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外的宣泄:往外投射是指把自己的动机、想法、态度和欲望投射到别人或外界的事物上的一种方式,因投射出去的往往是被自己压下去的东西。如当一个人很悲哀的时候,看到花朵上有水珠,就会觉得花也在掉眼泪——“感时花溅泪”,把自己压在内心的悲哀通过花宣泄出来;有人看电影或小说时,情不自禁地感慨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而伤感、甚至流泪,实际上也是一种投射的宣泄。
2.同化的宣泄:同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模仿,当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情感时,用在内心里和别人同化的方法,缓解内心的痛苦来达到心理的平衡。如某些男青年在失恋时,有时会模仿其恋人的某些动作,语气、语调、步态等,让人觉得他有些反常。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能缓解他的内心痛苦,所以才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因为通过模仿,通过和其恋人同化,使他觉得,“虽然失去了她,但她的某些特点,我还能拥有,这样就表明我还没有完全失去她,我还拥有她的一部分”。于是失恋也就打了折扣,其所产生的痛苦也就能缓解一些。
3.想象的宣泄:想象是万能的,不管你在日常生活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你一闭上眼睛,最困难的事也能解决,最难的愿望也能实现,如你想要栋别墅,闭上眼睛一想,就会眼前浮现出一栋你想要的别墅,并且可以归你所有。真正能够做到“心想事成”的只有想象。虽然想象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阿Q”精神,但它确实能使你暂时地轻松、愉快一下,这就能起到宣泄的作用。当然像阿Q那样整天沉浸在想象中而脱离现实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暂时地“过一把瘾”却是调节心理,疏导压力的好方法。
4.退化的宣泄:随着一个人的长大,不断地学会了宣泄的技巧,学会了很多应付的手段。但当遇到很棘手的事,你所学会的应付和宣泄的手段都使不上时,就会不知不觉地退化到小时候的宣泄和应付的方法——哭。
当你哭出来的时候,你就会把内心的压力一块给哭出来,所以当你哭完时,就会有一种轻松感。只有情不自禁地流出来的眼泪才能达到宣泄的目的。
心理宣泄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良心理宣泄,一类是良性心理宣泄。不良心理宣泄往往危害社会和家庭,甚至酿成杀人、伤害等违法犯罪发生。而良性心理宣泄,则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减轻和消除。为此,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创办了出气公司,有益于社会、家庭的稳定,有益于公民身心健康。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生活实践和执法实践看,良性心理宣泄主要有6种方式:
1.倾吐式宣泄。向父母、恋人、兄弟姐妹、老师、亲朋好友、信得过的人倾吐真情,以便获得帮助,得到理解和感情的接纳,使自己的不良感情得以宣泄,精神得以解脱。
2.出气式宣泄。踢球、用木棒击打枕头、沙袋、撕碎废纸等,以物出气,达到心理平衡。
3.娱乐式宣泄。外出旅游、参加舞会、看电影、打麻将、玩扑克、下棋等娱乐,使不良情绪得以转移。
4.哭泣式宣泄。哭泣是宣泄不良情绪常见的方式,尤其是女性。大声哭泣,发泄愤怒和不快,使心理得到平衡。
5.求医式宣泄。找心理咨询部门或心理医生求治。
6.追求式宣泄。到理发店理发、美容;到洗浴中心或浴池洗浴,或者参加文学或艺术创作,以追求美的享受,使心理达到平衡。
7.找知心朋友。遇到愤怒、压抑的事情,向朋友说出来。
8.通过一张白纸,把不愉快的事情或让你生气的人的名字写下来,然后烧掉。
人生在世,不像躺在安乐椅上欣赏古典音乐那么轻松舒适,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对你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诸如高考落榜、婚姻不幸、家庭不睦、社会压抑、年老退休等,都可能成为你的压力源。每个人所能容忍的压力,各有不同的限度,就像每一根琴弦,各有一定的弹性限度一样。当精神压力变成忧虑的时候,你就有了“超压”之感。这时,切忌把不良情绪埋于心底。“隐藏的忧虑如熄火之炉,能使心烧成灰烬”。精神压力千万不能硬压下去,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此时,应广泛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痛苦,寻求他们的帮助。同时应胸怀坦荡,真诚坦率,豁达大度,宽仁博爱,使自己有个好心境。多交几个无所不谈的朋友,你的快乐就会增加,忧伤就会减少。相信,交际的利剑定能斩断忧伤抑郁的愁丝。
丰富自己的生活,积极地进行情绪调节,一个人当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彩的生活时,就拥有了许多转移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情绪抑郁时,可以去远足、郊游、爬山、游泳,亦可投入自己的爱好中,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
§§§第五节 营造快乐的心境
赞许,赞许即赞美。在社会交往中,不管你是否获得了成功,都希望博得他人的赞美,赏识,甚至不惜一切地去讨好别人,以换取他人的口头嘉奖,这些反应似乎决定了自己的一切。总之,别人希望你怎么样,哪怕成为奴隶,你就会怎么样。一旦赞许成为一种必需,就像吃饭一样,不可缺少,做到实事求是就成了空纸一谈。需要得到赞许无异于说:“你对我的看法很重要,比我的生命还重要。”一个人的名誉固然很重要,但名誉是自己塑造的,而不是别人捏造的。像鸦片一样,在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人一种美妙的舒服感,好像人人都佩服你,怕你,敬仰你,爱戴你,这似乎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享受。
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而仅仅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上的满足,那就错了。果真如愿以偿吗?其实枉然。现代生活中,口是心非并不乏其人。如果不存在实际切身利益,仅贪图几句好听的话,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极端寻求赞许,是你将自己的全部价值无私奉献给了别人。好就是好,别人说破了天,也无济于事;坏就是坏,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徒劳的。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有一个公认的水准,而不是仅靠几句赞美的话就能决定的。如果你听惯了掌声,赞扬,歌颂,一旦失去了,那些人在反过来咒骂你,你能承受的了吗?对于这一落千丈的境遇。似乎赞许只是社会上的佼佼者的专利,其实不然。
如果你心态健康,生活愉快,即使很平凡,你也应获得老天爷的赞许,即使没人表扬你,上帝也会赐福祝福你的。的确,斥责不是一件好事,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会影响到你的物质利益。每一个上司的思维、性格、喜怒哀乐不同,衡量部下的标准也不一样,因此,你在心理上不必为他的一举一动,而感到恐惧,沮丧。有时,要在心理上建立防卫机制,回避他的各种情感,你打你的工,干你的活,挣你的钱,吃你的饭,只要符合法律、道德、行为规范,尽职尽责,你首先应从心理上高兴才是。快乐是你的专利,是你自己的财富,你应学会享受它们,甚至影响别人。你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话仅供参考,只要不是偏执的主观臆想,由它去吧,强求别人的赞许是一个陷阱,是一个黑洞般的心理误区。假若生活中没有赞许,有些人会跨掉的,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无法生活的,失去了意义。然而有了赞许,他会像毒瘾一样,疯狂索取。问题很清楚,我们的传统推崇赞许,而不看这种赞许有无实际意义。你可能花费了大量的光阴去乞求赞许,像一个乞丐,或因为失意得不到他人的赞许而忧心忡忡,痛苦不堪。的确,具有实际意义的赞许是必要的,但有它无它你照样活,至于是否快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寻求赞许不是购买生活必需品那么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即使别人斥责你几句,又有何实际意义呢?有无赞许都无损于你的精神支柱,躯体的健康。人生在现实社会中,必然要有矛盾,强求他人的赞许,无益于自杀。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圣经》,会发现耶稣基督是一个极富有自我发展,创造力的精神领袖。他倡导不自我依赖,不惧怕别人的反对。因此,做为普通人,我们要将强求别人的赞许的心理统统扫荡干净。环顾周围的物质世界,你要想得到绝对的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识到这一点后,你便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观点审视周围的一切物质世界了。当别人赞许你时,你可以暗示自己:说吧,我不反对,也未强求,不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我心理有底;当别人斥责你时,你要时刻告诫自己,我就这么糟?那么坏?不值钱?自审一下,你对我的看法合乎情理吗?要是人人都使你满意,也许只有外星上才有。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痛苦或沮丧而消沉了。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说吧,我会用实际行动干得更好,是与非,历史会做出公证的判决的。这样,你就会摆脱这种消极情绪的束缚,活得更洒脱一些了。你千万不要像吸食鸦片一样去寻求赞许,好就是好,不好说好,也无济于是。应实事求是,否则将歪曲了心灵的健康。如果你一再刻意说,我就愿听好的,那就随你的便,自己去寻觅吧。
一、心理困惑
已经是第六天了,小雷仍然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同学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本班的“精神支柱”,小雷的情绪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状态,仅仅几天时间,一向是热火朝天的教室变得静悄悄了,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教室,同学们都会感觉到死一般的寂静,静得让人害怕。休息时间,班长小芳想活跃一下气氛,提议让小雷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学们自然是大声叫好,小雷也没有推辞,给同学们拉起了《二泉映月》,音乐非常好听,悠扬中带着伤感,清静中夹杂着悲凉,听得同学们一个个潸然泪下。看着这种情形,小芳哭笑不得,作为班长,面对这种状况,能不着急吗?班级的学习状态明显下降,成绩在渐渐退步,任课老师已经反映过好几次了。眼看期中考试就要来临,这个问题再不解决,影响就大了,这该怎么办呢?
二、心理透视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同时伴随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短暂,有时持久,会影响到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正常的情绪应该是稳定而快乐的,小雷当前所处的,并不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状态,长时间的郁郁寡欢,提不起学习的热情,这都是不良情绪的表现。
情绪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前一分钟的情绪会影响到后一分钟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身边周围其他人的情绪及精神状态。因为像小雷这样的人在整个班级或工作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他一连数天的低落情绪,不仅使自己陷于一种消极的心境之中,也使整个班级笼罩了一层阴影。消极的情绪不仅会使人变得厌烦消沉,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活动。
三、指点迷津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情绪不良状态,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没有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对于类似问题,可以尝试运用下面四种应对策略:
1.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凡事总爱往不好的方面想,想多了以后又会不自觉地使自己变得更加忧郁。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多尝试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我们要认识到,万事都有两面,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寻找合适的发泄途径。情绪不好或者有了焦虑,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应该想办法寻找一种合适的途径把它宣泄出去。找个朋友倾诉,写写日记,踢场足球,逛逛大街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3.学会幽默的表达方式。不要太严肃,努力地让自己多笑一笑。有人认为,人不是因为高兴才笑,而是因为笑才高兴,不是因为悲伤才哭,而是因为哭才悲伤。不管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它至少说明笑对人的影响确实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遇到任何情形特别是困难或失败时,不要过于悲伤,而应该以微笑来面对。你一定要记住,幽默是不良情绪的消毒剂和润滑油。
4.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高尚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快乐的最高境界,只有努力追求高尚品质的人,才会品尝到快乐的美妙感觉。助人为快乐之本,这话一点也不假。做他人的快乐之源,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
四、自勉提示,营造快乐心境
乐观的情绪来自于积极的自我暗示。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失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记住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不值得。朋友们:愿你们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快乐的心境!
可见如何营造健康以及快乐的心境成为大众化的问题!下面是几种营造有益、健康的心境的方法!
1.锁定生活目标
人的生活目标就像代数中的坐标一样,只有把自己定位在一定地点,明白左右取向,才能积极行动,做出有用之功。总之,你是你人生生活方程式的设计师,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命负责!
2.学会与“杂念”共处
怎样才能把杂念连根铲除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请大家举手,大家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如果要大家改变自己的心跳,大家做得到吗?有些东西能改变,有些东西不能改变。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心跳,我们也不能立刻使自己变得有信心,我们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
杂念就是这样不能轻易被消除的东西,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对待杂念的态度,不是像对待敌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把它消除。而是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学会去理解它,与它共处!
3.不再为失去而烦恼
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到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飘落的帽子,又继续读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然继续读报。“可那值几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有继续看起报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