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障碍,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感情的淡漠,常常使人们产生孤独感,从而导致性格的孤僻,本章将就这几个问题给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帮助人们顺利渡过心理危机。
§§§第一节 认识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它基本可以分为发展性和意外性两类。发展性心理危机是可以预料的,如生命周期中不同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其特征是情绪的剧烈变化,导致个人心理失衡,如消亡的失利;意外性危机是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料的,如受到恐吓、自然灾害、躯体重大疾病等。心理危机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调动其自身的潜能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水平前的心理水平,则可导致精神崩溃,产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的不良后果。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一、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很多,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现举下例加以说明:
1.精神被物质所奴役:无论是物质生活疲乏还是富有,只要能使当事人心理感到空虚,精神受到折磨,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奴役了。家无隔顿粮的贫民,自然是愉快不起来的。他们看着甚至只是想象阔人们、“大款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大吃大喝,心中自然十分难熬,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某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与此相反,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乏、道德低劣的人,其内心同样十分空虚,同样可能存在着心理危机。
2.爱动物胜过一切:豢养动物多出于喜爱的动机,但也有可能是精神空虚。此类爱动物者,以动物为生活的中心内容,一切活动围绕动物而进行,为此耗费大量时间金钱。我国目前的宠物热多为炫耀摆阔心理所驱使。
3.出国所致精神问题:公干、旅游、探亲等短期出国者较少发生心理危机,留学、移民等长期居留国外者较易出现心理问题。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和社会心理冲突多发生在少数人群身上,如旅游者、移民,但旅游者往往走马观花乘兴而归,而探亲者因有亲人接应,不会因语不通而产生孤独感,公干者多结伴而行并自带翻译。长期居留国外者的心理状态大多经历3个时期:第一是兴奋期,觉得终于实现了夙愿;第二是失望期,失望的原因一般是语言交流障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衣食住行上的差异;第三是思乡期,往往因为以往的技艺用不上,劲使不出,觉得前途渺茫。这3个时期一般需要3年,到第四年,适应能力提高,大多能走出心理危机期,安居乐业了。
4.药物依赖:有病自然要吃药,可现在有很多人无病也要吃药,听信广告乱吃补药,心里不开心,就吃抗抑郁药,睡不着就吃安眠药,还有吸毒、酗酒……。药物依赖者的特征是迷信药物,其依据与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生了病或觉得自己生了病,也总要拿点什么东西往嘴里送。药物依赖是药物滥用的结果,因此是心理危机的一种表现,虽然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多。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说,吸烟和酗酒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精神分析学说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证。
二、构成心理危机的要素及发展过程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对待SARS,有的人平静坦然,镇定自若,善于应付;有的人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危机反应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有关、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1.重大的心理应激。引起急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认知改变如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躯体不适如失眠、头晕、头痛;行为改变如敌对、反击、无助、自怜。
2.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应对,对应激无法适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如突然听到北京爆发非典,亲人得了“非典”,医护人员感染“非典”,非典患者骤增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其次是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再次是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最后是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三、心理危机将引发的后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结局: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让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听信传言,出现超市抢购,哄抬物价,犯罪增加等。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四、心理危机的调适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一旦产生心理危机,一方面要依靠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找亲朋好友倾诉,寻求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指导和亲朋好友的劝解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使危机者尽快地度过心理非常时期,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在SARS流行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SARS流行时期,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感染SARS;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SARS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冲出孤独的心理围城
正值生命力旺盛的现代人体验到孤独并不可怕,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你最终不能从孤独中走出来,总是一味地回避社会,最后便可能把自己隔绝起来,得不到成长中所需要信息和情感支持,并为此而感到深深的苦恼和绝望。
一、孤独的类型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的产生和人的性格有很大关联。依据人的不同性格,心理专家将容易产生孤独感的人分为12类:
1.立即反抗型。这种人采取利己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卫,会形成攻击性格,周围的人厌恶,而走上孤独之路。
2.寄生型。这类人老于世故,物欲强,且不择手段,使人不愿接近而导致孤独。
3.评论家型。对事物一知半解却妄加品评,为他人耻笑,悲剧因此而生。
4.冥想型。这类人离群索居,总是沉溺于自我封闭的思索中,孤独感最强。
5.不平不满型。愤世嫉俗,对什么都不太满意,始终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为孤独所困。
6.独乐型。喜欢卖弄自己,为表现自己,不惜伤害他人,最终令众人反感,陷自己于孤独。
7.精于计算型。处处考虑个人得失,但斤斤计较难免造成障碍,而阻塞了自己的路。
8.张狂型。这种人貌似看破红尘,实际是自我催眠,与四周环境形成对立,而陷入孤独。
9.固执规则型。太拘泥于形式和习惯,不善变通,令人敬而远之。
10.溺爱宠物型。无法或不善于在人际关系中满足,因此在自养的小动物上寻找乐趣。
11.自恋型。过于自恋,容易变得自高自大,其孤独心理也就越强。
12.情绪易变型。这种人情绪大起大落,易得罪朋友,最终使自己陷于孤独。
二、造成孤独心理的原因
造成孤独心理的原因大约有三种:
1.由于目空一切,非常自傲,认为别人都是低微平庸的,如果与这些人交往,就会掉“身价”,从而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2.由于妄自菲薄,非常自卑,认为别人会因为自己的某些短处或缺陷而看不起自己,因此筑起“围城”自我封闭,与别人“断交”或尽可能少往来。
3.由于愤世嫉俗,追求完美的“理想世界”,而这种“理想世界”又无法与现实相容,因此其所作所为常常不被多数人理解,从而造成孤独心理。
三、如何走出“孤独感”
没有喜欢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脸清高孤傲的人。如果你渴望得到友谊和朋友,你就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改变自己。也许你并非不想理别人,只是在人际交往中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或担心别人会不理你。这些都没关系,先从每天早上见面做起。如果你每天都能以亲切的微笑来面对你的同学、同事,并不计较别人是否主动,是否也对你点头,坚持几天,你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日本心里学家箱崎总一说:“对别人亲切正是免除自己本身孤独的第一步。”如果你再能设法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或者主动向别人请教,僵局就很容易被打破了。要想有朋友,就不能心理光想有自己。总把“自我”放在嘴边的人,最招人反感。如果和别人交往时,你不懂得尊重别人,老是随便打断人家的话,或是说些刺激他人的话,让别人下不来台,或是总想和别人一争高低,处处显得自己正确,恐怕自己也就很难拥有朋友和拥有友谊。所以,摆脱孤独,要从“自我”做起。
大多患有孤独感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他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伤人肺腑的痛苦,因而或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徒见别人风流潇洒、知识渊博,因而自惭形秽,悲观自己才貌平庸,才智低下,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置身于孤独感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伤感之中。
1.做个达观者。所谓“达观”,一是对不顺心的事要想得开,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要“拿得起,放得下”;二要乐观,尤其在逆境中,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要有一点乐观主义的精神,一方面眼睛要看得远些,另一方面步子迈得再扎实一些。这是因为生活自有它发展的规律,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更不会因为人的消极回避、等待而自然而然地变得好些。倘若每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想不开,都拿不起,放不下,恐怕什么也干不成。青年初入社会往往想做的事情多,而能够做到的事情少;开始做了的事情多,实际做成功的事情少。所以,思想豁达开朗些,心胸眼光放长远些,对青年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2.应该抛掉伤感,投入集体的怀抱。鸟儿身上系上了铅块,难以飞上蓝天。一个人心理担有重负,必然影响自己的思想、学习和身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努力挣脱孤独感对自己的束缚,走出个人小天地,投入集体的怀抱,投入火热的生活。曾经有人这样问著名心理学家巴达斯小姐:“哪些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巴达斯回答说:“人类需要爱,但这不限于男与女之间的爱,从心理学家的观点看来,好人永远是快乐的。”脱离集体和生活,是无法得到爱的,把自己禁锢在孤身独处的樊笼里,得到的只有孤独而不会有快乐。就像一滴水,孤独地滴在石头上只能叹息着消失,而滴在海里则可以永远奔腾。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志的友爱,并坚定自己不断进取的决心与信心。
3.要勇于改变自己不良性格特征和坏习惯。生活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而自己也必须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弱点。一个人过于清高,往往让人敬而远之;过于高傲,让人望而生畏;小肚鸡肠也往往让人看不起;自私、刻薄、小气,也会招人厌。自己有什么缺点,就应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与忠告。有了改正自己缺点的勇气和行动,就能吸引朋友来帮助你,就能创造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应该热心助人,不能因此把人看扁,嫌而弃之,离而远之。
§§§第三节 走出孤僻的阴影
一、孤僻个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