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来,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及学校给“基地”和学院共投入经费3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教学硬件设施及办学条件。建成了“工科数学实验中心”、“数学建模实验室”与软件及课件开发室。现有400多台微机及相应配套设施,满足了3000多工科学生“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值计算方法”等课程教学及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学院设有资料室,每年订阅国外数学刊物40余种,国内数学与计算机刊物38种,现有各类书刊2万余册。
回顾建校50年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学院要抓住以下五点:一是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以学科建设带动全面工作;二是要紧紧抓住教学与科研这两条“主线”,教学与科研两翼双飞,相互促进;三是要紧紧抓住教学改革与提高质量这个“根本”,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牢固树立“人才强校”意识,为教师创造浓厚的、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五是要有前瞻性,高标准、严要求,敢于抓住机遇,力争主动,打开局面,迎接挑战。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今后的目标是将学院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在数学学科的某些分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将“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示范教学基地。要争取新增“计算数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进而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取得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争取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要在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等方面有更多的突破;争取国家级教材奖与教学成果奖;要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中博士的比例,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将应用数学学院办成高水平的富有特色的学院而不懈奋斗!
(撰稿:谢云荪黄廷祝)
一、历史积淀,彰显辉煌过去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始创于1957年5月,始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自动化设备系,当时设有解算装置、遥控遥测和自动控制3个专业。系创建之前各专业的学生暂时在无线电系就读。建系初期,自动化系有以全国知名教授张世箕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当时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创办的“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基地,是国内开设最早的专业。1959年该系又增设了红外技术专业,并为电子类本科生开出了“无线电测量”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张世箕教授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前苏联高校的《基本无线电测量教程》,同时还为电子测量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无线电测量仪器”、“微波测量仪器”等系列课程。学院从国内第一本电子测量教材《基本无线电测量教程》开始,先后陆续编写出版了17本相关课程的教材。发展到今天,逐渐建立起了在国内测量测试领域内的学术领先地位。
1964年,自动化系撤销。计算机专业并入有线电系,遥控与遥测专业并入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停办。
1979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又恢复了自动控制专业,归属于电子机械系,专业由飞行器控制与制导改为工业过程控制和工业电气自动化,并于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6年学校决定重建自动化系,重建后的自动化系由无线电技术系的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与遗传专业和电子机械系的自动控制专业组成。当时,自动化系设有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的硕士点,1990年获得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11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调整,以自动化系为主体,与高能电子学电子研究所相关专业,经过调整组合,改建为自动化工程学院。调整后的学院设有两个专业,分别是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其中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是和原高能电子学研究所的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整合而成。2002年,又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自动化系的生命医学专业及其教师分离出去,组建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共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近一万名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电子测量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和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际遥感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教授,即为我院早期的“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我院毕业生、浪潮集团副总裁王柏华入选2002年中国十大风云人物,“神州数码”软件本部总经理舒萍,就是我院自动化专业80级毕业生。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自动化工程学院一直把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注重教风、学风建设,夯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适合于测控与自动化学科及学院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特别是学院成立以来,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在科研和学术研究实践中,注重以科研推动教学,教学、科研相长,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科技活动、学生管理和文化体育活动、班风、院风建设有声有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和四川省的先进班集体。我院92143-1班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我院2000级研究生钱瑛同学,在2001年美国盐湖冬季奥运会上,代表中国大学生接过代表奥运精神的火炬,成为传递奥运火炬的第一位非专业运动员的中国研究生。我院学生还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奖。近3年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24项:2001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2003年第八届“挑战杯”二等奖1项,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二等奖1项,2005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2002年首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最佳方案奖1项。数学建模获奖7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
二、务实创新,初显蓬勃生机
2001年学院成立以来,我们乘着学校改革发展的东风,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努力攀登,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建设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保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立足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建立并依靠学院教授委员会,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整合与重组、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充实学院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教师队伍结构、梯队的优化。我们始终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率先提出了“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的条件要求,并同时注重考察其科研学术水平、领导团队的才能、发表高水平论文情况和从事高水平科研的能力,加速了我院师资队伍的快速、高水平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学院教师的数量翻了一番,而且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趋于合理。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霍英东青年优秀教师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四川省优秀教师1名。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达到75%以上。此外,学院还聘有一批国内外学识精湛、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的发展。这几年,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形势喜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发展形势令人欣慰。2003年、2004年,在学校对各学院进行年终目标考核中,我院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单位,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2.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持续化,教学改革理性化,教学管理人性化,质量监控制度化,教学条件现代化,人才培养优质化”,努力形成“专业方向有特色,课程体系有特色,教学方法有特色,教学管理有特色,培养人才有特色”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学院还大力支持、鼓励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与各种大型科技创新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同时,还开设了电子类课程设计、建立“集成电路测试”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双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学院目前已拥有一套完善的实验支撑体系,实验室设备总资产达到400余万元。学院设有教育部重点支持和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全国一流的虚拟仪器实验室、现代测试技术、电机与传感器、智能自动化、微机原理、环境工程、电子艺术工程、单片机原理、智能自动化实验等实验室和电磁测量学科基地。虚拟仪器实验室的建设成功,为实验提供了虚拟电子实践条件,在国内首创并开出了实时互动的网络化实验。
此外,学院与社会合作,先后在成都MOTOROLA公司、成都前锋仪器有限公司、成都天兴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器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厂(德阳)、优利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广州电子研究所、江苏扬中科泰仪器有限公司等国内近20家企业设立了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与国际著名公司联合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美国)HP VXI联合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日本)三菱电机单片机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德国)Infineon科技公司单片机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全部对学生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开放。全院拥有开放计算机200台,全部有校园网覆盖。通过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基本上建立起体系完备的各类学生实验基地,满足了教学实验的需要,专业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我院的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电子测量原理”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自动测试系统”2005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正在积极做好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最近几年来,我们还承担并完成了“电子测量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测控技术及仪器”品牌专业课程建设和“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基地”建设等教学研究项目28项。
学院还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国际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和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德国Infineon公司、台湾研华公司、深圳华为科技公司、成都前锋集团等企业和团体在我院设有奖学金。
3.瞄准学术前沿,学科建设突飞猛进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研究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学科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部级重点学科;建院以来,我们在“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准设立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内设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博士点,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内设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点。此外,学院还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5个硕士点(均为省重点学科);还开设了“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为省品牌专业)。目前在院各类学生23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下设测控信息技术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和环境工程专业,形成了测量、控制、自动化以及遥感遥测等学术方向相互依托的学科与学术研究体系。学院拥有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及仪器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电力自动化工程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移动计算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超导电工技术研究中心等专门的学术研究基地,为加速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院测控专业和“电子测量”、“自动测试技术”和“接口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我院的电磁测量学科基地(为国家第一期“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基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测试技术及仪器研究所是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电子仪器定点研制单位之一。
4.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