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BOBY老师,您好》中,包老师的妻子在镜头前讲述丈夫拿家里的钱办业余英语学校而自己的孩子却穿不上新衣服时,她抹泪、站起、转身走到窗前,沉默着久久伫立……这一连串的人物动作都清楚地展现着人物的情绪。
新闻事件的核心是采访时要始终关注现场的人物。被采访对象在现场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情感态度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是观察的中心内容。
在纪录片《姐姐》中,姐姐因和弟弟赌气而把棋盘掀翻在地、因看不到动画片赖在地上撒娇、妈妈看电视时只抱着弟弟……人物的行为如同文学作品中的行为描写,它们在不自觉地塑造着自身的形象。
“言为心声”,在采访现场,往往能透过被采访者所说的话而发现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线索。同时,被采访者的话还能突出地反映本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因此,主持人、特别是以声音为传播手段的电台主持人,要特别关注被采访的主要人物的语言和状态。
每个人都有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好恶,表现出来就是人的态度和情感。态度和情感是人的价值、好恶、性情等各方面取向的自然流露。人物的情感、态度也是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王丽的家在哪里》一片中,镜头记录了一位遗弃女儿的后母形象。记者问她为什么遗弃王丽,她说:“她把我逼得太狠了。”问:“她怎么逼你了?”
“她一见我就哭。”
问:“她一个四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她就是不懂,也不应该哭呀!”……
在这位继母强词夺理的过程中,她那刁蛮的态度、凶恶的神情,都清楚地说明了一切,也让电视机前的受众为小王丽担心。
人物的态度和情感以其语言和行为为主要载体,也表现在人物的表情、姿态等细节中。在电视采访中,态度和情感是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要素,可以表现现场人物的个性,负载主题意义,进而推动事件和情节的发展,形成故事的高潮。 出于观察的需要,我们将人物这一现场要素分解成行为、语言、态度、情感等更细微的因子,然而在实际的采访中,它们总是同时出现的,需要记者、主持人发动自己的全部思维能力,对现场进行敏锐而全面的观察。
(二)主持人采访现场的参与
在现场采访过程中,除了要把握观察的诀窍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积极参与,要发挥主持人的主导地位,发挥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持人现场采访时能动性的发挥,使沟通和交流趋于有机,让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采访对象和新闻客观事实。同时也了解主持人的观点、态度、思想和感情。
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参与”有两个方面:
1心理参与
主持人现场采访所要达到的目的,除了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外,还要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就像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一样,只有创作者自己被感动了,才能感染他人;只有创作者自己富于激情,才能唤起他人的冲动。主持人对采访对象、采访主题都应该有较深的心理投入,从情感上、理性上参与到采访对象的精神世界中去才能深入理解采访主题,从而出色地完成采访。要达到这一目的,主持人自己在采访时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因此也可以说,主持人现场采访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心理的历练过程,是自己的“心情告白”,要用心灵去体会感悟并采访现场的人和事,用心灵和感悟去感染受众。
2行动参与
行动参与是指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面对不利于采访的人与事和环境,发挥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预先策划和准备与采访对象息息相关的材料去触发采访对象的内心情感,调动有利于采访实现的有利因素的活动。
心理参与和行动参与两者形成的风格会有区别。作为以心理参与为主的采访来说会形成比较客观冷静的旁观式的节目纪实风格;以行动参与为主的采访会形成主观性较强的互动式的节目纪实风格。有时两种方式也会交叉并用。
二、主持人的镜头存在方式
镜头存在方式主要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画面中呈现出的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状态。
通常主持人在现场的镜头存在方式有三种:旁观式、声音参与式和出镜参与式。这三种不同的镜头存在方式不仅决定采访时的素材质量,还直接影响最后完成片的风格和样式。因此,镜头存在方式,是每一名电视主持人在拍摄之前都应该考虑的。
(一)旁观式
旁观式顾名思义就是“置身事外”,在电视采访中尽量不在镜头中出现摄制组成员的形象和声音,同时在节目的编辑中努力消除摄制组在采访现场的存在痕迹,这就是所谓“旁观式”的镜头存在方式。
纪录片《龙脊》采用的就是纯“旁观式”的现场记录方式。尽管拍摄时至少有两名摄像师和一名录音师在现场,但摄制组前期策划时已经明确:摄制组的任何成员都不要在采访的实拍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避免摄制组成员出现在镜头画面中。当然,实际采访时不可能完全不“穿帮”,但经过后期编辑,加上最主要的——事先确定的摄制组成员的旁观式镜头存在方式,在《龙脊》的完成版中,由于自始至终隐藏了摄制组存在的“痕迹”,片子形成了电影故事片一般的“完美的旁观”效果。虽然这种旁观效果是极端的,但是它作为一种风格,充分体现着编导的美学追求。
旁观式现场介入方式是主持人介入现场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
1能比较完整地保留采访现场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由于主持人干预减少到了最低点,所以采访对象能充分展现其日常的面貌,从而使采访风格更加冷静而客观。
2主持人躲在镜头后,可以充分突出采访对象。
3由于日常生活的平淡,使旁观式采访增加了难度,一些纪录片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拍摄周期才能记录下足够的素材。
在西方,人们把采用“旁观式”拍摄的纪录片称作“直接电影”(Direct Film),取的也是直接记录生活原始形态、不加干扰的“直接”之意。
(二)声音参与式
声音参与是主持人比较常用的一种镜头存在方式。
主持人在现场的拍摄镜头中只出现声音,在某些关键时刻用提问或对话方式与被采访者交流,但始终隐藏自己的形象。这种现场的介入方式就是“声音参与式”的镜头存在方式。 采用“声音参与式”,有以下一些好处:
1由于隐去了主持人的形象,这一点与旁观式介入方式一致,采访所拍摄的素材能够保持突出采访对象的优势,避免喧宾夺主。
2主持人的声音作为一种较为温和的激发现场信息的手段,可以与采访对象形成充分的互动,避免现场节奏过于缓慢和信息冗长的现象发生。
声音参与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众明明知道现场中有主持人的存在,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很多题材中这种情况并不利于节目的构成与意义表达。
(三)出镜参与式
主持人在采访现场及本人的言行全部出现在镜头中的现场介入方式,也叫“出镜采访”。现在的新闻采访中,出镜采访十分普遍。
在采访之前,摄制组要策划好主持人现场采访时是否出镜、是否出现主持人的声音或者光出声音不出图像、还是出镜采访。只有摄制组事先统一明确主持人的现场介入方式,摄像师、录音师才能做好必要的事前准备,并在现场工作时配合出镜主持人进行合理的言行记录。
主持人采访策划的技巧
节目主持人采访不同于一般报刊记者采访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许多情况下整个采访过程的声音或声像是直接传达给受众的。因此,采访的技巧关键也在于对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的运用把握上。良好的主持状态和得体的语言是迅速打开局面,并使采访顺利进行的保证。现将采访策划技巧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充满自信 积极沟通
节目主持人是代表媒介向受众进行传播活动的第一人,在采访中必定要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主持人无论面对什么身份的采访对象,都要充满自信,情绪稳定。就像擅长现场采访的著名主持人高丽萍所说的:“现场采访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战,要想打胜仗,记者首先要战胜自己,其次才能把握住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敏捷的思维状态,迅速与采访对象沟通。主持人的采访导语,应有主持感,简洁、明了或直接点题,或概括总体,应有一定的指向性,语气要肯定。
营造气氛,沟通双方心理是首要的。主持人要善于寻找共同点、近似点,比如同乡、熟人,兴趣爱好、家庭子女、相近的阅历等,使双方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也可以帮助对方消除镜头、话筒前的紧张感。使采访很快能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二、主题明确 提问简洁
主持人采访受时间限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针对性强、明确、具体、简洁的。不要大而抽象、笼统而空泛,让人一下抓不住要点、理不清头绪,难以回答。或者几句话不能讲述清楚,只好一句话应付回答了事。同时问题还应该是与采访主题密切相关的。有些主持人在采访时,连珠炮似的发问,看似成果颇多,回去一看素材发现可用的少而又少,这就是采访问题偏、选点浅的原因造成的。
例如,198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之后,一位记者采访这次邀请赛的编导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你编导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播出后,观众反映强烈,对此您有什么感想?”对方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采访只好暂停。
被采访的编导与采访的记者商量以后,把以上笼统的问题改变成了具体的、较小的问题。
记者:“‘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播放后一共收到多少封来信?”
编导:“已经收到八百多封,节目还没播完,信还在不断地来。”
记者:“写信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编导:“大学生、中学生比较多,还有解放军、教师、工人、农民。有十几位年逾古稀的长者也感兴趣。”
记者:“有一个十一岁的小朋友参加辩论,他是专门请来的吗?”
编导:“不,他是偶然参加的。他想来,开始老师还不愿带他来。观众喜欢他,给他写来了好多信,称赞他勇敢聪明。”
记者:“这样的节目以后还办吗?”
编导:“还办。”
通过以上的改变,采访圆满获得了成功。
常用的提问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正问法。主持人的提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二)设问法。根据事先的采访策划,提出一些假设的问题以诱导被采访对象,使之谈出真实感受并向纵深发展。
(三)反问法。主持人为了使被采访对象说出不想说的想法,而考虑从事实的反方向提出问题,达到目的。
(四)追问法。主持人在采访时顺着被采访对象的思路进行提问,最终搞清事实。
(五)潜问法。在采访的交谈中,主持人虽没有明确提出问题,但已经有意识的向采访对象“表达”了自己的意图,进而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只需用语言稍微点拨一下就可达到目的。
三、提问技巧 创造发挥
主持人的采访提问技巧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提问是主持人采访过程中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标志。
1986年9月2日上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在北京采访了邓小平同志,采访非常有技巧。
从下面截取的短短的一段采访就可看出,迈克·华莱士的提问既表达了自己对此次专访的重视、表明了采访没有刁难的意思,又显示出他对邓小平的一对一电视专访是开创性的第一次,还传递了这次采访很重要的信息,意在引起邓小平对他本人的重视。
华莱士:“我把今天同你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像你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是不大容易得到专访的。”
邓小平:“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华莱士:“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你是有趣的。”
邓小平:“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在我们国内提倡少讲空话。”
华莱士:“你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
邓小平:“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说的比较长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华莱士:“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你不少难回答的问题。”
邓小平:“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多少分。她是一个很不容易对付的人。基辛格告诉我,他被她削了一顿。”
华莱士:“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但是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段对话充分证实了采访提问中的创造力的作用,虽然华莱士采取的是漫谈方式,但每句话都透露出非常明确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