想,不当只管自己的高兴。所以译书的去取和次序,全是为读者而定——就是译者对于读者负责任。

这两层意思说明了,翻译上的一切事项,不难按这道理解决了。我先说翻译的范围,西洋书多得很,还是先译哪些是呢?这不消说应当先译最好的了。但是最好的和次好的,和不好的,又如何分别呢?好不好本没一定,只有看他有用没有用,有用便好,没用便不好。所以我们说“应当翻译好的”还是句笼统的话,不如说,应当翻译最有用的——对于中国人最有用的。我先举出几个条件来:

(1)先译门径书。这都因为中国人对于各种学问很少知道门径,忽然有一部专门著作出现,没人看他,不若先翻门径书,看作个引路的。

(2)先译通论书。通论书籍容易普及,况且这样一部里外包含的意思,比精细特殊的著作,定然多的,读的人可以事半功倍。至于研究精细特殊的著作,固是学者当有的事,但是做这样事业的人,应当直接读外国文书,不能仅靠翻译,翻译只为普通读者而设。

(3)先译实证的书,不译空理的书。这是因为空理不能救济中国思想界。

(4)先译和人生密切相关的书,关系越切,越要先译。(像北美瑜珈学说长寿哲学一类的书,我真猜不到译者是何心肝。)

(5)先译最近的书。因为后来的书,是修正前者而发,前人的好处,他包括了,前人的坏处,他改过了。我们只须求得最后最精的结果,所以要先译最近的书。

(6)同类书中,先译最易发生效力的一种。

(7)同类著作者中,先译第一流的一个人。

(8)专就译文学一部分而论,也是如此:“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这是胡适之先生在他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一条提议。

以上译书的去取和次叙说完了,我再谈译书的方法。方法本是随人自己定去,不能受别人的限制。但是论到大体,也有共同的原则。我就把这共同的原则写下来:

(1)用直译的笔法,严几道先生那种“达旨”的办法,实在不可为训,势必至于“改旨”而后已。想就别人的理论发挥自己的文章,是件极难的事。不但对于原书不能完全领略的人不能意译,就是对于原书能完全领略的人,若用意译的方法顺便改变一番,也没有不违背原意的。想用意译,必须和原作者有同等的知识才可,但是这是办得到的事情吗?况且思想受语言的支配,犹之乎语言受思想的支配。作者的思想,必不能脱离作者的语言而独立。我们想存留作者的思想,必须存留作者的语法;如果另换一副腔调,定不是作者的思想。所以直译一种办法,是“存”真的“必由之径”。一字一字的直译,或者做不到的,因为中西语言太隔阂,一句一句的直译,却是做得到的,因为句的次序,正是思想的次序,人的思想却不因国别而别。一句以内,最好是一字不漏,因为译者须得对于作者负责任。这样办法,纵然不能十分圆满,还可以少些错误,纵然不能使读者十分喜欢,还可使读者不至十分糊涂。老实说罢,直译没有分毫藏掖,意译却容易随便伸缩,把难的地方混过!所以既用直译的法子,虽要不对于作者负责任而不能。既用意译的法子,虽要对于作者负责任而不能。直译便真,意译便伪;直译便是诚实的人,意译便是虚诈的人。直译看来好像很笨的法子,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有时作藏拙的用,但是确不若意译专作作伪的用。有人说:“西洋词句和中国的相隔太远,定要直译,自不免有不可通的时候。”这话真是少见多怪。我们只要保存原来的意思就完了,何必定要逼着外国人说中国学究的话?况且直用西文的句调译书,更有一重绝大的用处,就是帮助我们自做文章的方法。我们有不能不使国语受欧化的形势,所以必须用西文的意味做中国文。唯其如此,所以更不能不用直译,更不能不把直译所得的手段,作为自己做文的手段。这话说来很长,我在上一期里,已有专文论及了。

(2)用白话。这也是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一条提议。到了现在,文言已是死了的,不中用的。所以断不能拿他来代表现代的活泼著作。而且文言和西文太隔阂,白话比较稍近些。要想直译,非用白话不可,要想和原来的切合,非不用文言不可。白话文学一条道理,在现在直可说是“天经地义”,翻译自然可算里头的一部分,自然逃不脱这“天经地义”。

(3)第二等以下的著作,可用“提要”的方法,不必全译。翻译不是容易干的,必须一种外国文的程度在水平线以上,更要对于所译的学问有精密的研究。这样说来,译材能有几个呢?然而应当翻译的东西又多,需要的又急,少数的译材不够应用,却怎样办呢?去年我在一位同学那里看见两厚本日文书,名字叫做《教育学书解说》,里边登载各家教育书籍,都用“提要钩玄”的办法。我仔细一想,这办法实是不差。照这办法,译的人可以省事,读的人可以省事;译的人可以用这方法多多转贩,读的人可以在短少时间,多得若干派的知识。在现在复杂生活之下,在现在若大海一般的出版界之内,不得不用这经济的手段。我并不是说专门学者只须看提要,我是说普通读者不可不先看提要。我并不是说一切著作不须翻译,都可用提要代替,我是说除非若经典一般的创造性的著作,尽可先做个提要,给大家看看。

学者的研究自然必须照着原书一字不放,一般的读者还须求个事半功倍的道路。读者觉得我这说话和上文“直译”的主张矛盾吗?其实两件事全不相干。值得通身翻译的书籍,便得通身翻译,并且用直译的笔法。不值得通身翻译的书籍,或来不及通身翻译的书籍,便可做提要,诸位切莫混为一谈呀!

现在我把大纲的意见说完了,还有一层附带的话,再说一说。翻译一种事业,独自干去,用的力大,收效很难。若是大家共同翻译,共同研究,效验定然快的。材料的搜集,文词的讨论,错误的修改,都是共同取得的事业。事事皆然,翻译也不免如此。所以我很愿意大家多设译书会,用公众的力量去做这转移文化的事业。北京大学有个编译会是很好的了,只可惜一年以来并没有一部译成的书出版,(著作的在外。)我有几位同学对于此事盼望的很。我们同学很有些非常勤学,读书极多,并且好事的人,若是有热心而有学问的教员引导,组织一个译书会,合伙做去,不到一年,定有一部分的成效。我这话就算一种提议罢。

说到这里真说完了,看的诸君定要失望。我把这人人晓得的话,说给诸君听,实在是我的罪过。但是这话虽然人人晓得,却只有极少的几个人实行。我现在就再说一番,刺激诸君耳鼓,奉求诸君想法实行!

戏剧改良各面观

这篇戏剧改良各面观的意见,是我一年以来,时时向朋友谈到的,然而总没写成文章。十日前,同学张豂子君和胡适之先生辩论废唱问题,我见了,就情不自禁了。但是我在开宗明义之前,有两件情形,要预先声明的:

第一、我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

第二、我对于中国固有的音乐和歌曲,都是门外汉。

既然都是门外汉,如何还要开口呢?据我个人观察而论,中国人熟于戏剧音乐一道的,都是思想牢固的了,不客气说来,就是陷溺深的了,和这些“门内汉”讨论“改良”、“创造”,绝对不肯容纳的。我这门外汉,却是不曾陷溺的人。我这篇文章,就以耳目所及为材料,以直觉为判断,既不是“随其成心而师之”,也就不能说我不配开口。

我以为改良旧戏和创造新剧,是两个问题。应否改良创造的理论,和怎样改良创造的方法,又是两个问题,我们但凡把眼光放大些,可就觉得现在戏剧的情形,不容不改良,真正的新剧,不容不创造。现在正当讨论怎样改良创造的方法,应否改良创造的理论,不成问题了。若是还把极可宝贵的时光,耗费在讨论这个上,就是中国人思想处处落在人后的证据。然而就中国社会可怜的情形而论,却不能不供出思想处处落在人后的证据。我们若径然讨论方法,便有大多数人根本反对道“何必要改良”。无可如何,只好先把旧戏的情形,做一具体的评判。我还要自己承认,这个评判,是不得已而出的“费话”。

一旧戏的研究

我们对于旧戏的形式和材料,不表同情,原不消说,然而仅仅谩骂,也不能折人之心。照我意见,先就戏剧进化的阶级为标准,看看现在戏界,进化到何等地步,更就中国戏剧和中国社会相用的关系,判断现在戏界的真正价值如何。易词说来,前者以戏剧历史为观察点,后者是个社会问题,二者并用,似乎可得个概括的论断。

现在中国各种戏剧,无论“昆曲”、“高腔”、“皮簧”、“梆子”,总是“鳖血龟水,分不清白”,在一条水平线上。不仅这样,这般高等戏,和那些下等的“碰碰戏”、“秧歌戏”、“高跷戏”,也在一个水平线上。虽然词句雅俗,情节繁简,衣饰奢俭,有绝大的分别,若就他组成的分子而论,却是同在一个阶级,没高下之别的。真正的戏剧纯是人生动作和精神的表象(Representation of human action and spirit),不是各种把戏的集合品。可怜中国戏剧界,自从宋朝到了现在经七八百年的进化,还没有真正戏剧,还把那“百衲体”的把戏,当做戏剧正宗!中国戏剧,全以不近人情为贵,近于人情反说无味。请问戏剧本是描写人事的,何以专要不近人情?纯粹戏剧不能不近人情,百衲体的把戏虽欲近人情而不能。组成纯粹戏剧的分子,总不外动作和言语,动作是人生通常的动作,言语是人生通常的言语;百般把戏,无不含有竞技游戏的意味,竞技游戏的动作言语,却万万不能是人生通常的动作言语;所以就不近人情,就不能近人情了。譬如打脸,是不近人情的。何以有打脸?因为有脚色,何以有脚色?因为是下等把戏的遗传。譬如“行头”,总不是人穿的衣服。何以要穿不是人穿的衣服?因为竞技游戏,不能不穿离奇的衣服。譬如花脸,总做出人不能有的粗暴像。何以要做出人不能有的粗暴像?因为玩把戏不能不这样。譬如打把子、翻筋斗,更是岂有此理了,更可以见得是竞技的遗传了。平情而论,演事实和玩把戏根本不能融化:一个重摹仿,一个重自出,一个重要像,一个无的可像,一个重情节,一个要花梢,简直是完全矛盾,中国人却不以完全矛盾见怪,反以“兼容并包”为美。那些下等戏,像上文所举的“碰碰”、“秧歌”、“高跷”……之类,虽然没有这些上等戏兼容并包的大量,却同是不离乎把戏的精神。在西洋戏剧是人类精神的表现(Interpretation of human spirit),在中国是非人类精神的表现(Interpretation of in human spirit)。既然要和把戏合,就不能不和人生之真拆开。所以我以为中国的上等戏、下等戏在一条水平线上,是就戏剧演进的阶级,诊断定了的,是就他们组成的原素,分析比较过的。好比猴子,进化到毛人,就停住了,再也不能变人了;中国的戏,到了元朝,成了“杂剧”、“南剧”的体裁,就停住了,再也不能脱开把戏了。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传

    郁达夫传

    本书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包括故园残梦、岛国春秋、“创造”天地、风雨情深、放棹江湖、烽火家国等内容。
  • 毛人凤全传

    毛人凤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 张睿的时光机

    张睿的时光机

    《张睿的时光机》是80后优质偶像张睿的第一本书,你会在书中看到他是如何从一点一滴努力做起,从一个平凡人成为我们眼中耀眼的新星。从《新红楼梦》的蒋玉菡到《新还珠格格》的五阿哥;从《隋唐英雄》的罗成到《花非花雾非雾》的齐飞,张睿正在用他的努力与汗水谱写着自己的青春,张睿的每一次演出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阳光、睿智、有正义感是他的标尺和写照,而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的他,坚信靠自己的努力,希望总会出现在转角。透过张睿真挚而感性的文字,我们能看过一个平凡的张睿、一个真实的张睿、一个永远在追求梦想的张睿、一个跌跌撞撞的张睿、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张睿,一个在挫折中成长的张睿……谨以此书献给爱张睿的你们!
  • 唐骏自传

    唐骏自传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重新出发。1990年的夏天,我放弃在日本苦读五年的博士学位,放弃可以预想的博士毕业后在日本的稳定职业和安定生活,决定独闯美国,追求我的美国梦。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知道我的一切都将重新出发。我知道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很可惜,我也知道未来的美国梦之路会很艰难。因为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热门推荐
  • 萌兽为夫

    萌兽为夫

    一场车祸将她灵魂带入这个奇幻的世界,‘她’本是徐家的一个外姓废材,她溺水身亡,当她变成了“她”,父不详,母早亡,寄居在外公家,身世之谜,来历之谜,在她面前一一露出端倪,为了解开这些谜团,她决心变强,不能修炼,没关系,她有良方洗髓,当她在魔宠商店买下那颗魔兽蛋和奄奄一息的魔宠后,紧接而至的种种魔兽,才知道她的来到异世是早已注定,她身处在重重迷雾之中,怎样才能守住本心,不被外力所惑,她如何抵抗潜在的威胁,最终她又是否解开身世之谜,找到身生父母,回归到那天外天之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苍狼雄起

    苍狼雄起

    苍狼国本是一个民风淳朴,各大宗派和谐共处,百姓安居乐业,以狼为图腾的国家,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日子,但因苍天无眼,天道不公,四季不定,冬季变长,寒潮不断,导致这里的每一个人为生存,为更好活着,和严寒、和风雪作抗争,什么战斗民族,全是被逼的,本是孤儿,确莫名成为了皇子,我不要当国君,为什么要送我去死,哼哈!这是一部家与国的血泪心酸史,且看我苍狼是如何雄起吧!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云游天临之云世路

    云游天临之云世路

    自有皇宫逃离,为得真相,层层追寻,不断修行,就当真相一步步揭开的时候,另一个真相再度缠身?究竟是皇都秘密未曾解读,还是背后的秘密愈加严重,这一系列的秘密,他该如何去做?
  • 烟雨云鹤

    烟雨云鹤

    云鹤还是报了仇,可她欠下了辞烟道一辈子。云鹤没有的是哥哥,辞烟没有了魔族,云鹤让他忘记一切,可他还是想了起来......
  • 龙神歌

    龙神歌

    8岁的张天昭从小梦想成为一位强大的龙骑士或龙之召唤师,可元魂的奇异破碎使他一度颓废,龙元的再度复生,战斗之森,龙神之歌响起,危险步步逼近,而我不惧。。。
  • 王之世界

    王之世界

    王者必须腰杆要挺,胃口要大,心胸要广,手段要硬,最重要的是要博爱!但对于一个在死亡绝地吞了一窝蛋而引起一连串离奇故事的复杂家伙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于是有关他的王者语录一条接着一条:他简直就是一个恶魔,做事总是我行我素!他简直太冷漠太无情了,难道不知道怜香惜玉?他简直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他一身是迷,总能创造奇迹!他很怪,怪得总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家伙出现在他身边。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而我要说他就是一个世界。这是一个有关于他的世界的故事,他姓王…
  • 仙界供销商

    仙界供销商

    当仙界众仙都失去法力的时候,李逸沉肩负起了倒卖日用品的重担,让太上老君用上了抽油烟机,让二郎神爱上了眼药水,让面膜风靡仙女群,就连王母娘娘也偷偷抓住李逸沉的手,问道“你那个可以让人变白的面膜还有吗?给我一盒,我把牡丹仙子的微信号给你......”
  • 九域星尊

    九域星尊

    “可不知,我比你丹阁的天才,如何?”两世为人的易星,在修炼上极为霸道,丝毫不让。“老师~~~”只不过,每当丈母娘为难时,总会将几位巅峰强者老师喊出来,当挡箭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