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及特色
综艺类节目是广播电视宣传的的当家品种之一。所谓综艺,是综合文艺的简称。根据现在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有人认为应称之为综合游艺。它的显著特点是集音乐、舞蹈、游戏、故事、笑话、问答等形式于一体,组合自由灵活,节目形态多样。
在我国,从最初的广播综艺节目开始,到后来的各种广播、电视综艺类节目对丰富群众生活,陶冶群众的情操,增长群众的知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主持人出现后,综艺类节目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一大批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综艺类节目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文艺的发展空间,让受众在身心娱乐的同时,得到了审美感悟体验,受到教益,倍受欢迎。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需要一种文化形式,从中得到放松、休息和交流,不求高雅严肃,而寻求一种轻松、流行、时尚和刺激;另一方面,现在的综艺类节目的形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革。传统的歌伴舞、舞伴歌,相声加小品的晚会形式已创新。各种游戏、竞技填充在节目之中,许多听众、观众也由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成为直接的参与者。
一、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特点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由于它的综合性特点,使得节目的内容形式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综合性的特点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集众家之长于一体。一档综艺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大拼盘,吸取众家艺术之长。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有较高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欣赏性为主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小品、相声等,还融进了有较强娱乐性、参与性和通俗性的亚艺术类品种,如游戏、猜谜、武术、杂技、魔术等。
二是不同类别、不同流派的艺术形式搭配组合,或非文艺性活动与文艺节目“嫁接”而成的“杂交型”节目,让人耳目一新。前者如1996年国际频道春节晚会的一个节目《梁山自有后来人》,把中国的两大国粹——京剧武打和武术表演糅合到一起。京剧演员的武打绝技纷呈,美不胜收,武术学校少年的散打气势磅礴,令人振奋。后者如春节联欢晚会上讲述聂卫平姐姐家的小保姆患重病得到亲人般的关怀, 由此引出韦唯一曲《爱的奉献》,感人至深。一些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以其纪实性的风格进入综艺节目,往往成为晚会的动情点,掀起一个个高潮。
三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本身的艺术特色,运用现代的高新技术手段和设备,组合出“新、奇、特”并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节目。
(二)灵活性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要想受欢迎,就要稳中求变,常变常新。实际上,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如老保持一种固定的模式,就会令人烦。应当追求品格恒定,又百观、百听不厌的境界。作为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要在保证节目主干恒定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经常“换血”,不断寻找新的源头活水,使节目灵活多样。
现代社会日益丰富多彩,受众的欣赏习惯和趣味也趋于多样化。因此节目也需追求品位、新鲜、奇特、有趣,要将求变、求新、求奇作为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创作规律和基本特点,切忌单调枯燥。
例如,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和特点。虽然晚会的主题没变,但是年年有新套套、新点子,而且新人、新歌、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层出不穷。历届晚会推出了大量风靡全国的新人新歌新作。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有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毛宁的《涛声依旧》、那英和王菲演唱的《相约98》以及《常回家看看》、《想起老妈妈》等等;小品年年都有亮点,陈佩思、朱时茂、赵本山、黄宏等家喻户晓,其他如《杨丽萍舞蹈集锦》、《洛桑学艺》、《狗娃闹春》等无不展现了中华艺术的精湛,令受众如痴如醉。
晚会的节目结构形式也不断翻新。从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至今,总体结构形式已经过了茶座式、多向传送式、场馆式、打擂式等。有些形式交替出现,但是这种交替也不是一成不变,其最终追求是缩短台上台下的距离,增强交流,渲染气氛。如2002年春节晚会除了北京主会场外,同时设了数个分会场,更加显示了中华大家园同喜同乐。时空和场景的变幻,活跃了气氛,又添新意,更显特色。
灵活性常常是以特色表现出来的。例如1996年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参评的综艺节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迎新春谜语对联联欢晚会》就很有特色。它避开了“歌舞加小品”的模式,以天津群众熟悉的谜语、对联为切入点,贯穿始终。尽管是直播,但是组织严密,每个节目都经过了细致的选择和推敲,很见策划的工夫。
晚会第一部分“智猜谜语”,谜面、谜底分别打入了天津听众熟悉的艺术家,介绍并播出京剧《四郎探母》、京韵大鼓《长征》、西洋歌剧《卡门》等精彩片段;第二部分“巧对楹联”,以楹联联系天津的年度要闻——上半年的世乒赛,下半年的全国第一届京剧艺术节,还有反腐倡廉的中心任务和天津名牌产品;然后是谜语、对联相结合竞猜节目,于是《春节序曲》、《五哥放羊》、《雨打芭蕉》、《东方明珠》这些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精品节目被端出来,供大家欣赏。即便是语言也充满了灵活性,如《东方明珠》,除了说它“描绘了香港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美丽”以外,又进一步,说它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是东方明珠“珠还合浦”。《五哥放羊》说它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爱”字,却处处融有爱意,比现在的流行歌曲朴实、深沉、亲切,接着话锋一转又灵活地说“不过,这首民歌可以借用今天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来概括——《牵挂你的人是我》。整台晚会有戏曲、曲艺、民歌、中外器乐曲、通俗歌曲;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谜联;有年度新闻、热线直播,还送奖到家,灵活多变的内容和形式让评委们都“听进去,跳不出来”。
(三)丰富性
早期综艺节目各部分之间基本是采用简单的串联词,而且是顾后不顾前,如“下面请听……、下面请看……”,有时甚至干脆不使用串联词。形式单调。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 “报幕型”、“司仪型” 的“花瓶式”的报幕串联方式,使得综艺类主持人节目能够有机结合,丰富多彩。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形象,丰富的语言活动在综艺节目中的功能被形容为“现场的导演”、是“串起晚会这条美丽项链的那根线”。主持人通过富于魅力的个性风采将容纳多种艺术形式、沟通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时空氛围的综艺节目组合成一个整体,有效的完成了场景转换。同时,又在直播现场富于创造性地完满体现了编导意图、灵活应变地保障节目安全顺畅播出,应该说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是面向受众最好、最方便、最直接、最灵动的元素,是整台节目“形散而神不散”的关键人物,有了主持人现场的组织和串联,才产生了受众与节目、场内与场外的情感互动、情感共鸣。可以说,各种不同风格的主持人是综艺主持人节目风格的体现者和代表者,是他们拓展了节目的表达空间,连缀起节目之间、荧屏内外,营造出欢快、喜庆、祥和、向上的融洽而和谐的现场气氛,使综艺类主持人节目成为广播电视改革最耀眼的亮点之一。
例如,1997年春节晚会有6位主持人。他们是赵忠祥、倪萍、程前、朱军、周涛、亚宁。他们用他们那富于特质的语言、丰富的表达方式、或庄或谐的舞台风度,在晚会上各显风采。赵忠祥的凝重大方;倪萍的端庄平易;程前的诙谐幽默;朱军的潇洒飘逸;周涛的温文尔雅以及亚宁的清新活泼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晚会气韵贯通,丰富多彩,浑然一体。
(四)参与性
近年来,综艺类主持人节目成为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亮点之一。大量倍受听众、观众欢迎的综艺类主持人节目“闪亮登场”。尤其是电视,丰富多采的综艺类主持人节目更是火热荧屏,收视率扶摇直上。一方面这是因为主持人效应。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听众观众的积极参与。例如,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真情对对碰》等,其不仅是当事人参与,甚至还有亲友团、啦啦队、方阵等大量参与。有时,参与者还可把电话打到场外,寻求场外的参与、支持。
作为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必须有听众观众一起参与,才能共乐。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策划者、编导,无一例外都在晚会现场设置热线电话,安排猜谜、游戏,写春节对联、赠寄语等项目。现在还发展到了通过信息台投票竞答、通过网上点击参与等。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广泛地吸引受众参与娱乐,让屏幕和话筒外的受众恍如在演播现场,感受到现场气氛,主动参与,并得到娱乐享受。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正是以自己的感情和方式去感染、引导现场内外的受众共同参与娱乐,使晚会及各种综艺节目达到所设定的效果。
可以说,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观众和听众的参与拉近了明星、主持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也调动了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的受众的情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听众对广播电视参与的欲望将更加强烈。据央视的一份观众调查问卷显示: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项目中,参加过由“电视台组织的有奖竞猜活动”的比例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17%,还有10%做过电视台的现场观众,当过特邀嘉宾的仅占01%,更多的人只能通过有奖竞猜热线进行参与。因此可以看出,在吸引受众参与上,还大有文章可作。作为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策划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参与的重要性,不断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栏目型综艺主持人节目也要特别注重受众参与的特点。有人说中央电台的《今晚八点半》是从听众点播起家的。这话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今晚八点半》开辟的二十多个栏目无一不包含着听众参与因素。他们根据听众的旨意专访、答疑、设问,如今已远远超出“形式参与”的范畴,已不再是点播歌曲、猜谜等,而是与听众之间有了一种心灵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通过这种碰撞和交流,使听众得到了慰藉、激励和心理上的满足,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传播学认为最佳的传播是双向的,互动性的,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办好办活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必须遵循这个基本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可以这样说,受众参与娱乐是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活力和生命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