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种子就要发芽,是花朵就要开放。当年幼的你向梦幻般的童年挥手告别后,当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成长为婷婷玉立的大姑娘,毛头小子发育为英俊高大的小伙子。要不断对自己说,内向不可怕;自信造就奇迹;没有理想就没有成功;勤能补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不比男性差;骄傲使人落后;让每一天都有意义;伟大来自于苦难;吃苦耐劳也是一种资本;我很穷,但我不怨天尤人;不要随波逐流;学会用逆境来激励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或心理压力时,有些人靠运动、游戏听音乐来转移自己的情绪;有些人选择向朋友倾诉(包括上网聊天)或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不快与抑郁;还有的人会与朋友或同事谈心或大睡一觉等等。
一、依赖的表现
具有依赖性格的社会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主要表现如下:
1.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上司、同事为自己作个决定。
2.依赖性强的人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事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工作或学习上,喜欢让前辈或上司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从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二、克服依赖倾向
克服依赖倾向,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1.深刻认识依赖心理的危害。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父母,走向独立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一个一辈子摆脱不了依赖心理的人注定难成大器,甚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从表层来说,依赖对一个人具有压抑情绪、消磨意志等直接危害;从深层来说,则将使一个人丧失选择能力,在环境面前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从而失去一个人存在的真正价值。从道理上明确依赖的上述危害,对于克服依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一个人的独立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脱离实践活动,仅仅在口头上强调独立的重要性,独立性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具有依赖倾向的人们要尽可能多地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如大胆参加公司里的管理工作,努力在自己的业余时间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同时,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克服依赖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树立迎接挑战的良好心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不断地迎接挑战,不断地征服挑战的过程。没有挑战,就不可能有个人素质的提高,也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一个遇到挑战就回避、就退缩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赋予现代人的历史重任的。树立起迎接挑战的良好心态,使自己充满责任感、进取心和拼搏意识,这种精神状态的自我调整是克服依赖倾向的重要一环。
§§§第三节 和暴力行为说“不”
十岁的强强拎着玩具枪,嘴里“杀,杀……”地冲进厨房,大喝一声:“不许动,再动,毙了你!”一扣扳机,一粒塑料子弹射在父亲的手腕上,手腕很快黑紫肿胀起来。倍感辣痛的父亲只是咧了咧嘴,笑骂了强强一句:“你这臭小子。”强强似得了表扬,高高兴兴跑了出来,端着枪对着院子里的花草一阵乱扫……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这些语言行为颇幼稚,很可爱,常将此看成是孩子调皮、聪明、勇敢的表现,大不了轻描淡写地说孩子两句,很少有人将此与“暴力”一词联系起来,这是因为父母多怀着美好的心态看自己的孩子。殊不如,孩子对他人的言语或人身攻击行为若得不到及时制止纠正,久而久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在他们眼里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眼下纯洁可爱的小天使因何有如此强的暴力心理?专家指出,孩子有暴力倾向心理,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家庭教育: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浓,受到限制易冲动还击;父母的粗暴使孩子心理压抑,一旦爆发,易选择较激烈的行为去发泄;特别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亲人多热衷于向孩子灌输“暴力意识”,使孩子从小接受一种“复仇式”教育,如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吃亏,常教育孩子:“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或训斥孩子:“真笨,人家打你,你不会还手吗?你长的手是干啥用的。”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偏袒,使得孩子感到攻击别人是合理的。
2.暴力影视:暴力影视中将暴力包装成勇敢者的行为,孩子们将暴力英雄视作偶像并为那些血腥杀戮的场面喝彩。在他们心里,暴力与享受已混为一谈,慢慢地对暴力就会没有什么感觉。
3.游戏软件:在电脑暴力游戏里,孩子以杀人为乐,杀戮越凶越多,则成绩越佳。从心理学角度讲,电子游戏有着特有的行为强化机制,可使成瘾行为不断强化。操作电脑游戏,可使孩子认为自己在斗智斗勇中战胜了对手,使他们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而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我们似乎被暴力和残忍包围着。根据美国国家犯罪调查,每年约有3000万犯罪案件发生在社会内或周围,相当于每个工作日160000件,或每0.6秒钟一件。一项最近的调查表明,许多社会上的男人认为如果他们的女朋友惹怒了他们,他们有权打她们。在1980早些时候,将近17000人被美国国内居民杀死。
一、暴力行为的成因及理论
1.生物攻击本能论
人类的生理机制,常影响个人的行为。而有部分观点,也相信暴力的高危险人群,是受到攻击本能的引发而造成此行为。如Freud认为死之本能影响了人类行为中的破坏、攻击等行为。当个人的生活环境中缺少良好的教育、或是和外界缺乏良好连结时,就有较大的可能促使个人采取暴力的行为。而动物行为学家Lorenz则认为,不论是人类或是禽兽,都受到动物本能中攻击的影响。这项行为是为维护生命所必须的本能之一,因此,人类天生具有这样的特质,它虽然具有生存价值,但若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将攻击以有制度或是实用的方式展现的话,很有可能造成个人以暴力的方式,在社会上呈现。除此之外,荷尔蒙分泌、脑伤、或是酒精与其它药物,也都可能对于学生的攻击行为有所影响。如脑部的杏仁核,将会影响到攻击行为,因此,在生物观点,不得不衡量学生暴力行为的起因是否有其生物的基础。再者,男性荷尔蒙也影响了暴力行为;因此,在实务上男性采取攻击的比率也高于女性;睪丸酮素的分泌确实也造成学生攻击的可能之一。最后,酒精、药物也影响到攻击的可能;此类物质使人的自制力减低,当社会控制力减弱时,攻击的可能性也同时升高。
基因与体态的遗传也影响到暴力与攻击行为。Sheldon将体型分为中胚、外胚与内胚。而中胚者,也称为肌肉型和偏差行为具有特定的关连。
2.挫折攻击理论
此理论认为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暴力行为则是人类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挫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1)个体需求获得满足的情境受到阻碍;(2)个体动机受阻后所产生不愉快或困扰的状态。Dollard等人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个人追求目标的动机性行为受到挫折所导致的一种强烈反应;换句话说,个人追求目标未能满足时,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进而以表现出攻击行为来减低忿怒焦虑的情绪,因此,任何挫折事件均会引发攻击,但是个体会因害怕惩罚或报复行为而压抑攻击的可能表现,所以挫折是攻击行为的必要条件。有时,攻击的发生是因为个体预想着挫折的存在,例如有些学生意识到自己可能因成绩不好而被取笑,就采取警告、威胁,甚至暴力相向……等先发制人的手段;而挫折的存在也常导致某种方式的攻击,例如员工被老板责骂,以踢破水桶消气。Miller也认为攻击行为必由挫折所引起的,但挫折不一定会引起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一种。也就是说,挫折可产生许多不同反应的激动状况,如自卑、无助、哭泣、抱怨、攻击等等,如果人们在受挫时,其它反应的倾向强过于攻击的倾向,个体便可能不会表现出可观察的攻击行为。Berkowitz则认为由挫折所引起的愤怒等的情绪反应,不一定导致攻击行为,它只造成攻击行为准备状态,而且即使是处于攻击的准备状态,也不一定会发生攻击行为,除非由适当的线索得知攻击行为会带来正面的报酬或奖赏,才会引起攻击行为。
另外,Merton的压力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结构的不良,使得社会的某些成员无法经由服从社会规范,达到社会所推崇的理想或成功的目标,所以会有挫折感和不满产生。为了减少这种因结构而产生的压力,有些成员就转而认同不法的方法,例如暴力或犯罪等行为,以期能达到成功的目标。
3.社会学习理论
Bandura认为攻击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透过观察、模仿的过程而获得的,他认为个人会经由观察楷模人物的行为所受到的赏罚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表现。
(1)行为示范与暴力学习
在一般个人观察别人的行为时,若此种行为原为自己所无,则这种行为便对观察者构成示范作用。暴力行为便是一种示范学习的结果。经由Bandrua&Walters的实验证实。而Scott从事动物研究发现:恐惧或攻击行为非人类的基本能力。动物或小孩子的恐惧或攻击行为乃儿童与同伴交互作用的学习结果,或是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产生。
社会学习论者的各项实验普遍证实暴力行为即由观察而来。Bandrua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后,自己表现攻击行为,需有三项必要条件:有一个表现攻击行为的模式。此一模式的攻击行为被判断为“合理”。观察者处在与表现此一模式的攻击行为相同的情境中。
另外还有三项非必要但却是充分的条件:观察者有足够动机去注意攻击行为的模式及当时的场地刺激。模式的反应及所有有关刺激,必须储存于观察者的记忆系统中。观察者有能力执行被观察的行为序列中的关键反应。
社会学习论者提出的暴力行为即由观察得知家庭因素会是影响有些人有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为家庭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团体所表现的各种行为类型、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模式都成为家庭成员的学习方向。McCord认为反社会行为的人们通常来自较多攻击楷模的家庭,父母倾向以攻击行为解决问题。Lefkowilz指出管教态度过于体罚的父母常提供儿童如法炮制的楷模。而一些人在社会或其他场合中也容易受到同伴的次文化的影响,当有的人因攻击行为而得到特定地位时,其它的社会人会经由观察学习到攻击行为是可以得到某种好处的,因而使本来没有攻击行为或是攻击行为并不常见的青少年会学习,使得攻击行为更加的泛滥。
另外,大众传播媒体由于较强调犯罪之严重程度与对读者之吸引力,且常因新闻本身对文章简洁、择要取材的原则,很难避免主观及片段、不完整的流弊,因此其新闻报导内容是否与真实犯罪情况相符不无疑问。许多研究指出,暴力犯罪(如杀人、伤害、掳人勒赎、抢劫等)在新闻上有过度渲染、夸大报导现象,而财产性犯罪(如窃盗)则有被低调处理之情形,而这些报导经常与官方之犯罪统计大相径庭。因此大众传播媒体使得一些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到有关暴力的使用,成为他们工作或生活模仿的对象。
人们间有暴力行为指由在一定情况下一些人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主观原因
(1)现代人情绪有明显的两极性
工作或学习阶段是个体情绪情感急剧变化的时期,心理学家常常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情绪上的躁动与不安,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往往引发人们之间的暴力行为。如某市一公司内,一名员工仅因为对方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并且说自己的球打得臭,就拔刀相向。事后该员工非常后悔。
(2)情绪反应具有连续性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特点,他们的迁怒与移情,都是这种特点的表现。如某一公司员工因自己顶头上司对自己和同事的工作能力判断不公平,该员工很不服气多次要求给自己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没有得到上司的同意,随后双方在各自的论坛上从某个判罚的辩论到双方道德的攻击,最后发展到谩骂和威胁。由此导致一二个月后一次公司项目的合作中,该员工没有应同事的要求把资料及时整理好而发生争执,该员工上去一拳将上次与自己比较的同事打倒,造成该同事鼻骨骨折。
(3)缺乏自制力
具有自制力的一些人,组织性、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缺乏自制力的这些人,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
缺乏自制力的人大都为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的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此时若出现强化这种冲动的刺激,他们的行为便不顾一切,即使后果严重,也在所不惜。
(4)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通常指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比同龄人低,是心理发展的一种缺陷。现代大众心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有妄想和性格异常。妄想是认知异常的一种典型表现,指一个人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经常毫无事实根据、虚构地进行推断。性格异常是指人的性格显著偏离正常,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中学生性格异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现实事物态度上的异常表现;二是在行为上的异常表现。态度异常的人缺少同情心,对同事或周围人尖酸刻薄,嫉妒猜疑,容易引发矛盾;行为方式异常的这些人情绪暴躁,缺乏自制力,行为鲁莽,逞强好斗,富有攻击性,常常以暴力形式宣泄情感、处理问题。
2.客观原因
(1)不良文化的心理暗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