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仔细准备采访内容
节目主持人在浩瀚的人海中选中一位采访对象,这位对象一定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或有着某种特殊意义。主持人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这种最动人的经历、最精彩的部分挖掘出来,介绍给受众,营造氛围,感染受众,以达到传播目的。可是,常有这样的情况,节目之中,每一档节目都有嘉宾,同一性质的节目话题的范围不可能是宽泛无边的,许多主持人常常为如何找出新的创意而犯愁;另一方面,有许多嘉宾反复在不同的台接受采访,所讲述的内容也基本相同,特别是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等,如“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一些老将军就反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如何寻找新的角度,不落旧套,对许多主持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有经验的主持人来说,并不难解决,关键是要对采访内容仔细准备。因为,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经历,对于采访者来说就孕育着不同的视角或视点,进而就会产生不同的立意,并从不同的角度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反映出不同的主题。
要做到游刃有余,达到有血有肉的采访效果,归根结底主持人要做到知己知彼,在采访前要做好细致的案头工作,尽可能积累与所作节目相关的资料,厚积而薄发。
在仔细的采访准备过程中,许多事件和资料很容易触发采访者的新闻敏感性,由此产生新的话题,为主持人寻找自己独特的采访角度带来突破,带来感人的场面。
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在做节目之前就已将采访对象“吃透了”,经常利用采访对象人生历程中的某些细节突然发问,触动采访对象的心灵,使采访对象一会儿谈笑风生,一会儿声泪俱下。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吸引,受到感染。著名演员赵薇在作客《艺术人生》时就一边擦泪,一边对朱军说:“我就知道,你非把人给问哭了不行”。要知道,在直播现场,如不掌握采访对象的“第一手”资料,要想使采访对象的心灵产生震撼,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周密设计采访方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仔细地准备好各种资料后,为了使各种资料发挥效用,还需要制定完整周密的采访方案,要按采访方案所设计的目标进行操作。方案设制得越清晰、越周密、操作性越强,采访过程就会越顺利、越轻松,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各种突发事件就可以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采访方案虽说是主持人实施采访的指南,但千万不可“本本主义”,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作出适度选择调整。
采访设计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采访对象
要明确采访对象,尽量通过第二手资料掌握采访对象的情况,尤其要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性格特点、爱好、人生经历等。
(二)采访要点
明确采访的核心——主题和基本要点。要求主题鲜明,角度独特,立意深刻,要点清晰。
(三)采访提纲
为了对采访方案一目了然,便于采访时使用,应拟订一个采访提纲,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更精确具体地把握采访。
(四)采访安排
要对采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作出准确详尽的安排,建立时间表。确定各期联系、筹备和要做的的工作内容。
(五)采访方式与手段
采访方式和手段是指主持人在实施采访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主持人常见的采访方式有:即席同步采访、预约追踪采访、联手合作采访。
与之相应的形式有:座谈式、追踪式、漫步式、随意式。
主持人常用的采访技术手段有:电话采访、电视话筒采访、录音机采访、航空采访、演播室录像采访、现场切换采访、卫星电视采访等。
广播电视主持人采访的方式与手段是丰富多样的,实际采访时各种方式和手段往往会被同时或交叉使用,这里对各种方式与手段的罗列是为了使大家对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因此,具体运用时不可机械、呆板地“对号找座”,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六)设计问题
策划方案应该是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它既能反映采访主旨,又能使采访顺利进行,并且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不偏离主题的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始终扣住主题,明确阐明主题。偏离主题的提问只会淡化主题,使采访趋于失败。
第二,准确传达的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清楚、准确、具体、精炼,能够简明扼要地传达给被采访者。
第三,服务受众的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应该是了解受众心理、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有针对性的。要时刻想着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脱离受众,是受众所关心的和想知道的。同时要考虑到提出的问题是受众易懂、易接受的问题。
遵循了这三条原则,从宏观上设计的问题就不会离谱,能够有针对性,主题突出、思路清楚、有深度、有特点,表达准确、具体、明白,又有可听、可视性。
主持人采访方案中所设计的问题要讲究技巧。首先,所提问题要具有典型性。这样可使所提的问题别具一格;其次所提问题要具有分寸。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选择“开放式”的问题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在该提小的问题时,不要把问题设计得太大,太大就会抽象和笼统,就会使采访对象不知该怎么回答;第三,所提问题要抓住实质。在有限的时间里,主持人要问自己最想问的、群众最关心的实质问题。
对于采访的设计方案来说,设计的问题越多越充分越好。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名牌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麦克·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前,足足设计了一百个问题,采访中真用到的也不过十几个。假若这上百个问题是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那么现场提取肯定会出麻烦。所以对于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个合乎逻辑的结构——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那么它也会有情绪的结构。采访的整体效果会超过各部分效果之和”。其实,采访有时也如同写文章,有起承转合,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内在的、有机的关联。整个采访过程应该是完整的。富有节奏、有张有弛、有高潮,使采访富有艺术性,产生独到的效果。因而,从设计问题开始就要进行周密的斟酌。
主持人现场介入的方式
在主持人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从主观角度还是从客观角度都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主持人一定要出现在新闻及事件发生的现场,否则就不能记录到原始动态画面和原始音响素材。然而,当主持人出现在新闻现场时,现场就发生了变化,原始的生活状态已经有所不同。所以说,主持人在现场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介入,这种介入已经构成现场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现场的真实情况和气氛,怎样介入现场就成为了一门学问。在进行采访策划时要将介入方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
一些经验丰富的主持人认为,在采访现场的拍摄和录音过程中,应该把尽量不干扰被采访对象、不改变现场的气氛、不破坏现场的环境,同时又尽可能时时刻刻关注着现场情景的状态作为最理想的介入方式。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组有一位主持人认为:“已经出场的摄像机不可能真正隐身。虽然可以采用偷拍的办法,但它提供的东西有限,我们从偷拍得到的知识是一种特定或定向的典型窥视。这远远不能满足随机应变‘无所不在’的需要。所以,我们只能在承认并且正视‘摄像机就是在现场’的前提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采访介入过程既要求不干扰现场和采访对象,但现场有时又无法满足采访需要该怎么办呢?其实,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采访介入过程中,主持人的介入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过程。在现场采访的介入方式上,要实事求是,要辩证的看待。一方面,现场介入时,要尽量不干扰被采访对象、不改变现场的气氛、不破坏现场的环境;另一方面,必要时主持人要积极主动,适时介入。可以采取事先策划好的话题去激发采访对象,利用提问、行为、姿态、表情等手段发掘现场的有用信息。通过主持人介入来调查原因、了解线索、搜集不同见解,完成采访任务。
广播、电视采访是主持人与现场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一对相互交融、辩证统一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主持人作为主体是主动的。主持人的现场活动及现场表现,既会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以及现场气氛等因素,又会直接构成采访现场的成份。
因此,要求我们主持人在采访中要讲究对现场的介入方法:
首先,要尽可能减少对现场的干扰,摄取现场原始信息形态。
其次,形成采访风格和节目风格。
第三,保证新闻节目的客观和公正,避免主持人主观的行为对采访对象、采访现场的不当影响。
要把握主持人采访现场介入的方法,需先从了解观察和参与的基本概念入手。
一、主持人的观察和参与
观察和参与是主持人存在于采访现场的两种方式。
(一)主持人采访现场的观察
主持人在采访现场的观察实际指的是对采访对象本质的发掘。这种挖掘不仅要注重表象、注重其外在形态的分析,还要通过大脑的理性思维,通过逻辑推理,由表及里,剖析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深刻合理的结论。还要注意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事物,开拓思维,对比分析,找出更多的佐证材料,抓住问题的实质。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科学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和看待一切,所以我们总是要以事物的大小、重量和其他尺度去解释它们,而不是以它们外表中所具有的能动力来解释它们。这些习惯上的有用和无用,敌意和友好的标准,只能阻碍我们对事物的表现性的感知,甚至使我们在这方面不如一个儿童或一个原始人。如果一所房屋或一把椅子适合于我们的需要,我们便不再关心它们的外表是否适合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 我们同样也是习惯于按照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年龄、职务、民族或种族去衡量一切——而用这样一些范畴去解释人时,就会完全忽视人的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形式。”
为什么有些主持人在采访现场总是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呢?正像鲁道夫·阿恩海姆分析的那样,主要是乐于采用习惯的方式去看问题,因此也就常常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作出世俗化的判断。
主持人采访前的策划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事先的大量积累,可以在更广泛的角度上了解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在采访时为灵感的发挥作出铺垫。
电视主持人采访还更多地借助于形象素材,这一特性还使得主持人的现场观察类同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很多时候,主持人在采访现场只有依靠心灵感悟,才能发现和记录那些一般人所不易察觉的内在本质。
主持人采访介入现场——开始观察后,应立即对现场的人和物的言行等作出准确地选择。这是观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准确与否,决定着采访的成败。因此,主持人到达采访现场,首先需要寻找和选择的就是谁是所要采访事件的关键人物?周围都有哪些人了解所发生的事件?谁的话最有价值?
纪录片大师伊文认为:“每当他真实地表现一个工人的面部表情或神经紧张的姿态时,他才感到真正说出了自己对这个题材所要说的话。为什么?因为人是负载意义传达的主要载体。”
当然,由于有时采访现场是比较混乱的,你不可能去在众多的人中一个一个去甄别谁最重要,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采访一遍,因为这既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又受采访时间的限制。这个时候最能体现出主持人的水平。
在电视新闻《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获1991年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中,主持人在密集的参观人群中抓拍到了一位盲人游客。这位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用自己的双脚步测大桥的宽度,用双手度量大桥钢缆的粗细。记者在采访现场中抓取的这一特色人物,使这条电视新闻具有了感人的形象。
在电视采访中,人物在镜头前的行动举止构成情节内容,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人物个性、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一些篇幅较长的电视片中,现场人物的行为还承载着事件发展的过程。这些也都是必须加以重点观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