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必须克制不良行为,本章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建议,使大众能认清自己,告别依赖、暴力、吸烟等不良行为,塑造全新的自己。
§§§第一节 不要亦步亦趋
亦步亦趋成语出自于《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在现代成语的解释是: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你不能控制别人走什么样的路,但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做什么样的人。选择不同,结果各异。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尊重别人,然后走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轨迹。人,放弃自我的本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去模仿别人,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把别人的特色误以为是自己应该追逐的东西,多半都是不能成就大事者,即使有一点成绩者,也是没有什么特色的。这一点,对成就大事者来说,是一大忌讳。
一个人要穿过一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只能试探着走。虽然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过了很久,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世上的路并不是走的人越多了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故事中的行路人看似可笑且愚笨,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老路,而执迷不悔呢。别人说,你这样做不对,便不敢去做;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一定要亦步亦趋地去追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跟在别人的脚印后面,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试想,如果当你年老时,回首你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脚印都不过是对前人的重复,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沃尔多·爱默生正在进行一番演讲:“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美国大文豪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一位年轻人,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文学大师惠特曼激动不已,他浑身升腾起一股无比坚定的力量和信念,决心深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活,去倾听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创作出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对于这位美国人期待已久的国内诗人的诞生,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爱默生的赞扬使惠特曼的诗歌知名度骤然提高。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草叶集》的第二版卖得并不好。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自信和勇气。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为市场销量考虑,竭力建议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惠特曼最后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做任何删改。最终,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播到世界各地。
20世纪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直到他开始改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演他自己,这才渐渐成功,成为一代电影大师。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别人的否定意见常常会扼杀自己很有创意的想法,所以,只要看准了,就要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否则,很容易在别人的议论中迷失方向,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色。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立足点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
走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个性,我们的人生才会是独特的,才会是精彩的。
§§§第二节 克服依赖走向独立
你要充分肯定自己,没有必要希望或者说服别人也一定得肯定你自己强健的心灵,意味着无须他人的赞美。自我肯定已足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独立:从依赖的“蛹”中破茧而出,判断健康智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心灵是否独立,是否对别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
依赖:将自己身心用缆绳系在别人腰上。
如果某个人离开你、变了心或者去世了,你就会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崩溃,甚至不想活下去了;
你无法摆脱别人的支配去做了某件事,事后又感到后悔不已;
你做任何事,都需要征求父母、配偶或上司的意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不敢自己拿出主意;
你相信,如果真心爱一个人,就赋予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权利;
你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十分失望和厌倦,却懒得离婚,因为夫妻双方已高度相互依赖,婚变会带来的巨大损失与不确定性;
在某个人面前,你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冒犯了他,惹他不高兴;
在会上发言时,总是跟随、补充、展开上司或权威的意见,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把自己紧紧地“套牢”在一项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不去尝试改变,不去试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当他人以愤怒、暴躁的言行,以让你内疚的话语,以眼泪、沉默、自杀等方式来威胁你时,你总是屈从……
如果出现以上行为,说明你的心灵还没有独立,你无法摆脱对他人的心理需要,一旦你感觉强烈地需要别人、无法自我控制时,你就无异于成为别人随意支配的“奴隶”,一个身心受制于人、力量十分脆弱的人!
独立的心灵,独立的生活,并非要求你割断与社会各个层面交往、交流,而是希望你能彻底摆脱对别人强烈的心理依赖,使自己从被别人强制性支配的“锁链”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真实的愿望作出自主选择。
依赖别人的诸多“好处”:
依赖是一种自我挫败行为的表现,但它却能带给人们一些短期的“好处”,或者让自己感觉很“受用”。
就像你小时候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一样,依赖别人,可以感觉到处于别人的保护之下,似乎更有安全感。
依赖、跟随别人,总是比自己做决定、找出路更简单、更容易。无须费尽心机去做决定,也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也怪不到自己身上。
依赖、迎合别人,可以取悦于别人。虽然别人有意无意在控制你,但你却因能让自己喜欢的人高兴而倍感高兴。
夫妻双方的互相依赖,可以成为危机笼罩的婚姻得以存续的理由……
依赖心理确实“好处”多多,但是它带给你的却是精神上不独立和行为上被支配。高度依赖他们,无异于把自己的身心用一根缆绳维系在他人(虽然这人也许是爱人、亲人、朋友、上司、同事)的身上,看似很安全,其实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你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犹如倒悬在悬崖边上,一旦别人割断缆绳,除了坠入“深渊”,身心俱损以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呢?
摆脱依赖,独立自主:
拟定自己的“独立计划”,用文字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要自主决策,并敢于为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不依附、不屈从于他人。
自己的价值由自己确定,与父母、爱人、儿女、亲友、上司、朋友等人的评价无关。也许他们不赞成你的某些言行,但这并不影响你的个人价值观。
当别人试图支配你的行动时,你要学会说“不”。可以明确地告诉对方,你不喜欢这样的感受。
倾听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声音,珍视自己独立做决定的权利。拒绝自己曾高度依赖的人对自己的发号施令,从而避免内心“奴隶”般的屈从、屈辱。
爱一个人,就要给对方以自由,不依附对方,也不支配对方。持久的爱情、婚姻,都产生于两个独立个体之间。高度依赖于一方的不对等的情感,注定是不可能持久的。
认识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己的秘密愿望应好好保存在心底。哪怕是最信任的人,也没有必要把自己所有想法和盘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许多东西,就像照相用的底片,一曝光就全变味了。
不必出于义务,放弃自己本来的打算,自始至终陪伴朋友做他想做的事情。
人应该是独立的。独立行走,使人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当孩子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恋常常使其感到困惑。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如今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自幼就在6:1的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的宠爱往往导致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曾有报道一个孩子面对没有剥壳的鸡蛋竟不知如何下口,因为平时都是父母剥好壳送到嘴边的。这正是溺爱导致过度依赖的典型例子。
当你跨进青春之门,你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的依赖仍常常困扰着自己。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容易失去自我,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往往人云亦云,赶时髦,易产生从众心理。
人们说,青春期是人生花一般的季节。可是,花季并非总是阳光明媚。当身心的发育进入一个特殊时期,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也会产生无穷的烦恼。开始对生理的变化茫然无措;而且不知道别人的体验是否和自己一样;他们开始关注异性,对性、情、爱有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开始走向独立,向父母的权威挑战;他们不知道心中的秘密该向谁倾诉,又有谁来分担它们莫名的忧虑;他们渴望读懂自己,常常有发自心底的呼声。“我多么想知道”。这些都是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现象。说明少男少女们正在成长。
大家都知道在人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成熟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各不相同。由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人们从青年期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是思想从保守走向开放吸收更多知识的阶段,加上这一时期人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突变期,随着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和信息内容的增多,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和新思想的增多,人们对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负担开始加重,一些人的理解能力,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发展与信息量的加深发展并不同步,首先在学习或工作上就会遇到障碍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有些人由于缺乏自觉性,缺少与同事、上司的沟通,很容易在学习或工作上产生挫折感。很容易造成工作业绩中的“滑坡”现象,即思想滑坡、能力滑坡、行为纪律滑坡。
人们在社会中的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是人的身体、知识、才干的增长时期,也是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一段重要时期,它是人在一生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高峰期,是性发育、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期间,我们在生理处于性成熟的质变期,在心理上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有人说这个时期是“危险期”“风暴期”“转型期”、“事故多发地段”。我们应该怎么样以平静、正确的心态度过这个时期呢?
1.欣赏自己的改变,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
其实,每个长大的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埋单”。任何时候都要自己给自己打气。要了解这一时期的身心变化,要克服害羞的心理,积极主动地认识并了解自己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变化,必要时可以向朋友或父母寻求帮助。如果觉得难为情,也可以通过咨询电话向合法正规的心理咨询或医学咨询单位进行电话咨询。还可以从同事那儿或者书店的科普书籍中了解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要经历的心理变化及相关知识。但是,一定要拒绝接触那些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录像等淫秽制品。
建议大家多与朋友或长辈谈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变化、心理变化都很大,你对朋友谈得越多,朋友对你的了解越深,感情就越融洽,这样,父母或朋友就能及时地帮助你解决心中的矛盾和困惑。
2.注意改变不良的性格,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学会宽容、沟通)
社会上的人们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大家逐渐从家庭中分离出来,融入社会群体,希望被社会其他人接纳,也非常看重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其实大家的许多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初进社会的人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群体,获得社会其他人的尊重将严重地影响其以后的生活与发展。这就需要改变不良的性格,比如:克服虚荣心理、克服依赖心理、克服怯懦心理、克服偏激心理、克服狭隘心理、克服孤僻心理,克服暴躁心理、克服敌对心理、克服自负心理、克服猜疑心理、克服害羞心理、消除嫉妒的心理。培养业余兴趣,明确工作目的,有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正确面对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守住自己应该坚守的阵地。
3.用自信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